Workflow
商户贷
icon
搜索文档
以金融活水培育万千“小店经济”焕新活力——工行青岛分行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案例成果展
新浪财经· 2025-11-14 11:25
实体经济活力直接关系着市场的繁荣与民生的温度,工行青岛分行始终锚定"稳就业、保民生、促消 费"目标,深刻把握服务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毛细血管"的重要价值,将服务"小店经济"、纾困个 体商户作为普惠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小、抵押物缺失、资金需求急"的普遍 痛点,以信用类、循环贷的"小额e贷""商户贷"等产品为抓手,通过深化场景融合、丰富产品适配、下 沉服务重心,将金融活水精准输送至街头巷尾的零售商铺、批发市场、外贸出口,以"短平快"的信贷服 务破解个体商户融资难题,助力万千经营者扎根市场、发展壮大,为区域经济活力提升注入坚实的工行 力量。 为让普惠服务真正"沉下去、接地气",工行青岛分行持续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专 项行动,组织80支普惠青年先锋队百余人客户经理,深入社区、商圈、市场、产业园区,面对面倾听个 体商户经营诉求,手把手指导线上融资操作,将"小额e贷"、"商户贷"的便捷性、灵活性转化为商户看 得见、用得上的实惠。截至2025年9月末,已通过"小额e贷""商户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为超1.67万户个 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提供超111亿元的信贷支持,覆盖餐饮、零 ...
工行玉林分行:数字普惠“组合拳” 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19:39
数字化转型与普惠金融 - 公司积极响应金融服务号召,深度融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1]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网络融资业务贷款余额超27亿元,为地方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1] - 公司依托“数字工行”战略蓝图,大力推广“新一代经营快贷”、“链群交易e贷”、“集群商户e贷”等线上创新产品 [1] 产品创新与服务效率 - 公司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旨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 - 通过线上申请流程,客户可在当天完成审批放款,例如某香料经营部高效获得30万元贷款支持 [1] - 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场景生态+多方合作”三维驱动模式,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 [2] 精准营销与渠道拓展 - 公司积极拓宽数据渠道,对接海关、税务、银联等外部合规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生成目标客户清单 [2] - 在辖内支行网点开展网格化营销,精准推广“跨境贷”、“税务贷”、“商户贷”等产品 [2] - 服务渠道同步下沉,在福绵、茂林、容县等村镇区域设立12家“兴农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 [2] 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 - 公司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2] - 针对当地农产品经济特点,创新推出“兴农e贷”、“养殖e贷”、“种植e贷”等线上涉农信贷产品 [2] - 依托工银“兴农通”App平台,将账户查询、贷款办理、生活缴费等金融服务高效送达县域乡村地区 [2]
中国建设银行宿迁分行:数字金融全面赋能 促进释放消费潜力
江南时报· 2025-10-08 15:23
政策背景与市场环境 - 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1] - 国务院去年3月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统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2] - 以旧换新注重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趋势,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3]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提振消费决策部署,践行总行"圈链群"经营策略,以数字化运营平台为支撑,政府活动补贴为契机 [1] - 构建"政府+平台(银行)+商户+消费者"四方联动生态,深耕家电3C、家装家居产业上下游重点客群 [1] - 实现结算开户、收单结算、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覆盖,向消费市场注入金融活水 [1] - 公司以提升"苏新消费+"综合服务为目标,组建跨部门团队,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 [2] 具体举措与实施路径 - 公司依托"建行生活"平台承接江苏省商务厅"苏新消费·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支付结算项目 [2] - 为宿迁地区"苏新消费"商户和个人提供收单结算、信用贷款等服务,配合保障政策落地 [2] - 采用"搭平台+接平台"方式,清单式圈定行业商户,为家装家居商户搭建门店下单系统,实现商户覆盖面快速精准延伸 [4] - 针对家居重点龙头企业,以"系统直连"方式接入"金牌橱柜"等优质企业,实现商户销售、结算联动 [4] - 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组织参与活动企业集中开展培训,安排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实时传达政策导向,解决商家困惑 [5] 业务成效与数据表现 - "苏新消费"系列专项活动宿迁地区累计超15万名客户参与,使用补贴10.79亿元,直接拉动消费33.45亿元 [5] - 金融服务不仅让消费者实现生活品质升级,也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3]
金融助力老字号焕新颜
经济日报· 2025-10-02 06:21
政策支持与行业概况 - 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如《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及北京、天津的地方行动方案 [2] - 商务部正式认定第三批38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全国老字号总数达到1455个 [1] - 老字号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上也普遍重视对老字号的保护支持 [2] 金融支持模式与需求 - 老字号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例如北京老字号企业总数274家中约三分之二为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 金融支持需精准分类,对经营良好的企业提供信贷、债券、投行等全方位支持,对暂时困难的企业则需纾困并降低融资成本 [2] - 针对不同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产品,如满足短期周转的纯信用“商户贷”和解决中长期设备购置的创业担保贷 [3] 具体金融产品与服务案例 - 北京农商银行推出老字号专属贷款产品,允许以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增信,并为老字号客户设置差异化风控模型和3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 [6] - 浙江及江西的农商银行和邮储银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如依据经营流水授信、加快审批流程,为个体户和小微企业提供及时资金支持 [3] - 金融机构通过利率优惠降低企业成本,例如兰溪农商银行为老字号企业设置的贷款利率比普通贷款至少优惠150个基点 [7] 创新营销与消费场景拓展 - 金融机构利用线上渠道(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为老字号提供曝光,并通过线上商城专区、直播、支付满减等活动助力营销 [4][5] - 北京农商银行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与134家北京老字号企业合作,为42家老字号企业提供授信支持60.4亿元,授信余额28.4亿元 [4] - 金融机构积极引荐老字号产品参与各类活动,如在兰溪市乡贤会客厅进行产品展示,以增强消费体验感和情感共鸣 [5] 综合服务与未来展望 - 金融服务应超越融资,拓展至资金管理、品牌数字化升级、产业链资源整合等一揽子方案,成为企业全周期发展的同行者 [7] - 未来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老字号企业信用档案,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和高效的金融支持 [8] - 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风险补偿,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以突破无形资产评估瓶颈,并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8]
红土地上的金色答卷 农行江西分行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样本观察
金融时报· 2025-09-30 09:34
核心观点 - 中国农业银行江西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江西省乡村振兴多个重点领域提供了大规模、高增长的信贷支持,显著推动了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乡村建设和数字金融的发展 [1][2][3] 贷款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末,全行县域贷款突破3278.38亿元,涉农贷款达1798.26亿元,农户贷款超635.20亿元,脱贫县贷款增至1097.21亿元 [1] - 与年初相比,县域贷款、涉农贷款、农户贷款、脱贫县贷款分别净增282.05亿元、58.47亿元、83.64亿元和92.09亿元 [1] - 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全部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1] 服务粮食安全与种业创新 - 首创“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为种业龙头天涯种业提供3000万元授信,破解“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题 [2] - 截至8月末,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9.71亿元,较年初净增10.76亿元,增速10.87% [3] - “粮农e贷”余额26.89亿元,较年初净增1.64亿元,增速6.49% [3] - 为萍乡湘东区制种主体累计投放农户贷款近3亿元,并为在海南的71户湘东育种大户授信7134万元 [2]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 聚焦全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以“一群一案”服务模式支持18个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项目,提供22亿元信贷资金 [3] - 为浮梁县茶产业投放3亿元项目贷款,推动20万亩生态茶园发展,惠及6.2万名茶农 [3] - 通过“惠农e贷”为茶叶专项发放166笔贷款共7115万元,最高额度200万元,带动426位脱贫群众增收 [4] - 针对114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定制“一链一策”方案,截至8月末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超970亿元,增速达14.22% [5] 推动乡村建设与生态修复 - 乡村建设贷款余额达473.64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702.03亿元 [5] - 投放2.8亿元贷款支持上饶市广丰区14个历史遗留矿点的生态修复,其中大南镇创新“矿山修复+花卉产业+文旅融合”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6万元收益 [5] - 为安远县三百山景区全域旅游智慧停车系统项目授信1亿元,支持新建4000个泊位、420个充电桩 [7] 金融创新与数字赋能 -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农银惠农云”平台入驻客户达8819个,较上年净增1781个 [10] - 通过“党建+金融+科技”模式建设4191个信用村,投放信贷173.24亿元 [10] - 创新推出“七大专项产品”,包括“商户贷”、“乡旅贷”、“专业大户贷”等,相关贷款余额达169亿元,占农户贷款总量的27% [10] - “智慧畜牧贷”创新押品管理,“油茶贷”投放58.8亿元资金支持超过120万亩绿色产业 [11] 综合帮扶与普惠金融 - 在25个脱贫县贷款余额达1097亿元,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近4亿元 [6] - 在上饶广信区毛楼村累计发放“惠农e贷”2080万元,惠及95户农户,并发放“乡旅贷”800万元支持32家民宿发展,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40多人返乡创业,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6] - 586支乡村服务先锋队开展普惠金融,设立2423个三农金融讲堂,举办2288场宣讲活动,覆盖2.5万人次 [11] - 移动金融服务车深入偏远村落,三年累计代发75亿元惠民补贴 [11]
融真心 送真情 出真招 农行北京分行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09:08
核心观点 - 农行北京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多元化服务模式 全面支持首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民收入增长 [1][8]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针对涉农供应链、农村集体土地等需求创新研发专属金融产品 包括"乡村振兴e贷"、"合作社联保贷"等系列产品 [2] - 为北京不老自然美合作社提供50万-100万元信贷资金 支持其建成烘干房和冷藏库 使产品从鲜菇拓展至菌菇干货和孢子粉等深加工品类 [3] - 通过"乡村振兴e贷"推动合作社年产值达300万元 带动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1.6万元增长至2025年2.8万元 [3] - 为北京京纯养蜂合作社提供阶段性金融支持:2013年发放100万-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2014年通过联保模式发放190万元 2020年追加100万元信用贷 [4] - 采用"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支持邑仕庄园酒业 使其年产能达70万瓶 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812万元和利润304万元 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 [4] - 创新推出商户贷、乡旅贷、订单贷等多元化产品体系 全面覆盖乡村产业需求 [5] 产业赋能成效 - 推动密云区大窝铺村林下种植产业从单一赤松茸扩容至竹荪、羊肚菌等十余品种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2][3] - 助力邑仕庄园酒业形成"公司+农户"模式 既解决农户销售难题又稳定企业原料供应 [4] - 北京京纯养蜂合作社已构建完善蜂种生产和蜂蜜加工产业链 产品辐射全国市场 [4]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为房山区黄山店村坡峰岭景区发放200万元"乡旅贷" 推动村容整治和旅游设施建设 [6] - 支持"百千工程"示范样板建设 为密云区14个村和延庆区10个乡镇提供超240万元公益性资金 用于道路硬化、垃圾分类等民生项目 [6] 人才与机制建设 - 实施"金融人才驻村金融服务工作" 选派5名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金融助理 提供融资、融智、融商三位一体支持 [7] - 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对共建机制 打造可复制的金融特色样板村 [7] 战略规划与资源投入 - 制定支持百千工程的"二十条措施" 累计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近90亿元 [8] - 建立涵盖粮食安全、乡村产业等七大领域的涉农重点客户清单 深化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三大平台(新质生产力储备项目平台、信贷直通车平台、贷款贴息平台)的银政合作 [8]
从“及时雨”到“强心剂”——邮储银行河源市分行以金融服务促进民营经济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1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河源市分行通过政银企协同、定制化服务、产业链赋能和普惠授信四大策略 构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1][8] 政银企协同机制 - 建立政银企合作平台 打破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壁垒 打造"白名单"企业库 将符合产业导向和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 [2] - 推出专属金融产品 针对民营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痛点优化授信审批流程 [2] - 联合市工商联举办签约仪式 现场为近40家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计划 例如为短期资金周转企业推荐"极速贷" 为特色农业企业匹配"农担贷" [2] - 未来计划开展银企对接沙龙和政策宣讲活动 将"一次性签约"转化为"常态化服务" 实现从"单点对接"到"生态共建"的升级 [2] 定制化服务模式 - 采用"一企一策"服务模式 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 根据行业特性、发展阶段和资金需求定制专属方案 [3][4] - 和平县支行通过实地调研果园种植规模、产品销路和利润情况 为缺乏抵押物的果农快速发放贷款 [3] - 通过资金支持帮助果园引进智能灌溉系统 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果园年产值同比增长30% [3] 产业链金融赋能 - 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切入点 通过金融支持强化核心企业 再带动上下游农户和小微企业发展 [5][6] - 龙川县支行为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提供"小微易贷"线上产品 企业通过手机银行App上传资料后1天内获批100万元贷款 [5] - 资金到位后企业扩大种植基地 引进自动化榨油设备使加工效率提升40% 并新增2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每户年均增收近2万元 [5] 普惠金融服务 - 针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提供专项支持 龙川县支行宣布每年为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会员提供3亿元授信额度 [7] - 根据不同业态精准分配信贷资源:零售商户适用"商户贷"、餐饮企业适用"经营贷"、农业生产个体适用"农e贷" [7] - 依托"自营+代理"网点优势 使乡镇个体工商户可在当地网点办理贷款 实现"普惠金融送到家门口" [7] 业务成果数据 - 截至目前已为河源市近500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支持 贷款余额超15亿元 [8] - 近60%资金流向乡村振兴相关产业 [8] - 未来计划进一步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 创新信贷产品以满足民营经济发展新需求 [8]
中国农业银行:优化金融服务 助力农民增收
人民网· 2025-09-06 21:39
公司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农业银行在丰收节活动设立乡村振兴主题馆 展示高标准农田建设贷 惠农e贷 人居环境贷等金融产品 [1][3] - 公司推出竹笛贷特色产品 解决竹笛作坊资金周转难题 支持原料收购和线上渠道拓展 [3] - 发布12项惠农e贷系列产品 包括订单贷和商户贷 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农户和涉农商户 [3] - 升级惠农通服务点功能 支持农户在家门口办理查询 取款 转账 缴费 汇款等业务 [3] - 提供农资农机采购分期服务与优惠利率 帮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 - 推出22款乡村振兴系列理财产品 支持农户财富管理与增收需求 [3] 公司战略合作与资源投入 - 联合中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浙江传媒学院发起万名村播成长计划 培育乡村主播助力农产品线上销售 [4] - 持续加大三农领域金融资源倾斜 截至2025年上半年县域贷款余额超10万亿元 [4] - 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达2.7万亿元 乡村建设贷款余额超2.4万亿元 [4] -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领域贷款余额超1.2万亿元 [4] - 通过惠农e贷 粮农e贷 富民贷等专属产品拓宽农村金融服务广度与深度 [4] 行业支持与乡村振兴成果 - 金融服务有效赋能农业产业与农民生活 解决资金周转卡壳问题 [3] - 金融支持覆盖传统文化产业 竹笛行业实现线上渠道拓展 [3] - 丰收节活动展现农产品成果并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5] - 公司将持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信贷支持与服务模式创新 [5]
兰州银行2025上半年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拨备覆盖率升至5年同期新高-财经-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17:2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21亿元,归母净利润9.52亿元,同比增长0.87% [1] - 非利息净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27.79% [3] - 代销理财保有规模92.54亿元,较年初净增57.49亿元,增幅164.02% [3]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规模5097.42亿元,较年初增长4.82% [3] - 客户存款总额3733.12亿元,增长4.81%,省内市场份额12.02%位居第一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573.82亿元,增长4.90%,贷款规模保持全省第二 [3] 业务发展 - 制造业贷款余额236.23亿元,较年初净增24.58亿元,增幅11.61% [6] - 科技企业贷款较年初净增41.31亿元,增幅33.92% [6]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45.17亿元,较年初净增35.03亿元,增幅4.93% [6] - 绿色贷款余额165.59亿元,较年初净增21.07亿元,增幅14.58% [7]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 - 不良贷款率1.81%,较2024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拨备覆盖率207.89%,提升9.28个百分点创5年新高 [4] - 资本充足率11.96%,较2024年上半年11.76%有所提升 [4] 战略转型 - 围绕"轻型化、数字化、绿色化"三大转型方向 [6] - 新增省市级重大项目投放金额70.50亿元 [6] - 个人手机银行累计开户376.24万户,月活用户91.18万户 [7] - 投产信息科技项目19项,推进"飞天""兰芯"科技工程 [7] 股东回报 - 2025年完成1253万股增持,金额2990万元 [8] - 上市以来累计增持3486.61万股,总金额9422.10万元 [8]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0.51元,股息率约4% [8]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3.98亿元,为募集资金1.18倍 [9]
“金笔”描绘青海富民产业新图景
金融时报· 2025-08-07 10:34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通过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助力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1][2][3] 金融产品与服务 - 推出"高原马铃薯贷"累计投放6.41亿元 余额达3.24亿元 支持马铃薯全产业链升级 [2] - 发放"唐卡贷"累计投放1700余万元 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2] - 通过"乡村振兴菜农贷""乡村振兴活畜贷"投放粮食领域贷款10.2亿元 [1] - 推出"乡旅贷"累计投放3279万元 "商户贷"4.17亿元 服务2400余家乡村旅游经营主体 [3] - 为57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79亿元 [3] 服务模式创新 - 打造"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为17.12万户农户建立信息档案 [2] - 通过手机银行实现信贷资金直达田间地头 单笔贷款达20万元 [2] - 开展"县域涉农企业(单位)大走访"活动 累计走访683家涉农企业 [3] 产业支持方向 - 重点支持马铃薯 唐卡 冷凉蔬菜等县域特色产业 [1] - 精准对接4A级及以上景区和18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 [3] - 围绕粮食安全守好"粮袋子" 丰富"菜篮子" 端稳"肉盘子" [1] - 通过支持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