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农行昌吉分行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7 15:59
公司概况与业务 - 新疆昌吉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小麦、玉米、棉花、瓜菜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及市场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3] - 公司建立了50万亩稳定的制种基地和15条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线,各类种子生产加工能力达30万吨 [4] - 公司拥有各类品种370多个,获取植物新品种权100多项,建立高产示范户10000多户,产品销售覆盖国内18个省区 [8] 金融支持与创新 - 农行昌吉分行近三年累计发放粮食种业贷款超10亿元 [1] - 2020年农行昌吉分行为公司创新以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方式成功发放贷款5000万元,首次实现此类贷款突破 [7] - 银行创新以品种权、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有效破解了种业企业因缺乏有形抵押物而面临的融资困境 [7] 研发与行业影响 - 种子被视为农业"芯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健康与产量,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1] - 公司聚焦抗旱、节水、优质、高产、抗病等性状的新品种研发与选育,广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 [7] - 金融支持为企业加速繁育研发新品种按下"快进键",并通过培育优质良种实现农业丰收提质增效 [7][8] 战略与产业链服务 - 农行昌吉分行聚焦粮食种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着力打造以订单为龙头、种植基地为基础、农技标准化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模式 [8] - 分行为种业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科技及产业化等重点领域 [8]
红土地上的金色答卷 农行江西分行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样本观察
金融时报· 2025-09-30 09:34
核心观点 - 中国农业银行江西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江西省乡村振兴多个重点领域提供了大规模、高增长的信贷支持,显著推动了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乡村建设和数字金融的发展 [1][2][3] 贷款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末,全行县域贷款突破3278.38亿元,涉农贷款达1798.26亿元,农户贷款超635.20亿元,脱贫县贷款增至1097.21亿元 [1] - 与年初相比,县域贷款、涉农贷款、农户贷款、脱贫县贷款分别净增282.05亿元、58.47亿元、83.64亿元和92.09亿元 [1] - 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全部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1] 服务粮食安全与种业创新 - 首创“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为种业龙头天涯种业提供3000万元授信,破解“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题 [2] - 截至8月末,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9.71亿元,较年初净增10.76亿元,增速10.87% [3] - “粮农e贷”余额26.89亿元,较年初净增1.64亿元,增速6.49% [3] - 为萍乡湘东区制种主体累计投放农户贷款近3亿元,并为在海南的71户湘东育种大户授信7134万元 [2]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 聚焦全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以“一群一案”服务模式支持18个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项目,提供22亿元信贷资金 [3] - 为浮梁县茶产业投放3亿元项目贷款,推动20万亩生态茶园发展,惠及6.2万名茶农 [3] - 通过“惠农e贷”为茶叶专项发放166笔贷款共7115万元,最高额度200万元,带动426位脱贫群众增收 [4] - 针对114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定制“一链一策”方案,截至8月末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超970亿元,增速达14.22% [5] 推动乡村建设与生态修复 - 乡村建设贷款余额达473.64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702.03亿元 [5] - 投放2.8亿元贷款支持上饶市广丰区14个历史遗留矿点的生态修复,其中大南镇创新“矿山修复+花卉产业+文旅融合”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6万元收益 [5] - 为安远县三百山景区全域旅游智慧停车系统项目授信1亿元,支持新建4000个泊位、420个充电桩 [7] 金融创新与数字赋能 -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农银惠农云”平台入驻客户达8819个,较上年净增1781个 [10] - 通过“党建+金融+科技”模式建设4191个信用村,投放信贷173.24亿元 [10] - 创新推出“七大专项产品”,包括“商户贷”、“乡旅贷”、“专业大户贷”等,相关贷款余额达169亿元,占农户贷款总量的27% [10] - “智慧畜牧贷”创新押品管理,“油茶贷”投放58.8亿元资金支持超过120万亩绿色产业 [11] 综合帮扶与普惠金融 - 在25个脱贫县贷款余额达1097亿元,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近4亿元 [6] - 在上饶广信区毛楼村累计发放“惠农e贷”2080万元,惠及95户农户,并发放“乡旅贷”800万元支持32家民宿发展,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40多人返乡创业,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6] - 586支乡村服务先锋队开展普惠金融,设立2423个三农金融讲堂,举办2288场宣讲活动,覆盖2.5万人次 [11] - 移动金融服务车深入偏远村落,三年累计代发75亿元惠民补贴 [11]
凝心聚力共奋进 奋楫扬帆谱新篇|潍坊银行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银行
齐鲁晚报· 2025-09-28 21:07
公司概况与经营业绩 - 公司是潍坊市规模最大的地方国有法人银行,成立于1997年,现有员工3100余人,拥有134处营业网点,机构覆盖潍坊各县市区及青岛、烟台、临沂、滨州、聊城等地市 [2] - 截至8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320亿元,存款2655亿元,贷款193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9.2%、12.1%、11.7% [2] - 公司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聚焦"双保双提"目标和七项重点工作 [2] 战略定位与公司治理 - 公司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构建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干部执行力"三力"党建工作格局 [4] - 公司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生产力标准、群众公认、五湖四海、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导向,启动"2030优才计划"以打造专业干部员工队伍 [13] - 公司坚守风险合规底线,严抓干部作风建设,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并迭代升级企业文化,其文化品牌建设创新实践获评"好品金融"典型案例 [8]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公司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了8大系列6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包括在全省率先推出的"质量贷"和"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以及创新开发的"花好贷"业务 [15] - 公司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上线"智慧企银3.0"系统,推出不同场景线上产品,截至2025年7月末,线上化普惠小微信贷产品服务客户近7600户,余额43.93亿元 [19] - 公司深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与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8] 各金融板块具体进展 - 科技金融方面,公司制定2024-2026年发展规划,量身定制全周期服务方案,在2025年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中于城商行排名位列前茅 [42] - 绿色金融方面,公司绿色贷款余额190多亿元,其中项目融资贷款占比70%,已发放EOD项目融资贷款余额10.17亿元,并获得碳减排政策工具支持17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0亿元 [46] -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5年8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81亿元,较年初增加42亿元,增长额居全省城商行第一位 [50] - 养老金融方面,公司推出"养老有'潍'"银发金融特色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养老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中获得法人城商行优秀档 [51] - 数字金融方面,公司累计推出17款线上贷款产品,创新搭建20类特色场景,并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以构建AI+银行新生态 [52][53] 社会责任与客户服务 - 公司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累计配合公安机关开展防范提示宣传64次,成功拦截涉诈受害案件47起,为客户挽回资金损失168.30万元 [25] - 公司成立志愿服务队,2500余名志愿者在全市广泛开展关爱儿童、文明出行、乡村振兴、敬老助残等志愿活动,并坚持开展"爱心助考"活动 [26][29][32][36] - 公司获评全市"星光"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辖内机构获评"一星级青年文明号"、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36]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 2025-08-04 15:02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多部门推出专项行动 将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系统融入乡村振兴领域 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吉林实践" [1] 科技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措施在农业科技中的应用 [2] - 深化推广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 探索建立价值评估和流转体系 [2] - 深入对接农业"科技小院"金融需求 促进农业科技与乡村产业结合 [2] 绿色金融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 对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储备库 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长期贷款 [2] - 支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2] - 探索排污权 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 [2] 普惠金融促进增收致富 - 支持以人参产业为代表的乡村富民产业 推广存货动产 农业设施 林权等抵质押贷款 [2] - 加大农村地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 [2] - 支持"吉农金服"平台建设 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加强边境县村产业信贷支持 [2] 养老金融发展 - 创新设计简洁 便捷 实惠的养老金融产品 [2] - 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项目金融支持 [2] -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站功能 为老年客户提供一站式便捷金融服务 [2] 数字金融提升服务水平 - 运用科技手段整合涉农经营主体信息 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2] - 加强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 [2] - 探索智慧政务 数字政务与农村普惠金融结合 强化与"动监e通""信贷直通车"系统对接 [2] 工作机制保障 - 建立由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等四部门构成的综合服务工作机制 [3] - 横向联动四部门20余个专业处室 纵向贯通市县两级 推进县域金融与乡村振兴服务 [3] - 明确成员单位责任分工 压实市县工作责任 建立问题收集 协同处置 跟踪问效闭环 [3]
上海农商银行:一江金融水 生态共潮生
新华财经· 2025-06-26 14:58
绿色金融发展 - 上海农商银行自2020年起系统化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与国家"双碳"目标时间表深度绑定,将本土经验与ESG理念融合,探索多行业绿色金融子领域[1] - 绿色金融实践包括"渔光互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数万吨)、崇明"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整合有机种植、乡村旅游与土地治理)等乡村绿色振兴项目[1] - 创新工具包括全国首单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首笔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上海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及取水权质押贷款,并推出"乡村生态贷""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等特色产品[1] 绿色金融规模与品牌建设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1200亿元,绿色信贷近三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超60%,绿债及绿色信贷规模居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2] - 作为UNEP FI负责任银行原则(PRB)上海首家签署行,发布"绿鑫同舟"品牌并提出"GREEN SHRCB"理念(全球视野、本土特色、持续演进、价值创造、净零排放)[2] 氢能产业支持案例 - 国富氢能(氢能全产业链企业)因扩产资金缺口获上海农商银行投贷联动、综合授信支持,成为其在上海地区唯一授信银行,助力突破产能瓶颈及技术产业化[3][5] - 该行通过"鑫动能"培育库为港股IPO提供分类培训、财务顾问等服务,最终推动企业于2024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6] 科创金融生态系统 - 科创企业分五阶段(银种子、金种子、鑫种子、拟上市、已成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服务近4500家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1200亿元),覆盖上海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及三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 - "鑫动能"计划历经三次升级(2018年1.0至2023年3.0),构建"鑫生态"系统,联合外部机构从产业资源整合、政策对接等6维度提供增值服务[6] 长三角一体化布局 - 通过"业务、品牌、管理、资本走出去"策略形成金融网络:2011年浙江嘉善设分支机构,2020年设长三角金融总部,2024年设立示范区分行,并参股海门农商银行、杭州联合银行[7] - 控股子公司长江金租聚焦"三现代"(制造、物流、能源)和"三租赁"(普惠、绿色、设备),截至2025年一季度绿色租赁投放占比超35%、资产余额占比近40%,科技租赁投放及余额占比均约33%[7][8]
沪农商行:一江金融水 “三重”生态共潮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3:52
绿色金融战略 - 公司2016年获上海市节能服务绿色金融支持奖,2020年明确"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战略目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并纳入战略发展规划[2] - 科技赋能方面启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模型实现智能识别与环境效益评估,将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1200亿元,近三年绿色信贷年化复合增长率超60%,绿债规模领跑全国农村金融机构[3]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落地全国首单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工具,推出"乡村生态贷"等ESG特色产品[3] - 支持"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数万吨,推动崇明"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整合有机种植与乡村旅游[3] - 张江科技支行成为上海首家碳中和银行业营业场所,打造绿色运营标杆[2] 科技金融生态构建 - 将科技企业分为"银种子"至"已成熟"五阶段,截至2025年一季度服务近4500家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超1200亿元,覆盖上海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8] - "鑫动能"计划从1.0升级至3.0版本,联合交易所、投资机构等构建"鑫生态",提供产业资源整合等六大维度服务[9] - 案例:为国富氢能提供投贷联动服务,助其2024年港股上市,该企业自主研发液氢储罐等核心技术[7][9] 长三角一体化布局 - 2011年起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嘉善、昆山)、参股海门农商银行等方式推进跨区域经营,2024年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分行[11] - 长江金租聚焦"三大现代产业方向",绿色租赁资产余额占比近40%,科技租赁余额占比33%,连续八年获浦东新区经济贡献奖[12] - 提出"ONE SHRCB"集团化战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金融水域网络[10][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发布"绿鑫同舟"品牌及"GREEN SHRCB"方法论,涵盖全球化视野、本土特色、净零排放等核心要素[4] - 作为UNEP FI负责任银行原则上海首家签署行,推动价值链伙伴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4]
开源三农金融“活水” 助力龙江种业振兴——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全面强化种业金融供给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25 13:50
文章核心观点 农行黑龙江省分行坚持“姓农”“为农”,服务“三农”,通过探索新路径、聚焦产业链、强化新动能等方式,推出多种金融产品,加大种业产业金融供给,助力龙江种业振兴 [1][2][3] 探索新路径 - 农行黑龙江省分行首家推出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产品,根据企业植物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产品市场竞争力、剩余有效期等要素对种子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和质押,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 [1] - 农行黑龙江省分行为佳木斯市某种业企业提供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金融服务,该企业经营范围涵盖科研、繁育、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水稻品种联合育种合作,长期承担省级科研项目,此贷款为企业运营解了燃眉之急,拓宽了金融支持种业振兴渠道 [1] 聚焦产业链 - 黑河市拥有大豆种子资源,采取订单农业模式,构建了从良种培育到种植生产再到作物收获的“一条龙”产业链 [2] - 农行黑龙江省分行创新推出“粮农保收贷”产品,以种业订单为核心,精准服务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为种业企业和种植户提供全流程融资支持 [2] - 2025年初,“粮农保收贷”产品在黑河市实现业务落地突破,目前已累计投放近3亿元 [2] 强化新动能 - 农行黑龙江省分行制定《国家级育制种基地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出台“龙江种业专项贷”金融服务实施方案,助力龙江种业在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 [3] - 近年来,农行黑龙江省分行持续加大种业产业金融供给,提供信贷融资、账户管理、资金结算、代发工资等服务,累计为种业产业相关领域投放贷款50多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