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等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美参议院通过决议反对美政府关税政策
新华社· 2025-10-31 14:48
立法行动与投票结果 - 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票赞成、47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取消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所援引的“国家紧急状态” [1] - 投票中有4名共和党人加入民主党阵营支持结束“国家紧急状态”,但大多数共和党人投了反对票 [1] - 参议院本周早些时候还象征性通过决议,旨在取消对加拿大和巴西商品加征的关税 [1] 政策背景与当前影响 - 特朗普政府于今年4月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实施更高税率 [1] - 由于众议院至明年3月底前禁止就阻止特朗普关税措施的法案进行投票,且特朗普拥有否决权,因此参议院的投票结果只具有象征性意义 [1] - 参议院投票表明越来越多美国议员不赞同通过激进关税措施重塑美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做法 [1] 司法程序进展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正在快速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多数关税的合法性,定于11月首周听取口头辩论 [1]
中美贸易磋商开始,大豆是美国的贸易痛点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30
在正式磋商开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谈判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他希望能就稀土矿产、大豆采购和芬太尼问题与中国进行谈判。 自10月初中国推出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新规以来,美国对此感到忧虑。特朗普多次与其他国家展开谈判,试图寻找新的稀土进口渠道,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10月22日,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的矿产协议正是此举的一个成果,然而这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困境。中国在稀土矿产的提取和出口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美 国仍不得不与中国展开谈判。 大豆问题同样困扰着美国。由于美国对中国征收了大量关税,中国转而增加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进口。这导致美国大豆出口地区的选民对特朗普的关 税政策不满,并多次呼吁取消关税。为了平衡国内利益,特朗普在大豆问题上也同样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 美方代表团则由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带队,贝森特早在10月23日的媒体采访中就透露,格里尔比他先一步抵达吉隆坡。格里尔不仅是为了与 中方开展贸易磋商,还为特朗普即将访问马来西亚并签署重要矿产协议做准备。 然而,美国依然延续了"说一套做一套"的策略。在即将与中国开始谈判之际,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宣布启动301条款调查,准备对中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签 署的贸 ...
2025年9月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双双发力,外贸仍强
上海证券· 2025-10-15 21:58
外贸数据表现 - 2025年9月进出口总值按人民币计为4.04万亿元,增长8.0%;按美元计为5666.83亿美元,增长7.9%[9] - 出口按人民币计为2.34万亿元,增长8.4%;按美元计为3285.65亿美元,增长8.3%[9] - 进口按人民币计为1.7万亿元,增长7.5%;按美元计为2381.18亿美元,增长7.4%[9] - 贸易顺差按人民币计为6454.69亿元;按美元计为904.47亿美元,较8月的1023.29亿美元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817.57亿美元[9][20][23] 出口市场分析 - 对美出口降幅收窄,呈现修复态势;对欧盟出口回升;对东盟出口高位回落,增速仍维持在15%左右;对日本出口增速下滑[3][10][1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除玩具外均回升;机电产品中除家电、汽车外均回升,汽车出口增速保持在10%,手机出口降幅大幅收窄,通用设备增幅显著[3][10][16] 进口与商品动态 - 进口增速明显反弹,主要进口商品数量增速除铜外均回升,机电进口金额创今年以来新高[3][10][17] - 机电进口增速加快,金额创新高[3][10][17] 趋势与韧性评估 - 中国外贸在外部关税扰动下展现韧性,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优势地位[4][25][26] - 中美贸易波折及海外节日临近可能短期内激发“抢出口”现象,对出口形成支撑[3][4][12] 政策与风险提示 - 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4][26] - 风险包括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及中美政策超预期变化[5][27]
中国不买美农产品,特朗普政府让赖当局接盘,已拿下百亿美元订单
搜狐财经· 2025-10-08 13:23
中美农产品贸易变化 - 中国自5月起未采购任何美国大豆订单,转向巴西和阿根廷供应商[3] - 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额从过去每月1.2亿美元降至百万美元级别,过去五个月平均减少数亿美元[4] - 美国大豆和牛肉丢失的中国市场份额被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迅速填补[3][4] 美国农产品行业困境 - 当前正值美国大豆丰收季节,豆农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陷入恐慌[3] - 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且面临停摆,对农民的补贴发放存在不确定性[4] - 除中国市场外,美国农产品在日韩及欧洲等市场难以找到替代出口突破口[6] 美台农产品贸易动态 - 美国农业部高官于9月29日至10月1日率贸易团访台,成员包括50家农产品企业、贸易协会及3个州农业部门代表[6][8] - 台湾地区农业部门负责人率团与美方签署4年100亿美元农产品采购订单,订单金额增幅达25%[8] - 订单涵盖黄豆、小麦、玉米和牛肉四项主要农产品[8]
经济学家眼中全球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什么?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6:38
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是影响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预测将美国平均加征关税假设从4月的24%下调至17% [2]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合法性面临挑战,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0月14日前做出决定 [2] - 美国可能对半导体、医药等特定行业加征25%关税,将对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区造成较大冲击 [2] - 美国对经越南中转再出口的商品征收40%关税,为中国企业的对外布局带来不确定性 [2] 美国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美国移民政策、关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3] - 美国收紧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紧缺,加征关税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上涨,这些问题使美国面临通胀居高不下和短期滞胀风险 [3] - 美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下滑,美联储降息可能使美元资产吸引力因实际收益率下降而减弱 [3] 市场与资产配置展望 - 美国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继续看空美元和美债,部分投资者将对美元资产祛魅,转向多元化配置全球资产 [3] - 美国高科技公司如英伟达、苹果盈利增长速度加快且现金流巨大 [3] - 中国科技公司估值从年初至今变得更低,因其盈利增长快于股价上涨速度 [4] - 新旧技术交替及生产力进步,在流动性充沛环境下,未来资产全面泡沫化是大概率事件 [4]
终于轮到中国收网了!中方态度坚决,几乎切断欧盟稀土供应,日本火速表态:不同意特朗普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9-20 12:40
美国策略分析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欧盟,让其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特别是针对两国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行为,以间接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1] - 美国希望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的关税,旨在让欧盟成为“先锋”,避免美国直接与中国对抗 [2] - 该策略被描述为“借刀杀人”计划,意图为美国争取更多政治利益,但结果不确定 [4][7] 欧盟的立场与困境 - 欧盟内部存在矛盾,许多欧洲国家不希望因美国要求而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考虑到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全球产业链重要地位 [2] - 欧盟当前首要任务是支持乌克兰并对俄罗斯制裁,但此行动可能加大国内能源压力,导致民众不满 [2] - 部分欧盟成员国如匈牙利和法国仍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使其难以完全切断与俄罗斯经济关系,若针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加剧自身能源危机和社会动荡 [2] - 欧盟面临在美方压力和自身利益之间的艰难抉择,其战略独立性受到考验 [7][9]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通过严格控制稀土出口向欧盟发出强烈信号,作为对美国的反制手段 [3][9] - 中国对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批速度缓慢,导致许多欧洲企业面临严重供应瓶颈和停工风险 [3] - 稀土是生产高科技产品和军事装备必需品,若失去中国供应将对欧盟高科技产业造成严重打击 [6] - 中国已做好准备,若欧盟继续站在美国一边,可能需付出更大代价 [6] 日本的立场 - 日本财务大臣明确表示不打算因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其加征关税,认为这种做法“难以做到” [6] - 日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深厚,尤其在稀土资源和高科技领域合作,支持美国要求会损害其经济利益 [6] - 日本自身仍需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美国要求使其处境复杂,因此选择中立立场避免成为“炮灰” [6][9] 全球格局影响 - 特朗普的策略极大地考验了欧盟的战略独立性,其是否配合美国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年国际经济格局 [7] - 全球经济的博弈愈发复杂,随着各国经济利益和战略独立性增强,大国间互动将更加微妙,国际格局面临更多变数 [9]
美联储要降息了,鲍威尔为何屈服?A股美股都是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48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明确降息信号,预计9月份将进行政策调整,至少降息25个基点(0.25%)[8][9] - 政策调整基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充分,通胀率从高位回落至2.8%,但尚未回到2%的目标区间[8] - 鲍威尔暗示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对消费者物价的影响可能是“一次性冲击”,美联储可以不予理会,此举被视为对特朗普的“迎合”[9] 特朗普的政治压力 - 特朗普持续公开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其政策严重伤害房地产行业,阻碍人们获得抵押贷款,并称呼鲍威尔为“太晚先生”[4] - 特朗普政府已指示财政部长提前开始挑选2026年任期才到期的美联储新主席候选人,此举可能削弱现任主席鲍威尔在剩余任期内的政策影响力[4][8]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旨在配合其“大而美”议案实施,并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缓解其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危机[4][9]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美国GDP增速放缓至1.2%,较去年同期的2.5%下降了1.3个百分点[9]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强劲上涨,其中道琼斯指数狂涨1.96%并创下新高[12]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美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幅上涨2.73%,涨幅超过道琼斯指数[12] - 高盛报告指出,美联储降息可能促使对冲基金等境外资本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自2025年6月以来外资正以最快速度增持中国股票[12] - 中国A股市场对消息给予正向反应,当日放量上涨至3800点,次日(26日)继续上涨接近3900点[12] - 中美利差缩窄可能为中国央行提供降准、降息的空间,8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已净投放3000亿元,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12][13]
美国突然收到一封“投降书”!台湾将掏出所有家底双手奉上
搜狐财经· 2025-09-02 04:34
贸易政策与关税影响 - 美国对台湾出口商品加征20%关税 高于日本和韩国的15%税率[2] - 关税政策针对贸易顺差大的国家 台湾对美贸易顺差达649亿美元 主要来自半导体、机械和纺织品产业[2] - 台湾出口占GDP比重达65%-70% 对美依赖度近年快速上升 关税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和订单流失[2] 经济影响评估 - 彭博模型估算台湾GDP可能收缩3.8% 星展银行分析显示对美出口可能下滑15%[2] - 日本汽车业因类似关税预计2025财年利润减少2.67万亿日元 GDP预期从1.2%下调至0.7%[7] - 台湾企业面临工厂开工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风险 产业链整体受影响[7] 产业应对措施 - 台湾同意4年内向美国追加2500亿美元投资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5] -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加码投资1000亿美元 计划建设三座先进工厂包括2纳米技术产线[5] - 美国商务部提供66亿美元补贴支持台积电投资 其他AI服务器代工厂商宣布加码美国投资[5] 市场开放承诺 - 台湾取消农产品、水产品、汽车和药品等十多种产品关税 简化审批流程[3] - 开放牛血、牛脂、野牛肉、禽肉和蛋制品等非传统项目进口 对本地农业造成冲击[3] - 台湾农业竞争力较弱 市场全面开放导致本地农民经营困难[3] 能源与军购协议 - 台湾计划10年内从美国采购超过3000亿美元军火、飞机和天然气[5] - 军售包括F-35战机和导弹系统 金额年年破纪录 天然气供应支持能源多元化[5] - 美台军售活跃 美国国务院重申支持台湾自卫并加大军售力度[5] 供应链调整 - 台湾AI芯片厂商耐能将25%供应链转移到美国 避免100%半导体关税影响[5] - 企业加速外移引发产业空心化担忧 科技企业外移导致岛内就业机会减少[7][9] - 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大 银行转账繁忙与企业关厂现象增多[9] 区域贸易对比 - 美国对日本和韩国关税下调至15% 台湾仍维持20%较高税率[2][3] - 台湾关税条件远高于日韩 后者经济已陷入停滞 台湾面临更严峻形势[9] - 半导体产业获得部分豁免 但整体竞争力弱化[7] 投资与产业动向 - 电电公会透露七大厂将在5月中旬前宣布加码美国投资[5] - 大陆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从4月起限制关键材料输出[7] - 台湾对美投资承诺包括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 总额达2500亿美元[5]
玉马科技(300993.SZ):出口美国的订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格隆汇· 2025-08-18 17:44
公司经营情况 - 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 出口美国订单受到一定影响 但仍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1] - 关税政策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当地客户备货与新品引进 二是市场走向不明朗影响客户合作意愿和新品决策 三是政策波及下游客户间接影响成品出口客户 [1] - 判断后续关税政策稳定后 美国市场需求将继续恢复 [1]
2025年中国正丙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7 11:20
正丙醇行业概况 - 正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为透明无色液体,带有类似外用酒精的强烈气味,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5] - 正丙醇一般由乙烯经羰基合成得丙醛,再经还原而得 [5] - 正丙醇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分析试剂与混合燃料等领域 [5] 正丙醇行业产业链 - 正丙醇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料为丙烯与合成气等,丙烯是生产正丙醇的关键原料,合成气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8] - 产业链中游为正丙醇行业生产环节 [8] - 正丙醇下游主要应用于醋酸正丙酯、医药、农药、溶剂等领域 [8] 正丙醇行业下游需求分布 - 正丙醇下游66%是醋酸正丙酯(主要用于油墨、彩印、烟草包装等) [10] - 医药中间体占比12%,农药中间体占比10%,溶剂占比9%,其他领域应用占比3% [10] 正丙醇行业供需现状 - 2024年我国正丙醇行业产能为31万吨,产量为20.08万吨,需求量为22.54万吨 [13] - 近年来在下游需求市场驱动下,我国部分企业开始投资新建正丙醇产能,行业整体生产能力呈现上升态势 [13] 正丙醇行业进出口现状 - 由于国内产能不足,正丙醇长期依赖进口 [15] - 2024年我国正丙醇进口量为3.86万吨,出口量为1.4万吨 [15] - 自2020年7月17日起,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正丙醇实施了反倾销制裁,正丙醇进口量显著下降 [15] 正丙醇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全国正丙醇产能在31万吨左右 [1] - 三维化学产能10万吨,占比32.26%,居于全国领先 [1] - 鲁西化工产能8万吨,占比25.81%,巨化股份产能5万吨,占比16.13%,南京荣欣产能4万吨,占比12.9% [1] 正丙醇行业应用领域 - 有机合成:合成乙酸丙酯,可用于涂料溶剂、印刷油墨等 [7] - 医药工业:用于生产丙磺舒、丙戊酸钠、红霉素等 [7] - 农药:可用来生产农药胶磷菌达灭、异丙乐灵、灭草猛等 [7] - 分析试剂:正丙醇可直接用作溶剂 [7] - 混合燃料:正丙醇可与烷类和烯类作混合燃料 [7] 正丙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报告对正丙醇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 [20] - 结合正丙醇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