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充电桩
搜索文档
从全球第一到业绩腰斩!公牛集团被房地产拖垮,十几亿准备跑路
搜狐财经· 2025-11-09 13: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1.68亿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8%,为2021年以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 [1] - 业绩下滑主要由第二季度驱动,第二季度营收42.46亿元,同比下降7.4%,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暴跌17.2%,而第一季度营收为39.22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9.75亿元,增长4.91% [3] - 近四年来公司市值蒸发超过680亿元,股价从2021年2月最高的252.64元(市值超1500亿元)跌至2025年10月的不到100元(市值约800亿元),9个月内股价下跌25% [13][15] 分业务板块表现 - 电连接业务上半年收入36.62亿元,同比下降5.37%,该业务包括转换器、数码配件和电动工具等产品 [3] - 智能电工照明业务上半年收入40.94亿元,同比下降2.78%,涵盖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智能浴霸、智能门锁等产品,两大传统业务下滑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影响 [3] - 新能源业务是唯一增长板块,上半年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3.52%,但体量较小,仅占总营收的4.7%,公司自2023年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充电枪,2023年该业务增速达148.64% [5] 公司战略与转型举措 - 公司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2024年经营范围新增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充电桩销售等业务,并在2025年6月展示一体式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等多款产品 [5][7] - 在智能照明领域,公司以无主灯产品为核心,与首尔半导体合作开发芯片,惠州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 [15] - 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2024年境外营收同比增长36.75%,其中上半年增速达72%,东南亚市场已覆盖11个国家并设立2个分公司,欧洲市场推出了通过VDE认证的家庭储能产品 [17] 公司治理与股东动向 - 公司实控人之一阮学平于2025年10月9日宣布拟减持不超过2%的股份(约3617.18万股),按当时股价计算套现约16亿元,此为阮学平两年内的第二次减持 [1][9] - 实控人阮立平和阮学平兄弟合计持股超过60%,此次减持不会影响公司实际控制权 [12] - 2025年4月公司宣布拟以2.5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但同年7月有26名员工主动放弃了低价股权激励 [9] 费用结构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上半年管理费用从3.06亿元增至3.91亿元,增长27.98%,而研发费用从3.65亿元降至2.86亿元,下降21.56%,引发市场对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的担忧 [7] - 公司财务状况保持健康,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27.14%,货币资金5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89亿元 [17] - 2024年公司向股东分红26亿元,其中大部分流向大股东 [13]
崔东树:我国车桩比达相对宽裕水平 1-9月充电设施与纯电动的销量占比为0.77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20:54
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47.6万个(同比增长40.0%),私人充电设施1358.7万个(同比增长60.0%)[2] - 2025年9月单月,公共充电桩数量较上月增长16万个,私人充电桩较上月增长55.5万个[1][2][3] - 从年度增量看,2025年9月底公共充电桩数量较2024年底增加97.5万个,私人充电桩数量较2024年底增加435万个,增速较快[4] 充电设施利用效率分析 - 2025年9月,公共充电桩单桩月均充电量为1716度,较2024年9月的1514度增长13.3%[1][3] - 公共充电桩的充电利用率是私人充电桩的3倍,按此计算,2025年1-9月充电设施与纯电动车销量的车桩比达到0.77:1,接近1:1的宽裕水平[1][14] - 不同运营商充电桩利用率差异巨大,头部企业如广汽能源月均充电达9850度,特斯拉月均2803度,而部分老旧桩月均充电仅100多度,效益差距极大[10] 充电技术类型与功率发展 - 充电桩分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类,直流桩具有高电压、大功率特点,占比约20%;交流桩单价低、安装易,占比超过80%[12] - 截至2025年9月,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1.99亿千瓦,平均功率约为44.36千瓦[2] - 技术发展趋势是直流桩向大功率方向发展,2024年中国公共网络中直流充电桩份额超过42%,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2] 区域市场特征与竞争格局 -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人口经济大省是充电设施建设主力,2025年9月广东新增公桩9957个,浙江新增6375个[7] - 充电运营行业存在资金、场地、电网容量和数据资源四大壁垒,呈现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10] - 运营商主要分为四类:制造运营一体化企业(如星星充电、特来电)、电网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车企自建网络(特斯拉、蔚来)和第三方轻资产运营商(云快充、小桔充电)[8] 私人充电桩的核心地位与发展方向 - 私人充电是行业主导模式,调查显示通过自有桩、共享桩及小区公司内充电的占比合计达75%左右[6] - 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私桩慢充是发展趋势,目标占比90%以上,目前私桩发展速度对电动车普及有重要影响[15] - 自有充电桩用户在充电桩充足性、布局合理性、价格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其他用户[15]
龙洲股份:全资子公司龙岩天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合计功率14576K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25
公司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龙岩天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与运营 [1] -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19座充电站,配备117台直流充电桩和68台交流充电桩 [1] - 充电设施总功率达到14576KW,覆盖龙岩市中心城区及下辖各县市区 [1]
崔东树:6月充电公桩总量达417万个 数量较上月增长9.1万个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10:19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2025年6月公共充电桩总量达417万个,较上月增长9.1万个,同比增速50% [1][5] - 随车私桩总量1060万个,6月增量28.5万个,增速9% [1][5] - 公桩单桩月均充电量1608度,较去年同期的1461度显著提升 [1][5] - 2025年1-6月车桩比增量达1:1,充电设施进入相对宽裕阶段 [1][17] 充电桩类型与运营商分析 - 运营商分为四类:一体化企业(特来电、星星充电)、电网自建(国家电网)、车企自建(特斯拉、蔚来)、第三方服务商(云快充) [10][11] - 头部运营商特来电公桩79.2万台,星星充电70.2万台,云快充64.8万台 [12] - 广汽能源单桩月均充电6804度,蔚来2228度,特斯拉2872度,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12] - 直流桩占比42%,交流桩占比53%,直流桩功率高但建设成本更高 [12][14] 区域发展特征 - 广东6月公桩增量6.8万台,份额13%,同比增速20% [8] - 河北、新疆增速突出,分别达84%和158%,北京、江苏等地增速放缓 [8][9] - 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不足90%,99%充电设施仍为传统快慢充 [9] - 哑设备占比超30%,僵尸桩达10%,运维成本高企 [9] 技术趋势与需求匹配 - 直流桩向800V高压超快充发展,中东地区直流桩密度增速达125% [15] - 私桩满意度最高但发展滞后,国家规划要求私桩占比超90% [17] - 2025年6月纯电动车零售66万台,同期新建私桩168.6万台,公桩1.3万台 [16] - 按3:1效用比计算,充电设施与纯电动车销量比达0.77,接近1:1平衡 [1][17]
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划定 缓解新能源车主续航焦虑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3
政策规划 - 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的目标 [1] - 《通知》从专项规划统筹、有序建设、运营管理等九个方面给出具体指引 [2] - 政策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 [2] 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 [1] - 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90.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78.5万台,交流充电桩211.4万台 [1] - 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为984.9万台 [1] - 当前充电桩市场呈现以慢充为主、快充渗透不足的格局 [2] 技术分类 - 大功率充电通常指直流快充,功率一般超过60kW [1] - 交流桩被称为慢充,功率不高于7kW [1] - 直流快充适用于车辆密集场所、充电站及高速服务区等 [1] - 交流桩以低成本、易安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居民社区和停车场 [1] 产业链布局 - 充电桩产业链涵盖上游充电设备、中游充电桩建设和运营、下游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环节 [2] - 车企成为充电桩建设主力,已有不少车企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 [3] - 杭州中恒电气直流桩产品功率覆盖20kW至1.44MW,液冷直流桩功率覆盖240kW至720kW [3] - 浙江美硕电气科技主营业务包括充电桩相关继电器类控制件及流体电磁阀类产品 [3] 发展方向 - 大力发展快充甚至超充是充电桩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2] - 政策鼓励结合场站条件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等融合的商业模式 [2] - 大功率充电桩可缩短充电时间、缓解续航焦虑、优化产业结构 [2] - 技术迭代和服务品质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推动力 [3]
9620万!南方电网2025年充电桩第一批框架招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9 17:32
南方电网2025年充电桩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 核心观点 - 南方电网启动2025年充电桩第一批框架招标,涵盖一体式充电机、分体式充电机、交流充电桩三大品类,预计总需求金额达9620.62万元,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及深圳供电局 [1][3] - 招标采用框架协议模式,有效期至2026年5月30日,采购金额允许浮动比例-20%至+50%,实际采购量达上限时协议提前终止 [5] - 投标人需通过南方电网供应商资格预审,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严格限制关联公司参与同一标的竞争 [10][11]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 **项目背景**:基于南方电网2025年集团物资集中采购计划,需求单位申报三类充电桩设备需求,涉及六省区电网公司及深圳供电局 [3] - **物资品类**: - 一体式充电机:广西、广东、深圳需求金额最高,合计4352.97万元(占总额45.2%),标包中标比例60%/40% [7] - 分体式充电机:云南需求1759万元(占比18.3%),广西1125万元(占比11.7%),特殊包深圳标包金额309.84万元 [7] - 交流充电桩:广西标包金额262.5万元,深圳与酒泉合计78.06万元 [7] 投标规则与资格要求 - **资格审查**:采用供应商资格预审结果,投标人需满足近36个月供货业绩要求,且"贴牌"业绩无效 [11] - **保证金标准**:一体式充电机30万元、分体式20万元、交流充电桩5万元 [9] - **技术评分**:按品类赋分,一体式充电机需同时通过15-80kW和120-360kW机型预审 [13] 招标流程与时间节点 - **文件获取**:2025年6月13日至6月20日通过南方电网供应链平台免费获取,需提前办理数字证书 [14][15] - **投标截止**:2025年7月14日09时,线上递交投标文件,同日线上开标 [16][17] - **异议机制**:异议需书面提交至广州天河区服务大厅,开标异议通过供应链平台提交 [22][23] 其他关键条款 - **硬件特征码审查**:禁止IP地址、CPU/硬盘序列号、MAC地址重复,违者否决投标并可能列入黑名单 [19][20] - **现场核查**:新中标供应商及"黑名单"解除后首次中标者需接受现场核查,造假将按失信扣分处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