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喜拼拼
icon
搜索文档
手机报·晚报丨美团优选多地业务暂停,社区团购不香了?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阅兵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46
社区团购行业调整 - 美团优选在除广东、浙江等少数区域外全国多地暂停服务 公司将集中资源拓展"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为核心的即时零售业务 [3] - 2020年起互联网巨头携资本入场社区团购 滴滴推出"橙心优选" 美团推出"美团优选" 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 [3] - 2021年多个平台迎来巨变 同程生活申请破产 食享会转战零食赛道 橙心优选关城 京喜拼拼和十荟团进行调整与收缩 [3] - 2024年3月阿里旗下淘宝买菜全面关停全国次日自提服务 多地自提点"下线" [3] 社区团购盈利困境 - 2020年资本入场开启"补贴大战" 美团优选单季度补贴超60亿元 拼多多用10亿元补贴砸向团长端 [4] - 2021年各平台叫停过度补贴后价格优势下降 顾客数量大幅减少 [4] - 2021年美团新业务板块亏损384亿元 其中优选业务是主要构成 2023年美团优选增速放缓但亏损依然显著 [4] - 兴盛优选2021年后无新融资入账 十荟团融资款大部分用于偿还旧债 [4][5] 社区团购转型方向 - 预计2025年社区团购销售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 [6] - 淘宝买菜转向"淘宝买菜-农场直发"频道 采用快递到家模式 [6] - 美团优选探索"次日达+自提"模式 同时推出"小象超市"提供30分钟快送服务 [6] - 多多买菜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 最快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并与顺丰同城合作开展"隔日达+送货上门"服务 [6]
社区团购真完了?
投中网· 2025-04-01 16:26
社区团购市场发展历程 - 2018年社区团购行业高峰期全国有超过300家平台,包括阿里、拼多多等大厂及兴盛优选等创业公司,当年融资金额达40亿元,平均每家获投1.5亿元 [8] - 2020年大厂加速布局,阿里宣布"投入不设上限",京东设立2000万元奖励抢占市场份额,行业进入"抢城大战"阶段 [9] - 2024年市场仅剩美团优选与多多买菜双雄对峙,阿里旗下淘宝买菜退出赛道 [6][11] 大厂战略动机分析 - 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占移动互联网大盘50%以上,但渗透难度大,社区团购成为攻占该市场关键武器 [9] - 阿里2016年起探索线下整合,收购银泰百货;拼多多通过"农地云拼"强化农产品供应链;美团优选聚焦四线以下市场 [9][17] - 社区团购通过"小区场景+团长私域"实现"货找人"模式,挖掘消费需求并为生态业务赋能 [10] 商业模式核心矛盾 - 需同时满足"低价、人效、质量"三角,但生鲜品类高损耗特性导致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 [13] - 美团2021-2024年新业务亏损分别为384亿/284亿/202亿/73亿元,京东2021年新业务亏损106亿元 [13] - 团长佣金从15%降至2%,影响服务质量,美团采用"夫妻店+BD"模式,拼多多弱化团长作用 [14][1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20年起美家买菜、橙心优选等平台陆续退出,2023年美团减少补贴,京喜拼拼大规模裁员 [10][11] - 拼多多凭借农产品直连实现区域毛利转正,阿里因缺乏供应链优势陷入GMV增长缓慢的负面循环 [13] - 淘宝买菜转型动作迟缓被边缘化,京东升级"京喜自营"转向产业带布局 [17] 大厂战略调整方向 - 阿里聚焦"直发到家"快递电商模式,保留流量入口;京东重启京喜作为产业带业务组成部分 [17] - 行业重心从流量内卷转向"数字赋能",拼多多强化农产品供应链,阿里收缩实体零售聚焦电商与AI [17] - 互联网企业进入理性成熟期,更注重技术赋能实体与生态协同,而非颠覆性扩张 [17]
大厂退出“白菜战争”
36氪· 2025-04-01 09:15
社区团购行业现状 - 社区团购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进入洗牌阶段 2020年起创业公司陆续关停 目前仅剩美团优选与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两大主要玩家 [1] - 阿里旗下淘宝买菜近期宣布退出社区团购赛道 转向"直发到家"的快递电商模式 标志着大厂在该领域的战略收缩 [1] - 行业高峰期全国曾有超过300家社区团购平台 2018年融资金额达40亿元 平均每家获投额度接近1.5亿元 [3] 大厂战略布局与竞争 - 阿里曾表示对社区团购"投入不设上限" 京东设立2000万元奖励抢占市场份额的团队 显示早期采用巨额补贴策略 [5] - 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基于实体店铺取货的拼团业务 美团优选则聚焦生鲜食杂品类渗透下沉市场 [6] - 美团2023年财报显示已开始减少社区团购补贴 京东旗下京喜拼拼2022年进行大规模裁员并撤出大部分城市 [7] 商业模式挑战 - 社区团购面临"低价、人效、质量"的三角难题 难以同时满足三方面要求 [8] - 美团新业务2021-2024年亏损分别为384亿/284亿/202亿/73亿元 京东新业务2021年营业亏损达106亿元 亏损率40% [8] - 团长佣金从最初的15%降至2%左右 影响服务质量与用户留存 [11] 战略转型与未来方向 - 阿里保留社区零售业务入口 转向产地直发的快递到家模式 京东升级京喜为"京喜自营"作为产业带业务布局 [14] - 拼多多通过"农地云拼"模式实现农产品产销直连 美团拓展数码日用品类提升利润空间 [12][17] - 行业从流量内卷转向数字赋能 大厂更注重商品力、供应链与用户体验的把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