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业务

搜索文档
瀚蓝环境保持高质量良性增长,重大重组落地促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6-27 13:14
公司业务结构 - 固废处理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50%,是核心业务 [1] - 2024年营业收入118.86亿元,同比-5.22%,归母净利润16.64亿元,同比+16.39% [3] - 资本性支出17.08亿元,同比减少约5.9亿元,自由现金流13.58亿元,同比增长723.81% [3] 行业发展趋势 - 垃圾焚烧行业进入存量整合阶段,整体增速放缓 [2] - 工程类收入大幅下降,但资本性支出降低,现金流大幅改善 [2] - 行业呈现运营精细化和加快整合特征 [2] 运营效率提升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吨垃圾发电电量达376.38度,吨垃圾上网电量325.66度,同比分别增长2.48%和3.53% [3] - 对外供热量增长33.53%,供热收入约2.12亿元,同比增长31% [9] - 2022至2024年对外供热82.06万吨、111.01万吨和148.23万吨 [9] 股东回报与分红 - 2024年分红6.52亿元,同比提升68%,股息率4.01% [3] - 未来两年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同比增长不低于10% [3] 重大资产重组 - 完成私有化粤丰环保,持有92.78%股权 [5] - 垃圾处理总规模(含参股项目)达97,590吨/日,国内前三、A股第一 [6] - 并表后营收规模将达131亿元,总资产突破640亿元 [6] 并购协同效应 - 业务布局有9个省份重合,有利于"瀚蓝模式"推广复制 [9] - 粤丰环保2024年供热规模约31.30万吨,增加供热业务潜力 [9] - 通过贷款置换降低财务费用,优化粤丰环保融资成本 [11] 技术创新与数智化 - 打造"工业大脑"提升垃圾焚烧发电效益 [10] - 通过AI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 [10] - 未来近10万吨/日垃圾处理规模有望实现更高效运营 [10] 现金流管理 - 2024年存量应收账款回款超24亿元 [11] - 2025年预计收回存量应收账款不少于20亿元 [11] - 未来资本性支出保持下降趋势,自由现金流持续提升 [11]
瀚蓝环境百亿并购正式完成,高效协同整合激发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2:09
并购交易概述 - 瀚蓝环境重大资产重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或被豁免 计划于2025年6月2日生效 标的公司粤丰环保股份将自同日起于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地位 [1] - 并购历时不足一年 2024年7月7日披露拟联合广东省国资及佛山市南海区国资私有化粤丰环保 2025年5月31日完成过户 [2] - 交易体量达百亿级 创行业新高 高效推进进程具有行业示范价值 [1][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并购使公司垃圾处理规模(含参股)达97,590吨/日 跃居国内前三 A股第一 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地位巩固 [1][3] - 行业正从工程时代向运营时代转变 头部企业加速资源整合 本次并购为环保行业存量整合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启动"十五五"战略规划 并购补强"纵横一体化"产业实力 有望挖掘运营能效及环保价值 [1] 标的资产质量 - 粤丰环保拥有35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覆盖12省市 设计日处理能力52,540吨 其中超50%产能位于广东省 [3] - 2024年运营数据:产能利用率107.7% 无害化处理垃圾1701.56万吨(+2.4%) 发电65.33亿千瓦时(+5.1%) [3] - 供热业务潜力突出 2024年供热规模31.30万吨 与瀚蓝现有供热业务(2024年148.23万吨)形成协同 [5] 财务影响 - 按粤丰环保6月底并表模拟测算 瀚蓝环境营收将达131亿元 总资产突破640亿元 [3] - 2024年公司分红6.52亿元(+68%) 股息率4.01% 新规划承诺未来两年每股现金股利年增不低于10% [4] - 并购后可通过贷款置换降低粤丰环保融资成本(原利率2.60%-7.95%) 优化现金流 [6] 协同效应 - 业务布局协同:双方业务覆盖9个重合省份 有利于"瀚蓝模式"推广复制 [5] - 技术创新协同:公司"工业大脑"技术可提升近10万吨/日处理规模的运营效率 [6] - 供热业务协同:整合后供热业务收入(瀚蓝2024年2.12亿元+31%)潜力大幅提升 [5] 未来发展 - 资本性支出将随在建项目减少而下降 自由现金流持续提升 [6] - 规模优势+协同潜能将提升运营效能 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树立行业标杆 [7]
从规模扩张到多元深耕 垃圾焚烧产业百亿整合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5-14 02:04
行业整合与并购 - 瀚蓝环境启动百亿规模并购粤丰环保,已获股东特别大会和法院会议批准,预计6月2日撤销粤丰环保在港交所上市地位 [1][2] - 行业增量空间收缩,进入运营为王和存量优质项目整合阶段,并购重组成为企业发展重要途径 [3] - 并购后瀚蓝环境垃圾处理规模将位列行业前三,A股首位,稳居固废处理行业头部地位 [3] - 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中科环保收购龙净厦门100%股权也是类似案例 [4] 运营效率提升 - 行业从"拼规模"转向"拼效率",从"粗放扩张"迈向"精细化运营" [1] - 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成为生存之道,部分龙头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 [6][7] - 瀚蓝环境打造固废处理"工业大脑",促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在多个城市实现复制应用 [7] - 垃圾焚烧项目年利用小时数可达6000小时以上,瀚蓝环境等公司最高可做到8000小时以上 [10] 业务协同与创新 - "焚烧+"业务协同与国际化布局掀起新一轮增长浪潮 [1] - 瀚蓝环境2024年供热收入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30%,粤丰环保供热收入6410万港元同比增长超120% [6] - 瀚蓝环境24个项目核发绿证超1100万张,粤丰环保21个项目绿证数量达788.57万个 [7] - 垃圾焚烧项目加速向"城市绿色能源中枢"转型,实现绿电直供IDC等新应用场景 [10] 国际化布局 - 瀚蓝环境已与马来西亚纳莎环境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固废全产业链合作 [8] - 瀚蓝环境通过收购新源中国40%股权新增海外项目规模3300吨/日,布局泰国曼谷市场 [8] - 三峰环境技术出海,焚烧炉技术应用于美国、印度等超百个项目,与苏伊士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9]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引导及市场驱动下,行业仍有一定拓展空间,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 [4] - 国内资产价格处于合适位置,是良好并购时机 [5] - 未来3-5年行业竞争将集中在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具备先进技术企业将占据优势 [10]
旺能环境:公司炉渣资源化项目已实现净利润,2024年新增6个资源化项目
全景网· 2025-05-08 09:33
公司战略重心 - 生活垃圾处理增量市场主动规避中西部地区新建项目,因吨发投资较高且边际效益有限 [2] - 并购市场坚持审慎务实策略,建立严格项目评估体系,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2] - 资源化利用升级:炉渣资源化项目已实现净利润,2024年新增6个项目预计带来增量利润 [2] - 蒸汽供热优化:通过150-200元/吨业务提升能源效率,收益率显著高于传统发电 [2] - 存量资产盘活:参与绿证交易和VCS减排项目,推进SBTi认证,提升绿色低碳价值 [2] - 创新绿电应用场景,建立"绿电+高附加值产业"商业模式应对国补退坡 [2] - 海外市场拓展:以泰国、越南为桥头堡,沿"一带一路"深化东南亚布局 [2] 行业现状 - 截至2023年底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日处理产能达86万吨,新建项目集中在中西部 [2] - "双碳"战略推动绿证交易和碳足迹认证需求,环境成本降低趋势明显 [2] 业务发展 - 蒸汽供热业务单位价格区间为150-200元/吨 [2] - 海外市场已进入泰国和越南,计划拓展东南亚其他地区 [2]
旺能环境(002034)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0:42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30日15: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行 [1] - 参与人员为通过该平台参与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单超等4人 [1]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生活垃圾处理业务板块,增量市场新建项目集中在中西部,公司主动规避;并购市场秉持审慎务实策略,建立严格评估体系 [1] - 战略重心聚焦四大价值增长点:资源化利用升级,2024年新增6个项目;蒸汽供热优化,业务收益率高于传统发电;存量资产盘活,参与绿证交易等,创新绿电应用场景;海外市场拓展,已在泰国和越南建立桥头堡,后续沿“一带一路”深化布局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1.12%;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0.6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同比增长11.90%;总资产144.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8.77亿元 [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31元,相比上期有所下降,受立鑫固定资产减值等非经常损益影响 [4] 行业发展前景 - 公司四个板块所处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在《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第一部分有所论述,可查询巨潮资讯网发布的报告 [3] 效益波动原因 - 2024年度效益下降主要因应收账款账龄延长导致坏账减值损失、浙江立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等非经常性原因,核心业务仍保持稳健 [3][4] 提升股东回报计划 - 发布《未来三年(2024年 - 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确保30%分红率底线,结合现金流与资本开支灵活调整,通过持续回购及主业成长增强长期价值 [4][6] 可转债相关情况 - 2026年12月17日旺能转债约12.95亿债券本金及利息需支付,公司货币资金结合稳定现金流和银行授信能保障兑付能力 [4] - 通过回购、主业精细化运营及新业务布局提升内在价值,力争股价回归合理水平促进转股 [4][7] 市值管理 - 旺能环境重视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投资者关系,相关管理理念已融入日常治理,目前未单独披露《市值管理办法》 [5][6] 其他业务情况 - 目前无新能源汽车电池商业计划,若有进展将及时公告 [6] - 橡胶再生业务毛利为负主要因产能利用率不够、废旧轮胎采购成本受回收市场影响显著,该业务长期战略意义显著 [6] - 基于市场环境及业务表现,审慎调整废电池再生业务经营策略,不排除退出浙江立鑫的可能,未来将优化业务结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