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克多因

搜索文档
山东福瑞达年产200kg胶原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1 22:47
山东福瑞达胶原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 - 项目为扩建性质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经济开发区 总投资120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 利用现有发酵一车间进行设备升级 不新增占地 [2]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迁移制水装置至2层 新增旋转膜设备、中空纤维膜设备、超滤膜设备及膜包、离子交换层析系统等专业生产设备 [2] - 预计2025年6月投产 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kg胶原蛋白的产能 具体产品结构为:重组II型115 2kg/a 重组XVII型64kg/a 重组III型穿膜胶原蛋白20 8kg/a [3][2] 公司现有产能布局 - 透明质酸钠装置50t/a 普鲁兰多糖装置2t/a 聚谷氨酸装置2t/a 纳他霉素装置100t/a 乳酸链球菌素装置100t/a 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 - 在建项目包括: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技术系列产品一期(含50吨食品级γ-氨基丁酸、100吨饲料级γ-氨基丁酸、10吨依克多因、50吨虾青素装置)以及酒精精馏升级改造项目 [4] - 2023年完成10万吨高端生物发酵肥料改扩建项目自主验收 含液体/固体水溶肥生产线 [4]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设置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专题论坛 [8][9] - 大会配套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以及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对接 [9] - 主办方联合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机构 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行业组织支持 [8]
投资1亿元!云洛生物年产855吨绿色活性原料项目(益生菌、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玻色因、葡萄糖酸)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5 17:53
山东云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 公司拟新建年产855吨绿色活性原料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占比7.5%,建设周期1年 [2] - 项目通过租赁厂房并新增设备实现达产,产品包括1吨益生菌剂、5吨麦角硫因、126吨依克多因、250吨玻色因及473吨葡萄糖酸 [2] - 所有产品均执行企业标准并外售,母公司上海云洛生物技术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覆盖天然香料、化妆品原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及农业三大方向 [5] - 议程包括开幕式、3场专题论坛及闭门研讨会,同期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青年论坛及科技成果展览 [6] - 活动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协办,覆盖政策、技术、资本及产业化全链条 [5][6] 行业动态 - 会议将发布《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并推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 [6][8] - 特色专场包括20+场青年创新报告,旨在挖掘生物制造领域新技术与产品转化潜力 [6]
投资1.2亿!百开盛(江苏)生物新建绿色生物合成产业化项目(角鲨烯、麦角硫因、瑞鲍迪苷、瓦伦烯、依克多因)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0 17:22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百开盛(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绿色生物合成产业化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单位为百开盛(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环保投资613万元,建设地点为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经济开发区珠海西路8号 [2] - 项目占地面积29597平方米(44.39亩),计划2025年6月开工,2025年12月完工 [2] - 项目建设自动化柔性发酵生产线,产品后处理、纯化及灌装(包装)等生产线,配套建设仓储车间等 [2] 产品方案 - 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角鲨烯180吨/年,麦角硫因10吨/年,瑞鲍迪苷M50吨/年,瓦伦烯20吨/年,依克多因40吨/年 [2] - 角鲨烯生产线年运行4728小时,28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6.4吨 [3] - 麦角硫因生产线年运行600小时,13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0.8吨 [3] - 依克多因生产线年运行504小时,10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3.84吨 [3] - 瑞鲍迪苷M生产线年运行528小时,11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4.48吨 [3] - 瓦伦烯生产线年运行1752小时,10批次生产,每批次产量1.92吨 [3] 产品应用 - 角鲨烯主要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保健食品,改善疲劳、增强免疫力,适用于长期高压或缺氧环境人群 [5] -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作为膳食补充剂,具有抗炎、神经保护等作用 [5] - 依克多因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性及抗炎作用,辅助缓解运动后细胞氧化应激 [6] - 瑞鲍迪苷M是一种从甜叶菊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和低热量特点,已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6] - 瓦伦烯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主要用于增加柑橘类香气,已纳入《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 公司背景 - 百开盛(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24年03月15日 [8]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饲料生产、保健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调味品生产等 [8] - 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由华东理工大学魏东芝教授领衔创立,专注于医药、美妆、食品等领域的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 [8]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山东济南举办 [9] - 大会设置闭门交流、绿色化工、AI+生物制造、美丽健康、未来食农等专场,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9]
嘉必优20250528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嘉必优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情况与增长趋势** -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良好,收入和营收增长迅速,二季度这一趋势持续,全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2][3][4] - 国内市场受益于新国标切换完成、人口因素及客户业务发展,DHA 产品增速显著,核心大客户在奶粉中增加藻油 DHA 比例推动采购量增长 [2][3][4] - 国际市场目标拓展海外大客户,通过欧洲经销商扩大份额,以 ARA 产品为主,推广藻油 DHA 和 HMO,预计 HMO 将率先在国外实现商业化订单落地 [2][4] 2. **盈利能力** - 2025 年第一季度利润增速超营收增速,得益于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优化,高毛利客户取货量增加及藻油 DHA 产品占比提升 [2][4] - 全年盈利能力预期相对稳定,虽无法准确预测客户和产品结构,但新产能供应链系统降本增效,费用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4] 3. **国内客户结构** - 国内大部分大客户完成新老国标切换,采购需求增加,核心大客户在二季度表现良好,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需求强劲,提供稳定收入 [5][6] - 2024 - 2025 年伊利和完达山取货量明显增长,成为 2025 年增量主力,飞鹤、伊利和贝因美等客户供应比例超一半,仍有增长空间 [2][7][8] 4. **产品添加比例与市场机会** - ARA 和 DHA 在下游产品添加比例差异大,高端奶粉添加量更高,下游客户向高端、差异化产品布局及延长奶粉喂养时间,为公司提供发展机会 [2][9][10] - 中老年奶粉适合添加藻油 DHA 和燕窝酸,DHA 契合银发经济,未来发展机会广阔 [11] 5. **下游应用拓展** - 拓展 ARA 和 DHA 在大健康保健品、动物营养及美妆个护领域应用,通过一主两翼业务布局弥补婴配市场人口问题,扩大市场空间 [3][12] - 美妆板块定位化妆品原料 B 端市场,储备高附加值原料,联合项目验证产品功效,核心客户有欧莱雅、麦吉丽和福尔佳等 [13] - 宠物板块华硕品牌产品创新显著,但营销量小,通过宠物医院渠道推广,营收相对较小,需进一步观察 [14] 6. **海外业务** - 在海外主要客户供应链中市占率从 10% 提高到 15% - 20%,目标达 30%,重点开发美赞臣、雅培等新客户,推进 DHA 在欧洲市场应用 [3][22] - 海外业务销售主要贡献来自 ARA,DHA 占比较小,去年获欧盟准入,正开发欧洲市场 [23] 7. **产品价格与产能** - 2025 年国内 ARA 市场价格整体稳定,个别客户价格调整幅度小 [21] - 新产能全部用于 ARA 生产年产量 1000 - 1500 吨,用于 DHA 生产可达 2000 吨,目前发酵罐使用频率高,考虑新增大罐,粉机产能 3000 吨,粉剂产能相对充足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欧易的组学技术为生物制造公司全价值链赋能,体现在研发、生产、产品端及与客户合作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实现双向赋能 [19][20] 2. HMO 产品有澳洲客户每月采购几吨,虽量不大但突破进展明显 [18] 3. OLO 并购项目在交易所审核阶段,监管方未提供具体时间节点,需继续等待 [30]
曾安平院士、刘德华教授参与!凯幸生物高端生物活性分子专业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5-11 13:24
公司背景与投产仪式 - 凯幸生物成立于2024年5月,是北京绿色康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依托清华大学团队数十年生物技术科研积淀成立[1] - 公司于5月10日在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举行高端生物活性分子生产线投产仪式,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曾安平、清华大学教授刘德华等产学研专家出席[1][3] - 常州生产基地投产后将实现燕窝酸、L-组氨酸、肌肽等7种高附加值氨基酸及生物活性原料的量产,产品应用于膳食补充、功能护肤、生物医药领域[4] 技术定位与产业影响 - 公司以新一代生物技术为核心构建智能制造平台,实现高端化学品绿色制造,提供可持续生物活性原料解决方案[3] - 产学研专家高度评价公司通过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升级的潜力,认为其有望成为合成生物领域标杆企业[3] - 公司发布江苏省首批合成生物产品标准品,以高标准质量控制定义中国原料新高度[5] 发展战略与市场布局 - 推出"原料+标准"组合模式,推动合成生物领域国产化替代与标准体系建设[7] - 计划加强产业链合作,持续开发环保高效的生物活性原料解决方案[7] - 未来将依托常州基地扩展产品矩阵,加速全球市场布局,以"中国智造"引领活性原料产业[7] 行业合作与支持 - 投产仪式获得常州市政府、西湖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江南大学等多方机构专家现场见证[7] - 公司定位为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的重要参与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