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依苏帕格鲁肽α
icon
搜索文档
银诺医药尚无收入商业化临考 IPO前夕股东蹊跷6折转让股权
长江商报· 2025-07-07 07:27
公司概况 - 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依苏帕格鲁肽α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核心产品于2025年1月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于2025年2月开始商业化,成为首款在中国获批的国产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2] - 公司是亚洲第一家及全球第三家商业化原研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企业 [2] 财务状况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7.33亿元和1.75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达9.08亿元 [2] - 2023年和2024年实现少量其他收入分别为1684.9万元和2005.5万元,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息及投资收益、政府补助、汇兑收益等 [2] - 截至2024年底持有现金类资产约5.27亿元,但截至2025年4月底降至4.4亿元,四个月内净流出约8000万元 [3] 研发投入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高达4.92亿元和1.03亿元,其中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的研发支出分别达到3.76亿元和9810万元,占同期总开支的比例分别为76.4%和95.7% [3] - 2024年研发开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依苏帕格鲁肽α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3年完成 [3] 运营管理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56亿元缩减至2024年的8446万元,降幅达到67% [3]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的2.39亿元下滑81.57%至2024年的4401.3万元 [3] 产品管线 - 主要围绕GLP-1靶点开发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这单一管线 [5] - 其他在研品种如YN014(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YN401(治疗1型糖尿病)目前均处于IND准备阶段,预计2026年才提交IND申请 [5] 市场前景 -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由2018年的1.26亿人增加至2023年的1.4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7% [6] - 2023年中国仅有1.3%的糖尿病患者接受GLP-1疗法 [6] - 预计中国GLP-1糖尿病药物市场将从2023年的91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454亿元 [6] - 治疗肥胖或超重的药物市场将从2023年的3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247亿元 [6] 行业竞争 - 国内已有众多企业如九源基因、正大天晴、宸安生物、丽珠集团等已进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药上市的申请 [6] - 公司面临来自诺和诺德、礼来等头部玩家的竞争 [6] 融资情况 - 成立至今共进行四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15.14亿元 [7] - 2024年1月完成B+轮融资,估值升至46.5亿元,较2020年11月Pre-A轮融资估值大增598.2% [7] - 部分IPO前投资者在递表前夕选择折价转让股权,转让价格为6.92元/股,显著低于2024年1月增资价格的11.06元/股 [7] 商业化挑战 - 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商业化成绩均系于依苏帕格鲁肽α一款药物 [6] - 仍需积极争取将核心产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以扩大销售渠道 [7] - 作为尚无营收记录的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及营销能力将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7]
新股前瞻|核心品种长效化创新优势明显,银诺医药能否靠单品商业化撑起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9:54
公司概况 - 银诺医药于2024年6月9日二次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专注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 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依苏帕格鲁肽α [1] - 依苏帕格鲁肽α于2024年1月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 结束公司连续10年零收入状态 [1] - 公司为亚洲首家及全球第三家将原研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推进到注册审批阶段的药企 [1] - 截至2023年1月B+轮融资后估值达46.5亿元 投资方包括KIP、同创伟业、中金资本等 [1] 核心产品技术优势 - 依苏帕格鲁肽α采用长效化创新技术路径 通过延长半衰期提高疗效 [1][2] - III期临床试验显示 1.0mg和3.0mg剂量分别使HbA1c降低1.7%和2.2% 优于司美格鲁肽(1.6%)和度拉糖肽(0.8%) [3] - 平均半衰期达204小时 显著长于司美格鲁肽(168小时)、度拉糖肽(112小时)和替尔泊肽(120小时) [3] - 有望成为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知名降糖药的优替或平替 [4] 行业市场格局 - 2024年上半年中国GLP-1类药物终端销售规模超50亿元 全年预计突破100亿元 [4] - 进口品牌占据93.64%市场份额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独占64.14%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4] -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从2018年1.26亿增至2023年1.43亿 年复合增长率2.7% [7] - 2023年仅1.3%中国糖尿病患者接受GLP-1疗法 渗透率极低 [7] - 预计中国GLP-1糖尿病药物市场将从2023年91亿元增至2028年454亿元 肥胖治疗药物市场从3亿元增至247亿元 [7] 研发管线现状 - 公司研发管线高度集中于依苏帕格鲁肽α 其他在研品种如YN014(AD)、YN401(1型糖尿病)均处于IND准备阶段 预计2026年提交申请 [5] - 依苏帕格鲁肽α减重适应症处于II期临床 落后于诺和诺德Cagrilintide、恒瑞HRS9531等III期竞品 [8] - 国内已有杭州九源基因、正大天晴等多家企业提交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 行业竞争激烈 [8]
国内药企积极布局减肥药领域,又一国产创新药加入对“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挑战
华夏时报· 2025-06-26 13:53
埃诺格鲁肽临床试验数据 - 埃诺格鲁肽注射液是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Ⅲ期临床试验(SLIMMER)的研究成果,样本量达664例,覆盖全国36个中心 [3] - 48周治疗结果显示,2.4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降幅达15.4%,去除安慰剂效应后实际减重幅度为15.1%,92.8%受试者体重降幅≥5% [3] - 各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性优势:1.2mg组减重9.9%,1.8mg组减重13.3%,1.8mg组临床有效减重有效率(>5%降幅)达98.2% [3] - 该研究是全球首个完成Ⅲ期临床的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验证了偏向型GLP-1更高效的理论,数据登顶《柳叶刀》子刊 [4] 国产GLP-1药物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中国专利将于2026年3月20日到期,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歌礼制药等国内企业已布局减肥药领域,部分进入Ⅲ期或Ⅱ期临床 [2] - 目前国产仅4款GLP-1减肥药获批:翰森制药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 [6] - 众生药业的RAY1225注射液、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瞄准GLP-1/GCG双靶点,常山药业的艾本那肽注射液聚焦长效GLP-1 [6] 全球GLP-1市场动态 - 全球GLP-1类减肥药市场2025年预计销售额超1500亿美元,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5Q1收入80亿美元(同比+31%),礼来替尔泊肽收入50亿美元(同比+100%) [5] - 司美格鲁肽2024年在华销售额达66亿元,减重版Wegovy 2025Q1中国销售额约0.97亿美元 [5] - 开源证券认为国内药企在口服、超长效、多靶点方向布局广泛,信达生物、华东医药、博瑞医药等具备出海潜力 [6]
千亿美元减肥药赛道激战正酣:国产药企加速突围 差异化创新成关键
证券日报· 2025-06-23 00:46
全球减肥药市场前景 - 全球抗肥胖症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000亿美元 [1] - GLP-1RA类药物全球销售规模预计2031年超过1500亿美元 [3] - 国内GLP-1药物减重适应症销售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00亿元 [5] 国产减肥药研发进展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获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批准 该产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NMPA受理 [3] - 众生药业RAY1225注射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参与者入组和给药 [3] - 国内已有4款国产GLP-1药物获批 包括翰森制药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等 [5] 国际巨头市场表现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达66亿元人民币 [4] -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2024年11月国内获批 2025年Q1中国区总收入约3.18亿美元 其中Wegovy销售额约0.97亿美元 [4] 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 - 恒瑞医药HRS9531在II期临床中肥胖患者治疗36周后平均减重22.8% 优于司美格鲁肽(13.7%)和替尔泊肽(20.2%) [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预计2024年国内上市 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降糖药物 [6] - 康缘药业GLP-1/GIP/GCG三靶点融合蛋白已启动II期临床 [6] 行业合作与国际化 - 联邦制药将UBT251大中华区外权益授权诺和诺德 获2亿美元预付款及18亿美元里程碑金额 [6] - 翰森制药将HS-20094全球独占许可权利授权给再生元 [6] - 多家企业通过授权合作或成立海外公司推动小分子GLP-1药物"出海"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对减重赛道爆发性增长形成共识 未来价格竞争将加剧 [5] - 口服药上市、新靶点发现、细分市场机会将为行业带来新变数 [7] - 未来3-5年市场将经历深度洗牌 具有临床价值和技术壁垒的产品将胜出 [7]
药企扎堆港股IPO:上市热潮难掩“造血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5:12
港股创新药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年内累计涨幅达71.83%,较去年同期20.74%的跌幅显著反弹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年内增长67.16%,二级市场回暖带动药企IPO热潮 [1] - 6月已有7家本土药企递表赴港,包括翰思艾泰、维立志博等,其中5家仍处于亏损状态 [1][2] 药企IPO财务数据 - 翰思艾泰2023年收入666.4万元,亏损8516万元;2024年收入768.1万元,亏损扩大至1.17亿元 [2][3] - 维立志博2023年亏损3.62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3.01亿元,2025年Q1亏损7536.7万元 [2][6] - 银诺医药2024年收入2005.5万元,亏损1.75亿元,较2023年7.33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2][7] - 东阳光药2024年营收40.19亿元,净利润2480.3万元,核心产品奥司他韦占中国抗流感药市场38.5% [2][8]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翰思艾泰核心产品HX009处于I/II期临床,研发成本从2023年4670万元增至2024年7470万元 [3][4] - 银诺医药GLP-1药物依苏帕格鲁肽α已商业化,减重适应症IIb/III期临床预计2026年完成 [7] - 轩竹生物2024年收入跃升至3009万元,但超9成依赖单一产品KBP-3571 [8] - 长风药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占2024年营收94.5%,已纳入集采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港股18A章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通道,吸引A股转港股企业如轩竹生物 [2][3] - 药物从I期到FDA批准平均成功率仅7.9%,耗时10.5年,早期研发风险高企 [4] - CD47靶点研发遇冷,跨国药企要求III期数据才注资,加剧早期企业压力 [5] - 东阳光药面临专利悬崖,奥司他韦胶囊专利已失效,颗粒剂专利2026年到期 [8] 资本运作与战略 - 维立志博与Aditum Bio达成6.14亿美元BD交易,含特许权使用费及股权 [6] - 东阳光药拟通过港股上市整合研发平台,提升全球品牌形象应对专利到期 [9] - 长风药业计划募资投入吸入制剂研发及生产设施扩张,巩固现有优势 [9]
一周港股IPO:银诺医药等11家公司递表,药捷安康等8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16 19:05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6月9日至6月15日)共有11家公司递表,8家公司通过聆讯,4家公司招股,3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银诺医药 - 专注于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获中国监管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684.9万元和2005.5万元,同期亏损7.33亿元和1.75亿元 [2] 创智芯联 - 中国最大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2024年收入4.1亿元,利润5270.6万元 [3][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2亿元、3.12亿元、4.1亿元 [4] 明略科技 - 中国最大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2023年总收入14.62亿元 [5]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16.38亿元、3.18亿元和795万元 [5] 东阳光药 - 综合性制药公司,在中国销售48款药物,海外23款 [6]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63.86亿元和40.19亿元 [6] 广合科技 - 全球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第三名,市场份额4.9%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4.12亿元、26.78亿元、37.34亿元 [7] 长风药业 - 专注于吸入药物,2024年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份额16%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9亿元、5.56亿元、6.08亿元 [8] 拨康视云 - 眼科生物科技公司,2024年收益1000万美元,亏损0.99亿美元 [9] 华大北斗 - 中国领先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10.5%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 [10] 优乐赛 - 中国第二大循环包装服务提供商,2024年收入8.38亿元 [11][12] - 2022-2024年利润分别为0.31亿元、0.64亿元、0.51亿元 [12] 轩竹生物 - 生物制药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在开发中 [13] - 2024年收入3009.4万元,亏损5.56亿元 [13] 金叶国际集团 - 机电工程承建商,2024/25财年收入1.55亿港元 [14] 通过聆讯公司 药捷安康-B -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 [15] 颖通控股 - 中国最大香水集团,2025年一季度收入20.83亿元 [17] 圣贝拉 - 中国最大综合家庭护理品牌,2024年收入7.99亿元 [18] 香江电器 -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大企业,2024财年收入15.02亿元 [19] 曹操出行 - 中国网约车平台第二名,2024年GTV达170亿元 [2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 [20] 安井食品 - 中国最大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6.6% [2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1.06亿元、139.65亿元、150.30亿元 [21] 云知声 - 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入9.39亿元 [22][23] IFBH - 泰国食品饮料公司,中国椰子水饮料市场份额34% [23] - 2024年收入1.58亿美元,净利润3331.6万美元 [23] 招股公司 海天味业 - 拟全球发售2.63亿股H股,发售价35-36.3港元 [24] 三花智能 - 拟全球发售3.6亿股H股,发售价21.21-22.53港元 [24] 佰泽医疗 - 拟全球发售1.33亿股,发售价4.22-6.75港元 [25] 药捷安康-B - 拟全球发售1528.1万股H股,发售价13.15港元 [25][26] 新股表现 - METALIGHT上市首日下跌30.26% [27] - 新琪安上市首日上涨21.43% [28] - 容大科技上市首日上涨42.00% [29] 港股打新市场 - 2024年前5个月港股IPO集资额777亿港元,全球第一 [30] - 截至6月12日,今年31家新上市公司中19家股价高于发行价 [30]
十年烧钱12亿元、研发“断崖式”收缩,银诺医药携“国产司美格鲁肽”二度闯关IPO | 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6-15 15:55
公司概况与IPO背景 - 银诺医药于2024年6月9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核心产品为国产长效GLP-1药物依苏帕格鲁肽α(商品名:怡诺轻)[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GLP-1赛道,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2023年亏损达7.33亿元峰值,2024年收窄至1.75亿元[2] - 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于2025年2月商业化上市,用于治疗T2D的BLA已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 研发与管线布局 - 研发管线极度集中,除依苏帕格鲁肽α外,另有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YN014、YN401、YN209等)[2] - 2024年研发投入从2023年4.92亿元骤降79%至1.03亿元,其中依苏帕格鲁肽α研发占比从76.4%升至95.7%[3]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3.44亿元锐减93%至2024年2346.5万元,临床费用从1.26亿元腰斩53%至5920.6万元[4] - 肥胖适应症IIb/III期试验2025年3月启动,预计2026年Q4完成,短期内难形成商业化贡献[3][10] 财务状况与成本控制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56亿元降至8446万元,雇员福利开支从2.39亿元下滑82%至4401.3万元[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1684.9万元增至2024年2005.5万元,销售开支首现238.6万元[5] - 亏损收窄主要依赖研发和行政开支缩减,而非商业化收入支撑[4] 资本运作与估值变动 - 2020-2024年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超15亿元,B+轮投后估值达46.5亿元[7][8] - 2024年7月股东折价37%转让股份(6.92元/股 vs B+轮11.06元/股),反映资本疑虑[6] - 早期股东昆药集团2020年套现1.66亿元退出,IPO前资本出现六折"出逃"现象[6][7]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GLP-1糖尿病药物市场83%份额被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垄断[9] - 中国有41种GLP-1候选药物在研,其中12种进入后期临床(6款为长效GLP-1),涉及信达生物、石药集团等[9] - 诺和诺德投资40亿元扩建天津工厂,礼来投入15亿元升级苏州产能,国际巨头加速渗透[10]
三年亏11亿,核心产品仍未商业化!银诺医药赴港IPO能成功吗?
新浪财经· 2025-06-13 14:45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均未产生营业收入,同期亏损分别约为3.01亿元、7.33亿元、7527.5万元,累计亏损超过11亿元 [1] - 2024年6月30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3亿元,而2023年研发开支高达4.92亿元,资金流动性面临压力 [3] - 研发开支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2.67亿元、4.92亿元、5191万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显著下降 [3]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的研发开支占总研发开支比例极高,分别为97.6%、76.4%及95.4% [1][3] - 产品管线单一,仅依苏帕格鲁肽α一条成型管线,适应症覆盖2型糖尿病、肥胖/超重及MASH [3] - 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BLA已获NMPA受理,肥胖适应症IIa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底取得主要终点结果 [3] 市场竞争与商业化挑战 - 全球减肥药物领域竞争激烈,484个创新药物中超过40%以GLP-1为靶点,面临诺和诺德、礼来等国际巨头及信达生物等国内企业竞争 [2] - 缺乏自有生产设施,依赖CDMO进行生产,商业化生产经验不足 [2] - 商业化时间表不确定,从BLA受理到上市通常需1年,需持续投入市场准备与销售团队建设 [4] 商业化准备 - 已组建核心商业化团队,制定全渠道销售策略整合医院、零售药房及线上线下渠道 [4] - 2020年与CDMO建立战略合作以开发商业化生产能力 [4] - 未来业务与财务前景高度依赖依苏帕格鲁肽α的商业化成功 [3]
【港股IPO】6月9日-6月10日,港交所IPO动态,5家企业通过聆讯、2家企业递表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20
港交所IPO审核企业概况 - 6月9日-6月10日共有5家企业通过聆讯(药捷安康、颖通控股、圣贝拉、香江电器、曹操出行)[1] - 同期有2家企业递表(银诺医药、创智芯联)[1] 药捷安康 -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1] -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通路[2] - 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胆管癌的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2] - 管线包含5种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和1种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1] 颖通控股 - 中国(含港澳)最大的非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3] - 业务模式包括销售分销第三方品牌产品及提供市场部署服务[3] - 产品组合涵盖香水、彩妆、护肤品、个人护理、眼镜及家居香氛[3] - 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的100+直营POS和8,000+零售客户POS[4] 圣贝拉 - 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业务延伸至家庭护理服务及女性食品[6] - 亚洲最大产后护理集团(按2024年收入计),2022-2024年收入增长率行业领先[7] - 2024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份额约1.2%[7] 香江电器 - 中国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以ODM/OEM模式运营[8] - 2024年厨房小家电出口额排名中国第十(市场份额0.8%)[8] - 电热水壶在美国/加拿大出口量占比分别达24.6%/59.6%[8] - 产品线涵盖电器类(电热/电动/电子家电)及非电器类家居用品[9] 曹操出行 - 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覆盖中国136个城市[10] - 2024年总交易价值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5.4%[10] - 拥有34,000辆定制车(中国最大同类车队),占2024年GTV的25.1%[11] 银诺医药 - 专注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12] - 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获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批准[12] - 管线包含1款核心产品和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12] 创智芯联 - 中国领先的金属化互连镀层材料及工艺技术方案提供商[13] - 2024年收入排名国内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第一[13] - 专注晶圆级/芯片级封装及PCB制造领域超20年[13]
新股消息 | 银诺医药二次递表港交所 新一代降糖减重药依苏帕格鲁肽α进入商业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06:46
公司上市进展 - 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9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12月3日首次向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 [1]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专注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核心产品为GLP-1受体激动剂依苏帕格鲁肽α [3] - 产品管线包括1款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和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 [3] - 依苏帕格鲁肽α于2025年1月在中国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成为首款国产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3] - 该产品2023年9月获NMPA受理BLA申请,2025年2月在中国实现商业化上市 [3]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47亿美元增至2028年338亿美元,CAGR 23.2% [4] - 中国GLP-1药物市场预计从2024年4亿元增至2028年207亿元,CAGR 171.2% [4] - GLP-1疗法具有降血糖、减重、调节脂质代谢等多重临床价值 [3] 财务数据 - 2023年研发开支4.92亿元,2024年降至1.03亿元 [4] - 2023年亏损7.33亿元,2024年收窄至1.75亿元 [4] - 2023年其他收入1684.9万元,2024年增至2005.5万元 [6] - 2024年新增销售开支238.6万元,反映商业化进程启动 [6] - 公司自2025年起进入产品商业化运营新阶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