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顶压机
搜索文档
“工业牙齿”与新兴产业“咬合”越来越紧密(经济新方位·新产业里的传统力量)
人民日报· 2025-11-16 05:51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三磨所)于20世纪60年代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和第一台六面顶压机,并于1965年实现国产金刚石量产 [2][4] - 公司参与完成超硬材料领域关键突破,包括1966年成功研制第一颗立方氮化硼 [4] - 目前中国人造金刚石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5% [4] 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 公司持续进行设备迭代,新型六面顶压机具备更大缸径、更高性能和更长寿命 [4] - 公司研发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加工的精密超硬磨具,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其研发难度被形容为在头发丝上“绣花” [6] - 团队已完成机床软硬件升级改造,并在实验室突破了多齿精密超硬磨具的微米级修整技术 [6] 业务转型与市场拓展 - 上世纪90年代科研院所改制后,公司调整发展定位,瞄准汽车和电子信息领域谋求突围 [4] - 转型初期通过艰苦攻关,其超高速砂轮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并进入国际知名车企生产线 [5] - 公司业务从传统磨具刀具拓展至新兴产业,产品应用于矢量发动机、手机芯片、大型船舶曲轴及医用刀具等领域 [5] 产品应用领域扩展 - 超硬材料产品从工业磨具刀具,扩展至汽车发动机动力总成、变速箱、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等精密零部件加工 [5] - 人造金刚石的应用领域已从工业材料拓宽到功能材料及消费产品,公司展柜陈列有培育钻石制成的胸针、钻戒等产品 [6] - 在人形机器人新市场,公司针对其内齿轮硬度低、加工难的问题,研发精密超硬磨具以提升“关节”的顺滑度、省力性和使用寿命 [6]
河南老板,硬碰硬英美百年资本
商业洞察· 2025-11-02 17: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六面顶压机等技术,在人造金刚石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 [10] - 中国对超硬材料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作为反制外国的重要手段,可影响国外半导体和AI产业发展 [11][12] - 随着AI芯片散热等新需求爆发,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制造的金刚石应用前景广阔,中国需警惕外国在该领域弯道超车并积极布局 [17][21][24][27] 中国金刚石产业历史与现状 - 1965年中国研发出第一台六面顶压机,实现人造金刚石自主制造 [4] - 河南企业通过粉末触媒工艺等技术突破,使六面顶压机路线在效率和质量上超越国外,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约占全国80% [10] -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 [10] 出口管制的战略意义 - 中国对超硬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涵盖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砂轮、线锯等产品,是堪比稀土的反制王牌 [11] - 金刚石产品在半导体制造多个关键工序中不可或缺,管制可提高国外半导体生产成本 [11] - 六面顶压机及其关键零部件也已列入出口管制,限制国外快速扩张产能 [12][13] 技术路线与未来增长点 - 高温高压法主要生产颗粒状金刚石,用于饰品和磨料,产能集中在中国 [17]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主要生产片状、膜状金刚石,利用其光、热特性,产能分布较分散 [17] - 金刚石是极佳的半导体散热材料,导热性远强于铜铝,且与常见半导体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18][19][20] - 英伟达测试钻石散热GPU可使AI及云计算性能提升三倍 [21] - 钻石散热市场规模预计从今年5000万美元成长至2030年152.4亿美元 [24] - 钻石散热应用可扩展至机器人、无人机、卫星、智能汽车等领域 [23] 竞争格局与风险 - CVD法是未来重要增长方向,国外公司(如美国Diamond Foundry)已进行布局 [21][27] - 中国需国内芯片厂商攻克金刚石衬底技术难关,并应用于AI芯片等领域 [27] - 华为已申请多项使用金刚石散热层的半导体器件专利,中国也对CVD法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27]
河南老板,硬碰硬英美百年资本
虎嗅APP· 2025-10-25 11: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凭借六面顶压机等技术优势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并成为战略性反制工具 [5][12][13] - 中国通过对超硬材料及相关设备的出口管制,可影响国外半导体与AI产业的发展 [13][14][27]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潜在的技术颠覆方向,在半导体散热等前沿应用领域存在弯道超车风险 [19][23][27] 人造金刚石产业现状与中国优势 -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其中河南产量约占全国80% [12] - 技术突破是关键:从1965年研发首台六面顶压机,到2001年应用粉末触媒工艺提升效率,2004年实现高品级产品生产 [5][11][12] - 六面顶压机腔体大型化和间接加热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产量并降低了能耗 [12] - 出口管制范围涵盖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砂轮、线锯等产品,直接影响半导体制造中的晶圆加工等关键工序 [13] 出口管制的战略意义 - 管制措施可提高国外半导体生产成本,对国外半导体和AI产业形成制约 [13][14] - 对六面顶压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出口限制,阻碍了国外快速扩张人造金刚石产能的能力 [14][15] - 近期管制已扩展至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等CVD法设备,以限制国外在新技术路径上的发展 [27] 潜在风险与技术前沿(CVD法)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适合生产片状、膜状金刚石,主要利用其光、热特性,产能分散于中国、印度、美国等国 [19] - 金刚石具有极佳的导热性和高温稳定性,是理想的半导体散热材料,可用于AI芯片散热,提升运算性能 [21][22][23] - 英伟达测试钻石散热GPU可使AI及云计算性能提升三倍,展示了CVD法制备金刚石晶圆在散热市场的巨大潜力 [23][24] - 该需求可能刺激国外CVD法产业,应用领域可扩展至机器人、无人机、卫星、智能汽车等 [24][25] - 国内企业如华为已申请多项使用金刚石散热层的半导体器件专利,但仍需攻克金刚石衬底的技术难关以应对前沿竞争 [27][28]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豫东门户生机蓬勃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产业发展格局 - 商丘市形成“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条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且总数居全省第1位 [2]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持续发展产业链群 [2] - 民权县河南阿斯贝拉制冷有限公司解决当地制冷产业链缺“芯”难题,进一步完善制冷产业链和供应链 [1] 公司及项目进展 - 睢阳区力量钻石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世界最大培育钻石单体生产车间,推动培育钻石向钻石设计等下游延伸,并着力拓展至工业领域 [1] - 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8微米双面光电池箔量产,此为国内最薄电池箔,有效延伸“煤电铝材”产业链条 [1] - 神火集团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专项评估“标杆”等级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 - 累计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家、省级高新区6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323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3] - 持续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9家、创新龙头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3] - 半导体材料磨粒加工、郑麦379品种选育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经济表现与产业增长 - 2024年商丘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2.27亿元,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40亿斤以上 [2] - 2024年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8%,高于全省25.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 [2] - 商丘保税物流中心连续4年在全省保持进出口总额第一,并入选全国6家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综合保税区相关改革措施 [5]
国机精工:5月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6 19:09
业绩说明会核心内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0.48% 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3.46% 每股收益0.1673元/股同比增长2.58% [4] - 扣非净利润4787.94万元同比下降27.2% 负债率33.57% 毛利率29.81% [6] -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461.99万元 [8] 业务发展重点 - 特种轴承和高端民品轴承业务、超硬材料磨具业务、复合超硬材料业务是盈利增长中坚力量 [2] - 新材料板块着力推进金刚石功能化应用和特种金刚石业务 计划3-5年内成为新业务支柱 [2] - 基础零部件板块聚焦高精密机床轴承和电主轴技术突破 服务高端机床装备升级 [2] - 机床工具板块重点布局超硬刀具业务 高端装备板块六面顶压机等设备已初具规模 [2]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东人数为43499人 [3] - 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较少 公司认为与行业特性、市场认知和流动性有关 [5] - 已采取措施加强市场沟通、提升公司价值和优化股东结构 [5] - 最近90天有1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7] 并购与机器人领域 - 公司持有23亿元货币资金 在合适时机考虑通过并购促进发展 [5] - 具备工业机器人用系列滚动轴承开发生产能力 但尚未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 [6] - 全资子公司郑州三磨所生产的高性能磨具已应用于丝杠加工 年营收约几百万元 [6] 机构盈利预测 - 中原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67亿元 2026年4.61亿元 2027年5.60亿元 [8] - 中信建投预测2025年净利润4.64亿元 2026年6.20亿元 [8]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4.26亿元 2026年5.12亿元 [8]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6
2025-05-06 17:16
公司基本信息 -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6 日 15:30 - 16:30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举行,地点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蔚,总经理闫宁,财务总监闵莉,独立董事岳云雷,董秘赵祥功[2] 盈利增长点 - 特种轴承和高端民品轴承业务、超硬材料磨具业务、复合超硬材料业务是盈利增长中坚力量,未来将持续培植优势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 - 新材料板块着力推进金刚石功能化应用、特种金刚石等业务,未来 3 - 5 年内成为重要业务支柱和新利润增长点[2] - 基础零部件板块围绕国家工业母机需求,推进高精密机床轴承、电主轴等关键核心部件技术突破和性能提升[2] - 机床工具板块重点布局超硬刀具等业务[2] - 高端装备板块的六面顶压机、MPCVD 设备等已初具规模,服务自身发展同时构筑新优势[3] 股东情况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股东人数为 43499 [4] - 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较少,可能与行业特性、市场认知、流动性和市值有关;公司已采取加强市场沟通、提升公司价值、优化股东结构等措施[6] 盈利水平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7.03 亿元,较同期增加 1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88 亿元,较同期增长 3.46%;每股收益 0.1673 元/股,较同期增加 2.58% [5] 公司发展规划 - 会关注并购机会,在有合适标的和时机时通过外延并购促进公司发展[5] - 会考虑机器人产业带来的市场机遇[5] - 管理层将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方向[5] 机器人行业服务 - 轴承方面,公司具有机器人用系列滚动轴承的开发和生产能力,目前未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6] - 磨料磨具方面,全资子公司郑州三磨所生产的高性能磨具应用在丝杠加工过程中,年营业收入大概几百万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