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全合宜LOF
icon
搜索文档
庄园芳升任兴全基金董事长、陈锦泉接任总经理,年内公募高管变动远超同期
搜狐财经· 2025-11-08 10:33
公司高管变动 - 兴证全球基金原总经理庄园芳于2025年11月7日升任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2][3] - 公司原副总经理陈锦泉于2025年11月6日升任公司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2][3] - 庄园芳拥有超33年从业经验 1992年加入兴业证券 2016年出任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 2017年兼任总经理 [2][3] - 陈锦泉于1999年进入证券行业 2010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 历任副总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监、专户投资部总监等职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股东结构稳定 兴业证券持股51% 荷兰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持股49% [4] - 截至三季度末 公司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7419.92亿元 其中非货币基金规模为2893.91亿元 [4] - 公司以主动权益产品为主 混合型基金规模1376.38亿元 债券型基金1225亿元 股票型基金110.37亿元 FOF基金182.17亿元 [4] - 公司旗下兴全合润LOF规模达249.15亿元 基金经理谢治宇自2013年1月29日任职至今回报率为716.8% 年化回报率为17.86% [4]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正布局被动指数投资 于9月25日上报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 目前处于接收材料状态 [5] 行业高管变动情况 - 截至11月7日 年内共有136家公募基金的338位高管发生变更 其中42家变更83位董事长 35家变更69位总经理 82家变更121位副总经理 [6] - 行业高管变动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正常的“新老交替” 部分董事长因任职年龄原因离任 [6] - 在正式董事长人选确定前 由总经理或其他高管代行董事长职责是普遍做法 例如招商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红土创新基金 [6] - 部分新任董事长来自公司主要股东方 如汇添富基金、兴银基金、华夏基金 [6]
谢治宇2025年三季度表现,兴全合润LOF基金季度涨幅36.16%
搜狐财经· 2025-10-27 23:58
基金经理谢治宇旗下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基金经理谢治宇共管理4只基金,本季度表现最佳的为兴全合润LOF(163406),季度净值上涨36.16% [1] - 兴全合润LOF(163406)规模为249.14亿元,年化回报14.33%,2025年三季度涨幅36.16%,其第一重合股为立讯精密(002475.SZ),占净值比8.41% [2] - 兴全合宜LOF(163417)规模为167.70亿元,年化回报9.42%,2025年三季度涨幅30.89%,其第一重合股为信达生物(01801.HK),占净值比7.54% [2] - 兴全合宜混合(LOF)C(005491)规模为60.61亿元,年化回报8.50%,2025年三季度涨幅30.69%,其第一重合股为信达生物(01801.HK),占净值比7.54% [2] - 兴全合润混合C(023875)规模为0.67亿元,年化回报109.12%,2025年三季度涨幅35.96%,其第一重合股为立讯精密(002475.SZ),占净值比8.41% [2] 基金经理谢治宇历史业绩与调仓记录 - 谢治宇在担任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基金经理期间,累计任职回报达730.4%,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8.06% [2] - 任职期间重仓股调仓次数共有138次,其中盈利次数为89次,胜率为64.49%;翻倍级别收益有7次,翻倍率为5.07% [2] 重仓股成功调仓案例 - 隆基股份(601012)案例:在17年三季度买入,21年一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729.39%,同期公司营业总收入增幅达392.64% [4][6] - 障真股份案例:在18年一季度买入,21年一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414.01%,同期公司业绩增长266.61% [4] - 隆真股份案例:在20年一季度买入,21年一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256.43%,同期公司业绩增长47.68% [4] - 健友股份案例:在18年三季度买入,20年三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237.66%,同期公司业绩增长89.88% [4] - 万华化学案例:在19年一季度买入,21年一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199.67%,同期公司业绩增长143.32% [4] - 顺网科技(300113)案例:在15年三季度买入,16年一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99.2%,同期公司归属净利润增幅达82.43% [4][7] 重仓股亏损调仓案例 - 三安光电(600703)案例:在21年三季度买入,24年三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66.08%,同期公司营业总收入增幅为28.11% [5][7] - 芒果超媒案例:在21年二季度买入,22年四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61.20%,同期公司业绩增长为-8.98% [5] - 韵达股份案例:在22年三季度买入,23年四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47.25%,同期公司业绩增长为9.58% [5] - 三安光电另一案例:在18年一季度买入,19年一季度卖出,持有期间估算收益率为-45.48%,同期公司业绩增长为-10.81% [5]
前三季度收益TOP10基金揭晓!谢治宇、葛兰等旗下基金上榜!
搜狐财经· 2025-10-15 16:4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总成交额达30192万亿元 超过2021年全年成交额的25728万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1] - 主要股指表现强劲 上证指数涨幅约为1584% 深证成指涨约2988% 创业板指涨幅超过51%[1]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回暖 7262只基金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513% 其中1549只收益超50% 73只实现翻倍[1] 百亿规模基金业绩 - 规模超100亿的19只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437% 上榜门槛为3272%[2] - 永赢基金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以10168%的收益率位居第一 超越业绩基准3499个百分点[3][4] - 该基金重点布局机器人产业链 基金经理认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10年大级别投资机会[5] - 兴全基金旗下3只产品进入前十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LOF规模达21850亿元 收益率为4110%[3][6] 50-100亿规模基金业绩 - 42只基金前三季度收益均值为3555% 上榜门槛为4853%[7] - 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C以11085%的收益率领先 显著超越业绩基准2508%[8][9] - 该基金聚焦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技术 特别看好固态电池、无人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方向[10] 20-50亿规模基金业绩 - 320只基金收益均值为4007% 上榜门槛高达9106%[11] - 永赢基金单林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以11401%的收益率夺冠 超越业绩基准1689%[12][13] - 投资策略聚焦创新药领域 结合胜率型资产和赔率型资产进行组合配置[14] 10-20亿规模基金业绩 - 457只基金收益均值为3814% 上榜门槛为9135%[15] - 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收益率达19309% 在全市场7262只基金中排名第二[16][17] - 重仓光模块、PCB和AI服务器等AI算力板块 认为中国厂商在光通信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18] 5-10亿规模基金业绩 - 667只基金收益均值为3673% 上榜门槛为9886%[19] - 中航基金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C以12616%的收益率居首[20][21] - 专注AI算力投资 重点配置光通信和AI服务器相关标的[22] 1-5亿规模基金业绩 - 2055只基金收益均值为3694% 上榜门槛最高达11350%[23] - 永赢基金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以19449%的收益率位列第一[24] 1000万-1亿规模基金业绩 - 2555只基金收益均值为3435% 上榜门槛为10942%[25] - 同泰基金王秀管理的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以16536%的收益率领先[26]
谢治宇最新发声:当前大类资产配置面临三大新挑战……
聪明投资者· 2025-09-22 16:50
谢治宇投资业绩与产品表现 - 目前在管产品共三只,总规模392.66亿元 [2] - 代表产品兴全合润今年以来收益32.9%(截至9月20日),自2013年1月29日管理以来任职回报705.37%,年化回报17.93% [2] - 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今年以来回报54.17%,任职回报114.20%,年化回报14.20%,规模14.51亿元 [3] - 兴全合宜LOF今年以来回报42.86%,任职回报101.06%,年化回报9.55%,规模159.6亿元 [3] - 2021年底管理规模达到963亿元的巅峰 [3] 投资策略与持仓特征 - 坚持均衡策略,精选行业内的优质公司,侧重成长股 [4] - 90%以上的高仓位运作,行业配置、重仓股变动不大,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在50%左右 [6] - 2023年以来增配半导体,2024年以来加仓生物医药 [7] - 可投港股的产品未错过阿里、小米等2024年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企业 [7] - 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业绩反弹较弱 [8] - 2025年二季度主要加仓创新药,前十大重仓股新进信达生物、诺诚健华(A、H股) [13] - 信达生物、诺诚健华(H股)今年以来股价涨超150%,仅二季度均涨超40% [14] - 减持中芯国际,加仓晶晨股份,大幅减持小米集团(减持近30%),少量加仓阿里巴巴 [14][16] - 新进持仓行业分布较广,包括潮流消费(大麦娱乐、安踏体育、好想你)、创新药、半导体 [15] - 兴全合宜的科技性更强,新进纳芯微、豪威集团两只半导体企业 [15] - 蓝思科技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16] - 没有港股仓位的兴全合润集中加仓半导体和医药 [17] 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与原理 - 大类资产按市场维度划分主要包括外汇、国债、股票、商品等,按资产属性划分涵盖债券、原油、黄金、房地产等,还包括以加密货币为载体的新型货币类资产 [18] - 收益是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配置思路从三个基本环节展开:资金目标决定风险暴露、优化单个资产类别收益率、从投资组合视角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率最大化 [19] - 组合中不同资产价格的相关性会持续变化,例如债券和股票通常存在"跷跷板效应",但在流动性极度宽松等特定环境下可能同向波动 [19] - 通过大类资产架构及宏观变量判断市场"水位",理解非基本面因素引发的股价波动 [20] - 不同经济增长与通胀水平对应不同阶段的最优资产,类似"美林时钟"理论 [20] - 过去三年经济持续承压,广义价值风格中对质量的偏好承压,价值变量是权益基金长期相关性最强的变量 [20] - 过去几年中美利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汇率波动挤压利率政策操作空间 [20] - 股票与债券长期存在"跷跷板效应",过去三年股票市场承压,债券市场走出大牛市 [20] - 投资商品与投资商品相关公司存在显著差异:期货价格反映即时数据,公司股价受商品价格传导至未来盈利预期的间接影响 [20] 周期股交易策略 - 投机型策略:跟随期货价格快进快出,假设行业内所有公司无差异,忽略未来商品价格对盈利的影响,风险较高 [20] - 配置型策略:自上而下判断需求扩张趋势,选择价格和收入弹性大的标的,基于对大类资产的长期看法(如新能源对铜的长期拉动、镁铝在轻量化领域的替代趋势) [21] - 价值型策略:从价格视角跟踪产能去化周期,从供给端切入,以低估值买入经营质量良好的公司 [21] - 价值策略下周期股的买点包括资产端弹性(关注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比例)、估值水平(PE、PB低位)、需求端信号(宏观领先指标预示的需求上行) [22] 当前资产配置的新挑战 - 全球经济周期错位:非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节奏与美国大幅错位,供应链重塑推动各国再工业化,中国严守财政货币纪律导致经济政策周期与美国完全错位 [23] - 宏观分析需从"全球合力"转向"国别维度",企业决策按区域划分考量 [24] - 过去宏观报告先讲美国经济再讲中国经济的模式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25] - 长久期风险回报下降:美国长期货币宽松压低了长久期资产的风险回报,中国经济转型与老龄化推升对长期国债的需求,拉低长期国债收益率 [26][27] - 市场应对方式包括加大信用风险暴露、提高股票配置比例、以高分红股票替代长久期债券 [28] - 海外市场股债同向波动:极度宽松的流动性降低资产对基本面的敏感性,应对策略是加大逆周期资产(如黄金)的配置比例以实现风险对冲 [29] 对主要资产的看法 - 美元资产:短期存在反弹可能(降息与财政刺激推动经济软着陆),但长期债务货币化、信用风险抬升削弱吸引力,稳定币在边缘国家的渗透形成正向支撑 [30] - 人民币资产:短期面临升值压力(经济增长动能改善、外资重新流入),长期实物资产重要性提升,升值是大势所趋 [30] - 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持续,短端随美联储降息下行,长端受经济软着陆后重回扩张周期及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叠加赤字与债务率上升推升 [30] - 中债:长期走势不明朗,向下压力来自老龄化带来的负债端久期压力,向上动力源于经济结构转型显现成效及存款搬家现象可能重现 [30] - 商品:原油暂无超市场预期的表现,大概率在现有区间内波动 [31] - 黄金:长期是优质的组合风险对冲工具,与美元存在负相关性(或非相关性),过去几年表现强劲 [32] - 铜:需求端受新能源、AI等领域拉动,需求增速有望略升,供给端开发周期较长,在顺周期品种中处于较优位置 [33]
最高收益超80%!主动权益基金2025上半年业绩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7-03 19:41
A股市场2025年上半年表现 - 上证指数微涨2.76%,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约0.5%,中证2000指数表现亮眼,涨幅超15% [1] -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跑赢大盘,7285只基金收益均值7.32%,中位数5.33%,53只基金收益超50% [1]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19只百亿级基金中,兴证全球基金占据4席,易方达、中欧、睿远各占2只 [2] -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LOF"以15.85%收益夺冠,重仓小米、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 [4][6]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收益8.30%,重仓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医药龙头 [5][8][9] 50-100亿规模基金表现 - 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碳中和主题基金以49.04%收益居首 [12] - 招商基金"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作为"双十基金"累计收益411.54%,年化近13%,重仓腾讯、阿里等科技股 [13][14] 20-50亿规模基金表现 - 中银基金"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以54.08%收益领先,重仓创新药领域公司 [15][19] - 前5名基金分别来自中银、鹏华、永赢、前海开源、汇添富 [15] 10-20亿规模基金表现 - 平安基金"平安医疗健康混合C"以56.97%收益居首,前4名均为医药主题基金 [19][21] - 汇添富"汇添富达欣混合C"长期表现亮眼,累计收益137.83%,年化近10% [23] 5-10亿规模基金表现 - 华夏基金北交所主题基金以72.16%收益夺冠 [25] - 前5名中4只为医药主题基金,包括嘉实互融精选(60.26%)等 [25] 1-5亿规模基金表现 - 中信建投北交所基金以82.45%收益居全市场首位,年化收益超34% [26][30] - 中银、广发、诺安旗下基金分别以69.45%、68.29%、61.30%收益紧随其后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