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

搜索文档
以改革促金融支农提效 加快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两部门携手以改革方法提升金融支农效能
新华财经· 2025-07-29 13:39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七方面19项举措,旨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政策强调通过"真金白银"和"创新机制"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的金融要素保障,解决农村金融难题 [1] 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 - 政策五大类举措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巩固金融帮扶成果、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乡村建设金融服务、金融赋能乡村治理 [2] - 具体措施包括创新"土特产"融资模式、推广"一链一策"服务、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 [2] - 涉农贷款数据:截至6月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增长7.4%,上半年新增3.07万亿元 [4] 金融机构实践动态 - 农业银行在年中会议中明确优先保障县域乡村融资供给,加大支农资金保障力度 [4] - 开发性政策性银行需加强中长期信贷支持,国有大行需倾斜县域支行资源,农村中小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 [6]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 鼓励探索农业设施/畜禽活体确权抵押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 [5] - 建议建立"产业-金融-数据"三角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信息溯源,激活农村资源 [6] - 优化金融供给机制需分层协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金融科技企业差异化配合 [6] 政策实施保障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推动资金投放乡村振兴领域 [7] - 人民银行将联合农业农村部加强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估,创新投融资机制 [7]
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以金融之力迸发八闽大地澎湃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17:13
支持实体经济 - 福建农行与福耀集团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支持其转型发展和科技创新,福耀集团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2] - 福建农行为厦门航空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包括进口代付飞机经营性租金业务、现金管理、融资租赁、承销超短期融资券等,助力其机队规模超过210架 [2] - 信贷资金重点投向重大项目、民营小微、县域"三农"、绿色低碳等领域,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服务特色农业 - 在宁德蕉城寒垅村设立"惠农服务旗舰店",配备智能化服务工具实施上门流动服务,已带动农户贷款超100亿元 [4] - 在厦门发起全省首家"金融支农联盟",推出"火龙果贷""胡萝卜贷"等特色产品,并在偏远乡村设置惠农通服务点 [5] - 创新"农业碳汇+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模式,首批在9个村茶园落地,为村民增加碳汇收入 [5] 风险管理与创新 - 截至5月末福建农行不良贷款率显著低于全省银行业1.19%的水平 [6] - 厦门分行设立"信用+金融"创新实验室,引入公共信用信息等外部数据源,累计对接小微企业360户,预授信额度近2亿元 [7] - 通过数字化风控手段实现信贷业务动态穿透式管理,同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
夏粮丰收背后的金融力量
证券日报· 2025-07-20 19:05
夏粮生产与金融支持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保持稳定产量水平 [1] - 金融支持贯穿从播种到收购的各个环节,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1] 生产阶段的金融支持 - 信贷资金为农户和农企提供前期投入支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采购 [1] - 夏粮播种初期遭遇旱情,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抗旱保墒 [1] 收购环节的金融保障 - 金融机构运用收购贷款、仓单质押等工具,为粮企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1] - 金融支持既保护农户种粮收益,也稳定市场预期 [1] 风险防控与农业保险 - 农业保险(如小麦种植险、气象指数险)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减少灾害损失 [1] - 农民在遭遇旱、涝、风、雹等灾害时可快速获赔 [1] 产业升级与金融加持 - 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技术、智能装备、仓储物流的投入,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落地 [1] - 金融支持助力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 [1] 金融支农的现存短板 -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最后一公里"待打通 [2] - 农业保险赔付标准、风险定价需细化 [2] - 金融机构对涉农主体的风险评估能力有待提升 [2] 未来展望 - 金融机构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效率 [2] - 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农业,保障夏粮丰收常态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
创新模式助力农村资金管理提质增效——北京农商银行"银农直联"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
证券日报· 2025-07-03 10:02
金融支农创新模式 -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旨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1] - 北京农商银行联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打造的"银农直联"模式成功入选"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案例 [1] "银农直联"模式特点 - 依托"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农经子系统及部分区自建系统平台,运用数字化、信息化、集约化手段实现村级资金审批和支付全流程网络化办理 [1] - 四大优势:1) 通过互联网解决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问题,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2) 实现线上审批支付流程,各乡镇可定制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3) 无需纸质支票减少操作风险 4) 打破时空限制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服务 [2] 模式实施成效 - 已在北京12个区141个乡镇(街道)落地,实现村级资金审批和支付全流程网络化办理 [2] - 有效提升农村资金管理水平,推动乡村治理与政银合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北京经验" [2]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政银合作、加强服务创新,应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首都乡村振兴 [2] -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提升乡村治理 [2]
这里“丰”景正好
金融时报· 2025-07-01 12:59
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夏收夏种 - 山东省农商银行系统涉农贷款余额达9239.2亿元,较年初增长325.8亿元 [1] - 2至5月重点行业客群贷款余额达922.35亿元,较1月末增长156.35亿元 [4] - "慧农通"功能已签约收购商33.36万户、农户98.9万户,支付订单30.75万笔,金额16.89亿元 [5] 信贷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 - 推出"乡村好青年贷""农耕贷""农资化肥贷""农业机械贷"等50余款支农富农信贷产品 [6] - 临沂市收粮大户通过"沂蒙云贷"线上平台当天获得50万元贷款 [5] - 济南农商银行3个工作日发放100万元"济担活力贷",利率低至2.8%且享受政府贴息 [7] 定向金融服务案例 - 广饶农商银行为收粮户提前办理信贷手续,解决每日600万元周转资金需求 [3] - 无棣农商银行通过"网格化对接"发放20万元贷款支持农机设备更新 [3] - 菏泽农商银行三次提供信贷支持帮助葡萄种植户发展20多个品种的葡萄园 [6] 数字化服务创新 - "慧农通"实现订单、支付、对账全流程线上化,显著提升交易效率 [5] - 莱阳农商银行线上支付功能使收粮户告别现金交易,节省往返银行时间 [5] - 智慧营销系统支持分类管理,根据客户类型匹配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 [7]
山西泽州农商银行全力护航“三夏”生产
证券日报· 2025-06-24 13:45
金融服务支持"三夏"生产 - 泽州农商银行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通过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精准锁定夏收资金需求,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1] - 公司为种粮大户王志平提供200万元信贷资金,解决其夏粮抢收、收购、囤积及玉米播种、化肥采购等环节的资金周转压力 [2] - 公司对夏粮生产、收购、加工、仓储及农资供应等关键领域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流程和时间 [3] 网格化走访与精准服务 - 公司通过常态化"网格化走访问需"工作,下沉服务重心、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摸排辖区种粮大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 [3] - 采用"分片划区、包干到人"的服务模式,为王志平匹配专属信贷产品"泽农贷",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2][3] 信贷投放与成效 -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达26.83亿元,有力支持夏粮抢收、收购及后续生产 [3] - 信贷资金确保"跑在农时前面",实现"钱等粮、仓等粮",为全县夏粮抢收、颗粒归仓及全年粮食安全奠定金融基础 [3]
潍坊一案例入选全国金融支农“十大典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23:13
金融支农创新模式 - 潍坊市创新"农业设施+"金融模式入选2024年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1] - 推出"设施+信贷"普惠金融支农新模式,包括"人才贷""花卉贷"等系列产品[1] - 实现花卉产业链"一链一策"精准金融赋能[1] 花卉产业成就 - 青州花卉产业以全省现代农业第1名入选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 - 品牌估值达340亿元,连续位列全省优质农业品牌第1位[1] - 种苗突破1亿株,引进新品种1600多种,推广新技术280多项[1] 上游育种育苗支持 - 创新"设施+平台贷"模式,为7家研发机构发放贷款2.3亿元[1] - "设施+人才贷"累计发放5490万元[1] - 建成10个花卉种质资源圃[1] 中游产业链金融 - "企业+合作社+社员"模式发放专项贷款10.9亿元[2] - "企业+设施+农地"模式发放产权贷款8805万元[2] - 覆盖29家合作社155户社员[2] 下游全链布局 - "设施+信用"模式筛选100家信用花卉电商[2] - 培育200余名网红主播,发展1万余名电商从业者[2] - 支持12家配套加工企业9100万元[2] - 温控设施全国市场占有率超70%[2]
国寿财险“海洋蓝”入选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6-10 21:40
金融支农创新成果评选 -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评选工作 [1] - 国寿财险"数智驱动海洋牧场蓝色保险创新模式"凭借科技赋能、风险减量、产业协同等优势成功入选 [1] 国寿财险海洋牧场保险创新模式 - 以海洋牧场保险为抓手,强化数智驱动能力,推动产品创新、服务范围扩大和服务模式升级 [1] - 从四个维度构建海洋保险国寿范式:设立专门机构、建设专业平台、强化产品创新、深化综合金融协同 [1] - 依托蓝色保险发展中心,带动海水养殖保险服务范围扩大至9个省份 [2] - 2024年保障海域面积达58万亩,同比增长38.49% [2] - 为470个海洋牧场、渔业企业和养殖大户提供风险保障超10亿元,增幅超70% [2] - 支付赔款近7420万元,有效保障海洋牧场经营者经济收益 [2] 国寿财险服务海洋经济举措 - 丰富海洋牧场产品体系 [2] - 培养蓝色保险专业人才 [2] - 推动海洋牧场风险减量 [2]
金融活水注入“菠萝的海”:广东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助力菠萝产销两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00:05
行业概况 - 湛江徐闻35万亩菠萝迎来丰收季 预计本季鲜果产量超70万吨 总产值达27 2亿元 揭阳惠来 汕尾陆丰等主产区也呈现产销两旺态势 [1] - 红星农场菠萝种植面积扩大至3 2万亩 截至4月21日累计销售额达565万元 其中线下423万元 线上142万元 [1] 金融支持措施 信贷服务 -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菠萝贷"累计发放贷款16 6亿元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定制"种植e贷-菠萝贷"已发放9笔贷款 单笔金额5万至35万元 [1] - 广发银行专项"菠萝贷"为湛江产业提供超5000万元授信 缓解种苗培育 田间管理等环节资金压力 [2] 保险服务 -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首创政策性菠萝产值险 累计为190多户赔付640多万元 并推出商业性菠萝种植完全成本保险覆盖自然灾害等风险 [2] - 太保财险湛江中支将菠萝纳入政策性岭南水果种植保险 对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 [2] 未来发展方向 - 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计划通过"保险+信贷"双轮驱动模式 构建覆盖种植灾害 冷链物流 市场价格波动等的一揽子保险服务体系 [3] - 创新"保险+征信"机制为种植户提供信用增信 推出专项"菠萝贷"实现保险与信贷有机融合 [3]
“三项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5-15 11:09
信贷支持力度 - 截至2025年2月末安化县涉农贷款余额21223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7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33个百分点[1] - 安化农商银行为某茶业公司提供1500万元抵押贷款利率比市场低14个百分点节省利息成本20余万元[2] - 截至2025年2月末安化县再贷款余额1721亿元2024年以来累计投放超30亿元撬动银行支持涉农小微主体近7000户[2] - 2024年安化营业管理部再贷款累放规模位居益阳市各县市第一位为实体经济节约利息成本2300余万元[2] 信贷投放成效 - 截至2025年2月末安化县银行机构走访对接乡村振兴重点企业296家实现贷款投放2083亿元融资需求满足率达8946%[3] - 湖南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及安化农商银行新发放涉农贷款利率优惠加权平均利率下降57至110个基点预计降低利息成本700万元[3] - 涉农贷款投放扩面156笔投向高标准农田乡村建设62笔投向种业振兴粮食生产69笔投向一县一特农产品加工首贷企业75家获贷超3亿元[3] 金融产品创新 - 农业银行安化县支行为茶农茶企提供纯信用黑茶贷截至2025年2月末累计发放5亿元覆盖3000户农户20家企业[5] - 工商银行安化县支行推出黄精种植e贷以信用方式支持中药材种植向某农业公司发放贷款370万元[5] - 安化农商银行基于流水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最快30分钟完成审批放款[5] - 建设银行安化县支行授信55亿元用于黑茶特色小镇项目覆盖种植加工旅游等环节[5] 政银企合作机制 - 2024年以来安化营业管理部协调召开政银企对接会6次促成9家银行与70余家企业签约168亿元累计为120家企业争取纯信用贷款3亿元[7] - 推动出台《安化县促进黄精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实施细则》三年内统筹财政农业林业资金9000万元扶持黄精产业对贷款利息担保费分别给予每年300万元和130万元补贴[7] - 组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服务专班建立优质涉农主体白名单142家2024年全县特色产业综合产值5612亿元其中黄精产值321亿元[7] 乡村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2月末累计创建信用镇1个信用村271个每年向信用村客户让利3000余万元[8] - 向信用评分较高企业提供128亿元融资担保资金[8] - 推动银行机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25次惠及公众5万余人次[8] - 全县370个行政村63个社区实现助农服务取款点全覆盖茶乡花海风景区实现电子码牌全覆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