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湾区之眼
icon
搜索文档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精度:湾区之眼的诞生,从数字副本开始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5:33
项目概况与意义 - 项目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定位为全球最大书城,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占地6.6万平方米 [2] - 项目于2025年9月26日开业,其诞生标志着从追求“深圳速度”转向追求智慧与质量的“新时代城市建设哲学” [1][6] - 设计理念源于“天圆地方”,室内游览路径借鉴“曲水流觞”意境,与周边方形建筑形成呼应 [3] 项目技术挑战 - 建筑为大型场馆类建筑,虽仅两层但平面空间极大且复杂,图纸量远超常规超高层项目 [2] - 结构挑战包括大量弧形曲面、大跨度悬挑钢梁以及连接南北区域的巨大连廊,钢结构总用量超过1.1万吨 [3][5] - 系统集成复杂,涉及机电、暖通、消防等数十个专业系统,幕墙系统按字母标记从A到N,几乎每个立面材质结构都不同 [3] 数字化建造解决方案 - 核心是采用BIM技术,在动工前创建数字孪生体,实现“一模到底”,整合所有专业信息并模拟项目全生命周期 [4] - 通过BIM模型提前发现并优化不同专业间的碰撞冲突,最大限度保留空间净高,从源头避免返工和浪费 [4] - 针对复杂脚手架体系,团队自主研发智能排布软件,在整体空间内进行设计,测算节约约25%的材料并提升效率 [4] 钢结构施工创新 - 对大跨度钢结构采用分段吊装、地面拼装和高空滑移等精密拼装方式,克服现场场地限制 [5] - 为保障曲面造型精度,采用“模拟-实测-再修正”闭环工作流,结合BIM虚拟分段与三维激光扫描实测数据进行逆向调整 [6] 行业技术趋势与影响 - BIM技术在深圳已从“先锋探索”发展为“普遍标准”,深圳率先实行1000万以上工程项目强制提交BIM模型 [7] - 技术总工的角色从点对点解决技术问题,转变为将智慧建造理念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 [7] - 项目构件与阀门数据将汇入CIM,成为未来智慧城市数字底座的一部分,为城市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7]
深圳“双节”旅游收入89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09 11:08
假期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圳全市接待总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2.4% [1] - 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人次,增长145.2% [1] - 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1] 新开业文旅项目运营数据 -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国庆长假首日客流量达12.6万人次 [1] - 前海冰雪世界“双节”期间接待约20万人次 [1] - 前海冰雪世界室内滑雪场接待量达到3万人次,其中港客占比约20% [1] 文旅项目投资与开业 - 节前一周深圳一批世界级文旅项目开业,包括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与全国最大户外水上剧场“欢乐剧场” [1] - 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在节前开业 [1] 存量项目升级与活动 - 海上世界明华轮在完成大规模改造后于国庆期间焕新归来 [1] - 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在蛇口海上世界明华轮开启全球首演 [1] 科技旅游地标表现 - “双节”期间深圳科技馆客流量突破200万人次 [2] - 深圳科技馆自五一开馆至今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400余场 [2]
城市24小时 | 苦等十余年,沿海“黄金通道”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3:44
温福高铁项目 - 项目于9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新建正线全长约30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预期5年,计划2030年建成通车 [1][3] - 项目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通道全长约4000公里,串联国内多个主要经济区 [2] - 项目将大幅提升温州南下客运能力,有助于温州实现“GDP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的目标,并促进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发展 [3] - 项目建成后将与福厦高铁、广汕高铁等组成更高标准的宁波至广州高铁通道,连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6] 机械行业政策 - 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2025-2026年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达3.5%左右,到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7] - 方案提出要培育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7] 地区研发投入 - 2024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36326.8亿元,同比增长8.9%,投入强度为2.69% [11][12] - 研发经费投入超过两千亿元的省份有6个,分别为广东(5099.6亿元)、江苏(4597.5亿元)、北京(3278.4亿元)、浙江(2901.4亿元)、山东(2597.3亿元)、上海(2343.7亿元) [12]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7个,依次为北京(6.58%)、上海(4.35%)、广东(3.60%)、天津(3.44%)、江苏(3.36%)、浙江(3.22%)、安徽(2.76%) [12] 城市发展动态 - 上海将培育头部家政企业,推动家政服务业向员工制转型 [8] -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在深圳开业,拥有超8400平方米阅读空间与30余万册书籍 [9] - 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到420.5公里,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到768.4公里 [10] - 上海、北京、香港、深圳、广州入选“双循环枢纽城市”第一梯队,是打通内外网络的关键节点 [13][15]
从“湾区之眼”到“冰雪世界” 前海以建筑美学重塑城市文旅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55
未来主义新地标与城市文旅叙事重塑 - 深圳前海近期集中亮相多个未来主义风格文化地标,包括“湾区之眼”、“前海冰雪世界”、“明华轮”和“企鹅岛”,旨在打造全新城市文旅名片 [1][4][9] - 这些建筑通过灵动曲线和巧妙层次设计诠释“未来之城”,例如“湾区之眼”以“双玉盘”为灵感并斩获缪斯设计奖铂金奖等多项国际殊荣 [5][9] - 腾讯总部园区“企鹅岛”占地80.9万平方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将提供花园式办公场所和企鹅公寓,并面向公众开放公共区域 [9] 独特文旅体验与设施规模 - 前海冰雪世界总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其室内滑雪场“超雪中心”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雪场 [12] - 滑雪场拥有5条国际雪联认证赛事级雪道,最大垂直落差83米,单道最长463米,并设有4000平方米冰雪乐园和33米室内深潜基地,提供“雪山”到“深海”的独特体验 [12] - 海上世界“明华轮”改造后推出中国首部原创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由国际团队历时1000天打磨,采用行进式观演和互动感设计 [14][16] 政策利好与入境旅游增长 - 中国对50多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火“China Travel” [1][19] - 深圳市今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1839.35万人次,在去年增长56.9%的高基数上,同比增长31.9% [19] - 前海推动支付便利化,万象前海、前海山姆等商圈外卡POS机覆盖率超90%,今年1至7月通过微信支付绑定外卡消费笔数和金额同比均增长1.5倍 [22] 全球案例与网红效应 - 全球案例表明独特建筑可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如悉尼歌剧院年参观游客量超1100万,迪拜2023年接待1872万名国际游客 [6] - 拥有3800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在深圳旅游直播吸引近700万人次在线观看,全平台拥有2.59亿粉丝的“无语哥”也到访前海体验科技产品 [18] - 专家指出网红真实自然的日常记录可将前海国际形象塑造得更立体生动,而文旅是国际商务考察的前置环节,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当地消费潜力与营商环境 [19]
爱开书店的深圳,开出全球最大实体书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5:38
湾区之眼项目概况 -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于9月26日正式开业,位于前海城市新中心,由深圳出版集团建设运营[1] - 项目拥有超8400平方米阅读空间与30余万册书籍,将与全市图书馆体系联通[1] - 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占地6.6万平方米,是苏州诚品书店的两倍左右[11] 项目定位与战略意义 - 目标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大湾区文化原动力中心[3][9] - 定位为新一代文化综合体,是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9][14] - 采用"阅读空间+多元商业配套"模式,商业面积占比高达50%[3][12] 深圳阅读文化基础 - 深圳市现存1039家书店,数量居全国前列,仅今年新注册21家书店[6] - 深圳共有各类公共图书馆925座,1201个服务网点加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6] - 2024年统一服务成员馆进馆读者达4790.93万人次,显示浓厚阅读氛围[6] 商业模式与业态规划 - 商业部分分为南北两区,地上地下各两层,共有近200个招商铺位[12] - 招租业态中餐饮占五成以上,零售占三成,其余为休闲娱乐和服务配套[12] - 目前已开业店铺以餐饮为主,包括星巴克、味千拉面、必胜客等品牌[12] 行业比较与创新路径 - 项目运营思路与诚品生活苏州相似,后者每年吸引超600万人次到访[14] - 区别于传统"书籍+咖啡+文创"模式,湾区之眼采用综合商业体运营思路[11] - 深圳走出将市场逻辑与公共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14]
中华文化主题展精彩亮相巴黎博览会(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第121届巴黎国际博览会概况 - 第121届巴黎国际博览会于5月11日闭幕,为期12天,是法国乃至欧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之一 [2] - 博览会设置全球文化展、家居装饰展、汽车出行展以及巴黎市集等多个主题展区,吸引超过40万名观众参观 [2] - 自1904年创立以来,巴黎国际博览会致力于向欧洲观众展示全球文化,今年恰逢欧中建交50周年 [5]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 - 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的"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以"中国风·中国潮"为主题,荟萃近2000件各具特色的展品 [2] -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山西、河南、浙江、深圳等地的10家文化机构和30家科创企业组团参展,中国主题馆面积较去年增加1倍 [2] - 展品涵盖剪纸、陶瓷、刺绣等传统工艺,动漫IP《哪吒》等文创产品,以及"AI数字人"等前沿科技产品 [2] 中国文创产品展示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藻井冰箱贴、裸眼3D敦煌明信片、点翠嵌珠金龙凤冠饰品等文创产品 [3] - 河南展台展示以丝路文化为灵感的"马卡龙"配色唐三彩工艺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 [3] - 洛阳城市礼物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系列文创产品更贴近年轻人的文化审美和兴趣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 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制茶、剪纸、泥咕咕、台州刺绣等传统技艺 [4] - 山西中阳剪纸"镂空留线"核心技艺被演绎,剪纸服装系列将非遗技艺与时装剪裁结合 [4] - "牟氏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演示制茶过程,向观众介绍中国茶特色 [4] 深圳特色文旅项目推介 - 深圳首次参展巴黎国际博览会,重点推介"前海冰雪世界"和"湾区之眼"两个特色文旅项目 [5] - "湾区之眼"聚焦五大亮点,以近10万种精选好书的新型阅读空间为驱动,连接超2万平方米屋顶星空花园及近3万平方米商业通廊等 [5] - 项目计划8月开业运营,将重点打造"湾区发布厅",策划国际文学季、双城科幻对话等国际交流单元 [5]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介绍,中国已有59项文化遗产和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 [5]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表示,希望通过博览会平台以贴近公众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6] -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表示,"遇鉴中国"主题展旨在让博览会成为欧洲民众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