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矩传感器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加速 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1:55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 -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520亿美元 年化增长率10%左右 [1][2] -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640亿元 年化增长率15%以上 [2] 具身智能对传感器行业的推动 - 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加速 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1][2] - 具身大模型快速迭代 供应链降本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 [2] 视觉传感器 - 视觉传感器贡献70%的感知信息 3D相机+激光雷达为主流方案 [3] - 2030年人形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空间有望达200亿元 [3] - 建议关注奥比中光 速腾聚创 凌云光 奥普特等企业 [3] 触觉传感器 - 触觉传感器模拟皮肤功能 主要用于灵巧手 [4] - 2030年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空间有望达105亿元 [4] - 建议关注汉威科技等企业 [4] 力/力矩传感器 - 2030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力传感器需求有望达585亿元 [5] - 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高 中国高端传感器国产化率低 [5] - 建议关注柯力传感 东华测试等企业 [5] 姿态传感器 - 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2025年超300亿元 [6] - 人形机器人远期有望贡献百亿级惯性传感器空间 [6] - 建议关注华依科技等企业 [6] 位置传感器 - 国内编码器市场规模20-30亿元 占全球需求比例较小 [7] - 编码器下游伺服占比1/3 机器人占比有提升空间 [7] - 建议关注汇川技术 奥普光电 雷赛智能等企业 [7]
柯力传感: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利润高增,“传感器森林”投资布局初见雏形-20250520
华创证券· 2025-05-20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其他物理量传感器业务初步放量,25Q1 利润高增,“传感器森林”投资布局初见雏形 [1][7] - 因下游需求复苏偏弱和应变式传感器行业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但考虑公司领先地位和产品矩阵拓展,给予 2025 年 60 倍 PE,对应目标价 78 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2.95 亿、15.30 亿、18.30 亿、22.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8%、18.2%、19.6%、21.9% [1][3]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0 亿、3.64 亿、4.20 亿、5.0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6.6%、40.0%、15.2%、20.1% [3]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92、1.30、1.49、1.79 元,市盈率分别为 71、51、44、37 倍,市净率分别为 6.9、6.3、5.7、5.1 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8165.94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28082.99 万股,总市值 185.53 亿元,流通市值 184.98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29.89%,每股净资产 9.76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87.92/20.08 元 [4] 业务情况 - 2024 年力学传感器及仪表营收 6.31 亿元,毛利率 41.81%;其他物理量传感器营收 0.56 亿元,同比增长 342.9%,毛利率 35.86%,同比提高 12.67pct [7] - 六维力传感器送样 50 多家客户,2025 年 4 月启用自动化测试及机加工设备,提高效率和产能 [7] 投资布局 - 2024 年全年新增完成“七控二参”共 9 个项目战略投资,2025 年一季度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战略投资 [7]
柯力传感(60366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利润高增,“传感器森林”投资布局初见雏形
华创证券· 2025-05-20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其他物理量传感器业务初步放量,25Q1 利润高增,“传感器森林”投资布局初见雏形 [1][7] - 因下游需求复苏偏弱和应变式传感器行业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但考虑公司领先地位和产品矩阵拓展,给予 2025 年 60 倍 PE,对应目标价 78 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12.95 亿元,同比增长 20.79%;归母净利润 2.61 亿元,同比减少 16.62%;扣非归母净利润 1.93 亿元,同比增长 10.67% [1]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3.16 亿元,同比增长 27.08%;归母净利润 0.76 亿元,同比增长 75.85%;扣非归母净利润 0.43 亿元,同比增长 10.07% [1] - 预测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5.30/18.30/22.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8.2%/19.6%/2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4/4.20/5.0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0.0%/15.2%/20.1% [3][7] 产品业务 - 2024 年力学传感器及仪表营收 6.31 亿元,毛利率 41.81%;其他物理量传感器营收 0.56 亿元,同比增长 342.9%,毛利率 35.86%,同比提高 12.67pct [7] - 六维力传感器送样 50 多家客户,2025 年 4 月启用自动化测试及机加工设备,提高效率和产能 [7] 投资布局 - 2024 年全年新增完成“七控二参”共 9 个项目战略投资,2025 年一季度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战略投资 [7]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8,165.94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28,082.99 万股,总市值 185.53 亿元,流通市值 184.98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29.89%,每股净资产 9.76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87.92/20.08 元 [4]
柯力传感(603662):2024年及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稳健 积极推进平台化战略及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2.95亿,同比+20.79%,归母净利润2.61亿,同比-16.62%,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同比+10.67% [1] - 2025Q1营收3.16亿,同比+27.08%,归母净利润0.76亿,同比+75.85%,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同比+10.07% [1] - 2024年工业物联网及系统集成收入5.33亿,同比+69.34%,但投资净收益减少7121万导致归母净利润下滑 [2] 产品结构 - 2024年力学传感器及仪表收入6.31亿,同比-4.93%,但电流电压/温度/水质/振动传感器分别贡献1961万/1976万/1372万/299万新增收入 [2] - 通过久通物联、华虹科技等子公司整合,工业物联网及系统集成业务成为增长主力 [2] 盈利能力 - 2024年综合毛利率43.12%,同比+0.07pct,其中力学传感器毛利率+1.03pct,工业物联网产品毛利率-9.37pct [3] - 2025Q1销售毛利率43.95%,同比+0.59pct,销售净利率27.78%,同比+7.48pct [3] - 2024年期间费用率23.30%,同比+0.64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1.49pct/+0.28pct [3] 战略布局 - 2024年完成"七控二参"9个战略投资项目,2025Q1新增开普勒机器人投资,覆盖人形机器人/AI理疗/传感器等领域 [4] - 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已完成手腕/脚腕等产品开发,向50多家客户送样并获批量订单 [4] - 触觉传感器启动校企合作,技术研发聚焦微型化/MEMS硅基/力控算法集成等方向 [4]
柯力传感(603662):2024年及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稳健,积极推进平台化战略及投资
长江证券· 2025-05-13 10: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柯力传感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稳健,受益于子企业并表,产品品类拓展,营收较快提升,业绩受投资净收益等影响有波动,积极推进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有进展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柯力传感实现营收12.95亿,同比+20.79%;归母净利润2.61亿,同比-16.62%;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同比+10.67% [6] - 2025Q1实现营收3.16亿,同比+27.08%;归母净利润0.76亿,同比+75.85%;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同比+10.07% [6] 事件评论 - 子企业并表使产品品类拓展,营收较快提升,2024年力学传感器及仪表系列产品收入6.31亿,同比-4.93%,其他物理量传感器贡献增量收入,工业物联网及系统集成收入达5.33亿,同比+69.34%,2024年归母净利润因投资净收益减少下滑,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25Q1业绩因公允价值收益高增,扣非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12] - 产品毛利率表现稳健,2024年毛利率为43.12%,同比+0.07pct,力学传感器及仪表系列毛利率同比增加1.03pct,工业物联网及系统集成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9.37pct,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23.30%,同比+0.64pct,2025Q1销售毛利率为43.95%,同比+0.59pct,销售净利率为27.78%,同比+7.48pct [12] - 积极推动投资布局,2024年新增9个项目战略投资,2025Q1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战略投资,涉及多领域产品,“传感器森林”战略投资布局初见雏形,部分项目2025年落地,人形机器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已给50多家客户送样,部分进入批量订单阶段,触觉传感器启动合作,持续向多方向突破 [12] - 预计2025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9亿、4.52亿,对应PE分别为52x、42x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95|1493|1750|205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61|359|452|553| |EPS(元)|0.92|1.27|1.60|1.97| |市盈率|70.22|52.38|41.57|33.95| |市净率|6.81|6.43|5.80|5.18| |总资产收益率|7.3%|8.5%|10.0%|11.2%| |净资产收益率|9.7%|12.3%|14.0%|15.3%| |净利率|20.1%|24.0%|25.8%|27.0%| |资产负债率|31.8%|29.8%|27.7%|26.2%| |总资产周转率|0.31|0.32|0.36|0.38|[17]
柯力传感: 柯力传感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2 16:1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20.79%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减少16.62%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0.67% [7] - 总资产44.78亿元,同比增长16.67% [31] 战略投资布局 - 打造"传感器森林"战略,布局智能工业测控与计量、智慧物流监测、能源环境设备测量、机器人传感器四大板块 [7] - 2024年新增完成"七控二参"共9个战略投资项目 [7] - 2025年一季度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7] - 重点布局六维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编码器、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等方向 [1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已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脚腕等产品系列开发 [12] - 已向50多家国内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客户送样 [12] - 2025年4月启用六维力自动化测试设备及机加工设备 [12] - 触觉传感器处于研发阶段,探索与创新企业合作 [13] 产业园区建设 - 宁波总部园区总面积16万平方米,已入驻多家企业 [14] - 宁波慈城工厂总面积7.3万平方米,定位高端制造基地 [14] - 郑州产业园总面积8.45万平方米,定位北方传感器及工业物联网制造基地 [14] - 深圳光明产业园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定位大湾区第二总部基地 [14] 财务数据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92元/股,同比下降16.36% [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2%,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 [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6亿元,同比下降17.87% [3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9亿元,同比改善74.98% [38]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8元(含税) [39]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830.13万元(含税) [39] - 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30.06% [39] 限制性股票回购 - 拟回购注销829,558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29% [50] - 回购价格为6.831元/股加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51] - 预计回购资金总额566.67万元加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51]
柯力传感:瞄准新趋势,打造新四样-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9.12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滑,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考虑到机器人进展较快且积极布局触觉传感器,维持买入评级 [1] - 因投资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公司84x估值,目标价上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2.95亿元,同比+20.79%;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 - 16.62%;归母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10.67%,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系投资收益减少 [1][2] - 25Q1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27.08%;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75.85%,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长 [1][2] 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3.12%,同比+0.07pct;净利率23.57%,同比 - 7.7pct。25Q1毛利率43.95%,同比+0.6pct;净利率27.78%,同比+7.48pct [3]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3.3%,同比+0.64pct,25Q1期间费用率26.7%,同比+0.93pct,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上升,管理费用率略有下降 [3] 业务布局 - 公司围绕六维力传感器、关节力/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多物理量传感器方向推进“新四样”传感器发展 [4] -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已给50多家国内客户送样,部分进入批量订单阶段;触觉传感器启动与多家企业、院校合作,并探索与国内技术领先公司合作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2/3.70/4.32亿元(较前值 - 4.9%/-2.47%/-) [5] - 可比公司2025年PE为83x(前值41x),给予公司84x(前值42x),目标价99.12元(前值52.08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072|1,295|1,664|1,945|2,238| |+/-%|1.10|20.79|28.47|16.90|15.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12.43|260.51|331.94|370.25|431.82| |+/-%|20.05|(16.62)|27.42|11.54|16.63|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1.11|0.92|1.18|1.31|1.53| |ROE(%)|12.35|10.00|10.81|10.76|11.15| |PE(倍)|56.97|68.32|53.62|48.07|41.22| |PB(倍)|7.04|6.66|6.08|5.40|4.77| |EV EBITDA(倍)|36.85|43.48|37.54|32.93|28.10|[7]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当地币种)|市值(百万当地币种)|EPS(当地币种)(2023 - 2026E)|PE(倍)(2023 - 2026E)| | --- | --- | --- | --- | --- | --- | |002338 CH|奥普光电|37.60|9024.0|0.36/0.28/0.34/0.40|104.2/136.3/111.6/95.0| |300007 CH|汉威科技|37.93|12420.0|0.40/0.23/0.35/0.42|95.0/87.3/108.9/89.4| |688665 CH|四方光电|38.50|3853.9|1.90/1.13/1.33/1.74|29.0/28.93/28.9/22.1| |平均| |38.01|8432.6|0.89/0.55/0.67/0.85|76.1/84.2/83.1/68.8|[13] 基本数据 - 目标价99.12元,截至4月28日收盘价63.19元,市值17,798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739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20.08 - 87.92元,BVPS9.76元 [9]
柯力传感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大增76% 机器人赛道成战略支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1: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达3 16亿元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7565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6%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约13亿元 同比增长20 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61亿元 同比减少16 6% 但扣非净利润达1 93亿元 同比增长10 7% [1] 战略布局 - 公司锚定工业测控与计量 智慧物流 能源环境测量 机器人传感器四大投资板块 机器人赛道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年报中"机器人"一词出现频次从2023年17次激增至2024年38次 [1] - 2025年一季度完成对开普勒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核心产品为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手 同时通过产业基金参投德壹机器人 主攻AI理疗健康机器人领域 [1] 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 2024年公司六维力 力矩传感器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 脚腕 工业臂 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 掌握结构解耦 算法解耦 高速采样通讯等关键技术 已向50多家国内人形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客户送样 部分客户进入批量订单阶段 [2] - 新组织架构"机器人传感事业部" "深圳机器人传感器研发团队"首次在年报中高频出现 公司提前储备独立厂区以保障机器人传感器产能 计划于2025年全面运营机器人传感器事业部 [2] 研发规划与未来展望 - 公司组建跨区域研发团队 推进甬深两地协同 规划建设工业传感器研究院与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深化多物理量融合传感器开发 [2] - 2025年战略投资从"投广"向"投专"转变 聚焦机器人全身传感器领域 重点突破六维力 力矩 编码器等核心传感器投资 [2] - 2025年将向低空经济 环境能源设备测量 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延伸 通过投资与业务协同发展 打造航空母舰式产业矩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