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箭二号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一箭七星!中国商业航天履约能力提升 国际化业务加速拓展
央视网· 2025-08-20 12:09
核心观点 -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7星发射任务 包括两颗墨西哥卫星 进一步拓展国际商业航天市场 [1][4]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快速测试发射和高密度发射能力 并规划未来单次超50颗卫星的发射规模 [6][7][9] - 新型火箭力箭二号进入全箭总装阶段 计划今年首飞 将成为中国星座组网和空间站货运的主力火箭 [10][12] 发射任务与国际合作 - 力箭一号采用一箭7星方式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其中包括两颗外国卫星(墨西哥卫星) [1][4] - 火箭已累计将70颗卫星精准送入轨道 入轨载荷总质量超7吨 [9] - 公司正推动与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国家的合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 技术能力与创新 - 火箭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5吨 曾创造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 [4] - 首次实现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流程 可将测试发射周期缩短至7-10天 [6] - 总装测试厂房为国内首个固液共用、星箭兼用的综合性设施 支持高密度发射 [6] 未来规划与产能 - 未来将具备单次超50颗卫星的应用发射能力和年度30次发射能力 [9] - 支持拼车发射、多轨道部署等灵活方案 以满足全球卫星多样化高密度发射需求 [9] - 力箭二号新型火箭已进入全箭总装测试阶段 计划今年首飞 目标成为星座组网和空间站货运主力火箭 [10][12]
力箭一号“一箭七星”成功发射 再次承揽国际发射服务
央视网· 2025-08-20 03:12
发射任务与成就 -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于8月19日15时33分成功发射 采用一箭7星方式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包括两颗墨西哥卫星 [1] - 火箭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5吨 曾创造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 [1] - 累计将70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入轨载荷总质量超7吨 [3] 技术能力与发展规划 - 未来将具备单次超50颗星的应用发射能力 满足全球卫星多样化高密度发射需求 [3] - 计划通过减重优化和流程改进 实现一小时快速发射及无人值守发射能力 [5] - 新型力箭二号火箭已进入全箭总装测试阶段 将于今年首飞 后续成为星座组网和空间站货运主力火箭 [5][6] 国际市场拓展 - 率先将民商火箭公司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球客户 成功发射多颗外国卫星 [1][3] - 正推动与巴基斯坦 阿联酋等国家的合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 - 此次发射包含两颗外国卫星 系再次承揽国际发射服务 [1]
背靠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中科宇航开启上市辅导 商业航天IPO队列再“+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2:36
公司业务与定位 - 主要从事系列化中大型火箭研制、定制化宇航发射、亚轨道科学试验及太空旅游等业务 [1] -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已成功完成6次发射任务 共将63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入轨载荷总质量超6吨 [2] - 在研产品包括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力箭三号运载火箭和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均具备可重复使用能力 [2]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3年以来位列民商火箭发射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 净利润为-7.48亿元 [2] - 是我国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 [2] 股权结构与背景 - 控股股东为北京鹏毅君联空间技术中心(有限合伙) 持股比例为27.7476% [1] - 第二大股东北京中科力森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00%控股 [1] - 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培育孵化的企业 [1] 管理层与战略 - 创始人为杨毅强 曾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任职三十余年 历任我国首型空射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长征十一号首任总指挥 [1] - 商业航天企业定位不是同国家队竞争 而是发挥灵活机制在技术上突破 成为中国航天重要补充 [1] - 7月与广州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获得意向性授信额度20亿元人民币 专项支持航天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 [2] 资本运作进展 - 8月12日已完成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1] - 继星际荣耀和蓝箭航天之后又一家民营商业运载火箭企业冲刺上市 [1]
连续8日净流入!含军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换手率高企,居同类产品第一,军工增长大周期有望提升行业估值
搜狐财经· 2025-07-08 16:03
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收涨0.54%,换手率18.37%位居同类第一,全天成交6052.19万元 [3] - 盘中获资金加仓,全天净申购份额270万份 [3] - 最新规模达3.29亿元,份额2.98亿份,均创近1月新高 [3] - 近8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55亿元 [4] 行业动态 - 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29日举办,十大军工集团将展示嫦娥工程月壤等成果 [4] - "力箭二号"运载火箭计划2025年9月首飞,近地轨道运力12吨,首飞搭载轻舟货运飞船 [4] - 军工行业基本面进入上行大周期,军贸开启供需共振格局,行业估值有望提升 [4] 投资逻辑 - 2025年军工订单或迎拐点,新技术、新产品、军贸等方向弹性更大 [5] - 航空航天ETF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指数,聚焦战机、卫星产业链,成分股涉足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5] - 指数近1年收益率31.68%,跑赢传统军工指数 [9] - 2025年预期营收增速42.73%,高于传统军工指数 [10] 指数亮点 - "含军工量"第一:96.24%成分股属国防军工行业 [6] - "无人机含量"第一:包含航天彩虹等深度参与无人机的公司 [7] - "含航量"第一: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权重合计超73% [8] - 科技属性强,估值逻辑清晰,贴合军工高端化趋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