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制造升级
搜索文档
嘉实基金的长跑密码:体系化投研支撑下的协同进化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52
市场行情背景 - 本轮A股牛市起点为去年的"9·24"行情,三大股指在年内均行至高位,市场迎来价值重估,成长板块表现尤为亮眼 [1] - 投资哲学强调长期在场的重要性,以确保抓住关键收益窗口,这与"当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必须在场"的理念一致 [1] 嘉实基金整体表现 - 在"9·24"行情后,嘉实基金呼吁投资者保持在场以抓住中国资产重估的机遇 [2] - 自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旗下共有41只基金实现翻倍收益,其中主动权益产品21只,被动指数产品20只 [3] - 优秀业绩归因于"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以及扎实的人才培养机制 [3] 主动权益投资业绩 - 基金经理蔡丞丰管理的嘉实绿色主题取得170.38%的业绩回报 [4] - 基金经理李涛管理的嘉实信息产业和嘉实优质核心两年持有分别取得146.6%和100.86%的收益率 [4] - 基金经理孟夏管理的嘉实制造升级取得132.53%的业绩回报 [4] - 基金经理杨欢管理的三只产品嘉实匠心严选、嘉实互通精选、嘉实竞争力优选分别取得121.38%、113.83%、113.5%的回报 [4] - 老将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和嘉实时代先锋三年持有分别取得114.7%和100.99%的回报,其参与管理的其他产品收益在118.33%至129.52%之间 [5] - 王贵重管理的嘉实创业板两年定开取得110.96%回报,其参与管理的产品收益在100.74%至126.64%之间 [5] - 刘杰管理的嘉实碳中和主题取得103.21%回报,其参与管理的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近两年收益113.97%,位居全市场QDII股票型基金第一 [5] - 成长风格老将归凯管理的三只产品均取得50%以上的业绩回报 [5] - 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张金涛管理的三只产品业绩涨幅均超过50% [6] - 价值派谭丽管理的嘉实价值创造三年持有和嘉实价值臻选分别取得44.74%和38.55%的业绩回报 [6][7] 被动指数投资业绩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涨幅高达206.72%,嘉实中证全指集成电路ETF上涨166.68%,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涨幅为162.42% [8] -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和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涨幅也超过120% [8] - 场外指数基金嘉实中证半导体增强和嘉实中证芯片产业涨幅分别达到145.38%和133.76% [8] - 宽基指数产品如嘉实中证科创创业50ETF、嘉实北证50成份、嘉实上证科创板50指数增强区间涨幅分别为129.46%、128.96%、128.25% [8] 投研体系与战略布局 - 公司投研体系内已形成"系统化研究+团队协同+动态迭代"的机制 [7] - 在被动投资领域深耕20多年,以系统化方法吸收优秀的主动投资思想,致力于打造从宽基到高景气细分行业的全系列产品 [9] - 旗下拥有多只具有高影响力的ETF,如科创芯片ETF、稀土ETF、软件ETF、稀有金属ETF等,均是跟踪同标的指数规模最大的ETF [9]
主动权益基金募集转暖,哪些实力派脱颖而出?
聪明投资者· 2025-10-23 15:04
市场信心与基金发行 - 截至10月22日,本月已有超6只权益类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显示市场信心转向暖 [2] - 10月20日开启募集的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认购较为火热 [2] - 资金对主动基金的选择基于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与基金公司平台实力的认可 [2] 基金经理孟夏的成长路径与风格 - 孟夏为嘉实基金自主培养的中生代投资经理,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及5年投资经验 [2][4] - 其能力圈从机械制造研究扩展至高端制造、软硬科技、平台服务、消费/医药、专精特新等领域 [4] - 投资风格概括为“质量成长”,注重公司质地优秀及未来3-5年利润有1-2倍或更大成长空间 [4] - 其管理的嘉实制造升级A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的收益率为132.53% [5][6] - 其管理的嘉实优势成长A自任职以来总回报为51.35%,同期中证800成长指数下跌7.95%,超额回报达59.30% [6] 嘉实基金投研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推行“3-3-3成长路径”:至少3年行业研究,再3年多行业比较研究,约3-4年实战管理经验后能力融合升级 [3][4] - 通过“传帮带”机制,在资深老将带领下实现经验传承与团队能力协同 [4][9] - 投研平台采用“一体化、团队制、多策略”模式,培养出多位风格各异的中生代基金经理 [9][11][12] 中生代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李涛管理的嘉实信息产业A自“9.24”以来回报为146.60% [11] - 杨欢管理的嘉实匠心严选A自“9.24”以来回报为121.38%,其管理的嘉实创新动力混合成立以来收益率超96.53% [11][12] - 蔡丞丰管理的嘉实绿色主题A自“9.24”以来回报为170.38% [11] - 陈俊杰管理的嘉实全球产业升级A自“9.24”以来回报为61.11%,该产品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上涨135.53%,在同类QDII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1/231) [11][12] - 王鑫晨管理的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A自“9.24”以来回报为97.60% [11] 投研体系的核心内涵 - 产业和行业研究资源一体化,从产业变迁和技术革命全局出发识别行业趋势 [15] - 研究与投资一体化,要求体系能持续进化以识别优势产业与企业 [15] - 新老投研力量传承一体化,通过“老带新”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回报结果 [15]
嘉实基金孟夏:以“质量”与“均衡”穿越科技制造新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8:23
市场整体观点 - 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引擎,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发展提速,技术持续突破,产业趋势增强,成为市场瞩目的投资焦点 [1] - 市场在A股指数连创新高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此轮调整被视为上涨进程中的良性整固,有助于行情更健康持久地发展 [2] -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市场上涨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以科技成长为核心的热点板块领跑,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横向对比全球主要市场,A股估值仍具备修复空间 [2] - 结构性行情的形成得益于产业升级推动和流动性宽松环境支撑,指数未来仍具备较好的上行基础,进一步突破需构建更广泛的板块上涨格局 [2] 科技板块趋势与逻辑 - 中国经济发展已实现从依靠劳动力红利、工程师红利向科技创新红利的跨越,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科技创新的底层能力 [3] - 长期乐观因素包括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内需增长潜力、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与新兴市场需求释放、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中国工程师资源数据优势与科技应用能力结合催生的新机遇 [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已占整体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显著超过银行与房地产行业市值之和 [3] - 在A股市值前50大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目前的24家,占比接近半数,科技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3] 投资策略与选股方法 - 科技制造行业竞争激烈易形成赢者通吃格局,投资时更应注重企业质量,并在行业配置上保持适度均衡 [1][7] - 投资遵循长期重于短期、质量重于弹性的判断原则,成长意味着所投公司具备长期良好发展潜力,如未来3至5年利润有望实现1倍以上增长,质量则强调企业质地优秀且具备分红意愿和能力 [4] - 企业估值倾向于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DCF),该模型即使面对尚未盈利的企业仍可进行合理估值,选股过程会综合考量企业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及所处产业趋势 [4] - 过去三年多价值风格持续优于成长风格的阶段或将告一段落,市场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成长风格将迎来更多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质量因子的权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6] 具体投资机会 - 重点看好制造业出海与内需反转等机遇,制造业出海是中长期投资方向,综合能力突出能持续构建商业壁垒提升全球份额的优质企业将迎来重要长期投资机会 [6] - 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贸易格局多变背景下,有能力在海外建立生产销售乃至研发体系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其议价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 [6] - 内需反转方向值得关注,包括估值合理增长较快或经营出现拐点的行业机会,科技领域中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医药等细分成长赛道具备长期布局价值 [6] 基金产品表现 - 截至今年6月30日,嘉实制造升级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54.63%,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28.76% [4] - 嘉实成长驱动自成立以来收益率达36.33%,同期业绩基准涨幅为9.21% [4] - 嘉实领先成长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61.03%,同期基准涨幅为37.17% [4] - 嘉实制造升级近一年业绩在全市场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10,嘉实成长驱动的近一年业绩位列全市场偏股型基金前21% [5]
嘉实基金孟夏: 以“质量”与“均衡”穿越科技制造新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54
市场行情与趋势 -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上涨呈现结构性分化,科技成长板块领跑 [2] - 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横向对比全球主要市场,A股估值仍具备修复空间 [2] - 结构性行情得益于产业升级推动和流动性宽松环境支撑,当前震荡整理具有积极意义 [2]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已占整体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显著超过银行与房地产行业市值之和 [3] - 在A股市值前50大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目前的24家,占比接近半数 [3] 行业发展驱动力 - 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从劳动力红利、工程师红利向科技创新红利的跨越 [3] -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科技创新的底层能力,打破仅擅长工程化落地和成本控制的传统认知 [3] - 长期乐观因素包括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带来的内需增长潜力、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浪潮 [3] -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国庞大的工程师资源、数据优势与科技应用能力相结合将催生新一轮成长机遇 [3] - 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发展提速,技术持续突破,产业趋势不断增强 [1] 投资策略与风格 - 科技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格局,因此投资时更应注重企业质量 [1][7] - 在行业配置上应保持适度均衡,以更好地实现穿越周期的成长回报 [1] - 倾向于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企业估值,该模型即使面对尚未盈利的企业仍可进行合理估值 [4] - 实际选股过程中会综合考量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及所处产业趋势 [4] - 坚持质量成长的投资风格,遵循“长期重于短期,质量重于弹性”的判断原则 [4] - 对“成长”的定义是公司未来3至5年利润有望实现1倍以上的增长,“质量”则强调企业质地优秀且具备分红意愿和能力 [4] 具体投资机会 - 过去三年多价值风格持续优于成长风格的阶段或将告一段落,市场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 [6] -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成长”风格将迎来更多由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 [6] - 重点看好制造业出海与内需反转等机遇,制造业出海是中长期投资方向 [6] - 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有能力在海外建立生产、销售乃至研发体系的行业龙头,其议价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 [6] - 内需反转方向包括估值合理、增长较快或经营出现拐点的行业机会 [6] -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医药等细分成长赛道具备长期布局价值 [6] 基金产品表现 - 截至今年6月30日,嘉实制造升级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54.63%,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28.76% [4] - 嘉实成长驱动自成立以来收益率达36.33%,同期业绩基准涨幅为9.21% [4] - 嘉实领先成长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61.03%,同期基准涨幅为37.17% [4] - 嘉实制造升级的近一年业绩在全市场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10 [5] - 嘉实成长驱动的近一年业绩位列全市场偏股型基金前21% [5]
以“质量”与“均衡”穿越科技制造新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6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机器人等领域发展提速,蕴含显著投资机遇 [1] - 科技制造行业易形成“赢者通吃”格局,投资应注重企业质量,并在行业配置上保持适度均衡,以实现穿越周期的成长回报 [1] - 市场近期震荡是上涨进程中的良性整固,结构性行情由产业升级和流动性宽松支撑,指数中长期具备上行基础 [1] 市场行情与估值分析 -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市场上涨呈现结构性分化,科技成长板块领跑 [1] - 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横向对比全球主要市场,A股估值仍具备修复空间 [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已占整体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显著超过银行与房地产行业市值之和 [2] - A股市值前50大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目前的24家,占比接近半数 [2] 投资理念与选股方法 - 投资采用经典的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可对尚未盈利的企业进行合理估值 [3] - 坚持质量成长风格,长期可持续回报来源于优秀企业持续成长所创造的价值 [3] - 遵循“长期重于短期,质量重于弹性”的判断原则 [3] - “成长”指公司未来3至5年利润有望实现1倍以上增长,“质量”指企业质地优秀且具备分红意愿和能力 [3] 具体投资机会 - 看好制造业出海这一中长期投资方向,重点关注综合能力突出、能持续构建商业壁垒并提升全球份额的优质企业 [4][5] - 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有能力在海外建立生产、销售及研发体系的行业龙头,其议价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 [5] - 内需反转方向值得关注,包括估值合理、增长较快或经营出现拐点的行业机会 [5] - 科技领域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医药等细分成长赛道具备长期布局价值 [5] 基金经理产品表现 - 嘉实制造升级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54.63%,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28.76% [3] - 嘉实成长驱动自成立以来收益率达36.33%,同期业绩基准涨幅为9.21% [3] - 嘉实领先成长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61.03%,同期基准涨幅为37.17% [3] - 截至今年6月30日,嘉实制造升级近一年业绩在全市场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10,嘉实成长驱动近一年业绩位列全市场偏股型基金前21% [3]
2025年中盘点:嘉实基金长期业绩与投研能力成核心竞争力
新浪基金· 2025-07-08 16:08
2025基金年中业绩盘点 - 公募基金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震荡与结构性机会并存的市场环境 头部机构凭借"平台型、团队制"投研体系展现长期竞争力 [1] - 嘉实基金在一年期、三年期及长期业绩维度均表现强劲 旗下多只产品在科技、医药、制造等核心赛道领跑行业 [1] 一年期业绩表现 - 嘉实基金2025年上半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率5.82% 近一年(20240701-20250630)收益率16.06% 在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3/13) [2] - 嘉实互融精选近1年净值增长率79.41% 在银河证券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344 嘉实绿色主题净值增长率55.96%排名6/344 [2] - 嘉实制造升级净值增长率54.63%排名10/344 嘉实前沿科技沪深港股票净值增长率52.81%排名12/344 嘉实互通精选净值增长率50.64%排名13/344 [2] ETF产品表现 - 科创芯片ETF(588200)近一年涨幅66.51% 规模居同类ETF首位 其场外联接基金近1年收益率均超60% [3] - 互联网ETF(517200)受益于港股互联网估值修复 近1年收益率超60% [3] 长期业绩表现 - 嘉实互融精选近3年(20220701-20250630)收益率64.07% 嘉实创新先锋近3年收益率44.95% [4] - 近3年有28只产品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0% 其中6只产品收益率超基准20% [4] - 近5年有29只产品总回报超30% 嘉实资源精选近5年收益率121.54% 嘉实美国成长收益率113.69% 嘉实价值精选收益率超60% [4] 投研体系与战略布局 - 投研能力形成"五大支柱":精品股票、基石固收、Super ETF、海外投资与资产配置 近300人团队覆盖核心赛道 [5] - 采用"专家化团队+生态化架构" 以"产业拐点"为研判核心 提前布局科创板、北交所等新兴市场 [5] - 产品矩阵布局结合指数被动投资与主动权益产品 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攻守兼备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