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粒红花生
icon
搜索文档
戛然而止!武汉国资终止收购良品铺子
中国经营报· 2025-10-20 08:47
控制权变更交易终止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生效条件未能在2025年10月15日前全部满足而终止 [2] - 原交易方案为宁波汉意以每股12.42元价格转让合计21%股份给长江国贸,同时第二大股东达永公司计划转让8.99%股份,总计约30%股权 [2] - 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持股29.99%成为新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2] 股权转让纠纷诉讼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宁波汉意的股权转让纠纷一案,并冻结宁波汉意所持7976.39万股股份 [3] - 纠纷源于2025年5月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约定广州轻工对交易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有效期至2025年5月28日 [3] - 宁波汉意在5月28日未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反而于7月18日与长江国贸签署协议,导致广州轻工提起诉讼 [4]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 [4] - 归母净利润为-9355.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扣非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94.33% [4] 门店网络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良品铺子门店数量共2445家,较年初净减少259家 [4] - 第一季度净闭店123家,第二季度净闭店136家 [4] - 2023年净增加门店67家,2024年则净减少门店589家 [4] 战略投资者退出动向 - 战略投资者今日资本自2023年起密集套现退出 [5] - 知名机构高瓴资本从最初持股11.67%一路减持,到2024年已基本清仓 [5] 其他相关事件 - 2025年8月,公司因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宣传海报出现科学错误引发关注,公司回应称错误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并已整改 [4]
突发!武汉国资终止收购良品铺子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10:21
记者注意到,就在良品铺子与武汉国资达成协议之前的5月份,宁波汉意就与广州轻工就协议转让上市 公司股份的事项进行磋商,签署了《协议书》,约定了广州轻工计划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良品铺子部分 股份,从而投资、控制良品铺子。 根据当时约定,宁波汉意保证,自协议签订之日至2025年5月28日,广州轻工对交易的股份享有优先购 买权。双方同意在上述期限内,若广州轻工决定按上述交易价格推进本次交易或签署交易协议,宁波汉 意应当无条件配合,不得拖延或拒绝。若宁波汉意无故拒绝推进本次交易,视为其违约,广州轻工有权 要求宁波汉意支付违约金500万元,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但是,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在5月28日并未能签署相关协议。让广州轻工意想不到的是,在7月18 日,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闪电联姻"。旋即,广州轻工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由此,良品铺子也陷 入"一股两卖"的争议。 中经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一场推动了仅仅3个月的收购案,如今戛然而止。 10月16日晚间,A股休闲零食企业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公告,公司此前与武汉长 ...
帽子被污损、水果变发霉……AI伪造图竟成骗取退款“神器”?
齐鲁晚报· 2025-09-11 22:27
AI滥用现象 - 消费者使用AI工具生成伪图以虚假质量问题为由申请退款 形成"造假式索赔"现象[1][3] - 生成图片包括伪造污渍 破损 霉变等瑕疵 部分图片甚至保留AI水印或存在明显痕迹[1][3] - 记者实测显示AI生成伪图成功率较高 商家通常直接提供3-5元补偿或退换货方案[3][6][9] 受影响商家特征 - 中小商家为主要受害群体 集中于小额生活用品和生鲜食品类别[10] - 单笔金额较低 尚未形成大规模立案 多处于咨询讨论阶段[10] - 平台售后政策调整后 "仅退款"需协商一致 但商家对低价商品仍倾向于直接补偿[10] 行为主体与性质 - "羊毛党"和职业打假索赔群体中的入门级"小白"为主要实施者[11] - 要求惩罚性赔偿如"退一赔三""最低五百"等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敲诈勒索罪[11] - 该行为缺乏法理与技术长期支撑 缺乏持续动力 预计将快速得到遏制[11][12] 行业监管进展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正式实施 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主动声明和标识[15] - 服务提供商未履行标识义务可能面临关闭网站 吊销执照 罚款等严重后果[15] - 普通用户AI滥用将采取下架 限流 封禁等措施 侵权需承担民事责任[15] 其他AI滥用场景 - 商家使用AI生成过度美化的商品宣传图 尤其集中在农产品和服装等非标品领域[12][13] - 知名品牌良品铺子因错误使用AI生成的花生宣传图引发争议[13] - 电商平台出现AI模特图片存在肢体比例失调 关节错位等明显缺陷[13]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1:21
良品铺子舆情事件 - 公司因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错误使用AI生成的图片素材而引发舆情 图片显示花生果实"上树"及背景中出现收割机收割花生的错误场景[2] - 公司于8月28日作出正式回应 承认工作疏忽并立即更新修正相关页面 同时启动全面科学性核查[2] - 舆情暴露AI技术赋能商业领域的典型问题 企业因追求内容生产速度而忽略常识和事实准确性 损害品牌形象并误导公众认知[3] 泡泡玛特舆情事件 - 公司新品THE MONSTERS"心底密码"搪胶毛绒挂件盲盒(迷你Labubu)被消费者吐槽实物体积小且做工差 产品高约10.5厘米(不含挂绳) 单个盲盒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4][5] - 消费者反映产品存在歪头等品控问题 店员回应称展示实物可能因触摸过多导致问题 消费者可自行调整[5] - 公司被指存在"饥饿营销"策略 此前产品多次出现歪头、掉漆、开线等品控问题 反映快速扩张与质量管控间需寻找平衡[6] 行业观察 - 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绑定程度不断加深 舆情出现及演变考验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有效性[1] - 潮玩行业正从"饥饿营销"转向"品质驱动" 品牌需通过供应链升级和质检标准流程透明维持IP热度及溢价能力[6] - AI生成技术作为创意辅助工具可降低制作成本提升效率 但需严格审核流程与把关机制避免违背常识[3]
“花生上树”引争议 良品铺子道歉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0:57
事件概述 - 良品铺子因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展示违背科学常识的画面引发网友争议 [2] - 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 果实通常埋藏土壤中发育成熟 而海报将花生果实描绘为悬挂枝头 与花生"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相悖 [4]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于8月28日回应称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 并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5] - 承认工作中疏忽 在电商平台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 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 [5] - 公司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良品铺子的朋友致以诚挚歉意 并进一步升级内容审核机制 优化内部管理流程 [5] - 截至目前多个电商平台显示上述产品的相关广告图片均已更换 [5]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消费舆警指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9:43
核心观点 - 消费品牌舆情管理成为衡量企业品牌运营和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指标 南方财经全媒体推出《消费舆警指数》量化评分机制 从舆情管理及响应、舆情回应、事件处理、品牌影响四个维度评估企业表现 [1] - 良品铺子因AI生成图片错误引发"花生上树"舆情事件 公司紧急道歉并启动全面核查 暴露AI技术应用中的审核漏洞 [2] - 泡泡玛特新品迷你Labubu盲盒被指做工差、价格虚高 品控问题持续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反映潮玩行业需平衡扩张速度与质量管控 [6][7] 舆情事件分析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事件 - 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错误使用AI生成图片 将花生果实绘制在树上 背景出现收割机收花生等违背常识的场景 [2] - 8月28日公司正式道歉 承认工作疏忽导致错误图片素材使用 立即更新相关页面并启动全面科学性核查 [2] - 事件暴露AI技术赋能商业领域的典型问题 企业过度追求内容生产速度而忽略事实准确性 审核流程存在明显缺陷 [5] 泡泡玛特品控争议事件 - 8月28日新品THE MONSTERS"心底密码"搪胶毛绒挂件盲盒(迷你Labubu)即将发售 单个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 [6] - 实物产品高约10.5厘米(不含挂绳) 被消费者吐槽体积过小、做工粗糙、普遍存在歪头现象 [6] - 店员回应称展示样品因多人触摸可能变形 建议消费者自行调整 未涉及品控改进措施 [6] - 公司此前多次出现产品歪头、掉漆、开线等质量问题 被指实施"饥饿营销"策略 [6] 行业影响 消费行业舆情管理 - 舆情事件应对需考察企业品牌长期建设与应急策略有效性 反映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特征 [1] - 《消费舆警指数》包含14个二级指标 涵盖预防机制、回应直接度、信息透明度、处理长效性等维度 按百分制进行量化评估 [1] 潮玩行业发展 - 行业正从"饥饿营销"向"品质驱动"转型 需通过供应链升级和质检标准透明化维持IP热度 [7] - 若持续缺乏实质品控改进 可能削弱潮玩品牌作为"超级IP"的溢价能力 [7]
“花生上树”?良品铺子道歉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1:50
事件概述 - 良品铺子因产品宣传图将花生描绘为悬挂枝头 与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相悖 引发网友争议 [1][3] -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系错误使用AI生成的图片素材所致 已对相关页面进行更新修正并致歉 [1] - 淘宝 京东等电商平台显示上述产品的相关广告图片均已更换 [4] 公司应对措施 - 在发现问题后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 并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3] - 正在进一步升级内容审核机制 优化内部管理流程 以确保今后每一项内容的输出都更加严谨可靠 [3] 涉及产品 - 争议产品为"四粒红花生" 在良品铺子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出现违背科学常识的宣传海报 [3]
“花生上树”宣传图引吐槽,良品铺子致歉:系错误使用AI生成图片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32
营销事件与公司回应 - 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错误使用AI生成的图片素材 显示花生果实悬挂枝头 违反科学常识[1] - 另一张宣传图被指背景中的花生地像玉米地 出现收割机收割花生的错误场景[3] - 公司回应称因工作疏忽导致 已对相关页面更新修正并启动全面科学性核查 同时升级内容审核机制[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涉及股权纠纷诉讼 涉案金额由9.96亿元升至10.23亿元[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9亿元 同比下降27.21% 归母净利润-9355.31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1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去年同期为746.33万元 主要因产品售价下调、门店结构优化及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影响[12] 产品与业务描述 - 涉事产品为压缩饼干(花生味) 宣称甄选吉林扶余四粒红花生[8] - 产品主打"小体积 大能量 顶饱抗饿"特性[9] - 标注0反式脂肪酶成分[10]
“花生上树”引争议,良品铺子道歉!
中国青年报· 2025-08-28 19:24
事件概述 - 良品铺子因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引发争议 [1] - 海报展示违背科学常识的画面 将花生果实描绘为悬挂枝头 与花生"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相悖 [3] - 公司回应称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 因工作疏忽导致误解 [4] 公司应对措施 - 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更新修正 电商平台显示广告图片均已更换 [4] - 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4] - 进一步升级内容审核机制 优化内部管理流程 [4] 舆论反应 - 事件引发网友争议和讨论 [1][4] - 公司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良品铺子的朋友致以诚挚歉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