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
icon
搜索文档
下半年"淘金"路线图出炉!优秀FOF舵手放大招:穿透持仓呈现“成长+黄金+港股”多元结构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22
FOF持仓概况 - 华安黄金ETF为全市场FOF重仓数量最多的基金 共79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13488万份 但二季度持仓减少6672万份 [1][2] - FOF持仓数量前五的基金分别为华安黄金ETF(79只)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7只)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38只)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36只) 大成高鑫C(36只) [1][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32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48078万份 较上季度增加1259万份 [1] - 华夏恒生科技ETF获27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23388万份 较上季度增加9186万份 [1] 绩优FOF表现 - 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回报2240% 同类排名1/838 [5] - 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年内回报2148% 同类排名1/12 [5] - 工银养老2050Y年内回报2076% 同类排名2/838 [5]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年内回报2059% 同类排名3/838 [5] 后市配置策略 - 国泰优选领航基金经理看好四条主线:稀土产业拐点 港股创新药 金银资源品 金融地产产业链估值修复 [6] - 工银睿智进取基金经理采取"成长+黄金+港股"多元结构 削减美股仓位增配港股与A股 [6] - 渤海汇金采用"三主线+一缓冲"框架:美股科技 港股互联网与金融 A股新质生产力与高股息 黄金作为缓冲器 [7] - 港股科技 港股创新药 A股新质生产力主题基金成为年内FOF净值增长重要推动力 [3]
两市ETF两融余额增加33.26亿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33
市场概况 - 7月22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38.4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3.2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979.24亿元(增加31.43亿元),融券余额为59.17亿元(增加1.83亿元)[1] - 沪市ETF两融余额为709.14亿元(增加31.39亿元),融资余额657.71亿元(增加29.89亿元),融券余额51.43亿元(增加1.5亿元)[1] - 深市ETF两融余额为329.27亿元(增加1.87亿元),融资余额321.53亿元(增加1.54亿元),融券余额7.74亿元(增加3336.92万元)[1] ETF融资融券余额排名 - 两融余额前三名:华安易富黄金ETF(75.51亿元)、易方达黄金ETF(65.97亿元)、华夏恒生(QDII-ETF)(44.26亿元)[2][3] ETF融资买入额排名 - 融资买入额前三名:海富通中证短融ETF(44.25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21.36亿元)、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13.7亿元)[4] ETF融资净买入额排名 - 融资净买入额前三名: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13.04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03亿元)、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3.11亿元)[5] ETF融券卖出额排名 - 融券卖出额前三名:南方中证1000ETF(7774.16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194.78万元)、华夏上证50ETF(2847.27万元)[6][7]
我国A股ETF发展的三大预判:稳抓手、牛同步、宽基化
华安证券· 2025-07-18 21:16
报告核心观点 - 自2024年9月底以来A股市场ETF资金涌入量激增,2024年全年A股市场ETF规模同比增速高达81.6%,研究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ETF变化特征,为A股ETF市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1][11] - A股ETF市场未来发展预计呈现规模有增长空间、成为稳定市场工具、宽基类ETF占比主导等特点,还可能出现红利类ETF受青睐、超配科技板块等特征 [5][12] 各部分总结 1 ETF的产生大多起源于救市需求 - 美国ETF概念最早起源于预防1987年“黑色星期一”再次发生,1993年发行首只ETF,2000年后类别逐步扩充,截至2024年底总规模超10万亿美元,股票型宽基ETF占比稳定在56% [13][15] - 日本ETF起源于振兴股市需求,1995年发行首只ETF,2001年修订法律后ETF规模较快发展 [19] - 中国台湾地区ETF起源于平准基金退场、减少市场对救助资金的依赖,2003年推出首只ETF,截至2024年底规模超4200亿元新台币 [20] - 我国A股ETF起源于金融产品创新战略部署,2004年上市首只ETF,2012年后品类快速扩充,市场波动期间成为监管部门稳定市场的重要工具 [21][23] 2 ETF规模增速与股市表现呈显著正相关性 - 美国ETF规模高增时,同期美股涨幅不俗,如1995 - 1999年ETF规模同比高增,美股三大指数涨幅相对较高 [27][28] - 日本ETF规模增速拐点和日本股市拐点契合,2010年后央行购买ETF后规模增速向上,同期日经225指数涨幅同步变化 [31] - 中国台湾地区ETF规模高增时,股市表现较好,2013 - 2019年ETF规模快速发展,同期台湾加权指数有涨幅 [38] - 我国ETF规模同比增速提升时,A股表现向好,2006、2007、2009、2014年增速上升时上证指数涨幅可观,2024年ETF规模增速同比达81.6%,上证指数年度涨幅12.7% [40] 3 全球股票型ETF呈现宽基化倾向 - 美国股票型ETF宽基化趋势明显,股票型宽基ETF占比先降后升,截至2024年12月已上涨至56% [43][44] - 日本股票ETF市场亦呈现宽基化特点,规模排名前十的ETF均为宽基,截至2025年5月股票型宽基ETF占比超95% [48] - 我国ETF宽基类占比近年持续提升,自2022年7月起股票宽基ETF占比稳步上升,2025年6月达51.77% [52] 4 不同地区ETF市场的独有特点 - 央行购买较多是日本ETF市场的突出特点,截至2023年底央行持有的ETF总市值接近74.5万亿日元,占总规模八成左右 [55] - 红利型ETF受追捧是中国台湾地区ETF独有的特色,截至2025年7月16日,上市ETF规模前10只中有7只红利类产品,占比51.9% [61] - 行业分布看,美国及我国倾向于科技、日本倾向于工业,截至2024年12月底,美国科技行业配置比例最高,日本工业配置比例最高,我国科技行业配置比例最高 [64][68] 5 我国A股ETF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 规模增长空间较大,截至2024年底A股ETF占公募基金比例低于美国,未来有望成为增量资金“蓝海” [72] - ETF在稳定股票市场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自2023年10月以来中央汇金增持宽基ETF稳定市场 [72] - 若ETF规模增速再次快速提升,A股有望再次演绎可观行情,因ETF规模增速与股市表现呈正相关 [73] - A股股票型ETF亦将呈现出宽基化的倾向,投资者倾向选择跟踪大盘指数的ETF [73] - 不同地区ETF市场特点或在A股出现,如红利类ETF可能受追捧 [74]
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0.22%
搜狐财经· 2025-07-15 00:30
基金表现 - 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511010)7月14日下跌0.06%,最新净值141.42元,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0.22% [1] - 该基金成立于2013年3月,基金规模26.54亿元,成立来累计收益率43.13% [1] 持有人结构 - 截至2024年末,机构持有0.07亿份,占总份额44.04%,个人投资者持有0.09亿份,占总份额55.96% [1] 基金经理背景 - 现任基金经理王玉女士为硕士研究生,曾任职于光大银行上海分行,2016年加入国泰基金,2019年起管理上证5年期国债ETF等多只基金 [2] - 现任基金经理王振扬先生为硕士研究生,曾任职于申港证券和西部证券,2024年加入国泰基金,2025年起管理上证5年期国债ETF等基金 [2] - 现任基金经理艾小军先生为硕士研究生,拥有丰富量化分析经验,2014年起管理多只指数型基金,2017年起担任投资总监(量化)和金融工程总监 [2] 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前五持仓占比合计86.01%,分别为25附息(22.07%)、24国债14(20.10%)、25国债03(17.77%)、24附息(15.63%)、24附息(10.44%) [3]
两市ETF两融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97亿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1:07
市场概况 - 6月17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27.4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9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972.6亿元,增加32.02亿元,融券余额为54.82亿元,减少1.06亿元 [1] - 沪市ETF两融余额为692.29亿元,增加32.0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644.77亿元,增加33.02亿元,融券余额为47.52亿元,减少9674.56万元 [1] - 深市ETF两融余额为335.13亿元,减少1.0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327.83亿元,减少9978.98万元,融券余额为7.3亿元,减少901.66万元 [1] ETF融资融券余额 - 6月17日ETF两融余额前三位为华安易富黄金ETF(86.05亿元)、易方达黄金ETF(68.25亿元)和华夏恒生(QDII-ETF)(48.95亿元) [2] - 前10名ETF两融余额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47.45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39.86亿元)和博时黄金ETF(37.18亿元)位列第四至第六 [2] ETF融资买入额 - 6月17日ETF融资买入额前三位为海富通中证短融ETF(49.37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11.22亿元)和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9.89亿元) [3] - 前10名ETF融资买入额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7.6亿元)、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QDII-ETI)(5.64亿元)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5.55亿元)位列第四至第六 [4] ETF融资净买入额 - 6月17日ETF融资净买入额前三位为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8.76亿元)、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7.21亿元)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6.9亿元) [5] - 前10名ETF融资净买入额中,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1.82亿元)、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1.65亿元)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1.33亿元)位列第四至第六 [6] ETF融券卖出额 - 6月17日ETF融券卖出额前三位为南方中证1000ETF(4979.89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379.68万元)和华夏上证50ETF(830.72万元) [7] - 前10名ETF融券卖出额中,华夏中证1000ETF(326.0万元)、南方中证500ETF(315.22万元)和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274.15万元)位列第四至第六 [8]
重磅刷屏!首批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21:41
首批科创债ETF名单出炉 - 首批科创债ETF名单确定,10家基金公司入围,其中6家在上交所上市(易方达、广发、华夏、鹏华、博时、招商),4家在深交所上市(富国、嘉实、南方、景顺长城)[2][4] - 产品主要跟踪三大指数: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6只,沪深各3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4] - 跟踪中证指数的ETF采取现金申赎模式,跟踪上证/深证指数的ETF采取实物申赎模式[5] - 预计沪深交易所将很快下发无异议函,最快6月18日可上报产品[6] 科创债ETF的战略意义 - 科创债ETF推出标志着"科技金融"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填补了该领域债券基金空白[7] - 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企业债券,降低其融资成本[7] - 发行可能参考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模式,先设首发限额再逐步扩大规模[7] 债券ETF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债券ETF始于2013年,初期规模波动较大,从50多亿元缩水至11亿元后又恢复至30亿元[9] - 2019年首次突破百亿元,2022年末达529.43亿元(同比+121%),2023年末增至801.52亿元(+50%)[9] - 2024年5月突破千亿元(1014.66亿元),年末达1739.73亿元,2024年2月和6月相继突破2000亿和3000亿元大关[9] - 截至6月16日规模达3223.94亿元,年内增长超85%,突破首个千亿元耗时近6年[10] 政策支持与创新方向 - 证监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步拓展债券ETF,丰富产品供给[10] - 以风险可控为前提,研究推出实物申赎模式跨市场债券ETF等创新品种[10]
两市ETF两融余额较上一日增加13.2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9:46
两市ETF两融余额变动 - 最新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25.86亿元,环比增加13.25亿元(+1.31%),其中融资余额978.26亿元(+13.33亿元,+1.38%),融券余额减少833.28万元 [1] - 深市ETF两融余额351.48亿元(+4193.37万元),融资余额344.60亿元(+6395.47万元),融券余量减少871.32万份(-1.91%),融券余额6.89亿元(-2202.10万元) [1] - 沪市ETF两融余额674.37亿元(+12.83亿元),融资余额633.67亿元(+12.69亿元),融券余量减少2603.33万份(-1.52%),融券余额40.70亿元(+1368.82万元) [1] 融资余额突出的ETF标的 - 融资余额超亿元的ETF共107只,华安黄金易(ETF)以88.27亿元居首,易方达黄金ETF(70.62亿元)、华夏恒生ETF(53.77亿元)紧随其后 [2] - 融资余额增幅前三:平安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324.12%至1156.63万元)、嘉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212.11%至6.05万元)、海富通上证10年期地方政府债ETF(+192.94%至53.58万元) [2] - 融资余额降幅前三:富国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51.26%)、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42.77%)、国泰上证科创板综合ETF(-40.72%) [2] 融资净买入与净卖出动态 - 融资净买入前三:海富通中证短融ETF(+6.23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3.35亿元)、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8149.07万元) [3] - 融资净卖出前三: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8157.35万元)、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5035.02万元)、华夏恒生ETF(-3261.71万元) [4] 融券余额及变动情况 - 融券余额前三:南方中证1000ETF(16.64亿元)、南方中证500ETF(14.50亿元)、华夏中证1000ETF(3.51亿元) [5] - 融券余额增加金额前三:南方中证1000ETF(+3445.97万元)、南方中证500ETF(+2084.92万元)、国联安半导体ETF(+169.65万元) [5] - 融券余额减少金额前三:华夏中证1000ETF(-1730.23万元)、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875.21万元)、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752.44万元) [5] 融券余量环比变动 - 融券余量增幅最高:天弘中证银行ETF(+155.13%至101.67万份),其次为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74.74%)、广发纳指100ETF(+33.94%) [6] - 融券余量降幅居前:基建ETF、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