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称股市走牛对债市的影响预计将减弱,公司债ETF回撤稳定可控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01
股债市场联动关系 - 机构认为债市阶段性受股市影响显著,资金驱动的股票牛市不会伴随债熊,而经济复苏驱动的股票牛市才会带来债熊 [1] - 2014年四季度出现股债双牛,当时债基规模较小,债券投资主要依赖银行自营及理财资金 [1] 债券市场持仓变化 - 年初以来债基超长利率债净买入额降至844亿元,较高点回落约900亿元 [1] - 7月1日以来券商自营净卖出超长利率债近1200亿元 [1] - 利率债基及券商自营久期已明显下降,后续可能存在拉长久期需求 [1] 股票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全A股创历史新高,但成交量有所回落 [1] - 港股近期未上涨,资金驱动的A股牛市持续性存疑 [1] 债券市场展望 - 随着券商自营及债基久期快速下降,股市对债市的影响预计明显减弱,市场将回归基本面 [1] - 持续看好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1.8%区间,当前全力看多债券市场 [1] - 看好理由包括央行宽松政策、正利差环境,调整后对银行具备配置价值,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上升 [1] - 建议重点关注收益率2%以上的5年期资本债及30年期国债 [1] 债券ETF表现比较 - 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511030)在本轮债市调整中回撤控制排名第一,净值相对稳健且回撤可控 [1] - 该ETF规模达223.51亿元,近1周涨跌-0.128%,本轮调整最大回撤-0.5018%,近1年Calmart为3.8937 [1] - 相比之下,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511220)规模245.55亿元,近1周涨跌-0.145%,本轮调整最大回撤-0.7288% [1] -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511070)规模211.85亿元,近1周涨跌-0.379%,本轮调整最大回撤-1.3018% [1]
债券ETF规模破1000亿!“头部玩家”海富通基金如何勇立债券ETF发展潮头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14:01
债券ETF市场发展 - 债券ETF市场规模从2013年首只国债ETF的54亿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4000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1] - 2024年5月债券ETF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5年7月较2024年末激增160%达到4800亿元[1][7] - 投资者对稳健、透明、高效工具需求激增推动债券ETF成为新热点[1] 海富通基金市场地位 - 公司债券ETF总规模于2025年7月17日突破1000亿元,成为行业首家突破千亿的基金公司[1] - 构建覆盖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的完整工具矩阵,产品包括短融ETF、城投债ETF、地方债ETF等[1][8] - 2014年发行的城投债ETF募集规模达66亿元,是当时市场较大规模的债券ETF产品[8] 标杆产品短融ETF表现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从2021年5月的5000万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531.95亿元[3][5] - 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上涨11.99%,年化收益率2%-3%,年化波动率不超过0.2%,近两年最大回撤不超过0.04%[5] - 2024年全年成交额达2.64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超109亿元[6] 产品运营策略 - 采用"场景化"思路精准定位核心客群,开发差异化服务策略[3] - 团队攻克流动性瓶颈,优化交易体验,在市场波动时引导逆向投资[4] - 管理团队由3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组成,分别具有16年、7年和10年从业经验[6] 风险管理体系 - 坚持信用评级团队独立于投资团队的原则,信用风险管理成效显著[8] - 为每只信用类ETF制定专门信用风险控制方案,通过金额和比例约束保证组合分散度[8] - 将"保证流动性和信用安全"作为首要目标[4][8] 行业生态建设 - 积极与监管机构、做市商合作共建债券ETF生态圈[9] - 针对不同产品特点及客户交易习惯持续优化做市策略[9] - 通过持营与投教扩大投资者基础,提升产品认知度[9]
下半年"淘金"路线图出炉!优秀FOF舵手放大招:穿透持仓呈现“成长+黄金+港股”多元结构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22
FOF持仓概况 - 华安黄金ETF为全市场FOF重仓数量最多的基金 共79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13488万份 但二季度持仓减少6672万份 [1][2] - FOF持仓数量前五的基金分别为华安黄金ETF(79只)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7只)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38只)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36只) 大成高鑫C(36只) [1][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32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48078万份 较上季度增加1259万份 [1] - 华夏恒生科技ETF获27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23388万份 较上季度增加9186万份 [1] 绩优FOF表现 - 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回报2240% 同类排名1/838 [5] - 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年内回报2148% 同类排名1/12 [5] - 工银养老2050Y年内回报2076% 同类排名2/838 [5]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年内回报2059% 同类排名3/838 [5] 后市配置策略 - 国泰优选领航基金经理看好四条主线:稀土产业拐点 港股创新药 金银资源品 金融地产产业链估值修复 [6] - 工银睿智进取基金经理采取"成长+黄金+港股"多元结构 削减美股仓位增配港股与A股 [6] - 渤海汇金采用"三主线+一缓冲"框架:美股科技 港股互联网与金融 A股新质生产力与高股息 黄金作为缓冲器 [7] - 港股科技 港股创新药 A股新质生产力主题基金成为年内FOF净值增长重要推动力 [3]
债券ETF规模破1000亿!“头部玩家”海富通基金如何勇立债券ETF发展潮头
券商中国· 2025-07-23 20:57
债券ETF市场发展概况 - 债券ETF市场规模从2013年首只国债ETF的54亿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4000亿元,2024年5月首次突破1000亿元[2] - 行业快速发展源于投资者对稳健、透明、高效工具的需求激增,债券ETF成为新热点[2] - 全市场债券ETF规模截至2025年7月17日突破4800亿元,较2024年末激增超160%[10] 海富通基金的行业地位与产品布局 - 公司是业内最早确立特色化发展债券ETF的头部机构,债券ETF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首家千亿级基金公司[2] - 产品矩阵覆盖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三大类别,包括短融ETF、城投债ETF、地方债ETF等创新产品[2][11] - 短融ETF规模从2021年5月的5000万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531.95亿元,成为国内债券ETF第一梯队产品[4][5] 标杆产品短融ETF的成功要素 - 产品力优势:T+0交易机制,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上涨11.99%,年化收益率2%-3%,年化波动率≤0.2%,96%交易日实现正收益或持平[8] - 流动性管理:2024年全年成交额2.64万亿元,日均成交超109亿元,位居全市场非货ETF成交额首位[9] - 团队配置:由3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从业年限分别超过16年、7年和10年[9] 公司战略与行业贡献 - 创新实践:2014年发行市场首批债券ETF产品,城投债ETF募集66亿元创当时纪录[11] - 风控体系:信用评级团队独立于投资团队,为每只信用类ETF定制风险控制方案[12] - 生态建设:与监管机构、做市商合作共建债券ETF生态圈,开展投资者教育与市场培育[13] 产品业绩数据 - 短融ETF年度净值增长率:2020年1.07%、2021年2.82%、2022年2.14%、2023年2.40%、2024年2.23%[15] - 地方政府债ETF年度净值增长率:2020年2.64%、2021年4.67%、2022年4.39%、2023年4.07%、2024年10.06%[15]
公募管理规模历史首破34万亿!
券商中国· 2025-07-21 22:53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公募基金二季度末管理规模历史首次超过34万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增加2.24万亿元 [2] - 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超2700亿元,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规模分别增长8653亿元和9505亿元 [2] - 海外基金、商品基金和FOF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分别增长442.46亿元、867.66亿元和153.82亿元 [8] 基金公司规模变动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和富国基金4家公司管理规模均增长超1000亿元 [8] - 华夏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历史首次超过2万亿元,与易方达基金差距缩窄至636.47亿元 [8] - 汇添富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超过万亿元,公募万亿俱乐部公司家数达到9家 [10] - 兴业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等50家机构管理规模均增长超百亿元 [9] ETF产品表现 - 基金公司二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长1.29万亿元,历史首次超过20万亿元 [12] - 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分别增长1225.36亿元和1013.83亿元 [12] - 宽基ETF和债券ETF成为规模增长主要引擎,国家队增持宽基ETF约2000亿元 [14] - 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产品规模增长均超300亿元 [14] - 债券ETF新赛道表现突出,8只做市信用债ETF合计增长993亿元 [14] 中小基金公司竞争 - 永赢基金旗下16只产品规模增长超10亿元,捍卫非货管理排名前20地位 [19] - 海富通基金凭借债券ETF先发优势,整体非货管理规模增长446亿元 [19] - 汇安基金和西藏东财基金二季度规模均增长超百亿元 [20] - 国投瑞银基金、宏利基金等公司非货管理规模缩水超10亿元,排名下滑不低于5个名次 [21]
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动行业激浊扬清 基金产品端降费稳步推进 降低销售费率“箭在弦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2:30
公募费率改革核心观点 - 公募行业生态格局正经历重塑,费率改革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1] - 改革以制度优化为内核,通过降费、产品创新等多维度举措提升投资者获得感[1][4][6] 费率调降进展 - 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从1.5%降至1.2%,托管费率从0.25%降至0.2%,部分基金如工银瑞信价值精选混合进一步降至0.8%,超7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费率低于1%[2] - ETF及债券基金:宽基股票ETF管理费降至0.15%+托管费0.05%,百亿级债券ETF如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跟进降费[2] - QDII基金:仅6只另类投资QDII费率超1.2%,其余均≤1.2%[3] - 交易环节:2024年基金券商分仓佣金收入106.52亿元,同比下降超35%[3] - 综合效果:2022-2024年基金平均综合费率从1.41%降至1.03%,2024年管理费+托管费下调为投资者节省超150亿元[3] 产品创新与浮动管理费机制 -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实现分档收费:基准档1.2%(达标业绩基准)、低档0.6%(跑输基准)、升档1.5%(显著超越基准),持有一年内赎回统一按基准档[4] - 首批26只产品24只成立,规模合计226.8亿元,华商致远回报混合提前结束募集[4][5] - 第二批11只产品拓展至行业主题基金,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5] - 机制优势:强化投研能力激励,注重阿尔法收益挖掘,优化行业投研文化[5] 改革深化方向 - 第三阶段将降低销售费率,预计2025年起每年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6] - 政策推动: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6] - 行业影响:促进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低费率基金长期存活率及业绩表现更优[6] - 长期价值:改善投资者体验,加强基准重视与风格漂移界定[6] - 配套需求:需提升投研能力、风险管理及投资者教育服务[7]
债基单月发行创今年以来新高 信用债备受机构青睐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05:58
债券基金发行回暖 - 6月以来债券基金成立30只 发行份额达513.44亿份 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1][2] - 多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 如惠升和盛纯债3天募资60亿元 京管泰富中债京津冀综合募资59.81亿元 [2] -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总发行5120.96亿份 债券基金占比近一半达2404.15亿份 [2] 信用债市场资金流入加速 - 11只信用债ETF总规模达2130亿元 近一个月净申购超800亿元 [3]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超500亿元 平安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等8只产品规模均超百亿元 [3] - 机构对7至10年期长久期信用债配置力度显著增强 基金6月加大交易配置 [3] 市场预期与配置策略 - 债市调整后配置价值显现 投资者底部布局追求长期稳健收益 [2] - 10年期信用利差相对价值尚可 建议关注一二级市场机会 [4] - 跨季资金面有望保持平稳 债券市场或提前交易宽松预期 [4]
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信用债ETF驶入快车道
券商中国· 2025-06-25 09:47
信用债ETF市场发展 - 截至6月23日信用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46.82亿元占全部债券ETF市场的57% [1][3] - 年初首批8只基准做市类产品集中上市初始发行规模合计217.1亿元当前每只规模均超100亿元总计突破千亿元 [3] - 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从年初30亿元增长至逾200亿元成为核心增量之一 [3] 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容 - 1月26日证监会发文支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并研究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 [3] - 3月21日中证登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3] - 5月末多只信用债ETF公告可进行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6月6日起正式实施 [4] - 5月信用债ETF申购量大幅提升8只新上沪深公司债ETF流通市值从4月末391亿元增至649亿元环比增长66% [4] 产品特性与优势 - 信用债ETF覆盖基准做市债、短融、城投等多个细分方向如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 [4] - 信用债ETF管理费率均值0.165%托管费率0.055%合计0.22%低于主动型信用债基的0.371% [10] - 信用债ETF每日公布申赎份额指数编制规则及成分券可查持仓高度透明 [10] 市场表现与投资策略 - 信用债ETF过去4年收益多数时候高于短债基金和中短债基金且波动率更小 [9] - 债券ETF支持一二级市场"T+0"实时交易资金利用效率高流动性显著提升 [7] - 投资者可根据需求选择产品:流动性管理选短融ETF信用下沉选城投债ETF久期收益选沪市公司债ETF [11] 行业展望 - 资产荒背景下投资者对票息资产需求持续提升信用债ETF作为流动性解决方案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10] - 信用债ETF因其低波动、低成本、高流动性特性有望成为票息投资中的"基础配置" [2]
信用债ETF刷新历史 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46
信用债ETF市场规模 - 截至6月23日信用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46.82亿元约占全部债券ETF市场的57% [1][2] - 年初集中上市的8只信用债ETF初始发行规模合计217.1亿元当前每只产品规模均超100亿元总计突破千亿元 [2] - 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从年初30亿元增长至逾200亿元成为核心增量之一 [2] 政策支持与产品创新 - 1月26日证监会发文支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并研究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 [2] - 3月21日中证登允许符合条件的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 [2] - 5月起多只信用债ETF可用于质押式回购交易推动8只沪深公司债ETF流通市值从4月末391亿元提升至649亿元环比增长66% [3] 产品体系与配置需求 - 产品覆盖基准做市债、短融、城投等多个细分方向包括华夏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等 [2][3]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品种满足不同投资策略需求 [3] - 在"资产荒"背景下投资者对票息资产配置需求增强信用债ETF因低波动、低成本、高流动性特性成为基础配置选择 [1][4] 产品优势分析 - 回报稳健:信用债ETF收益与主动型信用债基差距不大过去4年多数时候收益高于短债基金和中短债基金且波动率更小 [4] - 成本优势:信用债ETF管理费率均值0.165%托管费率0.055%合计0.22%低于主动型信用债基的0.371% [4] - 信息透明:每日公布申赎份额指数编制规则及成份券可查持仓高度透明有助于减少银行资本消耗 [5] 市场前景与投资策略 - 资产荒行情加码下票息资产需求持续提升信用债ETF作为解决流动性缺陷的工具未来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6] - 投资者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产品:流动性管理选短融ETF信用下沉选城投债ETF久期收益选沪市公司债ETF [7]
首批科创债ETF将上报 债市指数化投资趋势显著加速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8
债券指数化投资趋势加速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178.9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 - 今年以来债券ETF净申购额达1309.98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净申购185.15亿元,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净申购142.09亿元 [2] - 百亿级债券ETF数量从去年底的5只增至10只,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481.46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480.67亿元 [2] 科创债ETF产品创新 - 多家基金公司筹备上报首批科创债ETF,预计达10只 [1] - 招商基金、鹏华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已上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为首批科创债场外指数基金 [1] - 年初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立,为债券ETF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扩容 [1] 债券ETF规模增长历程 - 国内首只债券ETF成立于2013年3月,2024年5月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 [2] - 2024年2月7日规模突破2000亿元,4个月后突破3000亿元 [2] 费率调整动态 - 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管理费年费率从0.3%下调至0.15%,托管费从0.1%降至0.07% [3] - 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此前也已调低费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