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牌

搜索文档
对亲密关系的焦虑,催生出了多少商业风口?
虎嗅· 2025-08-23 11:34
前段时间,星座情感博主陶白白与妻子的离婚事件挂了好久的热搜。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分离没有狗血 剧情与相互指责,男女双方都是好人,只是观念和需求不同,一个需要爱与陪伴,一个专注事业赚钱, 双方都表现出难得的体面。 虽然把家庭琐事搞成大新闻,我不觉得很妥,但这件事非常典型,清楚地能够感受到,大家的婚恋观, 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评论区一堆人慷慨陈词,有人回复说,"人只有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才会去关注自己的精神需 求。"我觉得说得没错,虽然很多人反驳,但这句话的确在无意中道破了现代社会婚恋观变迁的经济基 础。 一段名人婚姻的结束总能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在一段亲密关系里,有个必然要回答的问题:当物质需求被充分满足,亲密关系间的情绪价值需求便浮 出水面,成为关系能否持续的关键。 但问题是,当下能够同时"产生问题、认识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太少了。 在这个大家既渴望物质,又极度寻求情绪价值的年代里,你应该能感知到,近几年,那些有关情感类的 产品,比如星座、占卜、塔罗牌等赛道在互联网再次迎来了复兴——而这背后,透露的正是当下人轰轰 烈烈的情感需求。 所以这也让我越发好奇,做情感赛道究竟能有 ...
年轻人最信的玄学,星座塔罗只能排第二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36氪· 2025-08-23 09:33
不知不觉间, 玄学成了这届年轻人解释世界的方式。 FUSHS 在线 41 if 點 t 4 . . 服 ADION 失恋不哭,先算塔罗; 遇事不决,先查运势。 人群中总有几个在践行五行穿衣法, 算塔罗牌,谁都能讲出几个灵验小故事。 玄学消费热, 已经被年轻人改造成了全新的模样。 「后浪研究所」发起了「玄学消费小调查」 共回收668份问卷。 调查对象 工作连连碰壁?一定是水逆了; 情侣总是吵架? 星盘合不来啊; 想要一键改命? 先算一卦,转运手串戴起来! 和传统的拜佛烧香、风水检验不同, 年轻人信奉的玄学更活泼日常, 玄学甚至成了一种新型社交语言 性别: 男性 22.5% 女性 77.5% 年龄层: 00后 29.5% 85后 7.8% 95后 33.2% 80后3.9% 90后 25.6% ---------- 玄学是为现实服务的工具, 这届年轻人最关心哪些现实问题? 哪些玄学工具最受欢迎? 年度玄学预算包,都花在哪里? 请看这篇玄学消费指南- 不求爱, 只求来财 孔庙、月老门前冷落, 财神殿前排起长号。 显而易见的答案- 爱情已经掉出许愿榜第一梯队, 仅半数人想求爱情, 7 成年轻人都在求事业 谋发展才是第 ...
年轻人最信的玄学,星座塔罗只能排第二丨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
36氪· 2025-08-16 18:15
玄学消费趋势 - 玄学已成为年轻人解释世界和社交的新型语言,77.5%调查对象为女性,95后和00后占比达62.7% [7][18] - 76.5%年轻人最关注事业运,其次为财运(74.9%)和爱情运(49.6%),财神殿热度远超月老庙 [8][11] - 女性对玄学相信程度达6.73分(男性5.95分),更侧重事业与爱情,男性更关注健康与家庭 [10][11] 主流玄学工具 - 八字(60%)、星座(55.8%)、塔罗牌(44.8%)为三大主流领域,东方玄学占比略高 [15][16] - 68.3%年轻人通过看星座运势接触玄学,60%尝试过AI算命,49.1%体验塔罗占卜 [22][23] - 小红书(63%)、B站(44.2%)、抖音(33.4%)是主要玄学内容传播平台 [25] 消费行为分析 - 35.4%年轻人年玄学消费低于100元,但20.2%预算超1000元,最高达5000元以上 [33] - 50.8%购买过寺庙手串,38.6%选择祈福挂件,京东数据显示十八籽手串销量同比增1000% [34][36] - 玄学潮玩兴起,如Labubu财神款、Jellycat转运符等,品牌通过谐音梗(如“马上离职马”)营销 [37][38] 用户心理与场景 - 70.9%用户通过玄学缓解焦虑,95后需求最强烈(78.3%) [41][44] - 54%因长期“水逆”求助玄学,31.1%因失业,26.8%为脱单 [20] - 用户案例显示玄学物品(如御守、水晶)更多提供心理暗示而非实际效果 [48][51][54] 行业动态 - 寺庙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67%,雍和宫增长5.3倍,玄学消费日常化趋势明显 [41] - 珍珠饰品(+2000%)、能量水晶(30.1%购买率)等玄学周边增长迅猛 [34][36] - 品牌跨界融合玄学元素(如瑞幸联名转运小马、赛尔达女神像)抢占年轻市场 [38][39]
赛博算命“拿捏”年轻人
投中网· 2025-08-10 15:35
核心观点 - 玄学在互联网时代成为年轻人心理疗愈和情绪消费的重要方式,星座、塔罗等玄学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和AI技术获得广泛传播和商业化变现 [6][7][8][9][11] - AI大模型(如DeepSeek)的普及推动了"赛博算命"热潮,用户通过Prompt指令获取命理分析,并衍生出交叉验证、商品购买等行为 [13][14][16] - 玄学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形成标准化引流套路,如塔罗牌测试通过互动视频设计增强用户粘性,话术覆盖星座、职业等标签以提高"精准性"感知 [18][19][20] - 玄学行业变现模式成熟,包括一对一咨询(单次收费最高达1000元)、能量商品销售(如标价2850元的水晶手串)及AI定制化服务 [22][23] 行业趋势 市场规模与用户行为 - 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077.67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其中18.29%消费者偏好玄学消费,比例超过虚拟情感陪伴(16.86%) [9] - 头部星座博主陶白白全网粉丝超4723.5万(微博1907.1万+抖音1993.2万+快手442.1万+小红书381.1万),衍生"课代表"账号粉丝量达数万至数十万 [8] - AI综合助手MAU达6.12亿(QuestMobile 2025年6月数据),用户通过多平台交叉验证玄学结论(如小红书测评笔记获1700点赞) [14][16] 技术融合与产品形态 - AI大模型结合传统命理典籍(如《穷通宝鉴》《三命通会》),提供八字、流年运势分析,并给出具体建议(如佩戴红绳、发展艺术爱好) [13][14] - 垂直玄学应用(如参天AI、问真八字排盘)采用"基础功能免费+高级解读付费"模式,但曝光量远低于通用大模型 [16] - 塔罗测试视频形成标准化模板:B站采用四选一互动设计(单视频时长超30分钟),抖音/快手简化内容至16秒短直击结果 [19][20] 商业模式 变现路径 - 一对一咨询分层收费:普通占卜师单次59元(3张牌解读),头部博主如"龙女塔罗"收费达1000元/次 [22] - 能量商品销售:水晶手串定价从60元(三合护禄红绳)至2850元("紫气东来"高能量款),部分商家借势AI推出"DeepSeek定制"爆款(销量超万件) [14][23] - 私域流量转化:塔罗博主通过免费测算引流至微信,结合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客单价 [22] 用户心理机制 - 巴纳姆效应驱动:模糊描述(如"35岁后防冲动消费")被用户视为精准分析 [23] - 自我实现预言:用户行为无意识契合玄学结论(如购买推荐饰品),强化"应验"感知 [23] - 决策焦虑缓解:玄学提供确定性假象,尤其应用于职场迷茫、情感困惑等场景 [23][24]
赛博算命“拿捏”年轻人
36氪· 2025-08-08 13:48
玄学行业市场概况 - 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077.67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玄学消费偏好占比18.29%,高于虚拟情感陪伴的16.86% [3] - 头部星座博主陶白白全网粉丝超4700万,衍生账号粉丝量达几万至几十万,凸显玄学内容的高渗透率 [2] - 玄学应用与AI结合形成新形态,综合助手类AI应用MAU达6.12亿,仅次于搜索引擎 [10] 玄学与AI技术融合 - DeepSeek等大模型被用于八字命理分析,用户通过定制Prompt获取五行、流年运势等解读,50人微信群中超半数参与AI算命讨论 [7][9] - AI算命催生交叉验证行为,用户同时使用DeepSeek、豆包等多平台对比结果,小红书相关测评笔记获1700+点赞 [13] - 参天AI、问真八字排盘等垂直应用宣称比通用大模型更精准,采用基础功能免费+高级解读付费模式 [13] 玄学内容变现模式 - 塔罗占卜单次咨询费分层明显,头部博主收费达1000元/次,普通占卜师价格区间为几十至几百元 [20] - 水晶等"能量商品"成为高毛利品类,标价2850元的紫气东来手串借势AI概念打造"DeepSeek定制"爆款 [25] - 北京线下塔罗门店超40家,结合心理疏导服务提升溢价,从业者多持有催眠师等跨界认证 [23] 用户行为与平台策略 - B站塔罗视频采用互动视频技术实现四选一跳转,30分钟长内容留存用户至深夜 [16][17] - 抖音塔罗博主通过59元低价咨询切入市场,咨询记录显示情感开解占比高于纯牌面解读 [23] - 小红书用户手动跳转时间轴观看塔罗解析,短视频平台则压缩内容至16秒突出关键结论 [16][17] 行业趋势与用户心理 - 玄学内容话术设计覆盖12星座以增强针对性,用户因巴纳姆效应产生精准错觉 [19][25] - 年轻人将AI算命视为娱乐工具,反复修改Prompt直至获得满意结果,体现决策焦虑缓解需求 [26] - 塔罗视频批量使用"领取好运"弹幕,反映用户对职场、情感等现实问题的投射 [26]
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05 06:16
品牌情绪价值与消费者行为 - 品牌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可建立消费者身份认同并获取溢价 如奢侈品和盲盒案例中Labubu隐藏款被炒至4600元 联名款达30000元以上 限量款拍卖价82万元 [2] - 消费者为情感满足设立"心理账户" 愿为超出实用价值的情绪体验付费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营销市值突破3000亿港币 [2] - 星巴克消费者转向Manner因环保折扣 三顿半通过咖啡味觉地图和文艺定位吸引特定客群 体现情绪价值与经济价值联动 [1] 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消费模式 - 日本实体零售业转型体验消费 草莓按颗销售 苹果印祝福语 果园认养等模式让农产品成为精致生活标签 [3] - 农田剧场 稻田艺术 童话主题农庄等创新形式将农业与文旅结合 消费者为故事付费 [3] - 虚拟情绪商品走红 如"0.01元爱因斯坦脑子" 抖音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438亿次 电子木鱼 塔罗牌等玄学商品成为心理寄托 [3][4] 情绪价值的商业化路径 - 盲盒通过隐藏款设定 收集乐趣和拆盒惊喜感构建情绪价值体系 形成二级市场溢价 [2] - 二次元周边"谷子"从小众走向主流 徽章 立牌等商品推动排队打卡潮 显示情绪消费市场潜力 [4] - 品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心理 如环保 文艺 孤独感等情绪触点 实现差异化突围 [1][4] 行业趋势与案例 - 2024年品牌倒闭注销数量创14年新高 情绪价值成为红海市场竞争关键 [1] - 可口可乐 耐克等传统品牌已长期布局情绪价值 新兴品牌需创新表达方式 [1] - 即时满足型产品如捏捏乐 减压魔方通过刺激多巴胺分泌占领解压市场 [4]
【时尚经济】 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
证券时报· 2025-08-05 02:39
品牌情绪价值的重要性 - 品牌情绪价值是品牌突围的关键因素,可口可乐、耐克、肯德基、麦当劳等消费巨头已操作多年 [1] - 2024年众多品牌倒闭或注销数量创14年来新高,正确洞察消费者心理成为品牌需攻克的第一关 [1] - 消费者行为案例显示,星巴克顾客转投Manner因其环保优惠,三顿半咖啡通过特调饮品满足消费者文艺孤独感 [1] 情绪价值的经济表现 - 消费者愿意为积极的情绪体验支付溢价,品牌溢价本质是情绪价值的稳定预期 [2] - 盲盒经济是情绪价值的典型案例,Labubu盲盒普通款炒至2800元,隐藏款达4600元,联名款超30000元,限量款拍卖价82万元 [2] -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营销市值突破3000亿港币,证明情绪价值在消费市场的强大变现能力 [2] 体验消费与线下经济 - 日本实体零售业通过体验消费转型,消费者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层面追求 [3] - 日本农产品营销策略包括按颗卖草莓、苹果印祝福语、果园认养等,消费者购买的是精致生活标签 [3] - 农田变剧场、稻田种梵高名画、果园开放采摘等体验活动,让游客为故事买单 [3] 社交媒体与情绪消费 - 虚拟商品如"0.01元拥有爱因斯坦的脑子"走红,成为年轻人情绪释放的出口 [3] - 抖音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达438亿次,捏捏乐、减压魔方等产品通过多巴胺刺激缓解压力 [4] - 电子木鱼、塔罗牌等玄学商品成为年轻人心理寄托,"谷子"周边商品从二次元走向大众,排队打卡"谷子店"成为潮流 [4] 情绪价值的商业前景 - 情绪价值作为新兴消费驱动力,重塑消费者价值观,满足精神层面需求 [4] - 情绪价值为企业开拓新商业思路,带来新经济增长点,未来深入挖掘其潜力将成为商业发展重要方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