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一甬宁保
icon
搜索文档
四地惠民保来袭,降费不再是“主流”
北京商报· 2025-09-22 21:28
2026年度惠民保产品升级趋势 - 多地2026年度惠民保产品升级方向由“更低的保费”转向“保障更全面、服务更便捷、续保更优待” [1] - 产品升级沿同一轴线推进,通过扩大特药目录、降低理赔门槛、增加门诊与健康管理服务以及为连续参保家庭提供优待来提升获得感 [1] - 具体案例包括海南“惠琼保”建立免赔额动态调节机制、特药目录扩容至115种并试点“一站式结算” [3],江苏“医惠保1号”增加质子重离子、CAR-T药品等高端疗法 [3],宁波“天一甬宁保”将保障总额从300万元提升至320万元并新增普通门诊责任 [4],黄冈“黄惠保”将特药种类从25种扩充至30种并增加18项健康服务 [4],南京“宁惠保”对连续参保未出险者提升部分责任赔付比例5% [4] 行业竞争策略转变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运营方从单一价格竞争转向以分层产品、服务增值与续保激励来提升长期稳健性 [5] - 持续的“内卷式”降价接近天花板,长期低价策略易导致逆选择与“死亡螺旋” [6][7] - 产品设计在“普惠”与“可持续”间寻找新平衡,以更丰富的责任、更精细的分层及服务增值替代纯粹价格竞争 [8] 保费下降空间收窄的原因 - 保障范围不断扩容导致成本上升,惠民保需遵循商业逻辑避免持续亏损 [7]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强调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收窄了“以低保费换市场”的空间 [7][8] - 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通过差异化责任分层、分群定价和服务优化来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8]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首要挑战是平衡普惠目标与商业可持续性,即在扩大覆盖面、增加保障责任的同时确保保险公司经营可持续和消费者保费可承受 [9] - 数据互通与精准定价是短板,医疗机构、医保部门与保险公司间的数据壁垒给精准定价带来挑战,医疗费用控制亦是重大挑战 [9] - 需加速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将健康管理作为核心运营环节,通过低成本干预降低长期理赔率以改善风险池结构 [9][10] - 惠民保是政府和市场紧密合作的产品,对参与主体经营能力要求高,应作为“有限竞争”产品,部分市场主体应审慎参与 [10]
中国人寿助力擘画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齐鲁晚报网· 2025-09-12 08:4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服务宁波地区的重要金融力量 通过创新服务与务实举措为市民构筑风险屏障并守护美好生活 同时深度参与地方战略部署 服务实体经济与普惠金融发展 助力高质量发展 [1][7] 普惠金融服务 - 深度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 经办服务覆盖奉化 宁海 象山三地 参保人数达162万人 其中5067人享受待遇 [2] - 深化个人养老金试点 累计完成个人养老金业务保费收入4368.65万元 [2] - 参与"天一甬宁保"承保超100万人次 "甬学保"承保学生人数超100万人 并为新市民 灵活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推出专属保障方案 [3] - 针对妇女 计生家庭 老年人 残疾人等量身定制"妇联保险""计生保险"等特色产品 [3] 实体经济服务 - 为绿色创新环保科技公司核心骨干意外摔伤提供赔付 累计赔付6.3万元(包含伤残责任 住院津贴 医疗费用报销)[4] - 创新推出"企安保""商铺保""物流保""家政保""科技保""员福保"等六大专属产品套餐 覆盖设备制造 批发零售 物流运输 家政服务 高新科技等宁波优势产业 [4] - 服务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发展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承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险保费2296万元 绿色保险业务保费771万元 为540家企业提供超过154亿元风险保障 [5] 战略参与与科技赋能 - 扎根宁波二十余载 累计为超2万家企业提供超500亿元风险保障 助力民营经济 先进制造业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6] - 2025年计划为宁波企业提供超10亿元新增风险保障 重点支持新能源 绿色制造 跨境电商等战略产业 [7] - 强化科技赋能 加快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在核保理赔等环节应用 打造"智能+"服务新模式 客户可通过寿险APP一键投保 实时查询保单 AI智能客服7×24小时响应咨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