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微企业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已推动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14:11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各地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1] -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1] -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2.8% [1] 机制建立背景与架构 - 2024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由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建立该机制 [3] - 国家层面由多部门及银行机构共同参与地方层面建立省市区县三级工作机制 [3] - 区县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按五项标准筛选小微主体融资需求 [3] 机制运行特点 - 科技赋能优化流程共享数据提升对接效率部分地区融入社会基层治理 [3] - 单列外贸板块倾斜资源支持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 [4] - 同步解决小微企业实际经营困难开展助企帮扶工作改善营商环境 [4] 未来工作方向 - 金融监管总局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化需求摸排与信贷直达渠道建设 [4] -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小微主体激发发展动能 [4]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05:02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截至2025年6月末各地累计走访超过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1] -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1] -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2.8% [1] 工作机制建立背景 - 2024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1] - 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 [1] - 旨在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1] 工作机制运行模式 - 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银企精准对接桥梁 [1] - 企业端全面了解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 [1] - 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 [1] 工作机制组织架构 - 国家层面由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 [2] - 地方层面建立省、市、区县三级工作机制 [2] - 各区县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2] 工作机制实施标准 - 按照"五项标准"对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进行摸排 [2] - 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融资对接 [2] - 部分地区强化科技赋能优化流程提升对接效率 [2] 工作机制重点领域 - 单列外贸板块加大对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领域资源倾斜 [3] - 既关注融资问题也注重解决小微企业实际经营困难 [3] - 开展一系列助企帮扶工作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 [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金融监管总局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深做实工作机制 [3] - 高效摸排融资需求畅通信贷资金直达渠道 [3] -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激发小微企业发展动能 [3]
民生银行济南天桥支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进商圈”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7-30 17:41
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 民生银行济南天桥支行开展金融知识"进商圈"宣传活动,针对小微商户和消费者普及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知识 [1] - 活动内容包括讲解小微企业贷款政策、数字支付工具使用、账户安全管理,并结合真实案例分析金融诈骗手段如假冒银行短信、虚假贷款APP等 [1] -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教育短片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银行卡安全使用、防范电信诈骗、理性投资等知识 [1] - 针对中老年商户重点讲解识别"高收益理财骗局"、"无息贷款"等套路,并指导使用手机银行安全功能 [1] 活动形式与反馈 - 活动设置有趣味性有奖问答环节,问题涵盖反诈技巧、理财常识、支付安全等内容,参与者踊跃 [1] - 工作人员收集现场反馈并记录兴趣偏好,未来将持续优化宣传方式与内容 [1] 未来规划 - 民生银行济南天桥支行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推动金融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 [2] - 目标是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帮助群众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2]
潍坊:以创新促发展 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齐鲁晚报· 2025-06-26 05:09
金融供给 - 潍坊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656.4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242.9亿元,合计占全市贷款总额近50% [1] - 创新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行动,包括"增扩提降""金融赋能""五篇大文章"筑基赋能等,优化信贷结构并提升保险保障水平 [1] 融资成本 - 2025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214.49亿元,占小微企业贷款总额的10.18%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11%,累计为企业节省财务支出1.52亿元 [1] 融资效率 - 成立市县两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覆盖经营主体近20万户 [2] - 银行机构通过协调机制累计授信849.54亿元,实际放贷684亿元,规模居全省前列 [2] 信贷机制 - 47家银行机构建立内部尽职免责制度,设置差异化不良容忍度目标,细化免责与追责标准 [2] - 通过制度松绑减负,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以缓解"不敢贷"问题 [2] 政策方向 - 统筹解决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放贷难问题,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1] - 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嵌入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促进信贷资金无缝接续 [1]
80%中国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警戒线
日经中文网· 2025-05-23 11:17
银行业净息差恶化 - 93%的上市银行(54家)2024财年净息差同比下降,反映盈利能力持续减弱[1][3] - 81%的上市银行(47家)净息差跌破1.8%警戒线,较2019年(10%)扩大8倍[3] - 行业平均净息差降至1.52%(2024年底),同比下滑0.17%,创历史新低[3] 净息差收缩驱动因素 - 房地产低迷和贷款利率下降是主因,4月新增贷款平均利率仅3.2%[3] - 内需不足叠加特朗普关税威胁,企业和家庭信贷需求疲软[3] - 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被政策压制(工行小微贷利率3.30% vs 全企业3.26%)[5] 潜在不良贷款风险 - 上市企业潜在不良贷款比率达7.8%,房地产领域风险突出[5] - 官方不良贷款率1.5%被指低估,地方银行信用风险受高管公开警示[5] - 若风险暴露可能引发惜贷,重现日本1990年代经济冷却模式[5] 政府应对措施 - 3月全国人大批准5000亿元公共资本注入,四大行已启动资本补充[5] - 中小银行救助需依赖大行并购,但难以快速解决系统性风险[6]
中国八部门合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9:27
政策发布 - 中国八个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旨在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1] - 参与部门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1] 融资供给 - 政策明确增加融资供给 重点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领域倾斜帮扶资源 [1] - 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法人类贷款、民营类贷款投放 [1] - 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 - 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 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1] 融资成本与效率 - 指导银行加强贷款利率定价管理 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1] - 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合理下放授信审批权限以提高融资效率 [1] - 加大对外贸新业态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以提高精准性 [1] 监管与风险管理 - 定期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开展监管评价和评估 [1] - 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 制定差异化标准并简化分类方法 [2] - 试点提高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营用途信用贷款的核销上限以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2]
利好!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证监会……集体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5-21 23:46
政策发布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涵盖8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旨在改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1] - 政策涉及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强调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政策合力 [1] 增加融资供给措施 - 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走访超过5000万户经营主体,授信超过10万亿元 [2] - 强化小微企业贷款监管引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近7万亿元 [2] - 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到北交所上市 [2][3] - 引导社会资本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支持创投基金加大对初创期、成长型小微企业的股权投资 [3] - 探索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考核机制,提高风险容忍度以支持早期投资 [3] 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 优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鼓励地方政府运用多种方式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支持 [4] - 落实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4] - 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有序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4] 贷款风险管理措施 - 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并简化分类方法 [6] - 研究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核销政策,试点提高小微企业主信用贷款核销上限 [6] - 引导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核销空间和资源,释放更多信贷资源 [6] 监管政策落实 - 健全普惠金融事业部机制,优化商业银行条线管理模式 [6] - 对分支机构普惠金融业务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10% [6] - 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不低于50BP的优惠 [6]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5% 四川银行业持续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四川银行业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17.61万亿元负债17.02万亿元存款余额13.76万亿元贷款余额12.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9%8.37%9.34%11.45% [1] - 1—3月四川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99.28亿元保费规模位列全国第7位 [1]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发展 - 四川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2] - 截至3月末四川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5%制造业贷款余额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67%19.5% [3] - 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5.74%19.13%25.28% [3] - 1—3月四川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44.51万亩提供风险保障2.73亿元累计赔款支出2048.09万元受益农户24.04万户次 [3] - 截至3月末四川绿色融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4%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为446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3] 房地产与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 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869个"白名单"项目授信2821.81亿元发放贷款2595.06亿元 [4] - 截至3月末四川各级工作专班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85.01万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授信8841.2亿元新发放贷款6976.5亿元 [4]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1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度下降40个基点 [4] 金融创新试点进展 - 四川纳入全国8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省(市)成都纳入全国18个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城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从成都扩大到四川全省 [5] - 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当年累放金额同比增长30.97% [5] - 3月14日适用科技企业并购试点政策的首笔贷款完成发放3月18日四川首支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