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赵崇甫:营销的关键是与消费者达成共识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28
很多老板在我面前说他的产品有多么好,可能倒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许这个产品真的很好,但是,自己认为好,或者说从企业视角看是真的好, 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要认为你好。 消费者认为你好,就是你的产品和品牌与消费者达成了共识,只有共识形成后,消费者才会进入一步:购买。 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下单购买,但如果无法与消费者形成共识,消费者会捂紧自己的钱包。 如何形成共识,一定要反向思维,不要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要从消费者心智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营销方式才更容易进入他们的心智。 我把营销的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一是品牌发射信号,二是品牌与消费者形成共识,三是消费者下单购买,四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共鸣,会复购并向别人推 荐,这就是所谓的口碑。 消费者购买之后,体验感的确好,他会自发地介绍,会成为你的义费宣传员和推广员者,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给消费者准备好说辞,准备好表达的平台。 还可以把这种共鸣放大。比如小米的社群,不仅起到了推广小米产品的作用,还是一个免费获得创新和创意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小米品牌与消费者形 成了共创的关系。 赵崇甫/品牌战略专家,以战略定位为核心,提供企业战略、品类战略、品牌 ...
蹭北京大雨热度 雷军果然是生活在热搜里的男人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17
雷军及小米公司的热搜营销策略 - 雷军因发布"暴雨出行小心"微博并配健身照登上今年第73次热搜,展现其"生活在热搜里"的特质 [1] - 小米公关部深谙"雷军效应"流量密码,能将其微博内容精准转化为热搜话题,如"银行卡只剩40亿"等凡尔赛文学 [3] - 公司通过塑造雷军接地气人设(如穿百元T恤)和健康形象(健身照),强化品牌联想和极客精神 [3] 营销手法的精妙设计 - 暴雨提醒微博表面关心民生,实则巧妙植入"雷军"和"小米"品牌 [3] - "除了有钱我一无所有"等自嘲言论是精心设计的"凡尔赛营销",制造反差萌强化科技大佬人设 [3] - 健身照既塑造企业家形象,又暗合小米"为发烧而生"的品牌精神 [3] 公关团队的专业运作 - 小米公关部将雷军打造成"行走的流量包",持续霸榜热搜 [3] - 团队能精准把握网友high点,把微博热搜当作"自家后花园"进行运作 [3] - 雷军热搜比小米新品发布会更准时,展现公司强大的话题制造能力 [3]
抖音、小红书、微博都在玩的 “活人感”,藏着品牌破圈的秘诀?
36氪· 2025-07-03 11:22
社交平台"活人感"趋势 - "活人感"成为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新流行词,指在内容同质化时代稀缺的真实人性化表达 [1] - 表现形式包括高能量内容(如多巴胺穿搭、生命力拍照)、打破精致人设的真实感(明星敖瑞鹏通过抽象小游戏视频圈粉485.1万)[3][4] - 通过情绪化故事引发共鸣(劲仔食品结合脱口秀演绎"打工人摸鱼"场景)[5][8] 品牌营销策略转变 - 从抽象"高端感"转向具象化调性,代言人选择更注重"活人感"特质(文淇的倔强气质、蒋奇明的普通人故事感)[9] - RIO鸡尾酒借势闫妮"微醺姐"人设进行精准营销,强化品牌认知 [11][13] - 企业高管亲自下场互动(雷军社交账号提升小米品牌好感度)[14] 平台生态赋能 - 小红书通过REDGALA活动将社区文化转化为线下IP,强化明星与品牌鲜活形象 [19] - 微博成为高管社交矩阵载体(小米多维触达粉丝构建立体品牌形象)[19] - 抖音制造视觉潮流趋势(欧若风穿搭以高饱和色彩刺激用户互动)[21] 营销方法论升级 - 拟人化营销成为主流(蜜雪冰城玩偶、多邻国官号活泼互动)[16][18] - 平台通过"洞察+造风"双角色放大用户原创内容价值,提升粘性并形成传播裂变 [21] - 行业从数据驱动转向情感共鸣,真实人性化表达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 [23]
周鸿祎:雷军比我做得出色太多,很多地方要向他学习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38
公司财务表现对比 - 360在2024年营收为79.48亿元,同比减少12.23%,净亏损10.94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4.92亿元 [2] - 小米在2024年总收入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2] 企业家影响力与个人品牌 - 雷军通过个人品牌打造积累4500多万粉丝,为企业带来巨大曝光度并缩减传统营销开支 [4] - 周鸿祎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积累1600万抖音粉丝,成为车圈顶流 [4][5] 行业竞争与历史背景 - 360与小米虽非同一赛道,但360创办更早,目前财务表现和行业影响力与小米差距显著 [2] - 周鸿祎与雷军曾因360与金山毒霸竞争产生恩怨,成为话题人物 [5] 企业家学习与行业趋势 - 周鸿祎公开认可雷军的企业家IP策略,并亲自实践直播和短视频营销 [4] - 企业家个人品牌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对产品流量和用户吸引具有关键作用 [4]
重磅!河源离境退税“首店”授牌,境外旅客购物退税更便捷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03
离境退税政策落地河源 - 河源市首家离境退税商店在市区万隆城购物中心小米之家授牌 标志着河源加入离境退税便利化城市行列 可为境外旅客提供便捷优质购物体验 [1] - 市商务局 源城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参与授牌活动 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1]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内容 - 境外旅客离境时 可对退税商店购买的物品退还增值税 商务部等6部门近期发布优化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修订管理办法 推出便利化措施 [3] - 新政策将退税门槛从同日同店消费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人民币 [5] 政策执行与推广 - 市商务局 市税务局 源城区税务局联动上门服务企业 辅导政策知识 加快备案流程 推动河源市明易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旗下4个小米之家网点成为首批离境退税商店 [5] - 政策落地是河源深化对外开放 推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未来将继续发动更多企业备案 增强入境消费吸引力 [7]
大促简化,是电商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搜狐财经· 2025-06-06 14:35
大促策略转变 - 天猫618主玩法从满减变为立减,第一波平台立减85折,可叠加品类券、88VIP大额券、直播红包使用,第二波88VIP用户可叠加无门槛9折券,全程无需凑单[3] - 品牌对大促诉求多样化,更多品牌推出新品并注重会员运营和品牌力沉淀[3] - 大促核心从以价换量转向鼓励品牌多维生长和优质商品爆发,满足消费者简单折扣需求的同时降低参与门槛[4] 大促效果数据 - 天猫618第一阶段家电、家居、家装、3C数码等行业成交同比双位数增长,217个品牌成交破亿[6] - 参加国补的家电家装、手机数码等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283%[6] - 潮玩、宠物、相机等趋势品类增速显著,宠物行业100分钟成交金额超去年首日全天,653个宠物品牌成交同比翻倍[11] - 数码相机品类累计成交同比增长86%,富士成交同比增长170%,大疆增长540%[12] - 进口消费快速增长,374个海外品牌成交同比翻倍,Nintendo任天堂开卖10分钟破亿[12] 品牌表现分化 - 首波开卖1小时苹果、美的、海尔、小米等43个品牌破亿,亿元俱乐部品牌数量较去年618同期增长超50%[11] - 国补叠加天猫618后部分家电家装、手机数码产品可低至5折[11] - 玩具潮玩行业BABYGO、Sonny Angel、宝可梦、巧虎实现三位数增长[11] - 淘天在宠物、潮玩行业市占率分别达67%与70%,约为业内第二名的3倍[11] 玩法简化影响 - 满减变立减后某国产运动户外商家退款率降低10%,GMV稳定增长[16] - 淘宝直播采用红包叠加消费券机制替代满减,第一波定金红包2126万人领取,共省6.5亿[17] - 简化玩法打破满减对消费金额和品类的限制,释放机会给非刚需标品如潮玩、宠物等[16] 平台战略升级 - 天猫618期间超200款大牌"超级新品"全网首发,数量同比增长90%[20] - 天猫与小红书合作"红猫计划",实现种草后直跳购买,美妆、大健康品类ROI表现良好[27]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4000万单,为3C、超市等品类丰富交易场景[27] - 天猫30万品牌旗舰店和5000万88VIP会员构成品牌长期运营基础[25] 行业趋势变化 - 新一代品牌需关注多维度长周期发展,北大国发院CBI500榜单显示苹果、华为、小米位列前三[23] - 增速前三品牌为光与夜之恋、IQOO、益倍适,反映情绪消费和学生市场潜力[23]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具有强产品创新或IP能力的品牌进入榜单前列[23]
从“海淘”到“中国购”:全球消费版图正在重构
消费日报网· 2025-05-20 10:44
行业趋势 - "中国购"正成为全球消费市场新趋势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244 86% 金额增长128 04% [1] - 入境游客在华消费总额达942亿美元 同比激增77 8% [1] - 传统"海淘""代购"模式被"反向代购"取代 反映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提升 [1][5] 政策支持 - 中国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 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2] - "即买即退"退税政策试点地区办理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全国增速的18倍 [2] - 六部门联合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推动退税商店扩容和商品供给丰富 [2] 支付生态 - "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服务降低境外游客支付门槛 支持国际信用卡和境外电子钱包直接消费 [3] - 移动支付场景持续创新 包括广交会"碰一下"支付 迪士尼无感停车 SKP刷脸支付等 [3] - 跨境支付壁垒被打破 支付体验提升激发外国游客持续消费动力 [3] 国货品牌 - 华为手机在欧洲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竞争 大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份额 [4] - 小米智能生态链覆盖200多品类 在印度东南亚市场占有率攀升 [4] - 安踏收购亚玛芬体育后海外营收快速增长 格力空调中东稳定性测试获最优评级 [4] - 花西子"东方彩妆"引发海外仿妆热潮 国货通过技术创新完成"品质革命" [4] 市场影响 - 政策红利 支付体验 国货品牌形成"三重共振" 推动"中国购"成为全球经济观察窗口 [5] - 消费趋势转变反映中国市场活力 高水平开放政策将持续强化这一趋势 [5]
美国高关税,对中国经济有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集思录· 2025-04-07 22:22
外贸依赖与顺差问题 - 中国对外贸依赖程度较低但对顺差高度依赖 若顺差减少需政府加杠杆对冲 消费难以成为替代动力 养老金差距制约消费潜力[1] - 2023年中国出口占GDP比重为19.7% 远低于2006年的36% 在全球195国中排名第159位 对美出口占比不足3%[12] - 近年外贸顺差表现强劲 为经济调整提供缓冲空间[4] 关税影响与产业升级 - 美国加征关税后 中国商品相比欧盟可能仍具价格优势 因价差扩大效应(80的20%大于40的34%)[5] - 关税将加速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 推动国产替代进程[7][8] - 低端制造业利润约10% 20%关税将侵蚀全部利润 中端制造业20-30%利润也面临类似压力[9] 经济结构调整 - 外贸受阻可能促使政策转向大基建 通过拉动房价和通胀刺激内需[4] - 产业调整将导致GDP增速放缓 失业率上升 资金外流压力加大[9] - 房地产行业持续暴雷 相关股票风险加剧 高性价比产品更受市场青睐[3] 制造业竞争力 - 美国制造业回流需数十年周期 短期产能不足将推高本土生产成本[5] - 越南(87.2%)、德国(43.4%)、韩国(44%)等出口依存度显著高于中国[12] - 终端价格涨幅可能超过中国商品关税绝对值 影响美国消费者选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