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搜索文档
超大规模市场!又一万亿元风口,来了
经济网· 2025-11-18 08:2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并已纳入“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 [1] - 该优势体现在消费、产业、创新、物流、开放等多个方面,当前重点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1] - 超大规模市场不仅体现为人口规模,更体现在消费层次的丰富多元和消费模式的创新迭代 [11] - 通过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可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25] 消费市场规模与地位 - 中国拥有14亿消费者,支撑起全球独有的巨大消费市场 [2] - 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销量全球榜首 [4] - 是蔬菜、水果、猪肉、水产品、鸡蛋等农副产品的最大消费国 [4] - 拥有超过9万块电影银幕,构筑全球最大电影放映网络 [6] - 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内旅游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49.98亿,同比增长18% [6]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今年前10月达12.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 [8] -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达到563.7万亿元 [10] 消费模式创新与结构升级 - 电商生态拓展边界,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生态试验场”,即时零售的30分钟送达模式重塑居民生活习惯 [13] - 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7800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5% [15] -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文化旅游、医疗健康、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为消费扩大注入新动能 [17] - 服务消费加速崛起,线下演出、音乐节、体育赛事、展览、市集等百花齐放 [19] - 年轻人个性化、悦己化、圈层化的消费偏好引领新需求,“IP+消费”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流量密码 [21][22] - 夜经济潜力显现,上海某街区夜间客流环比增长约15%,夜间租户营业额环比增长近20% [21]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海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的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15.3% [24] 市场潜力激活与发展前景 - 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源于超大规模人口所蕴含的需求升级,并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互促进 [25] - 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新业态进一步催生新模式,形成良性互动 [25]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扩大内需既有空间又有潜力 [25] - 需让居民收入增速同经济增长更同步,以增强消费市场后劲和发展潜力 [26] - 需取消对合理消费环节的不合理限制,打通堵点,优化消费环境,使产品品质与消费需求升级有效匹配 [26]
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看展览 “十四五”期间多彩文化点亮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8 22:0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2] - “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3] - 老百姓可通过手机免费听讲座、学艺术、看展览,文化服务便捷性提升 [2] 旅游景区发展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 [5] - 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服务品质等方面加快焕新升级 [5] - A级景区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5]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9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3:54
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同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1] 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 红色旅游景区如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游客云集,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 [1] - 丰收、中秋主题备受青睐,例如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湖北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中秋夜专场活动 [1] - 城乡消费场景协同发力,湖南长沙商圈融合购物与演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以"村马"赛事串联长桌宴与文创集市 [1] - 非遗体验受欢迎,如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 [2] - 科技赋能新场景,包括深圳龙岗机器人主题街区、北京亦庄机器人主题餐厅和4S店、湖北随州银杏谷水幕电影等"文旅+科技"体验 [2] 文化演艺与展览活动 - 北京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昆曲、赣剧、秦腔等剧目 [2] - 假期演出展览精彩纷呈,中国美术馆"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剧《永乐未央》、北京人艺话剧《雷雨》吸引大量观众 [2] 入境旅游与区域合作 - 入境旅游迎来热潮,重庆磁器口古镇、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景区外国游客增多,文化游、购物游受喜爱 [1] - 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 [2] 惠民措施与智慧管理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2] - 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 [2] - 智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甘肃敦煌莫高窟启用新一代数字导览系统,杭州西湖、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等景区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技术 [2]
国庆中秋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近80项活动
新京报· 2025-09-29 19:59
展览活动总览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近80项展览和文化活动 [1] 新开幕展览 - "文景之治——帝陵深处的盛世图景"展于9月22日在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开幕,精选180余件(套)汉文帝霸陵及汉景帝阳陵出土文物 [1] - 首都博物馆于9月30日推出"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实证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贡献 [1] - 北京艺术博物馆推出"彩陶艺术之巅峰——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展",遴选来自甘肃省的59件马家窑文化彩陶精品 [1][5] - 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推出"山水连城——海淀历史文化展",系统展现海淀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文明发展 [1][7] - 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推出"宫廷艺术与文人范式——家具家居的中式美学与生活方式特展",通过百余件珍贵展品展现传统家具美学 [1][8] 主题文化活动 - 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周末研学活动,回顾党中央进京赶考历史,学习香山红色革命文化 [2][7] - 北京天文馆举办"逐梦星河,礼赞祖国"活动,将天文探索与爱国情怀深度结合 [2][6] - 北京奥运博物馆举办"我爱我的祖国"微讲座活动,介绍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2][6] - 居庸关长城举办"居庸山月"中秋晚会并面向全国直播,该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 [4][7] 特色中秋活动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琉光璃彩·月动双节——琉璃施釉体验活动",观众可体验琉璃构件施釉的过程 [2][5] - 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北顶娘娘庙举办"月盈中秋 桂香满园——2025中秋游园会"及"中秋团圆,香韵共赏"活动 [4][6] -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博物馆举办"操偶弄月·灯谜会"活动,设置月兔木偶互动打卡立牌和猜灯谜环节 [6] - 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举办"石韵伴月话中秋 地质寻幽庆团圆"主题活动,包含传统花灯DIY和猜灯谜活动 [7] 文创与特色体验 -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推出文创折扣活动,10月1日至8日购买两件产品享九折,五件及以上享八折 [3]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推出购物满赠活动,消费满200元赠明信片或文创红包信封,满300元加10元赠送牡丹面膜 [5]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北京博物有'吉'市"活动,20余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齐聚,上千款特色文博文创新品集中亮相 [5] -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恢复"祈佑蟾宫"中秋拜月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7]
文商旅体融合激发消费活力 1-8月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
北京商报· 2025-09-18 10:11
此外,国际化消费氛围愈加活跃,今年以来,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入境游接待服务更加便利,市文 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1-7月入境游客达44.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5亿元,增长均超3成。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更追求沉浸式、个性化、悦己型的消费体验,北京消费市场向服务性消费转型升级 的特征更加明显。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出 台《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北京需要继续丰富首都各类优质服务供给,增强促消费政策 协同联动,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发展。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卓澜)今年以来,北京服务消费市场表现较为活跃。9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 悉,1-8月,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文化娱乐、信息和交通相关领域服务带动作用明显。 电影、展览、演出等文化娱乐服务供给更加优质、丰富,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营业性演出票房收 入和观众人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通过互联网直播购物、点餐、打车、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 分,全市互联网平台对个人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成。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持续增长,1-7月全市铁路、 ...
截至8月中旬鸟巢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总观演人数近240万人次
北京商报· 2025-09-17 21:53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与消费活力激发 - 文商旅体融合深入推进,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型演唱会等活动联动重点商圈激发消费活力 [1]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朝阳区10余个重点商圈吸引客流超500万人次,销售额超4.8亿元,周环比增长均超10% [1] - 截至8月中旬,鸟巢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总观演人数接近240万人次,带动场馆周边消费增长 [1] 国际化消费与入境游市场 - 国际化消费氛围活跃,过境免签政策优化,入境游接待服务便利化 [1] - 今年前7个月入境游客达44.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41.5亿元,两项指标增长均超三成 [1] 服务性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 消费市场向服务性消费转型升级特征明显,消费者追求沉浸式、个性化、悦己型消费体验 [1] - 今年前8个月,北京全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4% [2] - 文化娱乐、信息和交通相关领域服务带动作用明显 [2] 文化娱乐服务供给与需求 - 电影、展览、演出等文化娱乐服务供给更优质丰富 [2] - 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互联网服务与居民出行需求 - 互联网直播购物、点餐、打车、休闲娱乐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全市互联网平台对个人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一成 [2] - 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持续增长,今年前7个月全市铁路、公路、航空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3%和2.7% [2]
暑期促消费活动持续升温,北京将举办500余项特色活动
新京报· 2025-07-17 15:08
暑期促消费活动总体规划 - 北京市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 - 六部门联合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聚焦居民消费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1] - 暑期将联动16区及重点商圈举办500余项特色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1] 精品购物领域 - 全市16区及重点商圈7月开展百余项活动,包括景泰蓝夜场文化体验季、集章游园会、夏日清凉节等 [2] - 北京市珐琅厂推出梦幻景泰蓝夜游会等四大主题活动,西城区举办文化集市设置图书展销等四大板块 [2] - 步行街和重点商圈联合国际品牌开展惠民促销,结合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2] 精致美食领域 - 东城区启动消夏美食节和簋街不夜节,开展线上促销和商户展卖 [5] - 西城区举办"文化西城美食节"和啤酒嘉年华,汇集全球美食和100余款精酿啤酒 [5] - 第34届燕京啤酒文化节设置国际美食长廊,覆盖50余个售票渠道并联动200余家企业推出折扣 [5] - 发布10条特色美食线路,与10省驻京办合作打通跨省美食供应链 [7] 精彩旅游领域 - 推出150余场夏日主题活动、6200余场演出和3800余场惠民文化体验活动 [8] - 房山区云居寺等景区对中高考毕业生免票,北京欢乐谷等推出专享优惠 [9] - 设计10条研学线路和6条入境旅游线路,推出7条京郊乡村旅游线路 [9] - 部分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完善24小时综合服务中心功能 [9] 精美展演领域 - 7月起将举办老字号嘉年华、儿童戏剧节、非遗文化课堂等多元活动 [10] - 老字号嘉年华推动品牌进社区和商圈,儿童戏剧节结合非遗手工和科技好物 [10] - 政策支持文娱新业态发展,鼓励历史文化场所活化利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