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车贷
icon
搜索文档
助贷新规倒计时 多家银行披露“白名单”
北京商报· 2025-09-16 00:14
从资金供给方到全流程管控 助贷新规明确,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需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 业务规模适度"的原则,这一要求直接指向过往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暴露出的粗放发展问题。"过去分行 自主经营,导致合作机构鱼龙混杂,现在要求所有合作必须经总行名单制管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隔离 风险。"某银行个贷部门人士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合作机构呈现鲜明"头部导向" 助贷新规正式实施在即,银行正加速调整互联网贷款业务布局。9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 新规落地前夕,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披露了互联网贷款 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从披露的情况来看,这些银行的合作机构主要集中在民营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流量平台、保险及 融资担保机构等类型,并呈现鲜明的"头部导向"。 具体来看,9月12日,徽商银行披露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主要合作方包括蚂蚁智信、宿迁 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头部机构,合作覆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 付结算、风险分担、逾期清收五大环节。例如,在营销获客端,徽商银行与蚂蚁智信、宿迁钧腾等机构 合 ...
新规实施倒计时!多银行披露助贷合作名单,资金“躺赢”模式不再
北京商报· 2025-09-15 21:49
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调整 - 多家银行包括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上海银行加速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 聚焦头部民营银行、流量平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保险及融资担保机构等类型 [1][3] - 徽商银行合作方覆盖蚂蚁智信、宿迁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头部机构 合作环节包括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逾期清收五大业务领域 [4]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智信、支付宝、银联数据、网商银行等 明确遵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开展业务 [4] 助贷合作头部集中趋势原因 - 银行选择头部合作方核心逻辑从冲规模转向保合规 头部机构资质经过市场验证 合规底线清晰 风控体系成熟 降低银行后期被追责风险 [5] - 头部流量平台用户基数和场景稳定性帮助银行在严控规模增速监管要求下维持基本业务盘 避免业务断崖式收缩 实现风险可控的业务总量平衡 [5] - 这种共性选择表明银行机构充分响应助贷新规监管精神 从源头规范互联网助贷业务 提升业务质量 [1][5] 助贷新规对银行角色与运营的影响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业务规模适度"原则 解决过往分行自主经营导致合作机构鱼龙混杂问题 进一步隔离风险 [6] - 银行从资金提供方转向全流程管控 推动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 但分行失去自主合作权后积极性易受挫 总行需承担全部风控责任易陷入保守心态 [7] - 总行需同时控制规模增速和压低不良率 可能先砍掉高风险客群 短期内业务收缩几乎成为必然 互联网贷款竞争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机构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7] 银行差异化发展路径 - 头部银行有资金和科技优势 应向生态闭环方向发展 把控高频场景、搭建自营平台 抓牢获客与风控主动权 甚至通过开放API扩大生态边界 [8] - 中小银行需聚焦区域深耕 绑定本地政务、社区商超等场景 依托线下网点与线上轻运营降低成本 通过合作合规技术公司补齐风控短板 无需追求"大而全" [8] - 头部机构有望从持牌业务逐步进阶到平台业务 借助科技能力与流量、客群积累为同业机构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中小机构需及早规划自营发展路线 [8]
微众银行业务结构失衡营收十年首降 启动“新十年”战略谋突围成效待考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16
微众银行经营现状 - 2024年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下降3%,为近十年来首次下降 [1][2] - 归母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增长0.81%,增速首次低于10% [1][2] - 利息净收入301.98亿元,同比增长0.12%,占营收79.2% [2][5] - 非利息收入79.30亿元,同比下降13.79%,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5.88亿元,同比下降17.96% [5] 业务结构分析 - 个人贷款余额2166.8亿元,消费贷占比93.6% [8] - 微粒贷年化利率7.2%-24%,日利率0.02%-0.05%(年化7.3%-18.25%) [8] - 净利差2022-2024年分别为5.47%、5.93%、5.07%,显著高于传统银行(普遍低于2%) [4][5][7] 竞争优势 - 依托腾讯生态,个人有效客户4.24亿,微粒贷累计服务超7000万借款客户,日均放贷93万笔 [1][10] - 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营收约10%,智能风控系统决策时间3秒,准确率99.7% [9] - 区块链应用于电子发票存证,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出"数字人民币+消费信贷"产品 [9] 战略转型方向 - 2025年启动"新十年"战略,成立四大事业群,聚焦科技输出与国际化 [11][12] - 境外平台微众科技已与印尼、泰国20余家机构合作推广Openhive数字银行技术 [11] - 面临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竞争,流量红利消退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