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银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币被戳穿!不是新货币,是法币的影子,风险比你想的大
搜狐财经· 2025-07-21 05:32
稳定币本质与特征 - 稳定币市场规模从50亿飙升至2500亿,五年增长50倍,渣打银行预测2028年或达2万亿[1] - 本质为以法币为锚的货币基金,与支付宝余额宝功能相似,核心差异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3] - 与法币为1:1对应关系,存量受法币供应量限制,无法脱离法币独立存在[3] - "稳定"特性依赖与法币锚定,但存在脱锚风险,如发行初期炒作或跨境监管套利导致的溢价[4] 美元稳定币崛起动因 - 华尔街推动动机为拓展金融产品交易场景,通过稳定币交易抽佣创造新收入来源[5][6] - 美国政府意图利用美元稳定币巩固全球美元霸权,简化跨境支付以提升美元使用黏性[8] - 两者形成利益联盟: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政府强化货币主导权[8] 行业风险与监管趋势 - 无监管状态下可能成为超主权资金流动通道,引发洗钱、资本外逃等系统性风险[9][10] - 潜在挤占银行存款业务,威胁传统银行体系稳定性[10] - 各国监管态度分化: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抢占试验田地位,欧洲警惕货币主权侵蚀[11][12]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 稳定币无法替代人民币国际化基础,需依靠国债流动性、银行体系稳健性及股市吸引力[13][14] - 人民币稳定币仅为辅助工具,国际化的核心在于提升本币信用与市场深度[14]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关系 - 数字人民币定位为零售支付工具(To C),稳定币侧重企业跨境结算(To B),两者应用场景无直接竞争[15][16] - 两者均需接受央行监管,包括牌照管理、资金托管及反洗钱审查[17] 行业格局与未来展望 - 稳定币实质为传统金融产品技术升级,非颠覆性创新[18] - 长期看监管机构将逐步收回控制权,市场自由发展空间有限[10][17]
油市翻腾,股市“静默”! 战火阴云之下 期权策略深陷两难困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08:18
地缘政治与期权市场困境 -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导致期权交易员陷入两难:卖出波动率怕突发冲突升级造成损失 买入波动率又可能因实际波动低迷而持续亏损 [1] - 美国B-2轰炸伊朗核设施后 地缘政治张力加剧 油价自以色列空袭伊朗以来飙升11% 油市波动率升至2022年俄乌战争以来最高 [1][3] - 隐含波动率(IV)自春季高位回落 但实际波动率(RV)更低 形成"IV > RV"叠加"RV极低"的典型错位 使期权定价陷入矛盾 [2][10] 原油与股市波动率分化 - 原油市场对地缘冲突反应剧烈:WTI 1个月期隐含波动率跳升20个百分点至51% USO IV/SPY IV之比达2020年疫情初期以来最高 [3][6] - 股市表现相对平静:标普500指数仅下跌1.3% 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幅价差扩大至一年高位 MSCI世界指数呈现"沉寂"行情 [3][7] - 原油波动率飙升与股市静默形成鲜明对比 推动华尔街推出更多"油-股"双边与双重二元混合交易 [12] 期权交易策略挑战 - 传统做空波动率策略(如卖出跨式/宽跨式)面临无上限损失风险 买入波动率策略则受时间价值衰减和IV下滑双重打击 [2][8] - 短期"做多伽马"策略难以复制4月杠杆收益 因头条新闻风险减弱及7月9日关税截止日临近 [11] - 买方机构采用"股票替代"策略 例如有交易员在2027年到期美股看涨期权投入超30亿美元溢价 [12] 市场参与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对特朗普政策反复出现疲态 市场情绪从"买入美国"转向模糊立场 但仍习惯风险消退后迅速反弹 [7][11] - 对冲基金持续寻找高杠杆机会 量化投资策略中波动率套息需求旺盛 整体市场持仓不足导致"痛苦交易"上升趋势 [13] - VVIX指数升至一年高位 显示市场对冲大幅波动的意愿增强 零日到期期权占比创新高达59% [10][11][12]
年亏损4200亿?美债崩盘在即,日本兜不住了,人民币或大幅升值?
搜狐财经· 2025-06-01 10:25
美债市场风险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冲破5%,引发市场对美债安全性的担忧 [2] - 日本四家大型寿险公司上一财年国内债券持仓浮亏达600亿美元 [2] - 日本金融机构被迫抛售美债自保,美债风险持续蔓延 [5] - 美债市场被指庞氏骗局濒临破产,债务规模达36.2万亿美元,占GDP123% [5] 资本流向变化 - 全球资本正从美债市场撤离,欧洲和中国成为避险首选 [2] - 5月25日单日23亿美元逃离美债市场 [10] - 高盛将中国列为最安全避风港,预测人民币离岸汇率短期升值至1:7 [7] - 人民币升值可能引发中国股市及人民币资产价值重估 [7] 黄金市场动向 - 5月纽约交易所黄金交割量同比飙升700% [10] - 摩根大通从最大黄金空头转为多头,大规模购买黄金 [11] -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达7377万盎司,创历史天量 [12] - 2024年5月黄金交割量达22508份,同比增幅718% [11] 人民币汇率策略 - 中国央行正与国际投行博弈,增加流动性以稳定人民币汇率 [14] - 央行目标为保持汇率稳定,避免短期大幅波动影响制造业 [14] - 国际投行将人民币目标价定在7附近,体现长期稳定升值策略 [16] - 中国更追求长期稳定升值而非短期快速升值 [16]
美元霸权松动黄金需求创新高,全球资产配置格局迎来重大转变
搜狐财经· 2025-05-30 22:29
美元信任基础松动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7.8%,较2023年底下降0.6个百分点,创1995年以来年末新低,十年累计下滑超8个百分点 [3] -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已全部剥夺美国3A评级,穆迪于5月16日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主因长期财政状况恶化 [3] - 瑞银将美元评级下调至"不具吸引力",预计美元将再次走弱,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到日元、欧元、英镑和澳元等其他货币 [3] 黄金地位提升 - 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达4974吨,较2023年增长1.5%,创历史新高,主要由各国央行强劲购买和投资需求增加推动 [4] - 高盛预测全球央行买金势头将持续至少两年,基准金价2025年底或达3700美元/盎司,经济恶化情况下或上涨至4500美元 [4] - Kitco调查显示58%散户交易者预计2025年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22%预计在2800-3000美元/盎司之间 [4] 全球资本流动变化 - 香港金融管理局外汇基金美元资产占比从几年前90%以上降至约79%,人民币、欧元及日元资产占比上升 [5] - 道明证券表示投资者正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资产,因美国相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优势消失 [5]
关税战后是资本战?隐藏“资本税”伏笔,特朗普“大漂亮”法案引发市场强烈警惕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08:49
美国《大漂亮法案》第899条潜在影响 - 核心观点:第899条税收条款可能将贸易战升级为资本战,威胁外国投资者持有的数万亿美元美国资产 [1] - 条款内容:对目标国家投资者在美国的被动收入征收递增式惩罚税,首先提高5个百分点,每年再增加5个百分点,最高可达法定税率基础上20个百分点 [1] - 立法背景:美国法院阻止特朗普对等关税后,政府更迫切寻找替代资金来源 [1] 条款历史意义与政治支持 - 历史意义:若通过将成为自1984年和1966年以来对美国外国资本税收待遇最广泛的不利变化 [2] - 政治支持:获得共和党广泛支持,可能保留在参议院最终和解方案中 [7] 条款三大关键特征 - 税收武器化:明确使用对外国持有美国资产的税收作为筹码推进美国经济目标 [6] - 启动门槛低:财政部长发布"歧视性国家"清单即可触发 [6] - 双赤字融资威胁:暂停里根时代外国政府例外条款,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将下降近100个基点 [6] 目标国家与受影响主体 - 主要目标:对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国家(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及运用全球最低企业税协议条款的国家 [4] - 受影响者: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政府投资实体、零售投资者和在美持有资产的企业 [5] 市场影响与潜在后果 - 财政影响:预计十年内增加1160亿美元税收,但可能导致外国投资者大规模撤离美国资产 [8] - 市场表现:标普500指数今年仅上涨0.4%,德国基准指数上涨20%,中国香港股市上涨18%,彭博美元指数下跌约7% [8] - 利率影响:可能进一步推升长期利率,本月美国长期利率已创多年新高 [8] - 美元压力:通过抑制新外国资金流入,美元将面临承压局面 [9] 华尔街分析观点 - 德银观点:为美国政府创造将贸易战转变为资本战的空间 [3] - Gavekal观点:条款旨在为特朗普提供谈判工具,迫使各国取消数字服务税和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 [7] - 摩根士丹利观点:条款将削弱美元并打压具有美国敞口的欧洲股票 [8]
5月27日电,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
快讯· 2025-05-27 16:15
公司动态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 [1] 行业动态 - 利弗莫尔证券披露牧原食品港股上市信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