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换电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注销!蔚来,最新回应!
DT新材料· 2025-07-07 23:57
【DT新材料】 获悉,7月7日, 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江来公司)宣布注销,与蔚来此前获得 独立生产资质有关。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江来公司新增1条注销备案公告,提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自2025年6 月10日起至2025年7月24日止。 江来公司的注销,印证了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终止: 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始于2016年。彼时,双方达成协议,蔚来旗下车型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尾部需贴 有"江淮汽车"的标识。 虽然当前蔚来与江淮汽车在制造层面的合作已经结束,但是不影响双方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其他层面合作: 2024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持续深化换电业务的合作。 说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于蔚来汽车 及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 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15355132586(微信号:dtmaterial)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签署合资意向书,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资本层面的合作。 2021年,蔚来与江淮汽车联合成立江来公 ...
谁说宁德时代“不缺钱”
虎嗅APP· 2025-05-22 23:11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表现 -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涨幅达16.43%,市值一度攀升至1.39万亿元[1] - 此次IPO募资净额约353亿港元,为2023年迄今全球最大IPO及过去四年最大香港IPO[1]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全球知名机构和资本[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持续增长,2023年一季度已超3200亿元[3] - 自由现金流指标屡创新高,2023年一季度超过1500亿元[3]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183.6亿元、186.1亿元和48.1亿元[12] 募资用途分析 - 90%资金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总投资49亿欧元(约430亿港元),规划产能72GWh[8] - 10%资金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用途[8] - 欧洲工厂建设成本显著高于国内,德国工厂单GWh成本达1.43亿美元(约10.32亿元),匈牙利工厂单GWh成本0.68亿欧元(约5.57亿元)[7] 欧洲市场扩张战略 - 欧洲市场规划产能需达到300GWh起步,对应中国汽车市场电池供应能力[7] - 目前仍有200GWh产能建设需求,预计需要1200-1600亿元投资[9] - 匈牙利项目推进受阻,一期投入进度仅26%,面临政治和环保阻力[9] 换电业务布局 - 乘用车换电业务"巧克力换电"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中期目标10000座[11] - 重卡换电业务"骐骥"计划2023年在13个核心区域建设300座换电站[11] - 换电站建设成本估算:乘用车260万元/座,重卡420万元/座,2025年普及目标需投入40亿元硬件成本[11]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面临"增利不增收"趋势,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但市占率稳定在37%[15] - 液态锂电池行业成熟导致价格下跌,面临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压力[15] - 通过海外扩张、换电布局和技术研发寻找新增长曲线[16][18] 上市战略意义 - 双线上市架构为海外合规和品牌传播提供帮助,提升国际透明度[13] - 提前储备资金应对海外建厂、换电网络建设等大规模资本开支需求[12] - 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布局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极限性能研发[18]
谁说宁德时代“不缺钱”
虎嗅· 2025-05-22 11:20
上市表现与募资规模 - 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03750,首日股价涨幅达16.43%,市值一度升至1.39万亿元[1] - 此次IPO为2023年迄今全球最大IPO及过去四年香港最大IPO,募资净额约353亿港元,吸引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基石投资者认购[2] - 尽管公司一季度货币资金超3200亿元,自由现金流达1500亿元,仍选择募资[6][7] 募资用途与欧洲产能布局 - 募资90%投向匈牙利电池工厂项目,总投资49亿欧元(约430亿港元),规划产能72GWh,一期已投入7亿欧元[10] - 欧洲单GWh建设成本显著高于国内:德国工厂达1.43亿美元(10.32亿元),匈牙利工厂0.68亿欧元(5.57亿元),洛阳基地仅2.67亿元[12] - 公司与Stellantis合资在西班牙建厂,投资41亿欧元,规划年产能50GWh,单GWh成本0.82亿欧元(6.71亿元)[13] - 欧洲市场目标产能需达300GWh,当前缺口约200GWh,对应资金需求1200-1600亿元[14][15] 换电业务布局 - 乘用车换电业务"巧克力换电"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中期目标10000座[21] - 重卡换电业务"骐骥"计划2024年在13个核心区域布设3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覆盖全国80%物流运力[21] - 换电站建设成本估算:乘用车260万元/座,重卡420万元/座,2025年硬件投入需40亿元[22] 研发投入与战略考量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183.6亿元、186.1亿元和48.1亿元[23] - 公司面临液态锂电池市场成熟带来的"增利不增收"瓶颈,需通过海外扩张、技术突破和换电布局寻找新增长曲线[28][29] - 港股上市不仅补充资金,还提升国际透明度,助力海外合规与品牌传播[24] 战略方向与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多领域布局(海外建厂、固态电池研发、换电网络)抢占能源变革先机[30][31] - 行业竞争加剧:比亚迪等车企自产电池挤压市场份额,客户倾向多元化供应链[28]
科达自控:2024年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同比增长208.65%
全景网· 2025-05-20 17:53
交流会上,问及2024年哪个业务板块表现比较好及原因是什么,科达自控董秘任建英表示,公司的业务 目前主要集中在智慧矿山和新能源充换电领域,业务模式不同,业务增长规模有差异。2024年公司新能 源充换电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该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65%。该业务以社区充电为主、公共充 电为辅、换电为补充,解决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重卡等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的充换电补能 需求。该业务具备平台属性,属于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得益于公司在该领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优 势,实现了营业收入自2022年300多万元、2023年3100万元、2024年9700万元的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 全国社区充电细分赛道的龙头。同时,得益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电动自行车 充换电市场规模显著增长。充电领域,根据博研咨询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23年至2025年中国 电动两轮车充电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换电领域,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2024年6月发 布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骑手换电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4%,居民换电渗透率有望达到15%。在此基 础上,公司持续提升物联网技术,加大市场 ...
宝馨科技2024年财报:亏损扩大至7.67亿,智能制造与新能源双轮驱动难挽颓势
搜狐财经· 2025-05-05 21:5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3.36亿元,同比下降42.16% [1] - 归属净利润为-7.67亿元,同比下降297.90% [1] - 扣非净利润为-7.20亿元,同比下降260.39%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30%,同比下降10.17个百分点 [6] - 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93%,较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 [6] 智能制造业务 - 智能制造业务营收为2.53亿元,占总营收75.42%,同比大幅下降 [4] - 公司在苏州、蚌埠、厦门、菲律宾等地建有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4] - 主要专注于钣金、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及其他新能源高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4] - 客户粘性较强,但生产工艺和销售渠道仍需优化 [4]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电池及组件、新能源电站开发以及充/换电业务 [4] - 重点探索异质结(HJT)及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技术路线 [4] - 推出"馨屋顶"品牌,提供定制化户用光伏解决方案 [4] - 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下行导致新能源业务营收不佳 [5] - 以890万元价格转让宝馨智慧能源100%股权,实现低效资产剥离 [5] 经营模式与战略 - 采用战略管控模式,确保子公司平稳运行 [6] - 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 [6] - 智能制造板块依托渠道优势拓展产品与设备更新服务 [6] - 公司秉持"智能制造+新能源"发展战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