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创价值·塑生态·启新程——上海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摩根资产管理:百年资管机构打造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证券报· 2025-11-13 06:46
行业改革背景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受托责任为核心提出系统性改革措施,覆盖公司治理、产品创新、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全链条 [1] - 改革以长期主义为导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清晰路径 [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在2023年全资与更名后,全面开启本土化新征程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330亿元,较两年前实现翻番,行业排名提升20位 [1] - 公司秉持“全球视野,做多中国”理念,深耕中国基金行业21年 [2] 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近20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年化收益率达13.50%,排名行业前十 [2] - 杜猛管理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超过14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6% [5] - 李博管理摩根核心成长超10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1% [5] - 李德辉管理摩根科技前沿基金超9年,任职年化回报率接近14% [5] 主动管理能力与投研体系 - 公司将主动管理视为核心能力,坚持打造领先的主动管理平台 [3] - 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分为成长、均衡成长、均衡与价值三大组别,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 [3] - 每只基金设有清晰投资指引,设定差异化跟踪误差考核标准,确保风格稳定 [3] - 投研团队借助全球资源,与海外团队高频互动,实现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整合 [3] 人才战略与团队建设 - 公司将“长跑主义”作为组织文化内核,贯穿于人才战略 [4] - 已涌现杜猛、李博、李德辉等一批管理同一只基金超过或接近十年的基金经理代表 [4] - 2023年以来引入多位外部资深人才,增强主动权益、固收、多资产等六大投资团队实力 [4] 研究平台与“研究复利”文化 - 支撑长期业绩的是一流买方研究平台与“研究驱动”的投资文化,核心在于“研究复利” [6] - 打造“职业分析师”机制,鼓励分析师深耕研究,成为细分领域“产业通” [6] - 全球研究团队500人,过去一年覆盖约4700家公司,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 [6] - 构建内部统一的研究“语言体系”,高效整合全球研究资源 [7] ETF业务差异化发展 - 截至2025年7月末,摩根资产管理是全球第二大主动型ETF发行商,2025年以来主动型ETF净流入额全球居首 [8] - 公司于2023年发力ETF业务,截至2025年10月末以精品化策略布局11只ETF,覆盖宽基、策略、行业主题、跨境等品种 [8] - 产品设计注重投资者体验,创新推出“季度强制分红”机制 [8] - 在Smart Beta和指数增强领域积极布局,相关产品合计规模突破200亿元 [8] 客户服务与投资者教育 - 2023年推出《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报告,将全球旗舰报告本土化 [9] - 2024年启动全国巡讲,走进40多个城市,举办1100余场分享会,覆盖人群达200万 [9] - 2025年推出《ETF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以季度更新形式提供持续策略支持 [9] 未来展望 - 资管行业竞争将更倾向于长期主义、专业能力与生态协同 [10] - 公司将继续探索公募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实践,在投资管理、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精益求精 [10]
摩根资产管理:百年资管机构打造中国“长跑”样本
中国证券报· 2025-11-13 04:18
行业改革背景 - 国内公募行业掀起以受托责任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风潮,改革措施覆盖公司治理、产品创新、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全链条,以长期主义为导向[1] 公司规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330亿元,较两年前实现翻番,行业排名提升20位[1] - 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近20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年化收益率达13.50%,排名行业前十[2] - 基金经理杜猛管理摩根新兴动力基金超过14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6%;李博管理摩根核心成长超10年,任职年化回报率超11%;李德辉管理摩根科技前沿基金超9年,任职年化回报率接近14%[4] 投资理念与投研架构 - 公司秉持"全球视野,做多中国"理念,将主动管理视为核心能力[2] - 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分为成长、均衡成长、均衡与价值三大组别,覆盖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需求[2] - 每只基金设有清晰投资指引,针对不同风格设定差异化跟踪误差考核标准,确保基金经理在风格稳定前提下追求超额收益[3] - 公司看好人工智能、中国制造龙头以及红利资产的"戴维斯双击"机会[3] 全球资源与本土智慧 - 投研团队能获取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产业研报及企业调研信息,并与海外团队保持高频互动,实现全球资源与本土智慧整合[3]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研究团队定期走访全球核心产业集群,在全球视野中挖掘龙头企业[6] - 全球拥有500人的研究分析师团队,过去一年覆盖约4700家公司,完成近1.1万次公司实地考察与交流[6] 人才战略与团队建设 - 公司以"长跑主义"作为组织文化内核,贯穿于人才战略,已涌现出杜猛、李博、李德辉等一批管理同一只基金超过或接近十年的基金经理代表[3] - 2023年以来,围绕六大投资方向陆续引入多位外部资深人才,包括主动权益团队的梁鹏、李恒、王睿等,为各投资团队注入新的专业力量[4] 研究体系与文化 - 公司打造特色的"职业分析师"机制,鼓励分析师深耕研究,成为细分领域的"产业通"[5] - 构建了内部统一的研究"语言体系",包括一致的评估标准、战略评级框架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框架,使全球研究资源高效整合[6] ETF业务布局 - 截至2025年7月末,摩根资产管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主动型ETF发行商,2025年以来主动型ETF净流入额全球居首[6] - 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以精品化策略布局了11只ETF,覆盖宽基、策略、行业主题、跨境等多个品种[7] - 在产品设计上创新性推出"季度强制分红"机制,打造了"会分红"的摩根ETF系列产品[7] - 在Smart Beta和指数增强领域,截至2025年11月10日,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及指数基金合计规模突破200亿元[7] 客户服务与市场教育 - 2023年正式推出《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报告,将连续出版20年的全球旗舰报告本土化[7] - 2024年启动《环球市场纵览-摩根中国行》全国巡讲,走进40多个城市,举办1100余场线上和线下分享会,覆盖人群达200万[7] - 2025年推出《ETF环球市场纵览-中国版》,以季度更新形式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策略支持与服务[8]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今年以来新增规模超58亿元,机构:高股息波动低特性契合长期资产配置诉求
新浪财经· 2025-07-18 09:46
港股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医药生物、国防军工、汽车与零配件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建材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回调收跌,但过去一年涨幅达26.87%,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的4.97%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12.16% [1] ETF及基金规模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全天成交额达1.87亿元,最新规模118.07亿元,今年以来新增规模超58亿元,最新份额78.77亿份,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 [1] - 摩根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xx亿元(场外指数基金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为22.50亿元) [1] 行业及板块分析 - 太古地产涨幅居前,华源证券认为中央政策导向和供需结构变化可能推动高品质住宅发展浪潮 [2] - 财通证券指出,在资产荒背景下,长期稳定分红类资产价值重估,银行板块因业绩稳定性和分红持续性满足长期股息资产要求,估值中枢有望继续上移 [2] 投资策略 - 摩根资产管理在利率新常态下推出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2]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6月日均成交额近3亿元,机构:7月重点关注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7-01 09:12
港股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盘 港股三大指数再度收跌 纺织服务 耐用消费品 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银行 可选消费零售等板块跌幅居前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震荡收跌 [1] ETF市场动态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全天成交额4.45亿元 6月日均成交额达2.93亿元 较上月日均成交额2.28亿元增长约28.5% [2]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113.49亿元 最新份额77.74亿份 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 [2] - 摩根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35亿元 其中场外指数基金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为22.50亿元 [2] -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过去一年涨幅22.05% 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的-1.12%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5.51% [2] 成分股及公司业绩 - 波司登涨幅居前 2024/25财年实现营收约259.02亿元 同比上涨11.6% 净利润同比增长14.3%达约35.14亿元 连续8年营收和净利润创同期历史新高 [3]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3] - 会议强调用好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 湘财证券预期7月市场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 建议重点关注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如银行 保险等 [3] 投资策略与产品 -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 覆盖A股 港股及亚洲市场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4]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跟踪指数创近五年新高,强势三连涨,重要会议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5-22 08:18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电气设备 有色金属 纺织服装等板块涨幅居前 家庭用品 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尾盘拉升 实现三连涨 盘中点位创近五年新高 [1] -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过去一年涨幅12.88% 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的-3.96%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0.76% [1] ETF产品动态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当日成交额达3.10亿元 最新规模105.78亿元 最新份额75.83亿份 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 [1] - 摩根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28亿元 其中场外指数基金规模为22.50亿元 [1] - 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摩根(563900)紧密跟踪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 聚焦高现金流质量的"现金牛"企业 [3] - 摩根中证A50ETF(560350)2024年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增设特色季度强制分红机制 [3] - 摩根中证A500ETF(560530)联接基金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 增设Y类份额 [4] 行业与政策分析 - 银河证券指出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强化市场信心 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 江西铜业股份涨幅居前 [2]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民营小微 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2] - 中泰证券表示政策推动下市场有望聚焦港股央企红利 港股央企股息率较高 投资价值凸显 [2] 摩根资产管理产品线 -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021187/021188)聚焦中国红利资产 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 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组合 [3] -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对冲份额(968044)聚焦亚洲高股息资产 连续3年荣获"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3] - 公司致力于在利率新常态下把握"确定性"优质资产投资机会 依托全球研究能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 [5]
规模同类最大的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连续5天获资金净流入,红利资产备受机构看好
界面新闻· 2025-03-24 15:03
港股红利指数ETF表现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连续5天获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3.50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1.70亿元 日均净流入7005.87万元 [1] - ETF最新报价1.35元 盘中成交额达1.06亿元 最新规模94.88亿元 最新份额71.17亿份 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 [1]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最新融资买入额609.44万元 融资余额达4009.49万元 [1] 摩根资产管理红利产品体系 - 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11亿元 含场外指数基金规模16.87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 [1] - 港股红利指数ETF紧密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 覆盖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港股通股票 [2] -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 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组合 [2] -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聚焦亚太区(除日本)高股息资产 连续3年获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3] - 摩根中证A50ETF设季度强制分红机制 2024年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3] - 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指数基金 增设Y类份额 [3] 红利资产投资价值 - A股市场逾120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其中13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 [2] - 红利资产盈利能力稳定且估值偏低 具安全边际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是重新布局时机 [2] - 政策面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为红利板块提供增量资金支撑 [2] 公司战略定位 - 摩根资产管理在利率新常态下致力于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投资机会 [4] - 依托集团全球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 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