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期货品种
icon
搜索文档
紧握期市发展新机遇 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8-29 09:43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南沙获"南沙金融30条"政策支持 明确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并允许港澳投资者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1][3] - 南沙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承担助力制造业"走出去"及服务"双循环"格局的战略使命 [2][3] - 政策鼓励港澳金融界深度参与南沙金融改革 共同打造金融改革开放高地 [3] 区位与产业优势 - 南沙邻近佛山 东莞等制造业中心 可服务万亿级制造业集群 [3] - 具备供应链优势 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提供腹地 支撑港澳融入大湾区 [2] - 区域优势助力金融机构服务跨境贸易与投资 提升国际话语权 [6] 期货产业园建设进展 - 南沙期货产业园为全国首个期货业全要素产业园区 占地4.7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 [6] - 园区将于2023年9月30日竣工 定位为全国性期货机构总部及国际金融服务平台 [6] - 构建"金融+会展+商务"三位一体服务生态圈 强化产业集聚与生态协同 [6][8] 金融创新与业务机遇 - 试点跨境监管协作 探索稳定币与期货市场融合 推动衍生品国际化 [3][11] - 金融机构可通过"广期所价格+交割服务"模式吸引境内外投资者 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4] - 政策支持广期所完善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涵盖碳酸锂 多晶硅等绿色产业链品种 [4] 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 期货产业园作为期现结合与产融服务综合平台 助力企业风险管理与原材料流通稳定性 [7][8] - 建立跨境数据可信共享机制 整合期现货市场数据 构建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 [11] - 解决广东"贸易强但金融服务滞后"痛点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7] 国际化与协同发展 - 南沙成为国家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战略支点 [3] - 借鉴H股模式 允许港企在南沙设分支机构并保留香港法律监管框架 [9] - 通过制度型开放融合香港金融制度优势与内地空间市场优势 [3][9]
“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看南沙”活动成功举办 紧握期市发展新机遇 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8-29 05:25
南沙期货市场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 "南沙金融30条"政策发布 提出高标准建设南沙期货产业园 为广东期货市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1] - 政策允许港澳投资者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试点跨境监管协作 体现南沙制度创新优势 [3] - 南沙落深落细重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成为我国期货市场开放创新的重要"试验田" [4] 南沙战略定位与区位优势 - 南沙作为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 肩负对全球开放的使命 助力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2] - 南沙具备政策、区位、产业、创新、国际化五大核心优势 邻近佛山、东莞等制造业中心 可服务万亿级制造业集群 [3] - 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 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支撑 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 [2] 南沙期货产业园建设规划 - 南沙期货产业园将于2024年9月30日竣工 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 [5][6] - 产业园将建成全国性大型期货机构总部及国际性金融服务平台 构建"金融+会展+商务"三位一体服务生态圈 [6] - 作为全国首个期货业全要素产业园区 是"期现结合+产融服务+产业赋能"的综合性平台 [6]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 南沙期货产业园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转换器"与"放大器"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8] - 产业园将期货工具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落地"的产业服务载体 提升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效率 [8] - 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有助于广东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提升关键商品领域议价能力 [7] 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 - "南沙金融30条"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重大突破 鼓励港澳金融界深度参与南沙金融改革 [3] - 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 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 [6] - 中州期货依托"广期所价格+交割服务"模式吸引境内外投资者 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4] 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 - 南沙应把握科技创新趋势 将创新成果与金融政策落地结合 释放赋能作用 [10] - 建议研究稳定币与期货市场融合 利用稳定币跨境结算特性助力期货衍生品国际化 [10] - 建立跨境数据可信共享机制 整合期现货市场数据 构建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 [11] 产业发展与生态协同 - 南沙期货产业园将形成良好产业集群效应 为金融机构带来广阔业务拓展空间 [6] - 企业落户产业园可弥补资金、风控、信息短板 推动群体集聚形成产业生态 [11] - 产业园服务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业务 增强国际金融市场话语权 [6]
紧握南沙期市发展新机遇 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专家学者齐聚南沙,开展“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看南沙”对话活动
期货日报· 2025-08-28 08:00
南沙期货产业园建设 - 南沙期货产业园将于2024年9月30日竣工 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 定位为全国性期货金融业总部及国际金融服务平台 [9] - 园区通过联动会展中心和酒店构建"金融+会展+商务"三位一体服务生态圈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9] - 作为"期现结合+产融服务+产业赋能"综合性平台 是区域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推动南沙港从物流枢纽向"贸易+金融+物流"综合枢纽转型 [10][11]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南沙金融30条》支持港澳投资者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试点跨境监管协作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出跨境期货品种 [4][7] - 政策允许探索"人民币计价、国际流动性"定价模式 增强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支持区块链/AI与金融场景融合 [7][8] - 广州市在3个月内编制完成政策实施方案 提供明确施工图 南沙享有金融开放和跨境贸易先行先试权 [5][4] 区位与产业优势 - 南沙拥有8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毗邻佛山/广州等制造业发达区域 具备供应链优势 服务万亿级制造集群 [3][4] - 南沙港为全球第五大港口 为大宗商品交割提供物流支撑 依托港口升级贸易+金融+物流功能服务一带一路 [4]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 链接广州/深圳/香港三大都市 是内地与港澳合作的试验区 [2][3][4] 金融开放与国际化 - 南沙承担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命 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及长期资本来华展业 助力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2] - 支持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 拓展离岸人民币结算/跨境风险管理业务 吸引国际资本和机构入驻 [7][10] - 政策推动南沙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提升机构国际话语权 [5][10]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鼓励AI算法应用于基差交易/风险预警等场景 提升量化模型精准度 支持数据算力中心建设 [8] - 建议建立跨境数据可信共享机制 构建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 提供智能套保等风险管理服务 [16] - 需探索大数据/区块链/机器人等科技与金融政策结合 借鉴英国金融转型经验抓住科技机遇 [15] 企业发展机遇 - 中州期货依托政策开展"广期所价格+交割服务"模式 提升碳酸锂/多晶硅等商品价格影响力 [8] - 企业通过园区平台弥补资金/风控/信息短板 实现从被动承压转向主动掌控 形成产业生态 [16] - 港澳注册企业可借鉴H股模式 在南沙设分支机构维持国际竞争力并降低成本 [14]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4
本报记者 刘 琪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 署,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要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 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 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推动广州 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更好发挥 引领带动作用。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意见》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 强化金融对广州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大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金融高 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对符合南沙产业 发展导向的企业,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增加票据融资支 持, ...
利好!央行等五部门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5-13 17:06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涵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特色金融服务等 [1]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 [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1] 高端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支持南沙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1] - 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1] 海洋产业与未来产业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的金融服务 [2] - 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2] 青年创新创业 - 支持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的企业同等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 [2] - 进一步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 [2]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加强企业碳账户、碳核算能力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碳账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2]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开展智能信贷、智能投资研发等智能化金融服务 [3] 跨境资管与产业布局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4] - 南沙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依托6大产业园区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包括巩固汽车产业集群、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4] - 推动"园区聚势"精准落地,如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生态,大岗先进制造园区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4]
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力,广州南沙迎“金融30条”
第一财经· 2025-05-13 14:53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 [1] -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新模式 [1] - 支持高端制造业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 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推动重点制造企业境内外上市 [1] 产业支持方向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 商业航天 全域无人产业支持力度 强化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融服务 [2] - 支持港澳创业青年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 担保费补贴等政策 便利港澳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 发展新能源期货品种 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 [2] 数字金融发展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应用 开展智能信贷 智能投资研发等智能化金融服务 [3] - 建立数字金融发展研究智库 支持数字金融项目跨境合作 [3]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 鼓励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理中心 [3] 产业布局规划 - 广州南沙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 依托6大产业园区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 [3] - 巩固汽车产业优势 推动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布局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 [3] - 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生态 大岗园区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4]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26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意见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印发30条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涵盖创新创业、民生服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领域 [1][2][3]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重点服务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 [1] - 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建设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及监管平台 [1] 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 [2]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跨境合作,推进征信产品互认 [2] 特色金融与产业健全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支持生成式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开发智能信贷、投资研发及风控服务 [2]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金融机构可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为境外机构提供国际结算、跨境资金管理等综合服务 [2] - 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合作推出跨境期货品种,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2] 跨境金融创新与开放 - 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 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2] 金融监管与保障措施 - 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监管创新机制,强化中央与地方协同,确保风险防控与改革匹配 [3] - 配套住房、人才、教育等政策,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便利,吸引境内外金融专业人士 [3] 政策落地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与广东省政府将协同落实举措,强化金融对南沙及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3]
“南沙金融30条”发布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9:48
金融支持南沙建设总体目标 - 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 [1] - 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1]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增加票据融资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 [1] - 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新模式 [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1] 高端制造产业金融支持 - 引导政府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社会资本精准投放 [2] - 支持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2] - 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2] 特色金融服务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深化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加强企业碳账户与碳核算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碳金融服务 [2] - 推动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金融机构按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给予支持 [2] 跨境金融与国际合作 - 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产品创新 [2]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2] - 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3] 金融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支持港澳投资者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3] - 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等平台 [3] - 为港澳金融机构跨境办公提供空间载体 [3] 民生金融便利化措施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试点 [3] - 支持银行与非银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3] - 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3] 跨境保险服务创新 - 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商业医疗险、商业保险年金、跨境车辆保险等产品 [3] - 汇丰银行认为该政策将推动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与跨境业务创新 [3]
五部门: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
快讯· 2025-05-12 17:10
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创新服务低 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加强 企业碳账户、碳核算能力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推动企业和金 融机构按照最新标准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支持绿色建筑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 可持续债券。支持南沙深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加强与港澳在平台建设、融资对接、标准制定等领域 合作。加强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鼓励金融机构按照绿色电力消费水平对企业给予支持。培育绿色认 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