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期货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获得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推出月度电力期货合约。
快讯· 2025-06-11 21:39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推出月度电力期货合约 -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获得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推出月度电力期货合约 [1]
衍生品市场将添“新丁” 期货公司迎来新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5-29 00:44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 - 中国证监会同意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注册 该品种将于6月10日上市交易 [1] - 铸造铝合金是以废铝为主要原料 与铜、硅等熔炼后通过铸造工艺生成毛坯或零件的铝合金 [1] - 该品种属于我国当前大力推动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再制造产业 [1] - 填补国内再生金属衍生品市场空白 标志着期货市场在服务"双碳"目标和循环经济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 作为首个再生金属期货品种 有助于促进铝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完善废铝循环利用市场和标准 [1] 新品种的市场影响 - 将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风险管理工具 为交易者提供新的资产配置选择 [2] - 有助于平抑现货价格波动 提高市场透明度 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经营环境 [2] - 产业企业可通过"电解铝+再生铝"的复合套保策略增强自身对冲能力 [2] - 国内多家期货交易所正推进铂、钯、纯苯、丙烯、葵花籽等新品种上市工作 部分品种有望年内推出 [2] 期货交易所发展规划 - 广期所将围绕"双碳"目标 加快构建适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品种体系 [2] - 围绕新能源产业链 加快上市铂、钯、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 [2] - 稳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重大战略品种研发 [2] - 持续推进能源化工指数、中证商品指数等创新型指数品种研发 [2] 期货公司应对策略 - 新品种上市催生产业企业套期保值需求 期货公司可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实体企业需求 [3] - 通过新品种研究开展投教活动 提供上市后风险管理服务 [3] - 探索新品种在"保险+期货"、含权贸易等创新业务上的可行性 [3] - 配合交易所做好新品种调研设计和前期培育 落实产业客户套保体系构建等需求 [3] - 发挥"产业+宏观"深度投研体系优势 精准提供新上市品种交易机会 [3] - 依托股东优势与产业上下游深度协同优势 提供产融结合的实战服务能力 [3]
绿色金融周报(第185期)丨“南沙金融30条”鼓励广期所探索电力期货;工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0:37
重点关注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创新绿色金融业务,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及完善新能源期货体系 [1] - 文件强调加强企业碳账户建设和碳核算机制,支持金融机构依据碳数据提供差异化服务,推动企业及金融机构强化可持续信息披露 [1] - 支持南沙深化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加强与港澳在平台搭建、融资对接等领域合作,加强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并培育专业绿色认证机构 [1] - "南沙金融30条"通过探索电力期货、完善新能源期货体系等举措,将推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2] 碳市场动态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0.52元/吨,最低价69.96元/吨,收盘价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0.80% [3] -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090,065吨,成交额77,110,846.0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582,098吨,成交额188,611,573.10元 [3]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672,163吨,总成交额265,722,419.10元 [3] - 2025年1月1日至5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7,218,217吨,成交额1,364,936,893.14元 [4] - 截至2025年5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47,486,881吨,累计成交额44,397,663,996.65元 [4] 绿色金融实践 - 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等值17.2亿美元,包括3年期美元浮息、3年期美元固息和3年期离岸人民币固息三个品种 [5] - 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绿色项目,承销商全部为"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成员 [5] - 兴业银行一季度绿色贷款余额(人行口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175亿元,所支持项目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2968万吨、节约用水1816万吨 [7] - 兴业银行在清洁能源与储能、绿色公共出行等降碳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分别超1200、3400亿元,碳金融领域贷款产品超200亿元 [7] - 兴业银行集团口径绿色金融融资规模达到23181亿元,较年初增长4.98% [7] - 国家开发银行1—4月累计发放绿色贷款超过2500亿元,重点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领域 [8] - 国开行甘肃分行发放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支持酒泉市瓜州县7.8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农田节水率与贷款利率优惠挂钩,预计可实现年节水量不少于690万吨 [8]
服务绿色转型 期货市场具有独特功能和较大潜力
期货日报网· 2025-05-19 08:22
绿色金融概述 - 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期货等多种工具 [2] - 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引导资金流向环保和低碳领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 - 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迅速崛起,欧盟、中国、美国、日本等通过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2] 期货市场在绿色金融中的作用 - 期货市场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反映未来商品价格走势,为绿色产业相关企业提供价格信号,帮助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计划 [3] - 期货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实体企业可通过套保锁定原材料价格和碳排放成本,例如农产品企业锁定销售价格、新能源企业锁定锂钴采购成本 [3] - 国内期货市场不断创新期权、互换等工具,为企业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选择,实现风险精细化管理 [3] 期货市场对绿色产业的资源配置影响 -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引导资源向高效益、低风险的绿色产业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产业竞争力 [4] - 绿色产业因良好发展前景和社会效益,吸引更多资金和资源流入,提升发展效率 [4] 绿色金融实践案例 - 大豆种植领域通过"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保障农户收益,鼓励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5] - 棉花期货市场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交易所推出"绿色棉花"认证和交割制度促进产业绿色升级 [5] - 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促使能源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投资,新能源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能源价格风险 [5] - 天然气期货市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占比提升,助力能源转型 [6] - 铜期货市场推动绿色冶炼技术,"绿色铜"交割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 [6] - 锂期货市场吸引资金进入锂资源开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 [6] - 北欧电力交易所上市电力期货,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发展 [6] 中国期货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 - 广州期货交易所规划上市碳排放权期货,帮助控排企业规避配额价格波动风险,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 [7] - 电力和碳排放权期货通过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7]
“南沙金融30条”来了!大湾区金融开放再迎利好
中国经营报· 2025-05-14 17:12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南沙金融30条"),聚焦创新创业和粤港澳跨境金融合作,旨在推动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和全球科创高地 [1] - 政策定位为粤港澳金融开放的"试验田"和中国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样板间",未来南沙或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1] 政策六大方向 - 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2] - 三大突出亮点:立足湾区(创业创新)、协同港澳(金融服务便利化/现代化/数字化)、面向世界(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2] 金融创新具体措施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开发电力期货、新能源期货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基于碳账户的差异化金融服务 [2] - 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与金融场景融合,建设数据算力中心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2] - 发展航运金融(海上保险、航运金融)支持南沙打造国际航运枢纽,赋能海洋经济 [3] 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重点支持"硬科技"领域(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数字产业),升级产业链金融并吸引国际化金融人才 [3] - 推动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鼓励银行为贸易新业态提供服务,促进跨境贸易发展 [3] - 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海洋产业等重点产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加速产业集聚和升级 [3] 金融机构发展机遇 - 金融机构需聚焦跨境服务、科技赋能、绿色转型三大方向,通过产品创新和生态协同抢占新赛道 [4] - 银行应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及"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科创与高端制造 [4][5] - 证券与资管机构需布局跨境资管与投顾业务,保险业需开发跨境保险与风险管理产品 [5] 跨境金融合作 - 深化与港澳机构合作,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与资产转让业务,做大跨境理财与资管服务 [5] - 香港可发挥内地企业离岸融资中心作用,为区内企业创新转型引入国际资本 [5] - 政策便利投融资、结算、期货交易等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5] 人才与生态建设 - 银行需加强国际化金融人才引进,加强与粤港澳三地院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6] - 人才储备与生态协同被视为政策落地的核心要素 [6]
金融30条 南沙再迎政策红利
广州日报· 2025-05-14 03:19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 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南沙金融30条"。昨 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南沙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相关情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部分金融开放创新工作已稳步推进并落地 《意见》围绕将广州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 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部署了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 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6个方面27项 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意见》有三个方面突出亮点和特色: 突出"立足湾区",重在创业创新,这是湾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意见》坚持以南沙所能服务湾区所 需,推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航运金融、跨境资管、国际租赁和保理等特色金融产业发展,支持科技 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产业、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 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例如,鼓励银行业同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 ...
利好!央行等五部门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5-13 17:06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涵盖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特色金融服务等 [1]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 [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 [1] 高端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支持南沙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 [1] - 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1] 海洋产业与未来产业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的金融服务 [2] - 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2] 青年创新创业 - 支持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的企业同等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 [2] - 进一步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 [2]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加强企业碳账户、碳核算能力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碳账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2]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开展智能信贷、智能投资研发等智能化金融服务 [3] 跨境资管与产业布局 -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 [4] - 南沙聚焦7大战略性产业,依托6大产业园区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包括巩固汽车产业集群、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4] - 推动"园区聚势"精准落地,如万顷沙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生态,大岗先进制造园区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 [4]
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力,广州南沙迎“金融30条”
第一财经· 2025-05-13 14:53
《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 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 总体来看,《意见》体现了多处亮点。比如,在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对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 的企业,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增加票据融资支持,加强多 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同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支持 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科创企业。 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支持南沙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 融资模式。推动符合条件的重点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在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海洋产业、 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在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的企业、项目同等享受当 地创业贷款 ...
五部门联合发力!30条金融举措支持广州南沙金融发展
环球网· 2025-05-13 10:44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 政策总体要求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将南沙建设成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4] - 央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推动30条重点举措落实,强化金融对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作用[1][5]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票据融资,鼓励"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投科创企业[4] - 健全应收账款确权机制,支持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票据,推动重点制造企业上市融资[4] - 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企业、项目同等享受扶持政策,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账户[4] 社会民生与跨境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信用融资、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4]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境外机构资金转存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5]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等创新品种,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建立数字金融研究智库,开展跨境合作[4]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4]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多元化投资机构[5] -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5] - 支持南沙区内基金公司参与相关互挂及互认安排,探索债券发行机制、评级标准互认路径[5] 保障措施 -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出台住房、人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5]
多举措推动南沙期货市场建设
期货日报网· 2025-05-13 02:24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30条重点举措,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1] - 举措涵盖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 [1] 广期所绿色金融与电力期货探索 - 《意见》鼓励广期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电力期货具备同质性、价格波动频繁等特点,境外实践表明其可有效规避电力市场风险 [2] - 广期所持续健全绿色低碳期货品种体系,布局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品种研发上市 [2] 期货品种国际化与跨境合作 - 《意见》支持广期所将已上市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为允许境外交易者参与的特定品种 [3] - 广期所所有上市品种已面向QFII开放交易,国际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3] - 支持广期所与港交所推出跨境合作品种,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3] - 业内建议广期所联合港交所推出跨境碳期货与期权,探索大湾区碳市场互联互通 [4] 港澳资本参与与期货产业园建设 - 《意见》支持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并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5] - 港澳资本参与将助力内地期货公司拓展离岸人民币结算、跨境套保等业务 [5] - 南沙期货产业园建设冲刺9月底竣工,重点吸引金融、期货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 [7] - 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完善期现货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强化区域定价权 [7]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深化广期所与港交所合作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提升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影响力 [3] - 南沙定位为"国际金融岛",将加速内地期货市场与港交所、伦敦金属交易所互联互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