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揽月

搜索文档
奇瑞终扬眉!上市首日港股沸腾,近2000亿市值狂欢盛宴
搜狐财经· 2025-10-01 11:01
港股IPO表现 - 公司于港交所上市,开盘股价飙涨11.22%,市值达到1840亿港元,为2025年港股最大规模的车企IPO [1] - 此次上市是公司时隔21年后再次冲击资本市场成功 [1][1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芜湖起步,业务已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并连续21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1][8] - 公司发展路径强调技术自研、出口突围和品牌重塑,未依赖资本故事或流量炒作 [11] - 本次港股上市募资额的20%将用于海外市场投资,强化全球化布局 [8] 产品设计转型 - 公司产品外观设计实现显著提升,从过往被诟病转变为具备“国际范儿”,例如星途瑶光、艾瑞泽8、风云A8等车型 [1] - 新车型设计语言流畅、前脸霸气,风阻系数较低,市场回头率高 [1] - 相较于竞争对手吉利设计偏稳重、长安UNI系列稳定性口碑略逊,公司设计转型获得积极市场反响 [1] 内饰与座舱智能化 - 公司新车内饰摆脱过往塑料感,配备中控大屏、全液晶仪表、皮质包裹及氛围灯 [3] - 车型如星途揽月后排空间宽敞,适合长途家用 [3] - 搭载的雄狮智云系统语音识别反应快,支持连续对话和OTA升级,优于部分需到店升级的竞品系统 [3] 动力系统与技术 - 公司1.6T发动机获“中国心”十佳称号,热效率高且油耗控制良好,艾瑞泽8车型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 [4] - 风云T10插混版纯电续航超200公里,综合油耗约5L/100km,燃油经济性突出 [4] - 公司三电技术已跟进,混动系统调校更注重驾驶质感 [4] 智能化与安全配置 - 公司成立智能化中心,L2级辅助驾驶已成为全系标配,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和自动泊车 [5] - 风云系列已搭载高阶智驾功能,支持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 [5] - 公司策略为资源整合优先量产,注重功能稳定性和用户体验,而非虚夸功能 [7] 市场竞争与产品迭代 - 公司产品迭代速度快,技术更新迅猛,导致部分老款车型二手车市场价格下跌较快,反映出技术进步的行业通病 [8] - 公司在海外市场如俄罗斯、巴西、中东表现强劲,被视为“国民神车”,其全球化拓展不依赖低价倾销,而是产品力与服务 [8]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8月9日-8月15日)
乘联分会· 2025-08-18 16:37
2025年8月新车上市概览 - 核心观点:文章系统梳理了2025年8月8日至15日期间10款重点新车的详细参数配置及市场定位,覆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及新能源车型,反映汽车行业产品迭代加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趋势 [2][7][13][21][26][36][43][50][57][65][71] 车型分类及工程更改规模 - 全新产品(NP):仅吉利银河A7为全新平台车型,定位B级轿车,搭载1.5L插电混动系统,提供70-150km纯电续航版本,售价8.98-12.58万元 [7] - 中改款(MCE2-2):长安深蓝L07涉及动力系统升级,提供增程版(240km CLTC)和纯电版(550-660km CLTC),配备华为智驾系统,售价14.59-16.59万元 [36] - 小改款(MCE1):涵盖6款车型包括奇瑞星途揽月(18.99-20.99万元)、特斯拉Model 3(26.95-33.95万元)、红旗HS5(18.68-22.38万元)等,主要更新外观配置 [13][21][26][57][65][71] - 新增年型(NM):宝骏云海(11.29-13.29万元)和红旗H5(17.28-19.28万元)属于现有产品线扩充 [43][50] 新能源技术参数 - 插电混动:吉利银河A7采用1.5L+1DHT,电动机扭矩262N·m;五菱星光S提供60-130km续航版本,搭载E-CVT变速箱 [7][57] - 纯电动:特斯拉Model 3电池容量78.4kWh,续航达830km CLTC;宝骏云海采用56.7-69.2kWh电池,续航500-600km [21][43] - 增程式:长安深蓝L07配备28.39kWh电池,发动机功率72kW,系统综合扭矩290N·m [36] 细分市场分布 - B级市场:银河A7(轴距2845mm)、Model 3(2875mm)、深蓝L07(2900mm)形成直接竞争 [7][21][36] - SUV阵营:奇瑞星途揽月(5010mm车长)、红旗HS5(4785mm)主攻中高端,五菱星光S(4745mm)和宝骏云海(4541mm)聚焦入门市场 [13][26][43][57] - 价格带:8-13万元区间覆盖银河A7、宝骏云海等4款车型,体现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策略 [7][43][50][57]
星途“降级”并入事业部 奇瑞全力冲击港股IPO
财经网· 2025-07-12 19:42
公司架构调整 - 奇瑞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分别聚焦高端品牌、经典产品、新能源品牌和小车产品 [1] - 智界、iCAR、捷途品牌保持独立运营 [3] - 李学用统管四大事业部并兼任国内业务事业群总经理 [1] - 星途品牌由独立运营并入国内事业部,黄招根出任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4] 星途品牌表现 - 星途2023年销量12.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2024年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12.3% [5][6] - 星纪元ES/ET累计销量2.7万辆,2024年1-6月星纪元ES销量最高2879辆/月,ET最高1907辆/月 [6][9] - 星途首款车型2019年销量未达1.5万辆,2022年销量5.1万辆,未达6万辆目标 [5] - 2023年推出瑶光、新揽月、新追风、新凌云及星纪元系列车型 [5]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1.54亿元,超2023全年,同比增长67.7% [14] - 新能源收入291.04亿元,同比增长231%,插混收入增963% [14] - 燃油车收入1362.03亿元,是新能源的4.7倍,占比74.8% [16] - 乘用车收入占比90.8%,汽车组件及零部件占比6% [12] 市场地位 -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第11大乘用车公司,中国第2大自主品牌 [15] - 瑞虎8全球和中国燃油车市场销量分别排名第1和第3 [17] IPO进展 - 2024年2月递交港股招股书,计划2025年完成上市 [10] -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芜湖投资控股21.17%、立讯16.83%、瑞创11.51%等 [17]
中国汽车何以高质量出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10:00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挑战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285.3万辆,同比增长16.8%,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行业面临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品牌力提升、防止"外卷"、利润率增长等挑战 [2]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 泰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不足,多数需从国内调配导致更换时间延长 [3] - 日系品牌在泰实现80%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售后响应迅速 [3] - 德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维修店稀缺,本土燃油车维修店超3.6万家 [4] - 英国市场零部件更换需欧盟E-Mark认证,导致400%成本增加 [5] - 墨西哥市场供应链成熟,零部件利润率达50%,维修利润30% [6] 品牌影响力提升 - 欧洲市场仅40%消费者知道中国汽车品牌但对产品不了解 [7] - 以色列市场需改变消费者对中国汽车"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 [7] - 岚图汽车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以增强海外认同 [8] - 需根据不同地区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定制车型及品牌计划 [8]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德国遭遇商标侵权诉讼影响市场进入 [9] - 需利用《专利合作条约》等提前进行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9] 防止"内卷外溢" - "0公里"二手车出口扰乱海外市场价格体系 [10] - 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6%平均水平 [10] - 星途揽月海外售价超60万元,国内仅23万元,成功树立高端形象 [11] - 欧盟反垄断机构对价格战有严厉处罚,最高可禁止进入市场 [12] 盈利能力提升 - 2024年世界500强中国汽车企业平均利润率仅3%,丰田达11% [14]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电池安全标准升级增加成本8000元/车 [15] - 中东防沙尘版本改良增加成本3000元/车,海外经销商毛利要求达25% [15] - 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在泰国、西班牙等地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16]
奇瑞日赚4000万冲上市:燃油车全球「吸金」,新能源国内「吃土」
36氪· 2025-03-10 07:55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前9个月收入1821亿元,净利润113亿元,净利润率6%出头 [5] - 平均单车收入10.7万元,单车毛利1.6万元,单车净利润约0.7万元 [6] - 2024年1-9月毛利率14.8%,其中乘用车毛利率14.7%,零部件毛利率20.4% [17]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收入近3000亿元,是前三个季度累计收入的1.6倍 [16] 品牌与业务结构 - 旗下五大品牌:奇瑞(主品牌占比60%)、捷途(增速最快)、星途(高端)、iCAR(纯电)、智界(华为合作) [8] - 燃油车贡献75%收入,新能源仅占25% [9] - 海外市场贡献44%销量和收入,部分车型海外售价比国内高50%以上 [10][23] 财务与资金状况 - 2022-2023年收入从926亿元增至1632亿元,净利润从58亿元增至104亿元 [15] - 2024年1-9月流动资产1543亿元(含现金358亿元),流动负债1625亿元(含应付账款1052亿元) [11] - 研发投入占比3.5%-4.1%,2022-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近170亿元 [37] 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海外销量114.5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9.5% [22] - 俄罗斯市场:奇瑞品牌销量排名第三(15.8万辆,市占10.2%),旗下Jaecoo、欧萌达、捷途均进入前十 [26] - 中东市场占有率12%,瑞虎8在中东售价达24万元(国内12万元) [25] - 海外经销商2541家,为中国车企中最密集网络 [28] 新能源转型进展 - 2024年新能源销量58万辆(占比22%),同比翻倍但落后于行业渗透率(50%) [32] - 新能源收入占比16%(2024年1-9月),远低于比亚迪(100%)和吉利(41%) [33] - 技术路线:插混为主(鲲鹏C-DM系统)、增程试水、纯电滞后 [35] - 与华为合作智界品牌,但技术依赖外部且利润率不明 [36] 行业竞争与战略 - 2024年总销量260.4万辆,国内排名第五,仅次于比亚迪、上汽、一汽、长安 [14] - 单车净利润7345元(2024年1-9月),低于比亚迪(9185元)和吉利(8763元) [18] - 全球化战略以燃油车打头阵,新能源转型窗口期剩3年 [2][30] - IPO募资拟用于海外扩张、新能源研发及智能化技术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