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8

搜索文档
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年中盘点
36氪· 2025-07-16 12:08
中国车市2025年上半年表现 - 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4% [1] - 比亚迪以214.6万辆销量稳居榜首 吉利同比增速47% 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1] - 新势力阵营格局变化 零跑月销近5万辆领跑 小鹏上半年销量达去年全年水平 [1] - 合资品牌部分回暖 一汽丰田同比增16% 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实现正增长 [1] 央国企车企销量表现 - 上汽 一汽 长安年销目标完成率约45% 东风 北汽 广汽完成率低于40% [4] - 上汽累计交付205.3万辆 广汽75.5万辆同比下滑12.5% 唯一负增长传统车企 [4] - 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长安达84.9% 上汽63.5% 东风60% 北汽57% [5][6][7] - 合资品牌分化 一汽丰田增16% 广汽本田下滑25.6% 东风本田下滑37.4% [9] 自主品牌四强竞争格局 - 比亚迪214.6万辆同比增33% 新能源占比100% 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132% [12][13] - 吉利140.9万辆同比增47.4% 新能源占比51% 银河品牌贡献54.8万辆 [15] - 奇瑞126万辆同比增14.4% 燃油车占比71% 出口55万辆连续22年第一 [12][17][18] - 长城57万辆同比增1.8% 魏牌增75.4% 欧拉下滑52.4% [12][18] 新势力车企动态 - 零跑22.2万辆同比增155.2% 小鹏19.7万辆同比增278.8% [20] - 鸿蒙智行目标100万辆 上半年完成20.4% 问界占销量八成 智界环比跌50.8% [21][23] - 理想20.4万辆同比增7.9% 蔚来11.4万辆同比增31% [20] 海外市场拓展 - 上汽海外销量49.4万辆占比25% MG欧洲交付超15万辆 [10] - 长安海外销量30万辆同比增45% 广汽海外9.9万辆同比增45.6% [10] - 奇瑞出口55万辆 比亚迪海外布局四大工厂 自建滚装船队 [13][18]
“中国制造”反转:从被质疑到五星压阵欧洲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5 21:55
欧洲NCAP中国品牌表现 - 2025年欧洲NCAP测试中13款中国品牌车型参与,创2020年以来最高纪录,涵盖奇瑞、吉利、上汽名爵、比亚迪等主流车企[2][5] - 中国品牌整体表现优异,10款获五星评级,仅奇瑞瑞虎7/8获四星,五星占比达77%[5][21] - 领克02主动安全得分89%,极星Polestar 4成人保护92%,比亚迪海豹7儿童保护93%,多项指标达全场最高[16][21] 主要车企测试结果 - 奇瑞系:OMODA 9/JAECOO 7获五星,瑞虎7/8因成人保护80-81%、主动安全78%获四星,显示结构防护需优化[10][11][13] - 吉利系:领克02/极氪7X/极星3-4全五星,极星4成人保护92%达顶级水平,体现沃尔沃安全技术加持[15][16][17] - 上汽名爵:MG5 EV获五星,成人保护90%较早期车型显著提升,品牌形象从"廉价"转向"高价值"[18][19] - 比亚迪/红旗:海豹7儿童保护93%创最佳,E-HS9主动安全82%,展示电动车平台安全优势[20][21] 测试标准解析 - Euro NCAP四大维度:成人保护(碰撞生存率)、儿童保护(座椅兼容性)、行人保护(头部/腿部缓冲)、安全辅助(AEB/LKA等)[25][26] - 成人保护测试含40项子项目,包括64km/h偏置碰撞/侧柱碰撞等极端场景[27][28] - 主动安全权重提升,要求AEB夜间识别率超80%,车道保持介入精度达±15cm[32][33] 中国品牌全球化进展 - 欧洲销量突破:名爵2024年销24.3万辆(MG4单款8万辆),比亚迪5.7万辆且2025Q1超特斯拉[51][52] - 市场认知转变:30%欧洲年轻消费者愿考虑中国品牌,安全评级消除"廉价低质"偏见[55] - 关税谈判进展:中欧就"最低售价机制"磋商,可能替代45.3%关税,关键分歧在35,000欧元门槛[57][59][61] 技术演进轨迹 - 2020-2025年从零参与发展到13款测试,五星率从0%升至77%,实现"安全逆袭"[37][46] - 平台开发能力跃升:比亚迪e平台3.0/吉利SEA架构通过欧盟最严苛碰撞标准[42][47] - 芯片自研突破:地平线征程5/黑芝麻A1000系列支撑ADAS系统达标率提升40%[22]
星途“降级”并入事业部 奇瑞全力冲击港股IPO
财经网· 2025-07-12 19:42
公司架构调整 - 奇瑞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分别聚焦高端品牌、经典产品、新能源品牌和小车产品 [1] - 智界、iCAR、捷途品牌保持独立运营 [3] - 李学用统管四大事业部并兼任国内业务事业群总经理 [1] - 星途品牌由独立运营并入国内事业部,黄招根出任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4] 星途品牌表现 - 星途2023年销量12.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2024年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12.3% [5][6] - 星纪元ES/ET累计销量2.7万辆,2024年1-6月星纪元ES销量最高2879辆/月,ET最高1907辆/月 [6][9] - 星途首款车型2019年销量未达1.5万辆,2022年销量5.1万辆,未达6万辆目标 [5] - 2023年推出瑶光、新揽月、新追风、新凌云及星纪元系列车型 [5]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21.54亿元,超2023全年,同比增长67.7% [14] - 新能源收入291.04亿元,同比增长231%,插混收入增963% [14] - 燃油车收入1362.03亿元,是新能源的4.7倍,占比74.8% [16] - 乘用车收入占比90.8%,汽车组件及零部件占比6% [12] 市场地位 -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第11大乘用车公司,中国第2大自主品牌 [15] - 瑞虎8全球和中国燃油车市场销量分别排名第1和第3 [17] IPO进展 - 2024年2月递交港股招股书,计划2025年完成上市 [10] -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芜湖投资控股21.17%、立讯16.83%、瑞创11.51%等 [17]
奇瑞架构大变,成立四大事业部!今年已多次“动刀”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00:09
奇瑞汽车架构调整 - 公司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四大事业部 [1][2] - 星途品牌作为高端品牌定位不变,其国内业务事业部的组织和职能整体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1][2] -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兼任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总经理 [2] 四大事业部定位 - 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 [2] - 艾虎事业部聚焦经典产品艾瑞泽和瑞虎 [2] - 风云事业部聚焦新能源品牌风云 [2] - QQ事业部聚焦小车产品 [2] 燃油车业务表现 - 瑞虎8近一年销量达20.21万辆,艾瑞泽8销量达14.58万辆 [2] - 艾瑞泽轿车和瑞虎SUV产品系列覆盖5万元到20万元以下的小型、紧凑型、中型车等细分市场 [2] 新能源业务表现 - 风云T10、T8近一年销量在5000-6000辆之间 [3] - 风云A8平均每月销量2000多台 [3] - 风云T9一年订单近7万辆 [3] QQ事业部战略意义 - QQ冰淇淋、小蚂蚁两款微型电动车去年底保持月销5000-6000台 [4] - 行业专家认为低速电动车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4] 其他品牌调整 - 捷途因品牌特殊性不适合强行整合 [5] - iCAR品牌产品线重新划分,iCAR 03、03T将划入奇瑞品牌 [5] - 大卓智能解散,与雄狮科技、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整合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 [5] 公司战略方向 - 调整整合成为公司今年关键词 [5] - 智能化业务变革标志着公司智能化战略提速 [5]
中国汽车制造第一省,安徽
AI研究所· 2025-05-17 02:00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重塑 - 安徽在2025年第一季度以76.17万辆汽车产量登顶全国榜首,超越传统强省广东近10万辆 [2] - 安徽从2018年全国第14位(全年产量82.43万辆)跃升至2025年领跑地位,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3] 安徽汽车产业崛起引擎 - 龙头企业战略布局:合肥聚集江淮、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长安五大整车品牌,芜湖为奇瑞大本营 [6][7] - 比亚迪合肥基地2024年产量突破95万辆,带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万辆(全国第二),产能利用率超行业平均50% [7] - 蔚来合肥基地形成双工厂+全产业链布局,累计交付57万辆,占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28%,带动120余家本地产业链企业 [9] - 奇瑞2024年销量260.4万辆(同比+38.4%),出口114.5万辆连续22年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11] - 政府"风投式招商":合肥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000亿元,形成"平均每3.4分钟一辆整车下线"的产业集聚效应 [14] 技术创新核心动能 - 固态电池突破:国轩高科"金石"电池能量密度提升40%,2025年配套车型续航达1000公里;奇瑞计划2027年量产1500公里产品 [16][17] - 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4%,支持23种语言,应用于奇瑞星纪元ES等车型 [18] - 自动驾驶领域:讯飞纯视觉3D目标检测技术国际领先,合肥成为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开放1248公里测试道路 [20] - 产业链完整度:安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2700户(占产业链60%),营收占比48%,覆盖动力电池至回收利用全领域 [20] 未来挑战与优势 - 挑战:高端芯片依赖进口、智能驾驶算法代差、产能利用率降至65%的行业性风险 [21] - 破局实力: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12所高校共建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关车规级芯片等技术 [22] - 全球化布局:奇瑞海外市场标杆效应,借"一带一路"布局东南亚/中东工厂 [23]
【月度分析】2025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5-11 09:56
总体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狭义乘用车产量223万辆,同比增长11.2%,环比下降10.3%,累计产量854.4万辆同比增长13.7% [3] - 4月零售销量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累计零售687.2万辆同比增长7.9%,处于历年4月历史高位 [11] - 批发销量219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7%,环比下降9.2%,累计批发846.8万辆同比增长11.1% [14] - 自主品牌表现强劲,4月零售份额65.5%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批发份额70.3% [12][13] 新能源市场动态 - 4月新能源产量115.1万辆同比增长40.3%,渗透率51.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累计产量407.8万辆增长44.5% [8][16] - 新能源零售90.5万辆同比增长33.9%,渗透率51.5%,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高达72.8% [19] - 批发销量113.3万辆同比增长40.2%,纯电动占比63.5%,A00级电动车同比增长94% [16][17] - 出口18.9万辆同比增长44.2%,占乘用车出口44.6%,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奇瑞为出口主力 [20][22] 产品与竞争格局 - 4月降价车型仅14款,较去年同期的41款大幅减少,燃油车促销幅度稳定在22%左右 [12] - 批发超2万辆车型15个,比亚迪宋(84,088辆)、海鸥(55,028辆)、Model Y(33,960辆)领跑 [18] - 新势力份额19.4%同比增3.6个百分点,小鹏、零跑、小米贡献主要增量 [23] - 经济型电动车表现突出,A00+A0级占纯电动46%份额,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17] 产业链与全球市场 - 2025Q1汽车行业收入2.4万亿同比增长8%,但利润下降6%,利润率降至3.9% [27] - 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3%,新能源份额68%,增量贡献度达84% [28][30] - 1-3月汽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16%,墨西哥、阿联酋、俄罗斯为主要市场 [31][32] - 进口车大幅下滑39%,美国进口量同比下降66%,燃油车需求萎缩明显 [34][35] 政策与趋势展望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4月近70%私人购车为换购需求 [12] - 5月面临高基数压力,但车展活动及促消费政策有望稳定市场 [25] - 海外关税风险加剧,但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微乎其微,俄罗斯市场份额保持55%以上 [26] - 行业呼吁发展小型电动车配套政策,应对海外市场竞争 [21]
SUV市场激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7 23:57
2025上海车展及SUV市场概况 - 2025上海车展首发新车163款,其中宝马新世代系列概念车为代表车型 [2] - 展车以SUV为主,包括极氪9X、蔚来乐道L90、奥迪Q5L等热门车型 [2] - 2024年SUV在售车型371款,比轿车多153款,2025年市场竞争加剧 [2] 2025年一季度SUV市场数据 - 一季度SUV零售250.1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0.2%明显放缓 [3] - 爆款SUV(月销过万)达27款,同比增加9款;超爆款(销量超4万)13款,同比增加2款 [3] - 新能源爆款SUV达10款,同比增加4款 [3] TOP10 SUV销量排名变化 - Model Y以81,889辆卫冕冠军,但销量同比下降18.4%(2024年同期100,366辆) [3][4][5] - 星越L以79,883辆跃居亚军,同比销量增长69.3%(2024年同期47,209辆),成为自主燃油SUV标杆 [3][5][7] - 长安CS75 PLUS销量53,668辆,同比下降26.5%,排名从亚军降至季军 [3][7] - 问界M7销量暴跌63%,从2024年季军(69,592辆)跌至第32名(25,717辆) [7] - 比亚迪宋DM-i系列合计销量86,713辆(宋pro DM-i 51,542辆+宋PLUS DM-i 35,171辆),超过Model Y但分列榜单 [7][8] 重点车型表现分析 - 锋兰达销量46,715辆,同比增6.8%,排名从第10升至第5 [7][8] - 瑞虎8销量45,624辆,较2024年同期的瑞虎8 PRO(24,387辆)大幅提升 [8][9] - 理想L6作为新车型首季销量44,347辆,取代理想L7/L9进入前十 [9] - 银河星舰7EM-i上市首季月均销14,000辆,以42,286辆成绩跻身第9 [10] - 途观L销量41,632辆,同比增11.7%,排名从第14回升至第10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TOP10中燃油SUV从4款增至5款,自主SUV从7款减至6款,新势力保持1款(理想L6替代问界M7) [3] - 腰部竞争激烈:比亚迪元PLUS从第8降至第14,CR-V从第9降至第12 [9] - 哈弗H6销量暴跌43.7%(47,505辆→26,736辆),排名从第6滑至第31 [9]
奇瑞日赚4000万冲上市:燃油车全球「吸金」,新能源国内「吃土」
36氪· 2025-03-10 07:55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前9个月收入1821亿元,净利润113亿元,净利润率6%出头 [5] - 平均单车收入10.7万元,单车毛利1.6万元,单车净利润约0.7万元 [6] - 2024年1-9月毛利率14.8%,其中乘用车毛利率14.7%,零部件毛利率20.4% [17]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收入近3000亿元,是前三个季度累计收入的1.6倍 [16] 品牌与业务结构 - 旗下五大品牌:奇瑞(主品牌占比60%)、捷途(增速最快)、星途(高端)、iCAR(纯电)、智界(华为合作) [8] - 燃油车贡献75%收入,新能源仅占25% [9] - 海外市场贡献44%销量和收入,部分车型海外售价比国内高50%以上 [10][23] 财务与资金状况 - 2022-2023年收入从926亿元增至1632亿元,净利润从58亿元增至104亿元 [15] - 2024年1-9月流动资产1543亿元(含现金358亿元),流动负债1625亿元(含应付账款1052亿元) [11] - 研发投入占比3.5%-4.1%,2022-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近170亿元 [37] 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海外销量114.5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9.5% [22] - 俄罗斯市场:奇瑞品牌销量排名第三(15.8万辆,市占10.2%),旗下Jaecoo、欧萌达、捷途均进入前十 [26] - 中东市场占有率12%,瑞虎8在中东售价达24万元(国内12万元) [25] - 海外经销商2541家,为中国车企中最密集网络 [28] 新能源转型进展 - 2024年新能源销量58万辆(占比22%),同比翻倍但落后于行业渗透率(50%) [32] - 新能源收入占比16%(2024年1-9月),远低于比亚迪(100%)和吉利(41%) [33] - 技术路线:插混为主(鲲鹏C-DM系统)、增程试水、纯电滞后 [35] - 与华为合作智界品牌,但技术依赖外部且利润率不明 [36] 行业竞争与战略 - 2024年总销量260.4万辆,国内排名第五,仅次于比亚迪、上汽、一汽、长安 [14] - 单车净利润7345元(2024年1-9月),低于比亚迪(9185元)和吉利(8763元) [18] - 全球化战略以燃油车打头阵,新能源转型窗口期剩3年 [2][30] - IPO募资拟用于海外扩张、新能源研发及智能化技术 [38]
大消息!车企巨头,赴港上市!
券商中国· 2025-02-28 15:21
上市申请概况 - 奇瑞汽车于2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华泰及广发,但未披露具体发行股份数量和募资金额 [2] -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乘用车、提升核心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升级生产设施及补充运营资金 [2] - 公司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926 18亿、1632 05亿、1821 54亿元,同期净利润58 06亿、104 44亿、113 12亿元 [2][7] 市场地位与品牌布局 - 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计,奇瑞为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及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采用多品牌战略,覆盖奇瑞(主品牌)、捷途(家庭/越野)、星途(科技豪华)、iCAR(年轻群体)、智界(与华为合作智能新能源)五大品牌 [3] - 智界品牌已推出S7轿车和R7轿跑SUV两款车型,体现智能化布局 [2][3] 销售业绩与增长 - 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260万辆(同比+38 4%),新能源汽车销量58 36万辆(同比+232 7%),出口114万辆(同比+21 4%) [4] - 出口量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第一 [4] 募资用途规划 - 研发投入:扩展乘用车产品组合 [6][7] - 技术研发:聚焦电池、自动驾驶算法、车联网等下一代技术 [6][7] - 海外拓展:深化全球化战略 [6][7] - 生产升级:提升芜湖基地效率与质量 [6][7] - 营运资金:支持日常运营与业务发展 [6][7] 历史背景与战略定位 - 公司总部位于安徽芜湖,以奇瑞QQ等爆款车型奠定市场基础 [3] - 定位全球领先乘用车公司,产品涵盖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满足国内外多样化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