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风机
icon
搜索文档
各地新亮点丨海南儋州多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经济日报· 2025-09-11 09:51
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政策优势和临港产业基础, 于2020年6月3日对进出洋浦保税港区的货物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深度 释放自贸港政策红利,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航运、贸易等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链条向多元化延 伸,多产业体系正加速形成。 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阳表示,儋州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制 度集成创新,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深层次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升级,成为海南 自由贸易港"样板间"。 政策红利显现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最核心的税收政策之一,儋州洋浦出台加工增值鼓励类产业 企业备案机制文件,开发加工增值系统功能模块,多措并举助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作为全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自2021年参 与开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业务,已累计减免关税近3亿元。此外,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多功 能自由贸易账户等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的叠加,使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实现跨越式发展,产值逐年增 长,年产值从最初10亿元到2024年的近60 ...
海南儋州多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2
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政策优势和临港产业基础,于 2020年6月3日对进出洋浦保税港区的货物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深度释 放自贸港政策红利,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航运、贸易等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链条向多元化延伸, 多产业体系正加速形成。 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阳表示,儋州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制度集 成创新,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深层次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升级,成为海南自由 贸易港"样板间"。 政策红利显现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最核心的税收政策之一,儋州洋浦出台加工增值鼓励类产业企业 备案机制文件,开发加工增值系统功能模块,多措并举助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作为全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自2021年参与开 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业务,已累计减免关税近3亿元。此外,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多功能自 由贸易账户等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的叠加,使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实现跨越式发展,产值逐年增长,年 产值从最初10亿元到2024年的近60 ...
以沾化、无棣、北海为整体,滨州市全力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8-10 07:29
滨州市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战略 - 滨州市政府将沾化、无棣、北海作为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打造高质量发展黄金板块 [2] - 制定了《滨州市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 [2] 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 实施智慧港口功能提升、完善铁路公路设施、推进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补强现代水网设施、强化现代物流支撑五大工程 [2] - 通过海河陆空"四港联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 园区能级提升行动 - 建设铝基材料产业基地、环渤海高端化工基地、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四大高能级产业平台 [3] - 推动园区平台化、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打造全国竞争力特色产业载体 [3] 产业体系壮大行动 -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2027年高端铝产业集群营收1250亿元,精细化工1000亿元,冬枣产值65亿元,渔业产量45万吨以上 [3] - 新兴产业集聚壮大:2027年海水淡化能力40万方/日,智能风机叶片600套,风机200台,光伏支架1000万千瓦,储能电池500万千瓦时,修造船能力50万吨,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50亿千瓦时 [3] - 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实施AI赋能工程,培育数字经济 [3] 科创能力提升行动 - 2027年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突破70家,推动核心技术攻坚和人才引育创新 [4] - 加快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4] 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 2027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再生水利用能力3.6万吨/日,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40家以上 [4]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 [4]
河北承德构建智能化清洁能源产业生态
承德清洁能源产业智能化转型 - 围场滴水湖光伏电站采用无人机巡检36万块光伏板,实时监测温度变化与损伤 [1] - 平泉海棠河风电场运用AI技术,15秒内调整50台虚拟风机风向 [1] - 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实现电池组自主调配充放电,年增储900万度绿电 [1] 核心装备制造升级 - 智能风机年产能突破2000台(套),核心控制系统融合先进传感与自适应算法 [1] -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氢装备等核心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 [1] - 智能风机产品远销中亚地区 [1] 科技创新项目突破 - 承丰氢能智能装备公司光敏半导体制氢系统光氢转化率达19%,2026年绿氢成本有望降至20元/千克以下 [2] - 中纤新材料科技公司实现玄武岩矿石转化为高性能纤维 [2] - 河北投实晶铠科技公司通过风光储智能协同系统实现金刚石零碳制造 [2] 智能运维技术应用 - 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采用"4簇一汇流"架构,并联环流风险降低50% [2] - 组串式PCS设备实现毫秒级充放电控制,年增发电量900万度 [2] - 实时监控技术使运维成本下降40% [2] 运营效率提升 - 滴水湖光伏电站无人机巡检使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 [3] - 海棠河风电场数字孪生系统使设备失效风险下降30% [3] - 智能中枢显著优化弃风率 [3] 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 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重点攻关12项关键技术 [3] - 河北工大AI能效优化模型使300MW风电场发电效率提升8% [3] - 推广"光伏+生态修复"模式,实现发电-储输-消纳智能闭环 [3]
绿色能源“点亮”中亚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00:27
中亚绿色能源发展 - 哈萨克斯坦首个百兆瓦级风电项目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于2021年6月全容量并网,安装40台中国远景能源智能风机 [1] - 截至2025年6月24日,该项目累计发电13.79亿千瓦时,可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 [1] - 哈萨克斯坦风电资源丰富但电力结构单一,智能风机技术帮助实现南北供需平衡 [1] 中国新能源项目在中亚 -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是中资企业在中亚投资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年发电量达24亿千瓦时 [2] - 该项目为中亚"一带一路"框架下最大光伏项目,引入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并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2] - 塔吉克斯坦格拉夫纳亚水电站经中国技术团队7年改造后于2023年移交,解决电能紧缺问题 [2] - 该水电站4号机组由中国企业升级,预计2027年4月并网,将提升运行稳定性和发电量 [2] 中亚能源转型合作 - 中亚国家面临资源型经济转型挑战,普遍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3] - 中国风电、光伏技术全球领先,与中亚政府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成为新亮点 [3] - 中国新能源技术有助于解决中亚地区能源贫困和公正转型问题 [3]
深化产业融合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10 05:55
交通银行数字化战略 - 以数字化新交行建设作为战略突破口,推动高质量发展[1] - 创新"1+N"科技型企业评价模型,打造"科创易贷"产品线,提升"股贷债租托"综合服务能力[1] - 推出"交银惠贷"品牌及"惠民就医""地铁闪付过闸"等便民产品,将2100余项政务事项嵌入网点自助终端[1] - 算力大幅增长,关键业务自主可控增强,完善数据服务体系及人工智能"1+1+N"体系[2] 中国中车智能化布局 - 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3] - 打造智能高铁、电动大巴、风机及储能设备,动车组空气动力学仿真大模型将仿真时间从天级缩短至10秒级[3] - 推动"研产供销服管"数智转型,目标实现仿真误差小于5%[3] - 培育"四化融合"数智产业,打造"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4] 国家电网数智融合 - 建成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和"云—管—边—端"电力大数据体系,获DCMM5级认证[5][6] - 发布千亿级多模态光明电力大模型,强化电力数据作为经济"晴雨表"功能[6] - 提升电源、储能、负荷与电网协同互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6] 山东港口智慧化实践 - 科技研发投入连续4年增长超25%,建成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 - 实现全货种自动化作业,构建"一朵云、一张网、一套安全体系"基础设施[8] - 与全球100余家科技企业合作,形成"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8] 广东省交通集团智能交通 - 深汕西项目研发"桩梁一体机",深中通道首创沉管钢壳智能制造生产线[9] - 2023年构建省域最大高精数字底图,2024年通过AI稽核追缴通行费超3500万元[10] - 推进重大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提升路网智慧管控能力[9][10] 山东重工数字化转型 - 纯电动无人驾驶重卡批量落地,智慧农场方案打通农业数据全链条[11] - 潍柴动力建成数字化无人工厂,发动机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每15秒下线一台[11] - 为下游提供实时监测、故障预警服务,故障诊断效率持续提升[12] 南方电网智能调度 - 研发"大瓦特—天璇—阿度"智能体,监控600余厂站、90多断面,雷暴事件中1小时处理11条线路故障[13] - 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实现智能告警与多目标断面调控,模型更新机制支持人机协同[14] 百度智能云产业应用 - 提供昆仑芯P800芯片及百舸GPU算力平台,发布金融大模型"千帆慧金"[16] - 电力领域智能体生成供电方案,交通领域将应急处置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0分钟[17] - 医疗智能体生成电子病情卡,环境监测智能体秒级生成质量分析报告[17] 黄浦中央科创区建设 - 与百度共建大模型集聚区,基于昆仑芯P800构建国产算力池[18][19] - 在金融科技、健康医疗等领域打造示范应用,建设互动体验中心与人才培育体系[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