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板蓝根颗粒
icon
搜索文档
突发!广东知名上市药企被罚600万元,实控人被罚1000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9-05 20:49
行政处罚与监管措施 - 公司因2019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及2016-2020年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被广东证监局处罚[1]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警告 处以600万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王某辉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00万元(含直接责任30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责任700万元)[1] - 时任财务总监卢某被警告并罚款200万元 时任董事兼董事会秘书黄某、徐某分别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时任财务总监陈某华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2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香雪"[1]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8.18亿元 同比下降25.40% 归母净利润亏损2.3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5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2.0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亿元)[2] - 营收从2020年超30亿元下滑至2024年18亿多元 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亏损(2021年-6.77亿元、2022年-5.30亿元、2023年-3.89亿元、2024年-8.59亿元)[2] - 扣非净利润2017-2024年仅2020年盈利 其余7年均亏损 8年累计亏损约25.11亿元[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老牌中药企业 2010年12月A股上市 主营现代中药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为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颗粒)及医疗设备业务[2]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 股价单日上涨10.41%至11.24元/股 市值74.33亿元[2]
出厂0.8元,卖到5元!板蓝根等常用药因拒调价被上海暂停采购,药价治理再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9-05 17:44
核心事件概述 -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因28个临床常用药品未按要求调整价格而暂停其采购资格 涉及25个中成药和3个西药品种 包括板蓝根颗粒、穿心莲片、心脑康胶囊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2][3] - 涉事企业包括太极集团、天津同仁堂等知名药企 虽表态配合调价但尚未公布具体方案[2] - 此次行动是全国"四同药品"价格协同治理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机制消除价格差异[2] 价格调整要求与行业博弈 - 板蓝根颗粒出厂价一般不超过每袋0.8元 但患者终端价格达每袋3-5元 中间环节存在显著溢价[7] - 国家医保局监测发现部分中成药日均治疗费用价差超10倍 挂网价高于100元品种成为重点治理对象[7] - 内蒙古7月曾要求板蓝根颗粒按每日8袋、每袋0.625元(每日治疗费用5元)调整价格 上海可能参照类似标准[7] - 企业面临利润空间压缩压力 可能选择对非主力规格撤网而对主力品种妥协调价[7] 药品供应与替代情况 - 板蓝根颗粒生产批号多达983条 穿心莲片生产批号463条 上海医保部门已梳理23个替代品种清单 未引发临床断供担忧[8] - 西药品种均为国家集采未中选且未调价规格 标志价格治理从集采中选品种延伸至未中选品种[8] 全国治理机制与规则探索 - 河北、广东采用"中选价1.5倍"标准 上海实行梯度议价红线 为全国统一规则积累经验[8] - 国家医保局1月发布通知奠定整治基础 8月第十一批集采将55种药品纳入范围 平均每个品种15家企业竞争[8][10] - 国家组织集采已开展10批 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第十批62种药品于2025年4月落地[10] 全链条价格治理与监管技术 - 被暂停采购药品可能通过零售药店、电商平台流通 如心脑康胶囊价格区间为2.63元-100元/盒 价差达数十倍[9] - 不同终端价格差异明显 如络活喜医院挂网价91.28元、电商平台89元、零售药店129元 药店运营成本占总成本30%-40%[9] - 全国14.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门诊统筹报销 医保部门通过飞行检查、智能监测强化价格管控[9] - 国家医保局5月开展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专项行动 利用大数据实施智能监测[10] 行业生态重塑与挑战 - 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挤出价格水分 并推动药品进基层、民营机构和药店[10] - 不同地区企业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各异 中药材涨价等特殊情况需建立合理调节机制[10]
出厂0.8元 卖到5元!板蓝根等常用药因拒调价被上海暂停采购 药价治理再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9-05 17:29
核心观点 - 上海暂停28个临床常用药品采购资格 因企业未按要求调整价格 涉及板蓝根颗粒 穿心莲片等家庭常备药和心脑康胶囊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刚需品种 太极集团 天津同仁堂等知名药企在列 [1] - 此次行动是全国"四同药品"价格协同治理的一部分 国家医保局通过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机制 确保本地挂网价不高于全国监测价水平 逐步消除省际间价格差异 [1] - 价格治理已从集采中选品种延伸至未中选品种 标志着监管范围扩大 [6] 涉及企业及产品 - 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的板蓝根颗粒被暂停采购 [2] - 天津同仁堂的穿心莲片被暂停采购 [2] - 山西万辉制药的心脑康胶囊被暂停采购 [2] - 涉及25个中成药品种和3个西药品种 包括三黄片 黄连上清丸 板蓝根颗粒 穿心莲片 香砂养胃丸 通宣理肺丸 蛇胆川贝液 小儿咳喘灵颗粒 二母宁嗽丸 补中益气丸 刺五加片 养血安神片等 [2][4] 价格治理背景与机制 - 国家医保局今年1月发布《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 透明均衡的通知》奠定整治基础 [7] - 8月5日公布第十一批集采进展 将55种药品纳入采购范围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参与竞争 [7] - 各地探索不同价格约束机制 河北广东采用"中选价1.5倍"标准 上海实行梯度议价红线 [7] - 内蒙古在今年7月对板蓝根颗粒要求按每日8袋 每袋0.625元调整价格 即每日治疗费用5元 与上海形成南北呼应 [1][5] 行业价格现状 - 板蓝根颗粒出厂价一般不超过每袋0.8元 经过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后 患者到手价格可能达每袋3-5元 [5] - 部分中成药日均治疗费用价差超过10倍 挂网价高于100元的高价品种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5] - 心脑康胶囊在部分电商平台价格区间为2.63元-100元/盒 价差达几十倍 [8] - 同一药品在不同终端价格差异明显 如5mg*28片的络活喜 医院挂网价91.28元 电商平台89元 零售药店达129元 [8] 企业应对策略 - 涉事企业如太极集团 天津同仁堂表态"积极配合调价"但尚未公布具体方案 [1] - 部分企业可能选择对非主力规格撤网 而对主力品种妥协调价 [5] - 企业存在观望心态 既不敢公然对抗政策 又不愿轻易放弃既有利润空间 [5] 供应保障措施 - 整治未引发临床断供担忧 板蓝根颗粒生产批号多达983条 天津同仁堂穿心莲片生产批号有463条 [5] - 上海医保部门已同步梳理出23个替代品种清单 引导医疗机构合理调配 [5] 监管技术升级 - 国家医保局开展"上网店 查药价 比数据 抓治理"专项行动 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 比对各渠道价格发现异常高价 [9] - 湖南省通过抓取医保药品实际交易价格 参考平台挂网价和互联网药店价格 实施智能大数据监测 [9] - 全国14.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门诊统筹报销 医保部门通过飞行检查 智能监测等手段强化价格管控 [8] 行业生态重塑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开展10批 累计采购435种药品 第十批集采62种药品于2025年4月落地 [9] - 第十一批集采55种药品已确定拟纳入采购范围 480家企业提交相关药品资料信息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参与竞争 [9] - 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挤出价格水分 同时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 进民营机构 进药店 [9] 治理挑战 - 不同地区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 运输成本各异 价格调整时需注意对部分药品供应的影响 [9] - 在中药材涨价等特殊情况下需建立合理调节机制 [9]
最高价差915倍,医保让中成药降价
经济观察报· 2025-07-31 18:24
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 - 全国范围内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自2025年7月展开 涉及广西 辽宁 黑龙江 天津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河北 吉林等多个省份 [2][3] - 治理涉及安宫牛黄丸 板蓝根颗粒 小柴胡颗粒 牛黄解毒片 川贝枇杷糖浆 六味地黄丸 双黄连注射液等多款常见药物 [1][7] - 政策推进主因中成药价格虚高问题突出 给医保基金带来压力 并与中药材原料乱象相互影响 [5] 价格差异现状 - 宁夏一款安宫牛黄丸挂网价998元/丸 日治疗费用是同种药品最低的11倍 [8] - 内蒙古一款安宫牛黄丸日治疗费用1898元 比最低价高1800多元 双黄连注射液和复方丹参片价格是最低价的100倍以上 [9] - 山西一款血塞通注射液单价398元/支 每日费用是同品种的162倍 [10] - 吉林一款元胡止痛片每日费用价差达117倍 [11] - 黑龙江一款小活络丸每日费用价差最高达915倍 [12] 价格差异原因 - 成分不同导致成本差异 如生脉饮口服液用党参和红参原料价格不同 [13] - 剂型不同导致价格差异 如独一味滴丸 软胶囊因工艺复杂价格较高 [13] - 质量标准差异导致生产成本不同 [13] - 市场竞争不充分 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 如乌灵胶囊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仅佐力药业一家生产 [13] 治理政策内容 - 国家医保局要求日均治疗费用价差大于10倍且挂网价高于100元的中成药调整至合理价格 [16] - 各省要求药企7月底前完成价格调整 未调整者将面临采购风险标识 约谈 暂停挂网等处罚 [17] - 江苏苏州规定8月1日起红色价格预警药品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17] 行业影响 - 中成药占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44% 共1394种 较2017年增加152种 [18][19] - 价格治理使行业进入"成本+疗效"双维定价时代 依赖高定价 高营销模式的企业压力增大 [23] - 中小药企若无法实现生产规模化与质量标准化可能被淘汰 [23] - 患者用药负担将显著降低 尤其慢性病常用药价格回落 [23] - 价格透明化有助于约束医生处方行为 减少高价药滥用 [23] 企业应对 - 广誉远解释其西黄丸使用天然牛黄 天然麝香原料导致成本较高 [21] - 亚宝药业称价格治理对其影响不大 [22] - 华森制药通过预判中药材价格上涨趋势提前采购控制成本 [23] 治理挑战 - 与集采相比价格治理可能更灵活但难根治同药不同价顽疾 [24] - 中成药成分工艺复杂 质量标准难以统一 仅靠挂网价格治理难以完全消除价格差异 [24] - 需结合集采 加强行业标准建设等多方式解决价格问题 [24]
6月9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6-09 18:15
凯淳股份 - 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26.625元/股调整为40元/股 调整后上限自2025年6月10日起生效 [1] - 主营业务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及客户关系管理服务 [1] - 所属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电商服务 [1] 一品红 - 全资子公司获得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注册证书 该药品为化学药品3类 主要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镇静 [1] - 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 博晖创新 - 获得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28型)检测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 用于检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中28种HPV DNA [1]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血液制品 [3] 领益智造 - 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资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拟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66.46%股权 [3] - 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服务与解决方案 [3] - 所属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4] 克明食品 - 5月销售生猪4.83万头 环比下降24.38% 同比增长23.06% 销售收入5239.12万元 环比下降26.11% 同比增长17.64% [4] - 1-5月累计销售生猪23.85万头 同比增长13.68% 累计销售收入2.71亿元 同比增长8.58% [4] - 主营业务为米面制品研发生产及生猪养殖销售 [5] - 所属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预加工食品 [6] 梅安森 - 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6] - 主营业务为物联网及安全领域装备研发生产 [7]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 [7] 豪尔赛 - 终止转让一道新能源0.71%股权事项 仍持有一道新能源0.71%股权 [7] - 主营业务为智慧光艺、智慧文旅、智慧城域 [8] - 所属行业为建筑装饰–装修装饰Ⅱ–装修装饰Ⅲ [9] 正邦科技 - 5月销售生猪63.86万头 环比上升4.72% 同比上升158.02% 销售收入7.31亿元 环比下降0.98% 同比上升146.60% [9] - 1-5月累计销售生猪289.61万头 同比上升114.26% 累计销售收入33.02亿元 同比上升132.78% [9] - 主营业务为饲料、生猪、兽药生产销售 [9] - 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生猪养殖 [10] 远大控股 - 拟对全资子公司远大粮油(新加坡)减资4870万美元 注册资本由7300万美元减至2430万美元 [10] - 主营业务涵盖贸易、油脂、生态农业 [11] - 所属行业为交通运输–物流–原材料供应链服务 [12] 华东医药 - 全资子公司HDM1010片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 [12] - 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2]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2] 良信股份 - 收到1410万元政府补助 占2024年净利润4.52% [12] - 主营业务为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等产品研发生产 [13]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配电设备 [14] 尔康制药 - 维生素B6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规格为1ml:100mg 属甲类医保药物 [14] - 主营业务为辅料、原料药、成品药生产销售 [14]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原料药 [14] 新产业 - 获得抗PIC检测相关发明专利 可实现一步法检测 特异性高且效率高 [14]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 [15]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16] 东星医疗 - 控股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600万元技术开发合同 涉及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工艺 [16] - 主营业务为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16]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17] 苏常柴A - 全资孙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 不涉及人员安置 [17] - 主营业务为柴油机及汽油机研发生产 [17] -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7] 一彬科技 - 获新能源车企2.56亿元项目定点 产品为仪表板总成 生命周期5年 预计2026年Q2量产 [17]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设计开发生产 [18] -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 [18] 名臣健康 - 收到子公司2000万元分红款 [18] - 主营业务为健康护理用品研发生产及网络游戏运营 [18] - 所属行业为传媒–游戏Ⅱ–游戏Ⅲ [19] 亨迪药业 - 布洛芬混悬液获药品注册证书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19] - 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 [19]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原料药 [20] 华仁药业 - 全资子公司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获药品注册证书 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 [20] - 主营业务为肾科、呼吸科等药品研发生产 [20]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1] 恩威医药 - 取得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涉及六个委托生产重点产品 [21] - 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及化学药研发生产 [22]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23] 晓鸣股份 - 5月销售鸡产品2324.75万羽 环比下降6.56% 同比大增45.59% 销售收入1亿元 环比下降8.40% 同比大增91.17% [23] - 主营业务为祖代蛋种鸡养殖及雏鸡销售 [24] - 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肉鸡养殖 [25] 陕天然气 - 成功发行3.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利率1.78% 期限270天 [25] - 主营业务为长输管道建设运营及城市燃气销售 [25] - 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燃气Ⅱ–燃气Ⅲ [25] 西大门 - 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8.1万股 占总股本0.3033% [25] - 主营业务为功能性遮阳材料研发生产 [26] - 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 [27] 神通科技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合计1288.06万股 [27] - 主营业务为汽车动力系统、饰件系统等研发制造 [27] -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 [28] 圣诺生物 - 拟每股派现0.14元转增0.4股 [28] - 主营业务为多肽原料药和制剂研发生产 [28]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9] *ST金刚 - 下属公司收到控股股东3.64亿元债权转让通知 [29] - 主营业务为异质结电池片及太阳能组件研发制造 [29]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30] 福昕软件 - 2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58万股 占总股本0.061% [30] - 主营业务为PDF电子文档软件产品及服务 [30]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31] 优优绿能 - 拟申请不超过15亿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 [31]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研发生产 [31]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 [32] 国星光电 - 拟每10股派现0.5元 总计分配3092.39万元 [32] - 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 [33] - 所属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LED [34] 光迅科技 - 拟每10股派现2.6元 现金分红总额2.1亿元 [34] - 主营业务为光电子器件研发生产 [34]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35] 寒锐钴业 - 拟每10股派现1.5元 合计派发4624.87万元 [35] - 主营业务为钴粉、氢氧化钴等产品研发生产 [35] - 所属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钴 [36] 泰格医药 - 拟每10股派现3元 共计派发2.2亿元 [37] - 主营业务为临床研究CRO服务 [37]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 [37] 深粮控股 - 拟每10股派现1.5元 [37] - 主营业务为批发零售、食品加工及租赁服务 [37] - 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粮油加工 [38] 壹石通 - 拟每10股派现1元 实际每股0.10元 [38] - 主营业务为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38]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39]
2024年杭州市临安区药品抽样结果公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16:23
药品抽样结果公示 - 2024年临安区药品抽样结果公示第二批共涉及74批次药品 涵盖化学药 中成药 中药饮片等多种类型[4][5][7][8] - 所有74批次抽样药品检验结果均为合格 合格率达到100%[5][7][8] 抽样药品生产企业分布 -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熊胆薄荷含片被抽样[5] - 葵花药业体系有两批药品被抽检 包括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胃康灵胶囊和葵花药业集团湖北武当有限公司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5][7]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藿香正气胶囊被抽样[7] - 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感冒颗粒被抽样[7]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板蓝根颗粒被抽样[7]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启东分公司生产的铝碳酸镁咀嚼片被抽样[7] -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布洛芬缓释胶囊被抽样[7] -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药品被抽检 包括健胃消食片和复方草珊瑚含片[7] 药品流通渠道覆盖 - 抽样覆盖杭州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临安吴越人家店等零售药店[5] - 抽样覆盖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8] - 抽样覆盖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等中医医疗机构[8] - 抽样覆盖杭州临安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等医药流通企业[8] 本地制药企业质量管控 - 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有5批药品被抽样 包括托伐普坦片 西洛他唑片等 全部合格[8] - 浙江三生蔓迪药业有限公司有8批药品被抽样 包括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他克莫司软膏等 全部合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