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债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超30万亿元——金融支持实体力度保持稳固
新华网· 2025-10-19 07:23
金融总量指标 -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在社会融资高基数背景下保持较高增速 [2]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2]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3] 社会融资结构 - 政府债券净融资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增加4.28万亿元 [2] - 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受益于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支持力度加大及发债利率处于低位 [2]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 [3] 信贷投向与结构 - 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3] - 企(事)业单位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3] - 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3] - 一家国有大行分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多数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4] 融资成本与政策效果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5]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5] - 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向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带动相关配套信贷增长 [4] 经济与政策展望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力度,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6] - 促消费、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将逐步显现,产业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对投资形成支撑 [6]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3]
固收点评:存款活化进行时
天风证券· 2025-10-16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社融增速继续温和回落,政府债券支撑效应减弱,企业中长贷、居民短贷仍承压,但出现结构性改善,票据冲量减弱,居民中长贷同比表现转好,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1][18] - 债市方面,结构性修复的数据未形成明显压制,但支撑幅度有限,行情演绎或取决于机构行为和流动性的边际变化,需关注存款活期化、非银化对银行负债端微观结构的影响,保留谨慎态度 [1][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融增速继续微降、企业债券表现亮眼 - 9月新增社融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社融同比增速8.7%,较上月下行0.1pct;社融增速(剔除政府债)5.9%,较上月上行0.002pct [7] - 社融存量增速微降,政府债券贡献为负,去年8月起政府债放量,基数效应下对社融拉动有限,四季度若无化债额度靠前使用,社融增速或继续下行 [2][7] - 季末信贷冲量、同比少增,票据利率月内抬升,传统信贷大月冲量力度有限,上半年时点效应突出,三季度有所弱化 [2][7] - 企业债券同比表现亮眼,9月企业债到期收益率走高,但受益于政策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企业融资意愿提升 [2][7] 居民中长贷回暖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元、居民中长贷同比多增200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5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减4712亿元、非银贷款同比少减356亿元 [10] - 企业中长贷有压力,9月制造业PMI回升,需求景气度改善,但“反内卷”政策落地使部分企业生产安排与资本开支意愿审慎,抑制融资需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若投放加快有望支撑企业中长贷 [3][10] - 9月企业短贷同比多增,一方面受益于经营景气度改善,提升短期资金周转需求;另一方面,5月起企业短贷同比表现亮眼,扩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形成持续支撑 [3][10] - 居民信贷分化,中长贷改善、短贷承压,9月商品房成交小幅改善支撑居民中长贷,短贷有压力,贷款贴息政策对居民加杠杆意愿的提振作用待观察 [3][11] M2 - M1剪刀差收窄至新低 - M2同比+8.4%,M1同比+7.2%,剪刀差收窄,9月人民币存款22100亿元,同比少增153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多增1494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减6042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减19700亿元 [16] - M2 - M1剪刀差创新低,反映资金活化程度增强,市场风险偏好提振和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推动活期存款增长 [4][16] - 受去年“924”行情高基数影响,非银存款同比多减、居民存款同比多增,但居民存款搬家未结束,权益市场有吸引力,四季度高息定存到期,部分资金可能转向资管类产品或股市 [4][16] - 存款活期化、非银化趋势持续,或引致银行负债端微观结构变化,放大负债端不稳定性,银行体系对央行流动性投放依赖度上升,资金面阶段性摩擦放大 [4][1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1:32
货币政策与金融环境 - 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保持较高增速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1]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主要支撑 [2] - 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畅通,直接融资对社融拉动作用明显 [2] - 政策支持科创债、民企债以及低发债利率推动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2] 信贷增长与结构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3]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是主力 [3] - 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3] -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景气度 [3] 贷款利率与融资成本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4] - 通过"贷款明白纸"明示融资成本,推动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透明 [4]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5]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某国有大行分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多为中长期贷款 [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向城市更新、交通、环保等领域,带动配套信贷增长 [4] -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5] 房地产市场与居民信贷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上行 [5] - 深圳优化调控政策后,9月一二手住宅网签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改善型客户按揭咨询及成交量明显上涨,首套及二套房利率基本持平 [6] 经济前景展望 - 企业经营、居民消费、进出口等出现更多积极变化 [6] - 四季度货币政策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积极发力 [6] - 产业政策力度加大对投资形成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 [6]
【新华解读】前三季度社融增超30万亿:直接融资拉动作用明显 债券融资占比超过4成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15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前三季度人民币信贷新增约14.75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 [1] - 9月末社融、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1]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已降至48.3%,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其他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2]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2] - 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升至43.3%,直接融资对社融拉动作用明显 [2] 货币供应量变化 - 9月末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 [3] - 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1.2%,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3] 信贷增长与结构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约1.29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4] - 9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其中短贷及中长贷分别增约0.71万亿元、0.91万亿元 [5] - 9月全国住户贷款增加约389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分别增约1421亿元、2500亿元 [7] 贷款利率与重点领域信贷 -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约3.1%,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25个基点 [7] - 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及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36.09万亿元、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2% [7] 存款变化与资产配置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8] - 非银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较多有关,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表现 [8] 数据发布方式调整 - 人民银行将原有的三篇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合并为一篇《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旨在提升数据使用便利 [9]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30万亿元,背后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4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高位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 [2] - 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2] - 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2] - 银行是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主要持有方,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平均占比25%左右 [2] 存款与贷款情况 -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4]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4] -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5%,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7] 利率与货币供应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7]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9] - M1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了7.1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9] 金融总量与政策影响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11] -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9月社融、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都明显高于5%左右的经济增速 [11]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财政政策积极发力,产业政策力度加大支撑投资 [12]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一半来自非贷款渠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多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23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高位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1][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化 - 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 [3] - 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 [3]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3] - 今年前三季度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 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单一的贷款指标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4]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银行是债券投资的主要参与方,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25%左右 [4] - 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由银行持有 [4] - 通过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参与股权市场,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远不限于贷款 [4]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9]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9] 存款与货币供应情况 -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5]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5]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10]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 [10] -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0] 存款搬家与资产配置 - 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出现存款“搬家”到股市的现象 [6] - “存款搬家”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成其他资产的表现 [8] - 存款利率与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弹性增大,导致存款“搬家”和“回流”现象时有发生 [8] - 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8] 贷款结构特点 -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5%,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9]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 [9] - 普惠小微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9] 金融总量与政策导向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12] - 金融总量规模庞大,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但难以再实现以往的快速增长 [12] -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需关注量价协同以及不同市场利率之间的协同 [12] - 9月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都明显高于5%左右的经济增速,金融支持力度整体稳固 [12]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一半来自非贷款渠道,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多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0:41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高位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1][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分析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 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融存量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 [3] 存款与贷款情况 - 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三季度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 [4]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 [8]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8] 货币供应与市场动态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8] -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8] - 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存款增速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5][7] 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政策支持 - 前三季度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 银行是债券投资主要参与方,平均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25%左右,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由银行持有 [4]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3]
晨报|六大主线板块配置/重卡混动发展前瞻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9 08:19
板块配置分析 - 科技、消费、医药、新能源、红利、出海六大主线板块一季度运行动态梳理完成,从股价、估值、基本面等维度提供配置线索 [1] 商用车电动化 - 重卡新能源化趋势明确,纯电动重卡受限于续航里程主要在短途场景渗透,中长距离场景待开拓 [2] - 混动重卡在政策支持范围内,经济性远超柴油重卡且技术成熟,具备大范围商业化基础 [2] - 预计2024/2025/2026年混动重卡渗透率分别为1%、5%、10%,2030年市场占比有望达30% [2] - 重载工程车和丘陵山区长途运输领域(销量占比40%以上)将快速渗透 [2] 电子产业 - 中美互加关税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建议关注自主可控产业链和民族品牌出海两大方向 [4] 物业服务行业 - 2024年行业围绕催收、节流、退盘、提质和分红五个关键词,实现经营性现金持续正流入198亿和货币资金净增加60亿元 [6] - 平均股利支付率大幅提升到65% [6] - 2025年催化剂包括理顺定价机制、减值计提和周期性业务拖累见顶、持续增加现金分红 [6] 保险板块 - 全球股市震荡导致保险板块PB估值处于过去三年区间下限,隐含较高性价比的贝塔价值 [7] - 长期看主要上市公司有望凭借稳健资产负债表和盈利能力穿越周期,分享新发展阶段红利 [7] 民企债市场 - 民企债市场经历起步-快速发展-风险出清-温和修复四个阶段 [8] - 2025年2月中共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参考历史经验民企债市场或迎新机遇 [8] - 当前民企债净融资回暖,融资成本下行,中短端信用利差已调整至较高历史分位数 [8] 电力行业 - 2025年1~2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1.3%,增速平淡主要因暖冬及去年闰年高基数效应 [9] - 火电及核电投资显著加速,电网端投资金额同比增速达33.5% [9] - 1~2月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9.4%,风电光伏消纳率持续小幅下滑 [9] 能源化工 - 美国进口轮胎大概率将统一加征25%关税,中国轮胎凭借成本优势竞争优势有望扩大 [10] - 中国轮胎目前占美国进口轮胎份额不到50%,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10] 农机产业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发布,明确农机发展目标 [11] - 单产提升行动将催生对高性能、智能化农机的大量需求 [11] - 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等研发应用 [11] 社会服务 - 清明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出游总花费分别同比提升6.3%/6.7%,人均消费略有提升 [13] - "轻户外"热度高,出入境旅游保持增长趋势 [13] - 五一假期有望助推行业预期向上,2025年休闲旅游景气度延续确定性较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