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M2剪刀差
搜索文档
RU、NR、BR月报-20251031
银河期货· 2025-10-31 09:08
| 第一部分 | 前言概要 4 | | --- | --- | | 第二部分 | 总览与说明 5 | | 第三部分 | 宏观供应 6 | | | 一、 全球数据 6 | | ➢ | 气候 6 | | ➢ | 商品估值 11 | | 第四部分 | 微观供应 14 | | | 二、 全球数据 14 | | ➢ | 绝对价格 14 | | | 三、 海外数据 15 | | ➢ | ANRPC 胶盟天然橡胶产业 15 | | ➢ |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 17 | | ➢ | 越南天然橡胶产业 27 | | | 四、 国内数据 29 | | ➢ | 中国橡胶进口及产量 29 | | ➢ | 天然橡胶的供应 34 | | ➢ | 中国橡胶表观消费量 35 | | ➢ | 国内胶水产品 36 | | ➢ | 丁二烯及顺丁橡胶的供应 38 | | ➢ | 台湾橡塑业 43 | | 第五部分 | 贸易流通 45 | | | 五、 全球数据 45 | | ➢ | 东南亚六大主产国平衡表 45 | | | 六、 海外数据 46 | | ➢ | 国际贸易 46 | | ➢ | 日本橡胶库存 47 | | ➢ | 马来西亚天然橡胶零售库 ...
存款搬家停下来了!这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10-24 19:25
核心观点 - 当前经济仍处于通缩状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空间以推动通胀 [5] - 资本市场是帮助经济走出通缩的关键工具,资产价格重估和牛市逻辑依然存在 [15][16][17][18][19] - 短期市场因关键事件而震荡,但存款随时可能因市场赚钱效应改善而重新流入 [13][14][20][21] CPI与PPI数据分析 - 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1] - 9月PPI同比下降2.3%,环比持平,但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 [3] - CPI低于2%和PPI为负值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生产厂家利润承压,经济处于通缩状态 [5] - 通缩现状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有加码空间,目标是摆脱通缩 [5][6] M1与M2及剪刀差分析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6] - 9月末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去年同期增速为-3.3%,同比增速大幅提升10.5个百分点 [6] -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今年初M1统计口径调整以来新低 [6] - M1增速加快主因是国债价格下跌导致定期理财收益受损,促使资金从理财转向活期存款,而非直接源于股市投资 [9][10] - M1增速加快暂时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但尚未完全激活经济基本面 [9] 存款与非银存款分析 - 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下降1.06万亿元 [10] - 非银存款指存在于股票账户、基金账户、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资金 [10] - 存款增加而非银存款减少表明9月出现存款回流银行现象,并未发生存款搬家至股市 [10] - 此现象归因于9月A股市场横盘震荡,赚钱效应不明显,导致散户资金撤离 [10][11] - 7-8月因A股连续上涨、赚钱效应明显,曾出现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的现象 [12] - 存款回流是市场走势不流畅的结果,一旦市场恢复上涨趋势,存款将再次加速入场 [13][14] 资本市场展望与短期策略 - 国家有动力继续刺激资本市场,以帮助经济走出通缩并完成低估值的东大资产重新定价 [15][16][17][18] - 只要存在走出通缩和资产价格修复的需求,A股牛市的底层逻辑就依然存在,3900点并非顶点 [18][19] - 近期市场震荡主因是等待下旬关键事件结果:11月1日前与懂王的第二轮关税谈判、月底重要会议、美联储本年度第二次降息 [20][21] - 短期策略应在月底前做好资金配置,等待关键事件结果明朗后的市场走向 [22]
存款搬家停下来了!这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10-22 19:01
核心观点 - 当前经济仍处于通缩环境,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空间以推动通胀 [5] - 资本市场是帮助经济走出通缩的关键工具,资产价格重估和牛市逻辑依然存在 [16][17][18][19] - 短期市场震荡源于关键事件未落地,后续存款有望重新流入资本市场推动行情 [13][14][21] 关键宏观经济数据 - 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显示消费需求不足 [1] - 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环比持平,表明工业生产端价格疲软 [3] - CPI低于2%和PPI为负确认通缩环境持续,政策需加码以扭转局面 [5] 货币供应量(M1与M2)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6] - 9月末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去年同期(-3.3%)大幅提升10.5个百分点 [6] -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主要因国债价格下跌导致定期理财收益受损,资金回流活期推高M1增速 [6][9][10] 居民存款与资本市场流动性 - 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表明资金从股市、基金等投资市场回流银行 [10] - 存款回流主因9月A股横盘震荡缺乏赚钱效应,与7-8月市场上涨引发的存款搬家形成对比 [11][12][13] - 若A股后续走出流畅上涨行情,存款将重新加速入场 [14]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基调不变,后续可能进一步加码 [5][6] - 短期市场受三大事件影响呈现观望态势:11月1日前与懂王的第二轮关税谈判、月底重要会议、美联储第二次降息 [21] - 建议提前做好资金配置,等待事件落地后市场方向明确 [22]
存款搬家暂缓,债市仍未顺风:——9月金融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5:33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增速放缓,主要受高基数及实体信贷需求不强影响,但存在结构性亮点,如企业短贷回暖及居民中长贷改善 [3][4] - 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导致居民存款入市趋势暂缓,但活期存款持有意愿上升,未来广义存款入市趋势或将延续 [4] - M1-M2剪刀差收窄至2022年以来低位,但其与经济活动的关联度下降,信号意义强于现实经济意义 [4] - 债市短期仍受机构博弈和回补行情主导,难言回归基本面定价,建议降久期,债券性价比排序为:转债 > 短端信用债 > 存单 > 短端利率债 > 长端及超长端利率 > 长端信用债 [4] 社融总量与结构分析 - 2025年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53万亿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3.76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7%,较8月的8.8%下降0.1个百分点 [3][4][5] - 增速下降受高基数(如2024年9月政府债净融资达1.50万亿元)和实体部门信贷需求不强共同影响,2025年9月政府债净融资为1.17万亿元 [4][7] - 从结构看,政府债发行降速和贷款需求减弱是主要拖累项 [6][7] 企业部门信贷 - 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弱,但短期贷款需求回暖,9月新增短贷高于季节性水平 [4][24] - 票据融资需求受月末票贴利率回升压制,若将短贷与票据融资合并观察,企业短期融资需求整体有所改善 [4][27][28] - 9月产业债净融资规模继续抬升 [18] 居民部门信贷 - 受核心一线城市8月以来放松限购政策影响,9月地产销售从季节性低位回升,对应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季节性水平 [4][21][23] - 居民新增短期贷款低于季节性水平 [20] - 居民购房需求改善的持续性受地产库存及价格因素制约,仍需观察 [4] 存款与市场流动性 - 9月新增非银存款规模大幅回落,与新增住户存款形成跷跷板效应,反映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导致居民存款入市趋势暂缓 [4][35] - 居民倾向持有活期存款,原因包括存款利率和理财目标收益率下调使得机会成本下降,以及对权益市场仍为强势资产的预期 [4] - 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的8.8%下降,M1增速抬升导致M1-M2剪刀差收缩至2022年以来低位 [3][4][36][37] - 但M1-M2剪刀差与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自2023年以来转弱,其抬升或主要受低基数效应和居民存款搬家暂缓影响 [4][40] 债券市场策略 - 当前债市主要定价赎回压力而非“基本面偏弱+流动性宽松”,2025年第四季度债市可能仍在回补年初的行情透支,机构博弈心态较重 [4] - 在缺乏有力降息的情况下,难言债市真正回归基本面定价,长端和超长端利率债与短债利差仍在修正,波动加大 [4] - 流动性宽松状态下,短端确定性较高,建议继续降低久期,债券性价比排序为:转债 > 短端信用债 > 存单 > 短端利率债 > 长端及超长端利率 > 长端信用债 [4]
9月金融数据点评:存款搬家暂缓,债市仍未顺风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4:2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2025年9月金融数据呈现结构性亮点但整体偏弱,主要受高基数效应和实体信贷需求不强影响 [3][4] - 报告指出债市当前主要定价赎回压力而非基本面,在缺乏有力降息的情况下难言回归“基本面+流动性”定价,建议2025年第四季度继续降低久期,债券性价比排序为:转债 > 短端信用债 > 存单 > 短端利率债 > 长端及超长端利率 > 长端信用债 [4] 社融与信贷分析 - 2025年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低于2024年9月的1.59万亿元;新增社融3.53万亿元,低于2024年9月的3.76万亿元;社融同比增速为8.7%,较2025年8月的8.8%下降0.1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的8.8%下降 [3][4] - 社融增速下降受高基数及实体部门信贷需求不强共同影响,政府债净融资1.17万亿元继续支撑社融,但规模低于2024年8月的1.50万亿元 [4] - 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弱,但新增短期贷款回暖;票据贴现利率回升压制票据融资需求,与短期贷款形成跷跷板效应,合并看企业短期融资需求有所改善 [4] - 居民部门受核心一线城市放松限购政策影响,中长期贷款随地产销售从季节性低位回升而改善,但受库存和价格因素制约,改善持续性待观察 [4] 存款与市场流动性 - 9月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居民广义存款入市趋势暂缓,新增非银存款规模大幅回落,与新增住户存款形成跷跷板效应 [4] - 由于存款利率和理财目标收益率下调,居民持有活期存款机会成本下降,叠加对权益市场仍存强势预期,居民在放缓存款入市过程中倾向持有大量活期存款 [4] - M1同比增速抬升,M1-M2剪刀差收缩至2022年以来历史低位,但报告指出近年来该剪刀差与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相关性转弱,其抬升或主要反映低基数效应及居民存款搬家暂缓导致的活期存款增多,信号意义强于经济现实意义 [4] 债券市场展望 - 2025年第四季度债市可能仍在回补年初行情透支,机构博弈心态重,降久期速度偏缓 [4] - 在流动性宽松状态下,短端确定性较高(短端信用债+短端利率债),但长债和超长债与短债利差仍在修正过程中,长端及超长端波动加大 [4]
“存款搬家”进程暂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20:41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金融数据显示存款结构显著分化,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 [2][3] - 此变化与近月趋势形成对比,此前居民存款少增、非银存款多增的现象被市场视为存款向股市“搬家”,9月该进程出现暂缓迹象 [2][6] - 9月非银存款大幅缩水是下半年以来单月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居民存款单月新增额创下半年以来首次超2万亿元的纪录 [3] 变化驱动因素 - 市场分析指出,“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赚钱效应”回落有关 [2] - 非银存款显著下滑是去年高基数效应、权益市场震荡与资管产品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5] - 财政政策发力是重要因素,9月财政多支少收,政府存款向居民和企业转移,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62亿元,导致居民和企业存款多增 [4][5]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存款结构变化助推M1与M2增速呈现“一升一降”,9月末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下行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7.2%,较8月提升1.2个百分点 [8] - M1-M2剪刀差为-1.2%,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资金活性有所增强 [8] - M1增速回升受居民存款同比多增及财政存款加速支出流入企业账户共同推动,而非银存款流失等因素导致M2增速回落 [8]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分析 - 所谓“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流动是双向动态的 [6][7]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可能倾向于持币寻找新投资机会,减少对货基、现金类理财等固收资管产品的配置 [5] - 从9月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新增开户数仍改善来看,居民资产再配置过程仍在延续 [6]
2025年9月社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延续回落,政府债融资减速
西南证券· 2025-10-16 16:34
社融总量与增速 - 2025年1-9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增速较1-8月回落0.1个百分点[4] -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4] - 9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0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4] 信贷结构分析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00亿元,同比少增2,700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新增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9,1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2] - 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421亿元,同比少增1,279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500亿元,转为同比多增200亿元[2] - 票据融资减少4,026亿元,同比多减4,712亿元[2] 直接融资与政府债券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融增量比重为45.5%;新增直接融资12,491亿元,同比少增1,068亿元,占比35.35%[4] - 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1,886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新增专项债净融资额约2,322.2亿元,较8月回落约1,335亿元[4]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增加327亿元至5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4] 表外融资与存款货币 - 新增表外融资同比多增1,869亿元至3,579亿元,连续2个月增多;其中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4] - 9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2,100亿元,同比少增15,300亿元;居民存款增加29,600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00亿元,同比多减19,700亿元[6] - 9月末M2同比增长8.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7.2%,增速走高1.2个百分点;M1与M2剪刀差为-1.2%,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6]
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市场风险偏好或将进一步回暖,A500ETF龙头(563800)均衡配置行业龙头,聚焦核心资产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54
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震荡上行,充电桩概念股、保险板块早盘走高,创新药、黄金珠宝、煤炭等板块表现活跃,而发电设备、化工、燃气等板块走低 [1] - 中证A500指数当日收盘下跌0.04%,成分股涨跌互现,宏发股份领涨7.74%,阳光电源上涨7.66%,中兴通讯上涨7.2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9%,贵州茅台上涨1.57% [3] - 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为A500ETF跟踪指数的前两大权重行业 [3] 政策与宏观数据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充电设施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 2025年9月末狭义货币(M1)增速回升至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反映出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1]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1]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市场分析认为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2] - 有观点认为全球AI投资热度、国内"反内卷"带来的业绩改善预期、居民储蓄入市及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改善共同支撑A股市场,预计第四季度震荡上行方向不变 [2] - 近期市场调整被视为资金短期博弈、板块分化及情绪技术面影响的正常回调,政策红利释放和部分核心指数估值具吸引力支撑市场长期向好趋势 [2]
中国经济再现回暖信号 宏观政策发力持续转向扩内需
第一财经· 2025-10-16 00:32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显现 - 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回暖信号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9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2] - 核心CPI上涨主要由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0.6% [2][3]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 9月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4] - 部分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煤炭加工等6个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4] - 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如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 [5] - 四季度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2.0%以内 [5] 金融数据与货币供应 - 9月末M2余额为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M1余额为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6] - M1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收窄至-1.2% [6] - M1增速回升和剪刀差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6]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6] 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 政策思路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强调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3][7] - 财政支出结构需更多从投资为主转向改善民生为主,加大民生保障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 [7] - 当前经济面临需求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投资过度而消费不足 [7]
社融增量超30万亿,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北京商报· 2025-10-15 23:28
金融数据总体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 [1] - 截至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 - 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节方向持续发力,业内专家认为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 [1][11][12] 信贷市场表现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7000亿元,但同比少增3000亿元,导致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较上月末放缓0.2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3] - 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元 [3]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4] 货币供应与存款 - 截至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较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6]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6] - 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同比多增0.7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多减1.97万亿元 [7] - M1、M2"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为2021年以来最低值,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 [9][10] - 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约48%,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则升至约43% [11] - 企业债券融资、未贴现承兑汇票形成主要拉动,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也更加畅通,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 [10][11] 政策影响与市场动态 - 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5]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9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暖 [5] - 市场分析认为存款"搬家"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相对变化的结果,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