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晶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连云港: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体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4 14:57
连云港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连云港县域经济呈现多样化、均衡化发展局面,以特色产业为支撑,走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 东海县产业发展 - 东海县被誉为“世界水晶之都”,1至8月水晶交易额达390亿元,同比增长27.8%,预计全年有望突破600亿元 [2] - 水晶产业为支柱产业,全县水晶从业人员30多万人,加工企业3500余家,形成年产4.5亿件水晶制品的生产规模 [2] - 电商为重要增长极,2024年电商经营主体达4万多家,电商交易额达320亿元,建成抖音、快手、淘宝三大直播基地及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 [2] - 通过嫁接水晶产业优势,培育出手工穿戴甲新产业,目前全县穿戴甲经营主体超300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 [3] 灌云县产业转型 - 灌云县实现从“小化工围海”到“大产业开篇”的历史性跨越,腾退土地近万亩,化工集中区成功升格 [4] - 嘉澳生物航煤项目为国内首条单线年产能50万吨级生物航煤项目,以“地沟油”为原料,成品转化率达74%,并获得全国首张出口“白名单” [4] - 形成以千亿级石化新材料为核心,五个过百亿元产业为增长极的“一核五极”主导产业集群 [4] - “十四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8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91.7亿元,年均增长6.5%,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4%,今年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增长84.4% [4] 赣榆区海洋产业 - 赣榆区推动海洋产业集群集聚发展,2024年海洋渔业产值达155.98亿元,海洋水产品加工业产值约40亿元 [5] - 海鲜电商品牌化发展,海头镇年销售额超100亿元,2024年全区电商交易额235亿元,其中海鲜电商销售额117亿元,带动电商从业人员6万余人 [5] - 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海洋渔业向多元融合转型 [5] - 设施渔业建成标准化养殖车间46栋,成功交付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一号”,初步形成“陆基+近海+深远海+工船”养殖格局 [6] 连云区特色产业集聚 - 连云区依靠自然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核光风储氢”一体化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7] - 田湾核电基地为全球在建及在运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累计安全发电突破5000亿千瓦时 [7] - 国信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装备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承担电网调峰、填谷、储能等功能 [7] - 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高性能碳纤维3万吨,项目签约后仅用3个月实现开工 [7] - 以中复神鹰为龙头,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领域用高强高模碳纤维系列产品,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高性能碳纤维产业集群 [7]
《水晶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重磅发布 东海再领全球水晶产业新风向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07
9月29日,首届东海国际水晶矿物宝石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中国东海水晶城三号馆盛大开幕。本届博览 会以"晶彩世界,闪耀东海"为主题,设有国际标准展位500个(含13个特装展区),汇聚全球水晶珠宝行业精英, 着力打造集展示交易、文化交流、科技传播于一体的国际化高能级平台。 技术创新层面,东海县以工艺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水晶产品价值跃升,例如,抓住手工 穿戴甲市场机遇,已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完整产业链,带动东海县5万多人就业;品牌创新层面,打造"东海 水晶"等国际性品牌,构建线上销售矩阵,推动水晶产业"走出去",2024年,东海县电商交易额达320亿元;文化 创新层面,致力于水晶雕刻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水晶文化旅游集聚区,每年吸引近千万游 客;人才创新层面,围绕"产业链"锻造"人才链",通过产教融合做大人才规模,构建起一支专业雕刻师队伍;治 理创新层面,成立县级领导小组,推广使用电子诚信标签,建立产品溯源体系,强化版权保护与交易机制,提升 产业服务效能。 作为"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县已形成覆盖巴西、乌拉圭、马达加斯加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淘晶"网络。1万 名东海 ...
书超”为何热捧“小店经济
新华日报· 2025-07-07 10:03
核雕行业发展现状 - 核雕从传统技艺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场定位显著提升[1]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广泛 从几十元到两三万元不等 满足不同消费层级需求[1] - 销售策略转向生活化设计 手串、锁骨链、国风压襟等接地气产品成为主流销售品类[1] - 单件高端作品成交价超过上万元 批量销售出现单客一次性购买6件的记录[1] 书展文化消费生态 - 书展设置2000多平方米品质文化生活展区 占展馆总面积8% 专门扶持非遗文化商户[1][2] - 主办方采用多维筛选机制 结合线下展会销售数据与小红书等平台口碑反馈选择商户[2] - 展位租金政策具有扶持性 黄金铺位5天租金仅需2000多元 降低商户运营成本[1] - 动态优化展区客流路线 根据商户反馈实时调整动线规划 显著提升周末销售业绩[3] 文化产品消费趋势 - 核雕产品契合年轻人情绪消费需求 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1] - 水晶制品借助明星网红带货效应 结合生辰推荐等互动营销方式吸引年轻客群[3] - 宋锦文创产品以数十元低价策略成功拓展新客群 形成文化普及与商业转化双赢[3] - 文化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融合 包含体育体验(模拟球场)、餐饮(梅花糕)、咖啡文创等复合业态[2]
山西:认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4 14:58
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 推动建设10个公共服务平台并发布1项团体标准 玛钢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率同比下降0 9% [1] - 帮助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开展自愿性产品分类分级认证 提升品牌质量 [1] - 围绕"稷山四宝"区域品牌培育58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其中29个获绿色食品认证 [1] 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 - 通过认证推动27家小微企业获得"山西精品"证书 实现管理能力 产品质量 经营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整体提升 [2] - 推行"三叠链"帮扶模式 包括导入链 培训链和解决链 指导清徐老陈醋专业镇40余家小微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2] - 帮扶多家企业获得BRCGS认证(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 [2] 企业案例与产业链融合 - 水晶制品企业破解生产设计脱节难题 电商平台销售额进入全国同类产品前10位 拥有上百件外观专利和版权 [2] - 黄芪文旅康养企业通过质量认证提升 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从12%提升到21% 全产业链总产值由5亿元增长到15亿元 [3] -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引入黄芪产业经验 打造集工业 商贸 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景示范基地 推动产学游融合发展 [3] 行业示范与标准化建设 - 在医药 食品等行业打造21个示范场景 构建"生产有规范 产品有标准 质量有检测 认证有程序 市场有监管"的体系化认证提升新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