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A
icon
搜索文档
扎根产业的“沉浸研究”,解码汇添富科技战队的投资“底蕴”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16:49
文章核心观点 - 汇添富基金科技投资团队通过"实业式投资"方法论,即长期、专注、系统化的产业研究、技术深耕和团队建设,致力于创造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1] - 该方法论强调不追逐短期风口,而是像经营企业一样沉浸于产业研究、搭建人才梯队和锤炼组织体系,以在变化的市场中捕捉主线 [1] - 公司科技投资团队的深厚底蕴构成了其在技术加速迭代环境中的护城河,为投资者提供穿越周期的底气 [15] 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汇添富旗下数字化及科技类产品近一年业绩亮眼,4只基金净值翻倍,10只基金涨幅超过50% [1] - 具体基金表现: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近一年涨幅219.37%,汇添富科技创新A涨幅120.28%,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A涨幅117.47%,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A涨幅102.27% [2] - 中长期业绩表现出耐力:截至2025年7月末,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A过去七年净值增长率在同类QDII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一(1/23),过去五年和三年均排名第三(3/33, 3/44) [3] - 汇添富科技创新A过去五年、三年和一年在灵活配置型基金中的排名分别为前10%(37/433)、前10%(35/474)和前5%(19/476) [3][5] 全球视野与前瞻布局 - 科技团队强调全产业链研究视野,覆盖上下游、国内外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此为区别于其他机构的重要优势 [6] - 自2011年起,公司几乎每年组织基金经理赴硅谷等海外科技中心进行一线调研,面对面接触跟踪数百家企业如英特尔、英伟达、AMD等 [6] - 通过沉浸式跟踪,团队在2017年后敏锐察觉到数字化转型趋势,并于2020至2021年间前瞻性布局多只"数字系列"产品,如汇添富数字生活主题、数字未来混合等 [6] - 在当前AI浪潮中,通过全球深度调研,团队判断海外AI进展打开全球科技产业天花板,同时中国科技企业角色关键,推动资产价值重估 [7] 研究方法与理念 - 投资理念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证券进行中长期布局,以获得持续稳定的长期收益 [8] - 研究公司需建立多种触点以感知其治理架构、管理层和价值观,对早期公司跟踪周期长达三至五年 [8] - 研究需要时间积累,通过日常动态跟踪管理层变化及ROIC等指标动态,不断加深研究深度 [8] - 通过在产业中建立大量触点并投入资源(如参加产业论坛)以保持对变化的敏感度 [8] 团队合成与体系构建 - 科技投资强调平台化、体系化的团队作战,将个人能力合成为系统能力以提高在模糊产业趋势中的胜率 [9] - 团队建设四个维度:近20人的投研团队(含近10位基金经理)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 [10] - 专业分工覆盖电子、半导体、通信、计算机、传媒、互联网六大子行业,投资团队各有所长 [10] - 通过香港、美国、新加坡子公司布点,就近了解全球市场动向,反哺A股投资 [10] - 培育平等高效的分享文化,通过晨会、双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天候沟通,基金经理亦承担前沿领域研究任务 [11] - 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下,每位基金经理都是资深研究员,共享研究成果以拼出产业全貌,提升投资胜率 [11] 长期主义与底蕴厚植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理念,在主动权益投资业绩承压时期仍保持战略稳定,持续夯实科技投资基础 [12] - 团队建设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形成能力圈互补,即使在行业挑战时期也未停止 [12] - 以长期视角考核业绩并注重人才长期发展,例如研究员在行业低潮期坚守并最终抓住机会 [13] - 全面提升投资管理规则化,强调产品定位清晰、人岗有效匹配及组合构建规则化,引入Barra系统进行定量监测 [14]
扎根产业的“沉浸研究” 解码汇添富科技战队的投资“底蕴”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15:52
核心观点 - 汇添富基金科技投资团队采用"实业式投资"方法论 专注于长期产业研究和技术变革 不追逐短期风口 通过系统化团队协作和全球视野布局 实现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1] - 过去一年旗下数字化及科技类产品业绩表现突出 4只基金净值翻倍 10只基金涨幅超过50% [1] - 中长期业绩耐力显著 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A过去七年净值增长率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 过去五年和三年排名第3 汇添富科技创新A过去五年和三年涨幅排名同类前10% 过去一年排名前5% [3][15] 业绩表现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近一年涨幅219.37% 超越业绩基准71.63% [2] - 汇添富科技创新A近一年涨幅120.28% 超越业绩基准54.28% [2] - 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A近一年涨幅117.47% 超越业绩基准63.08% [2] - 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A近一年涨幅102.27% 接近业绩基准107.10% [2] - 其他科技类基金涨幅在64.70%至91.97%之间 均显著超越各自业绩基准 [2] 全球视野与前瞻布局 - 2011年起每年组织硅谷等海外科技企业一线调研 面对面接触英特尔 英伟达 AMD等数百家企业 建立多层次产业触点 [5] - 2017年通过海外调研敏锐捕捉到数字化转型趋势 2020-2021年间相继布局多只"数字系列"产品 [5] - 在AI浪潮中通过全球产业调研判断中国科技企业将扮演关键角色 推动资产价值重估 [6] - 在香港 美国和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助力全球投资机遇挖掘和A股投资决策反哺 [10] 团队建设与投研体系 - 近20位科技投研团队成员 其中近10位基金经理 形成老将与中生代结合的人才梯队 [9] - 研究团队覆盖电子 半导体 通信 计算机 传媒 互联网6大子行业 实现细颗粒度广覆盖 [10] - 建立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 通过晨会 双周会 个股讨论会实现全天候信息分享 [10] - 强调产品定位与投资人员能力匹配 引入Barra系统实现组合策略定量化监测 [13] 长期主义文化 - 坚持从应届毕业生中遴选培养人才 同时引进外部成熟投研人才 形成能力互补 [12] - 以长期视角考核业绩 注重人才长期发展 允许研究员经历行业低潮期积累 [13] - 投资跟踪周期长达三至五年 强调持续积累和动态跟踪管理层变化 [7] - 投资理念强调企业基本面分析 高质量证券选择和中长期布局 [7]
扎根产业的“沉浸研究” 解码汇添富科技战队的投资“底蕴”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15:50
在风云变幻的科技投资领域,每年都有新的热点涌动,每代都有新的明星崭露头角。但能够穿越周 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绝非追逐风口的投机者,而是具备深厚底蕴的长期主义者。 汇添富基金的科技投资团队,以一种近乎"做实业"的方式,去打造科技投资的长期"阿尔法引 擎"——不追求短期风口,不依赖个别明星,而是像经营企业一样,沉浸产业研究、深耕技术变革、 搭建人才梯队、锤炼组织体系。正是这种长期、专注、系统化的"实业式投资"方法论,让他们在喧嚣 的市场中保持定力,在纷繁的变化中捕捉主线,最终呈现出异彩纷呈、且可持续的业绩图景。 去一年,汇添富旗下数字化及科技类产品业绩表现亮眼,4只基金净值翻倍,10只基金涨幅超过 50%。 | 证券简称 | 近一年涨幅(%) | 业绩基准( | % | ) | | --- | --- | --- | --- | --- |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 | 219.37 | 71.63 | | | | 汇添富科技创新A | 120.28 | 54.28 | | | | 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A | 117.47 | 63.08 | | | | 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A | 10 ...
业绩亮点纷呈 这家公募大厂的科技投资是怎么做的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07:40
|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率 | 同期基准涨幅 | | --- | --- | --- |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 | 216.91% | 69.71% | | 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 | 88.59% | 41.29% | | 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混合A | 75.56% | 47.72% | | 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A | 58.75% | 61.28% | | 汇添富移动互联股票A | 57.33% | 51.31% | | 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开混合 | 55.98% | 46.87% | | 汇添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一年持有期混合 | 55.02% | 39.52% | | A | | | | 汇添富互联网核心资产六个月持有混合A | 53.53% | 59.39% | (数据来源:业绩经托管行复核,基准来自汇添富,截至2025/8/18,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则更能体现出汇添富科技投资团队业绩的中长期"耐力"。 截至2025年7月末,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A过去七年净值增长率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过去五年、 过去三年的涨幅都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3; ...
三年跑输基准超10%将降薪,哪些产品和基金经理“亮红灯”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52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对管理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过基准的可适度提薪 [2] - 政策旨在解决行业"重规模轻回报"痛点,强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引导聚焦长期投资能力建设 [2] 跑输基准基金分析 - 全市场5898只成立满三年的公募基金中,1341只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涉及735位基金经理 [3] - 31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典型案例包括摩根中小盘A(跑输127.69个百分点)、嘉实智能汽车(跑输75.47个百分点)、天治新消费(跑输63.19个百分点) [3][4][5] - 广发基金郑澄然、国投瑞银施成、嘉实基金姚志鹏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 [3][5] - 跑输主因包括市场趋势误判、行业配置失衡、标的选择失当及风险管理缺位,例如误判消费医药周期、科技板块配置不足或盲目跟风 [6] 跑赢基准基金分析 - 543只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超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33只超50个百分点 [7]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表现最佳,收益率194.13%,超基准175.89个百分点;华安纳斯达克100联接A超额收益152.86个百分点 [9] - 北交所主题基金成超额收益集中领域,汇添富、万家、广发、南方旗下相关产品均超基准60个百分点以上 [10]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动态 - 政策推动下,基金公司密集调整业绩基准,如浦银安盛三只债券基金基准改为多资产组合,鹏华普天债券基准调整为短债指数 [11][12] - 年内超100只基金完成基准变更,调整动因包括原基准设计不严谨、适配新规要求及被动优化业绩呈现 [12][13] - 监管要求基准需精准反映风险收益特征,避免单一基准滞后性,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第三方监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