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摩配
搜索文档
跨境电商需要“长期主义者” 欧洲已成为新的主战场丨对话eBay大中华区总经理林文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2:38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 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的“芬太尼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反制措施,双方同意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1] 跨境电商行业趋势 - 行业面临不确定性挑战,包括关税政策变化、物流头程运费波动,促使卖家调整发货节奏和商品价格,对供应链管理造成深度压力 [2] - 美国市场受地缘政治挑战,企业开始寻求多元化以提升抗风险能力,欧洲市场成为新的主战场,企业需重点关注合规问题,如增值税申请需3至6个月 [2][3] - 欧洲市场相比美国更具蓝海特征,但竞争门槛高,需要做好合规准备和消费者洞察,汽配等市场的车型和配件体系与美国存在差异 [3] - 行业整体趋势是企业希望开辟第二赛道,欧洲是主战场,合规和供应链提前布局是打开增长新空间的关键 [3]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尽管面临宏观地缘政治挑战,汽配领域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成长,美国仍是最重要的市场 [4] - 新兴品类卡牌业务(如球星卡、宝可梦卡)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卖家今年实现三位数以上的增长 [4] - 欧洲市场在汽配和家居领域发展不错,家居领域的新能源品类(如太阳能板)在德国非常强,消费电子如3D打印机、扫地机器人及新兴赛道如泳池机器人也发展良好 [4][5] - 拓展欧洲市场需要对消费者有更深入洞察,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切入步骤和细分赛道,并配合供应链和仓储布局 [6] 企业出海策略与要求 - 企业是否适合出海关键在于是否做好长期主义准备,愿意在供应链上先做深再做宽以沉淀能力,并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产品体验,向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7] - 汽配赛道本质长尾,eBay平台汽配SKU以亿为单位,美国线下还有80%的市场,要求企业有能力在长尾赛道挖掘并提供海量选择,供应链沉淀是第一要务 [7] - 品牌建设是关键,有了好产品后需让消费者形成差异化认知,做到记得住、信得过、愿意购买和传播 [8] - 从B2B转向B2C需要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再到企业组织架构转变,实际操作是从大批量生产转向小单快反,供应链生产线需更柔性化,人效考核也需切换 [9] - 企业应关注为买家提供从功能性到个性化、定制化甚至品牌化的体验升级,鼓励不只跑得快更要走得远,长线品牌投入会带来很好回报 [9] - 头部汽配企业已在品牌商标注册、品牌调性元素建立方面有非常好发展,期待出现更多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品牌 [10] 企业转型动因与挑战 - 过去15年,贸易型卖家先行,后生产型企业受客户在跨境电商平台取得良好业绩的启发和激励,加之贸易环境改变导致订单碎片化,促使生产型企业积极加入跨境电商赛道 [11] - 生产型企业从B2B转型B2C需在团队、经营理念和产品上做好准备,平台鼓励公平竞争,看重消费者体验 [11] - 工厂型企业初入跨境电商时认知可能局限于买卖关系,需补足运营、物流(特别是尾程物流)等长产业链条上的短板,综合评估是否仍有优势 [12] 平台长期战略与竞争 - 平台践行长期主义,通过“区域优品出海行动”挖掘产业带,例如挖掘湖北十堰的商用车产业链和北方的重型工业设备(如小型挖掘机、叉车),以新供应链驱动新需求 [13] - 平台秉持初心,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角色,通过消费者评价反馈来链接卖家和买家,鼓励第三方卖家百花齐放 [14] - 面对同行竞争,平台关注电商本质和需求,美国线下生意占比超过80%,希望与友商共同培养消费者习惯,丰富供应链挖掘,把蛋糕做大 [15] - 平台在汽配领域优势显著,做得非常深且拥有很多忠诚用户,今年推出了很多适配性方面的买家保障项目以提升体验和转化,强调跨境是长期主义的沉淀 [15]
崩盘!深圳13年老厂突然宣布倒闭
搜狐财经· 2025-09-26 12:06
行业现状与危机案例 - 2025年9月初,一家成立13年、员工超600人的深圳老牌外贸大厂在6天内决议解散,其产品曾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5年年中,珠三角一家拥有27年历史、产品100%外销的老牌制造企业也因经营困难退场 [1] - 传统外贸工厂倒闭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行业 [1] 传统外贸模式的困境 - 传统模式依赖海外客户“大批量采购”,但当前需求已转向“小批量、多批次”,消费者更注重个性与体验 [2] - 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成本攀升严重压缩利润,同行“价格内卷”导致企业陷入“不接单等死,接单找死”的恶性循环 [2] - 传统代工模式使工厂客户渠道单一,主要通过线下展会或熟人介绍,将命脉系于少数品牌客户,在产业链中议价劣势明显 [4] - 工厂被隔绝在终端市场之外,无法直接触达消费者,丧失产品定价权及积累用户数据与反馈的能力 [4] 转型挑战与成功案例 - 技术创新需要持续高额研发投入、产品周期长且成功率不足三成,对利润微薄的中小工厂风险极高 [5] - 品牌建设需长期市场教育、庞大渠道铺设及深厚海外市场认知,习惯“幕后代工”的工厂与国际品牌竞争风险极高 [5] - 一位“厂二代”接手家族家具加工厂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转型,借助平台数据分析锁定北美户外家具、欧洲小户型收纳家具等细分需求,首年订单量增长120%,库存周转效率提升近一倍 [6][9] - 全球家具市场规模2024年为6992.9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7297.3亿美元,2025至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2.78%,2030年达8367.7亿美元 [6] - 另一家服饰外贸企业因忽视海外市场消费习惯差异,转型失败,凸显工厂短板在于市场洞察力、客户获取渠道及国际运营能力 [9] 跨境分销的解决方案 - 跨境分销让工厂专注生产制造,将市场调研、渠道开拓、合规运营等环节交由专业平台,产品批量对接海外中小零售商等B端客户 [10] - 亿迈跨境分销提供“数据赋能+渠道对接+履约保障”模式,通过市场数据分析指导工厂开发需求旺盛品类如家具、户外园艺、汽摩配等 [10][11] - 平台拥有海量海外商户,与亚马逊、eBay等30多个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对接,帮助工厂产品触达全球精准买家 [13] - 平台建立全品类预审机制与合规数据库规避侵权风险,优化尾程物流网络降本增效,并通过可视化中台让工厂实时追踪库存、销量与资金流向 [13] 行业前景与核心价值 - 传统制造业需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匹配需求”,摆脱渠道与市场束缚后可将精力投入品质提升与工艺优化 [14] - 借助跨境分销模式,工厂可在汽摩配、家具、户外园艺等品类于海外市场找到新的增量空间 [13][14]
《山东省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07-30 11:50
山东省跨境电商政策网络与生态体系 - 形成"5+30"政策网络 包括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和30个省级示范园区 [1] - 构建"政策链+贸易链+产业带"三链融合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 [1] - 依托港口集群优势 制造业基础实力及全球鲁商资源 [1] 特色产业带分布与规模 - 青岛产业带包括假睫毛 家电 美妆 时尚仿真首饰 纺织服装 木质家具等 2024年前7个月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569.3亿元 同比增长23.8% [2] - 烟台产业带包括食品 机械 化工 汽车装备等 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50亿元 增长7.3倍 [2] - 威海产业带包括渔具 纺织服装 海洋食品 新材料及制品等 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60% [2] - 德州产业带包括体育用品 汽摩配等 目标2025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 [3] - 临沂产业带包括木制品 小商品等 2024年1-8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7.7% [3] - 其他城市产业带包括济南纺织和汽车配件 淄博陶瓷 聊城轴承 纺织品和宠物食品等 [3] 产业带运营模式创新 - 青岛采用"港口物流+直播营销"模式 建成50多万平方米跨境电商保税仓库 [9] - 烟台采用"供应链协同平台"模式 通过"五中心一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 [9] - 威海采用"四港联动+产业集群"模式 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30% 时效提升5小时 [11] - 德州采用"内陆产业带+保税物流"模式 通过申建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进出口业务 [11] 产业带建设成效 - 交易规模显著增长 烟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6年8.8亿元增长到2022年62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03.6% [12] - 物流效率大幅提升 烟台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单日处理量达100万单 威海海运全程仅需16小时 [12] - 供应链协同效果明显 威海高新区聚集120多家配套企业 供应链成本降低45% [13] - 品牌培育成果突出 青岛假睫毛产品单笔订单量达200万副 威海钓具"双十一"单日销售额破千万元 [13] - 区域协同发展加速 2025年黄河流域博览会实现经贸配对超6.8亿元 [13] 企业主体结构与分布 - 全省拥有607家主要跨境电商企业 其中青岛145家 [6][8] - 企业类型包括跨境电商平台 卖家 服务商和MCN机构等 [14] - 2025年前4个月新增跨境电商相关企业5080家 同比增幅达173.24% [15] 品牌培育进展 - 目标2025年培育100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境电商知名品牌 [16] - 培育路径包括境外商标注册 国际认证 收购国外品牌和自建海外独立站等 [16] - 典型案例包括酷特智能2024年境外收入1.53亿元 希音全球下载量达2.38亿次 [18][19] 服务商生态体系 - 服务商类型涵盖物流 支付 营销和技术等领域 [20] - 山东高速欧亚班列提供中欧铁路货运服务 丰泊国际提供最高1000万美元授信 [21] - 2025年通过巡回辅导活动累计赋能外贸企业600余家 [21] 政策体系构建 - 2023年7月印发《山东省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22] - 提出打造20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 培育100个知名品牌 孵化1000家新锐企业的战略目标 [22] - 围绕11个重点任务制定44项政策措施 [23] 发展成效评估 - 2024年1-10月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81.5亿元 占全省进出口总额6.1% [25] - 建成300个海外仓 创新探索"前展后仓"等新型营销模式 [24] - 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稳定运营 创新"关保通"等贸易便利化措施 [24][25] AI技术赋能 - 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人工智能标杆应用场景和示范典型案例 [30] - 2025年举办"AI+跨境电商"专题培训班 首场培训赋能117名学员 [30] - 已遴选50个省级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案例 培育80个"产业大脑" [30] 绿色低碳转型 -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31] - 通过AI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碳排放 [31] - 发展绿色物流并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32] RCEP合作与市场拓展 - 利用RCEP框架下48小时清关和化妆品关税率降至5%等便利措施 [34] - 构建专业高效跨境物流体系 培育"一带一路"沿线海上航线组群 [34] - 聚焦日韩 南美 东盟 欧洲等新兴市场 [34] 综试区建设与协同发展 - 争取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全省16市全覆盖 [35] - 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协同机制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 [35] - 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各综试区数据共享 [36] 发展成就与潜力 - 2024年1-10月进出口额达1681.5亿元 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38] - 形成以沿海城市为引领 内陆城市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38] - 未来潜力集中在AI技术赋能 绿色低碳转型和RCEP合作深化等领域 [42]
2025第九届中国(印尼)出口品牌联展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09:06
展会概况 - 2025第九届中国(印尼)出口品牌联展暨印尼雅加达国际工业联展在雅加达展览中心开幕,吸引来自中国20个省份及印尼、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40000平方米 [1] - 展会聚焦印尼工业化4.0升级新需求,同期举办印尼工业装备及零部件展、印尼塑料印刷包装及食品加工设备展、印尼国际电力新能源展 [3] - 展品覆盖印尼工业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中15大热门潜力品类,包括新能源、汽摩配、农业机械、塑料机械与模具、包装与印刷机械、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等 [3] 展会活动与合作 - 组委会联合印尼当地知名商协会在坤甸、望加锡、万隆等地举办多场路演活动,现场推介优质中国企业及产品 [3] - 展会与印尼贾巴贝卡工业园区、克拉卡陶钢铁公司、三一重工印尼公司等企业达成展会考察、论坛活动等合作,深化产业联动与技术交流 [3] - 邀请印尼金属加工及铸造协会、印尼物流行业协会、印尼包装发展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走进中国产业集聚地,提前发布采购需求并促成多项前期合作意向 [3] - 展前预注册买家超70000名,涵盖印尼及周边国家的专业采购商 [3] 展会智能化升级 - 展会通过自研"AI慧展"系统及AI眼镜,首次应用AI辅助行为和客户画像分析功能,及时提供外贸跟单建议,展商应用率达30% [4] - 为展商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参展解决方案 [4] - 展会为中国工业企业提供展实力、拓市场的国际化平台,为中印尼两国在工业制造、机械设备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搭建重要桥梁 [4] 主办方信息 - 展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商务局、米奥兰特国际会展承办,杭州市商务局、台州市商务局、嘉兴市商务局、金华市商务局联合主办 [4]
2025第九届中国(印尼)出口品牌联展暨印尼雅加达国际工业联展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5 10:20
展会概况 - 2025第九届中国(印尼)出口品牌联展暨印尼雅加达国际工业联展在雅加达展览中心开幕[1] - 展览面积达40,000平方米,是中国在RCEP区域自主举办规模最大的工业题材展会,也是印尼最大工业供应链全产业展览[2] - 展品覆盖印尼工业上下游全产业链中15大品类,包括新能源、汽摩配、农业机械、塑料机械与模具、包装与印刷机械等[2] 参展情况 - 吸引来自中国20个省以及印尼、日本等国1,000多家企业参展[2] - 展前预注册买家超70,000名,涵盖印尼及周边国家的专业采购商[2] - 获得印尼工业部4.0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以及14家印尼工业领域商协会支持[2] 配套活动 - 组委会联合印尼当地商协会在坤甸、望加锡、万隆等地举办多场路演活动[3] - 与贾巴贝卡工业园区、克拉卡陶钢铁公司、三一重工印尼公司等达成展会考察、论坛活动合作[3] - 邀请印尼金属加工及铸造协会、印尼物流行业协会等走进中国产业集聚地,促成多项前期合作意向[3] 技术创新 - 首次应用AI辅助行为和客户画像分析功能,展商应用率达到30%[3] - 通过自研"AI慧展"系统及AI眼镜提供外贸跟单建议[3] 主办单位 - 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商务局、米奥兰特国际会展承办[4] - 杭州市商务局、台州市商务局、嘉兴市商务局、金华市商务局联合主办[4] - 广东省商务厅指导,并得到吉林省商务厅、佛山市商务局等单位支持[4]
广州外贸前4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7.6% 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2个百分点
广州日报· 2025-05-26 00:37
外贸总体表现 - 1-4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002亿元 同比增长17.6% 增速比全国高15.2个百分点 比广东省高12.7个百分点 [1] - 连续11个月单月正增长 前4个月月均进出口达千亿规模 [1]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突破17%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增速超50% [1] 新质生产力与新业态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达17.1% 较一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 [2] - 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总值63亿元 同比增长24.5% [2] - 跨境电商出口650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速也超50% [2] 市场拓展与区域分布 - 对欧盟、英国、韩国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875.9亿元 同比增长28.5% 占全市进出口总值46.9% [3] - 对东盟进出口701.6亿元 同比增长43.6% [3] 民营企业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419亿元 同比增长32.7% 对全市外贸增长贡献度达17.5个百分点 [4]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2万家 同比增加10.8% 其中民企占比超八成 [4] 政策与服务创新 - 落地全国首个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政策 首创"双前置"城市货站 日均处理货量200吨 货物等待时间缩减超50% [5] - 实施"企航2025"专项行动 推广"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模式 重点口岸实施24小时智能通关 [5] - 南沙区进出口1034.4亿元 同比增长22.7% 成为首个外贸规模破千亿的区 [5] 政府支持措施 - 推出稳外贸18条等4项政策 累计申报金额超1亿元 [6] - 开展"益企行"活动 发布政策服务包39条 服务企业超3000家次 政策兑现审批时限平均减少20.7% [6] - 组织1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 累计达成意向订单4000多万美元 [6]
宏观|我国对美出口贸易的省市维度观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8 08:14
我国对美出口贸易的省际特征 - 我国对美出口呈现东部集中、区域分化和产业集群支撑三重特征,东部沿海省份如广东(25.1%)、浙江(16.6%)贡献显著,前五大省份合计占比72.3%,前八大省份占比84.9% [3] - 中西部省份如山西(27.9%)、河南(22.1%)、四川(19.7%)对美出口依赖度偏高,主要受益于电子代工、资源型产品出口及产业转移 [9] - 已形成地域特色产业集群,如深圳电子、佛山家电、义乌小商品等,展现出专业化分工优势 [10][12] 出口商品结构特征 - 机电设备、纺织鞋服和家具类为全国核心出口品类,山西、重庆等省份以机电设备为主导(山西机电设备占比25.1%),青海、江西以纺织鞋服为主,西藏、新疆以家具类为主 [13] - 沿海省份出口结构多元(如广东、浙江多品类均衡),中西部省份行业集中度高,部分省份单一品类依赖明显 [15] - 大部分省份对美出口依赖度低于5%,整体敏感性温和,但山西机电设备依赖度达25.1%,西藏家具类依赖度9.2% [15][17] 应对关税冲击的措施 - 国家层面通过金融支持(再贷款、财政贴息)、标准互认、产业升级等政策缓解冲击,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技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18] - 地方政府推动出口转内销,如广东、江苏搭建内销平台,上海、东莞加速开拓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 [18][19] - 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出台专项政策,包括市场开拓、产业链本土化、消费提振等,东莞计划2027年"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超30% [19]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底线思维",应对下行风险,财政政策或加速专项债发行,货币政策可能降准降息 [22] - 下周重点关注美国一季度GDP、非农就业数据及中国PMI数据,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