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
搜索文档
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业务放量 前三季度扭亏为盈营收突破2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8:40
本报讯(记者吴文婧)10月27日晚间,浙江方正电机(00219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机")披露 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3亿 元,同比增长1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5.73万元,大幅扭亏为盈,经营质量发生根 本性转变。 此次业绩强劲回升的核心支撑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高景气度的背景下,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业务的 规模化投产与产能释放,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有效带动整体业绩快速提升。 作为国内领先的驱动电机第三方独立供应商,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方正电机在新能源驱动领域构建起 核心竞争力: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其八层扁线定子技 术、超高功率密度、超高效率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方正电机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已实现规 模化量产,相关性能指标均超越《中国制造2025》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设定 的2025年目标。 方正电机驱动电机产品已进入了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600104)、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 车、零跑、大众汽车等多家头部品牌整 ...
新能源赛道高景气驱动,方正电机扭亏为盈,前三季度营收突破20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3:2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5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10.44%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1375.73万元,同比增长153128.6%,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1] - 公司经营质量发生根本性转变,正式步入全新高质量发展拐点 [1] 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 - 新能源驱动业务的规模化投产与产能释放是业绩强劲回升的核心支撑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达627.1万套,同比增长30.6% [2] - 公司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其八层扁线定子技术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 [2] - 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相关性能指标均超越行业设定的2025年目标 [2] - 驱动电机产品已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大众汽车等多家头部品牌整车供应链 [3] - 为应对订单增长,公司正加快推进德清基地产能建设,其中一期年产80万台项目已量产,二期年产220万台项目在建设中 [3]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 [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6.1%,行业增长韧性显著 [2] - 驱动电机系统是电动汽车核心系统之一,赛道景气度同步攀升,为上游供应商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2] 微特电机及控制器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微特电机业务营收规模增长9.11%,整体盈利增长20.47% [4] - 家用缝纫机电机领域,公司年产能达40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约75%,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4] - 电动工具马达业务已成功切入TTI、百得、Shark Ninja、宝时得等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 [4] - 智能控制器产品聚焦家用电器控制器和电动工具用控制器,同时加码汽车控制器研发投入 [5] - 2025年上半年华东基地切入汽车电子并通过飞利浦T1审核,深圳基地斩获国家级"小巨人"门票 [5] 新业务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系列产品 [6] - 在新产品开拓方面,采用全国产芯片的控制器已小批量交付无人机项目,氢气发动机控制器助力多个车型实现稳定运行匹配 [6] -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已实现率先布局,2023年6月宣布拟投资6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方德机器人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研发稳步推进,18件专利已布局、9件已获授权 [6] - 公司还在积极投入人形机器人关节产品、电动飞行器驱动电机业务 [4]
多元布局开拓高增赛道 方正电机前三季度净利润激增超153倍
全景网· 2025-10-28 10:1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13亿元,同比增长10.44%,归母净利润1375.73万元,同比增长153128.60%,扣非净利润786.39万元,同比增长400.7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8亿元,同比增长13.87%,归母净利润2095.35万元,同比增长2607.26%,扣非净利润2019.97万元,同比增长12358.98% [1] - 公司拟以货币资金出资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德清方正智驱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1] 业务板块表现 - 家用缝纫机电机业务逐步回暖,电动工具电机订单进入量产提速阶段,公司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能达40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约75% [2] - 电动工具马达业务已切入TTI、百得等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正开发多类型马达产品 [2] - 新能源驱动电机已与上汽、小鹏、理想、大众等客户建立合作,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46.36万台,累计出货量突破356.36万台,产品覆盖超40个车型 [2] 产能与技术研发 - 公司德清基地第二期年产220万台项目处于建设阶段,第一期年产80万台项目部分产线已进入量产 [2] - 公司持续加大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前沿技术研发,八层扁线定子技术在功率密度等核心维度实现突破 [3] - 公司聚焦电机轻量化、高可靠性等技术路线,并加强高压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的研发与客户拓展 [3] 新兴行业与市场机遇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到2030年乘用车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万台,新能源渗透率达50% [2] - AI技术突破和电子商务繁荣带动物流需求,Global Market Insight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478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21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6.6% [3] - 2023年全球机器人关节电机市场规模约55.2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达129亿美元,机器人电机市场预计从2023年134.52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89.23亿美元 [4] 新业务布局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重点布局机器人关节及驱动电机产品,2025年上半年已申请相关专利18件,其中9件获授权 [5] - 公司推动各业务板块共用原材料的集中统一采购,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释放协同效应 [5] - 公司将优质供应商引入园区,并与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供应链效率 [5] 战略展望 - 公司通过前瞻性多元化产业布局,在微特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领域稳固领先地位,并积极切入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赛道 [6]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机器人产业发展及下游需求回暖,公司有望依托业务协同优势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6]
三箭齐发激活营收增长,方正电机多元布局成果加速兑现
全景网· 2025-10-17 19:19
行业宏观背景 -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和完备供应链驱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高速迭代和创新成果密集落地 [1] - 制造业企业加速传统产线智能化改造,形成产业升级新格局 [1] - 全球央行宽松政策落地与下游去库存阶段终结,市场环境持续改善 [1] - 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约为285.6亿美元,预计将从2025年的296.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409.5亿美元,2025-2032年CAGR为4.7% [1] 微特电机及控制器业务 - 公司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细分赛道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传统业务稳步恢复增长 [1] - 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能达40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约75% [2] - 电动工具马达业务成功切入TTI、百得等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产品应用于吸尘器、园林工具等多场景 [2] - 2025年上半年微特电机业务营收增长9.11%,整体盈利增长20.47% [2] - 智能控制器产品聚焦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并加码汽车控制器研发投入 [2] - 华东基地切入汽车电子并通过飞利浦T1审核,深圳基地获国家级“小巨人”称号,并拓展至个护市场 [2]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业务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在2028年超过2300万辆,CAGR为22.8% [3] - 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已进入高增长通道,深度对接上汽、小鹏、理想、大众等一线主机厂 [1][3] - 2025年上半年单季出货46.36万台,历史累计突破356万台,覆盖40余款热销车型 [3] - 德清基地“80+220”万台产能建设双线推进,一期80万台已陆续量产,二期220万台加速建设中 [3]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新项目 - 全资子公司上海海能汽车电子自主研发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系列产品 [4] - 采用全国产芯片的控制器已小批量交付无人机项目,氢气发动机控制器助力多个车型稳定运行,甲醇发动机控制系统完成多个新项目小批量配套 [4] 人形机器人业务 - “AI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拐点降低人形机器人开发门槛,加速商用落地 [4]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2千台,预计2030年增至近6万台,复合增长率高达95.3% [4]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56亿美元,到2029年将突破300亿美元 [4] - 公司2023年6月投资6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方德机器人,从事微型特种电机、减速器等研发生产 [5] -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研发稳步推进,18件专利已布局、9件已获授权 [5] 公司综合战略与前景 - 公司业务呈现多元向好态势,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多领域构筑竞争优势 [1] - 公司积极拓展新增长曲线,人形机器人关节产品、驱动电机业务在积极投入和加速推进 [1] - 公司正处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交汇点,传统业务恢复性增长与新兴业务爆发式扩张共振 [6] - 随着产能扩建、客户矩阵升级、专利布局加速,公司正由细分隐形冠军升级为多元平台型标杆 [6]
深化全球市场拓展 方正电机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4.26%
全景网· 2025-09-01 18: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12.65亿元 同比增长8.51% [1] - 海外市场收入2.46亿元 占比19.47% 同比增长14.26% [1] - 国内市场收入10.19亿元 占比80.53% 同比增长7.21% [1] - 智能控制器业务收入4.34亿元 占比34.27% 同比增长46.58% [5] - 电动工具电机业务因产销规模提升及汇率影响 营业收入增长9.11% 整体盈利增长20.47% [5] 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 - 驱动电机上半年出货量46.36万台 累计出货量达356.36万台 产品应用于超40个车型 [2] - 客户覆盖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蜂巢传动、蔚然动力、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大众汽车等头部企业 [2] - 技术研发聚焦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领域 实现八层扁线定子技术、超高功率密度等国际领先指标 [2] - 持续推进高压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研发 强化在电控和集成系统领域的客户突破 [2] 技术创新与专利成果 - 报告期内获授权专利56项 包括软件著作权5项、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外观专利2项 [3] - 人形机器人关节领域已申请相关专利18件 其中9件已获批 相关产品与客户处于开发阶段 [3] - 2025年3月获电动飞行器项目驱动系统开发定点 目前处于开发阶段 [3] 子公司业务拓展 - 全资子公司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因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量产 营业收入增长57.01% [4] - 采用全国产芯片控制器实现无人机项目小批量交付 氢气发动机控制器助力多车型稳定运行 甲醇发动机控制系统完成新项目配套 [4] - 积极推进自动化设备改造和新材料应用 丽水动力谷基地获评浙江省"未来工厂" [4] 产能建设与供应链 - 德清基地第二期年产220万台项目在建 第一期年产80万台项目完成基建设备投入 部分项目已随客户车型上市进入量产 [5] - 通过集中采购和供应链优化增强成本优势 持续引入优质供应商提升采购效率 [1][6] - 电动工具马达业务进入TTI、百得、Shark Ninja、宝时得等国际客户供应链 覆盖吸尘器、园林工具等应用领域 [5] 未来战略方向 - 持续加大新能源驱动电机技术投入 重点突破电机轻量化、高可靠性、高效率冷却系统及电磁兼容性等领域 [2][6] - 通过自动化设备改造和新工艺应用优化产品结构 降低生产成本 [4][6] - 强化国内外市场拓展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器和微特电机三大核心业务领域 [6]
荒湖野泽变身环湖经济圈40余家大企业总部环抱金银湖
长江日报· 2025-09-01 10:59
区域经济发展 - 环金银湖总部经济圈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9] - 区域聚集40余家大型企业总部 形成总部金融和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8][10] - 常住人口达23万人 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16] 企业集群构成 - 央企江汉水网建设开发公司落户金银湖 使区域总部企业数量达40余家 [3][4] - 重点企业包括良品铺子 中国联通 航天三江 中交二航局等大型总部机构 [7][8] - 智能装备研发型企业加速集聚 武汉智荟港项目意向入园企业超30家 [7] 产业生态建设 - 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 菱电电控从年产值2000万元亏损企业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 [12][13] - 金银湖科技园一期入驻200余家企业 科技型企业占比居多数 [14] - 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链式招商模式 华路光电预计年产值达4亿元 [14] 区位优势特征 - 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企业落户核心因素 距机场和高铁站交通便利 [5][7] - 金山大道作为黄金发展轴 自1999年开通后吸引首批总部企业落户 [7] - 政府20年持续投入生态治理 建成42公里环湖绿道和湿地公园 [16][17] 未来发展规化 - 2024年打造优于主城区的金银湖总部新城 构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双中心 [17] - 重点引入大企业总部和区域性总部 连片建设金银湖CBD [17] - 完善亿元楼宇配套服务 形成商业商务联动发展网络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