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线电机

搜索文档
高效智能电机:重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6 18:09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发展 - 扁线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低损耗、强散热能力等特性逐渐取代传统圆线电机,成为新一代电驱动系统的技术标杆 [2] - 扁线电机从实验室构想到规模化量产经历了20年发展,见证了材料科学、结构创新、精密制造与系统集成的协同突破 [2] - 特斯拉Model S首次配装商用发卡式扁线电机(Hair-pin绕组),以其高效能和紧凑化设计震撼行业,推动了扁线电机的产业化进程 [2]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各国政府通过补贴与碳排放法规加速电动化进程,中国"双积分"政策、欧盟《Fit for 55》法案等释放市场潜力 [3] - 全球竞争格局从博世、日电产等外资主导转向比亚迪、小米等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 [3] - 本土供应链在扁线成型设备、纳米非晶材料等环节实现突破,支撑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 [3] 材料技术突破 - 包头稀土研究院突破高一致性磁体制备技术,将国产钕铁硼磁能积从40MGOe提升至55MGOe,成本降低40% [4] - 碳纤维转子的应用成为关键里程碑,重量较传统钢制转子降低40%,转速突破20000转/分 [4] - 日立金属、安泰科技等企业聚焦非晶合金在电机领域中的运用,进一步降低高频损耗 [4] 结构设计与集成化 - 扁线电机采用矩形导线,通过精密轧制与层叠排布将槽满率提升至75%~80%,铜线填充效率提升30%以上 [5] - 比亚迪e平台3.0定子槽满率达78%,电阻降低18%,在NEDC工况下电机效率提升2.5%,整车续驶里程增加15公里 [5] - 集成化设计将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深度融合,体积缩减与效率提升并行 [6] 热管理技术 - 冷却技术历经风冷、水冷到油冷的迭代,散热效率呈指数级提升 [7] - 华为智能油冷技术基于浸入式冷却核心思想,通过定子、转子全浸油设计实现高效热交换 [7] 制造工艺升级 - 特斯拉超级工厂采用高精度CNC加工中心进行定子成型,确保尺寸精度 [8] - 大众MEB平台利用模具成型工艺,实现绕组高精度制造 [8] - 汇川技术通过定子铁心一体化注塑技术,使注塑组件与定子紧密结合,提升槽满率 [8] 中国创新与全球影响 - 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已主导国际专利布局(占比超40%),并推动全球电驱系统成本下降 [10] - 欧洲车企加速导入中国扁线电机方案,中国通过扁线电机技术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10] - 中国式扁线电机将从动力单元进化为"能量-信息-热力"枢纽,推动交通产业向智能化与零碳化跃迁 [10]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8:38
公司概况介绍 -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建林带领机构投资者参观精密减速器工厂及在建的增速器智慧工厂,并介绍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及核心产品 [2] 产品质量管控 - 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减速器试验台,满足多种试验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 - 通过 ISO9001 与 IATF16949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多方面追求卓越 [2] - 设立质量保证中心,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全生产周期进行质量管控 [2] - 通过 PLM 系统与 APQP4Wind 工具融合,对研发质量进行管理 [2] 2025 年一季报情况 -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284.46%,原因是市场份额增加,销量大幅增加 [3]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原因是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增加 [3] 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 - 项目仍处于建设期,进展顺利,融资以自有资金和项目贷款为主 [3]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 - 该行动会提振风力发电机销售,扩大对上游产品需求 [3] - 公司 6MW 以下规格产品已开发完成,客户覆盖面广,可应对新增需求 [3] - 项目推动公司新能源发电及风电减速器、增速器业务协同发展,有助于拓展市场、提升产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海外市场拓展 - 强化营销渠道建设,完善国际销售网络,提高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3] - 在德国汉堡、印度金奈和日本东京等关键区域设立全球服务网点,提升客户需求响应速度 [3] - 凭借产品质量和研发优势,进入西门子 - 歌美飒、德国恩德等国外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 [3] 子公司威马业务开发 - 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和三合一电驱动总成产品可用于新能源车 [3] - 永磁同步电机生产线搭建完成后,重点开发新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客户 [3]
星帅尔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特种电机、人形机器人 [2][7][9][16] - 公司:星帅尔、江特电机 [2][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星帅尔公司业绩表现 -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8.37%;利润总额 0.75 亿元,同比增长 28.56%;归母净利润 0.64 亿元,同比增长 21.73% [4] - 一季度净利润 6400 万元,光伏组件业务营收约 3 亿元,贡献净利润 1300 万元 [2] 主要业务板块及市场份额 - 主营保护器与启动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50%,全球约 35%,客户覆盖全球主要压缩机和整机企业 [2][5] - 收购华景电子、新都安、泽特电机和黄山富乐,业务拓展至密封接线柱、温度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电梯、军工和光伏组件领域 [2][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光伏组件业务**:黄山富乐销售收入从 1 亿增长至 20 亿,2023 年贡献约 8000 万元净利润,2024 年贡献 3400 万元净利润;2025 年一季度总营收约 3 亿元,贡献净利润 1300 万元,光伏科技基地一条 750 兆瓦生产线实现扭亏为盈 [2][8][12] - **白电业务**:截至 4 月底表现稳健,预计 5 月订单减少,美国市场贸易战有一定影响,公司考虑转口贸易或在美加墨关税较低区域布局产能 [13][14] - **特种电机业务**:去年减值计提和资产处置,今年下半年预计有军工订单推动发展 [16] - **家电板块**:新增车载冰箱领域,已获理想、蔚来订单,2025 年一季度表现良好;预计未来几年主营业务保持 15%稳健增长,拓展非洲等新兴市场和美妆冰箱等新应用领域 [3][22][23] 竞争对手与策略 - 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森萨塔和国内天银机电,坚守国产替代进口策略取得显著成果 [6] 未来发展重点 - 拓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开发军工产品,向更多新应用领域扩展 [9][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江特电机 2025 年一季度销售额 8000 万元,同比增长 40%,净利润 300 万元,逐步放弃传统家电领域,转向新兴电器产品,计划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2][16] - 公司现金流受光伏产业账期延长影响,辅料采购全部现金支付降低成本约 10 个百分点,终止光伏木头项目转为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 [2][18][20] - 光伏板块产能规划总计 1.75 吉瓦,主要客户为正泰,天瀚和三一重工陆续提供订单,暂时截线木质材料项目,未来看好光伏赛道 [21]
精进电动:2024年营收同比增加50.64%,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铸就电驱行业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8:49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1] - 行业进入市场化驱动新阶段,下半年月度市场占有率突破50%,全年达40.9% [4]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0%,成为增长新动能 [4]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超30%,插混和增程车型向纯电化发展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50.64%,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52.24% [1]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47.68%,其中乘用车电驱动系统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82.75% [2] - 商用车电驱动系统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1.39% [2] - 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17.4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12亿元,同比改善103.74% [2] 技术研发 - 研发投入1.1亿元,占营业收入8.51%,新增境内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境外授权专利36项,累计专利达720项 [3] - 掌握高效电机技术(提升效率1%~3%,减轻重量超10%)、油水复合冷却技术和直磁型双稳态电磁离合器等核心技术 [3] - 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采用碳化硅控制器和扁线电机,成为行业标杆 [3] - 欧洲小型三合一系统获得定点,轻卡扁线桥驱电机稳定量产,客车电机即将量产 [3] 市场拓展 - 国内与一汽、上汽、广汽、奇瑞等头部车企深度合作,多个项目实现量产 [4] - 海外与Stellantis、福特、大众商用车等国际客户深化合作,突破欧美畅销车型细分市场 [4] - 欧洲电动摩托车驱动系统量产定点,拓展非车用市场 [4] 未来战略 - 深化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和碳化硅控制器研发,巩固技术优势 [5] - 加速欧美市场布局,优化制造体系,提升成本控制和交付能力 [5] - 全球化战略推进,有望在全球电驱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