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博麦布片
icon
搜索文档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01 22:09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近期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业绩带来一定积极信号[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0 82%、13 82%、5 65%,2025年一季度营收26 32亿元,同比降3 48%,归母净利润1 94亿元,同比降21 85%[5]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曾与辉瑞合资生产抗生素药物"特治星",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 52万支和540 85万支,贡献净利润3 02亿元和3 08亿元[3] 辉瑞合作影响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制药,总投资2 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75个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3] - 2015年辉瑞海外工厂停产导致特治星供应中断,公司销售收入减少近10亿元,仅获1000万美元赔偿,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4] - 合作后期辉瑞产品玫满、多达一等完成地产化转移,但技术吸收有限,退出后公司失去增长引擎且需重构渠道策略[4][10] 业绩压力因素 - 集采导致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主力制剂落标,2023年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 41亿元,渠道及创新业务减少0 49亿元[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7 87亿元,归母净利润6 01亿元,扣非净利润4 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 15亿元同比增长40 72%[6] 研发创新进展 - 海博麦布片2021年上市后销售额快速提升,2022年突破2亿元,2023年达4亿元,西部证券预测峰值销售可达19 54亿元[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进入临床,但面临激烈竞争,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 57公斤,国内151 08公斤[8][9]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 42亿元、3 94亿元、4 16亿元,占营收比重从3 67%提升至4 25%,已建立小核酸、AI等研发平台[9][10]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博麦布片需提升市场认知度,面临默沙东原研药依折麦布及方盛制药首仿药竞争,另有多个同类药物在研[7] - 富马酸贝达喹啉将与先声药业竞争,原研厂家为西安杨森,公司制剂上市申请2025年7月获受理[8]
海正药业20250720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正药业、博瑞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正药业 - **创新药进展与策略**:采用自主研发与合作结合模式追赶行业前沿,化学药 HS387 进入一期临床;海博麦布片 2022 年进医保后年销售额增长率达 100%;每年计划多个产品进临床或获 IND,积极引进或并购创新药补充管线;拥有消费属性药品,计划通过电商推广;宠物用药是亮点,结合线上线下拓展市场并出口海外,还将开发合成生物学[2][3][4] - **战略变化及业绩影响**:2023 年 10 月新领导层加入,带来新理念与资源,使规模经营量与扣非净利润创新高,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扣非净利润为历史第二高,今年一季度表现不错;提出打造大单品战略,推动创新药海布迈布及消费类属性产品发展,这些产品有成为大单品潜力[9] 博瑞生物 - **发展情况**:2019 年从海正分拆后,管线产品从 1 个增至 7.5 个,还有 2 个即将上市;营收从 2 亿增至 16.3 亿,复合年增长率约 35%;人员规模从 300 多人增至 1700 - 1800 人;正在进行战略调整,研发双轮驱动,关注自身免疫疾病及血液肿瘤领域[2][5] - **创新药进展与布局**:安瑞欣(泽贝妥单抗)是国内首个 1.1 类创新药,已上市并进医保,在多个适应症进行临床二期试验;在自身免疫和肿瘤免疫领域多项布局,部分项目进行一期安全性评估;全力推进 ADC 品种开发,多个项目有进展;基于激素在自免领域布局;未来可能涉足细胞治疗,关注 CAR - T 技术在自免领域应用[2][7] - **合成生物学和宠物经济战略布局**:利用过剩发酵产能转向合成生物学;2009 年开始培育宠物经济,建立兽药赛道领先地位,拓展医美和电商领域[10] - **未来战略侧重**:制定 GOLD 发展计划,未来五年目标进入百亿营收时代,关注自身免疫和血液肿瘤领域,通过合作实现至少两个大于 15 亿单品目标,计划多元化经营[11] - **BD 和 license in 策略**:关注后期阶段资产进行 BD 合作,集中在协同性科室及血液领域,早期自免领域布局多个项目,今年年初签下痛风多靶点项目[17][18] - **ADC 药物海外权益**:倾向在合适时间点合作和转让,先推进国内临床试验获 FDA 背书及数据后再交易[19] - **未来营收目标**:计划到 2029 - 2030 年实现 75 亿以上营收,今年预计 20 亿,通过多个产品线实现目标[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比西珠单抗前景**:是白介素 17A/F 双靶点抑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上效果优于苏金单抗,使用方便,预计未来峰值销售额 15 - 20 亿[20] - **现金流状况**:现金流良好,战略选择有主动权,可灵活调整策略[21] - **主要股东作用**:主要股东 PC 为公司提供资本市场经验、早期项目投资资源及促进跨界合作,公司正推进科创板上市但未确定时间[22] - **Roone 品种优势**:采用双表位设计提高亲和力,临床前数据在疗效等方面表现出色,但需临床数据验证[23] - **里程碑事件**: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多个品种有进展,如 812 品种乳腺癌三年验证、111 品种进入联合实验等[25] - **812 项目进展**:在乳腺癌领域概念验证,拓展实验中部分患者 ORR 达 40 - 50%,预计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公布 1B 和 IIa 期结果[26] - **IPO 及估值**:全力推进 IPO,2022 年底投前估值 130 亿,今年 6 月满足科创板上市条件,目前财务和市场前景更好[29]
海正药业新崛起战略有这些看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4:53
公司战略规划 - 目标是在"十五五"期间重回国内医药行业第一梯队 [1] - 构建"一主两翼"多元发展格局:以人用药为主,动物药和医美大健康为两翼 [1] - 业务版图涵盖高端生物技术药物、注射和口服制剂、出口原料药、兽用原料药四大领域 [1] 原料药业务 - 中国最早原料药出海企业之一,1992年进入美国市场,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400余家海外客户(含全球十大药企)[3] - 生产基地分布在台州、富阳、南通,具有发酵17000立方、合成2300立方生产能力 [6] - 富阳基地拥有17条独立生产线,通过全球医药质量高标准体系检验,承接硕腾、柯迪华等国际巨头CMO订单 [6] 制剂业务转型 - 独创"海正模式",1992年妥布霉素通过FDA验收,打破跨国药企垄断 [8] - 旗下瀚晖制药销售规模已超过同类CSO平台 [8] - 2015年快速响应"放线菌素D保卫战",一个多月完成生产并维持原价供应157万瓶 [8] - 自主研发1类创新药海博麦布片获批上市 [10] - 完成5款境外原研产品技术转移(玫满、多达一、特治星、美卓乐、甲强龙)[10] 管理团队与战略 - 新任总裁肖卫红曾任职辉瑞中国和三生制药,具有丰富创新药市场经验 [9] - 提出"亮剑2025,打赢三大战役"目标,实施"强力复苏"战略 [9] 动物保健业务 - 以"人药体系标准做兽药"为核心优势 [14] - 子公司海正动保业务始于1993年,推出国内首仿阿维菌素驱虫药 [14] - 拥有15个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20个在研产品、60余个批准文号 [15] - 海乐妙成为首个销售额破亿国产驱虫药,海乐旺进入越南市场,推出首款国产猫三联疫苗海妙哆 [15] 研发与质量体系 - 研发中心布局:台州总部、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美国研发中心 [14] - 生产基地通过FDA、EMA等国际监管机构审计 [12] - 独创"三严四化"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防护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