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级全景相机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影石创新(688775)市场占有率67.2%全球第一,多项议案获通过
搜狐财经· 2025-07-13 01:3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169.36元,较上周168.41元上涨0.56% [1] - 本周最高价178.63元(7月9日),最低价166.66元(7月7日) [1] - 当前总市值679.13亿元,消费电子板块市值排名7/88,A股全市场排名209/5149 [1] 市场地位与竞争策略 - 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67.2%,位列全球第一(Frost & Sullivan数据) [3] - 竞争策略强调用户价值创造和品牌特性打造,保持市场独特性 [2] - 战略特点包括尝试主义与长期投入,兼顾共识与非共识机会点 [2] 产品与研发 - 硬件迭代和软件发展均存在较大空间 [3] - 核心业务定位为记录与分享领域的用户价值创造,区分记录需求与分享需求 [3] 销售渠道 - 代理模式包括国家代理、分销代理和专卖店代理 [3]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第二届监事会全票通过6项议案,涉及募集资金使用、置换及专户管理等 [4][6] - 拟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变更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等议案 [4] - 注册资本从36000万元变更为40100万元,公司类型变更为上市股份公司 [4] 资金管理 - 新增兴业银行募集资金专户管理超募资金 [4] - 计划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5.384亿元及自有资金35亿元进行现金管理 [4] - 使用募集资金2.093亿元置换预先投入资金(含募投项目1.954亿元+发行费用1389万元) [6] 子公司与授信 - 向珠海子公司增资9000万元并提供不超过1.054亿元借款,向前海子公司增资9400万元并提供不超过1.743亿元借款 [6] - 新增银行综合授信额度20亿元(总授信45亿元),新增子公司担保额度13亿元(总担保23亿元) [6]
影石创新IPO暴涨300%,大疆、追觅也突入影像白热战|新股观察
36氪· 2025-06-16 09:07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成功登陆科创板,股价达171.8元/股,较发行价47.27元/股上涨近3.5倍,市值一度突破700亿元 [2] - 创始人刘靖康认为股价高涨源于流通股较少及市场对出海、消费电子、科技公司的信心 [2] - 公司2021年营收13.28亿元,2024年增至56亿元,三年增长5倍 [2] 市场地位与产品优势 - 影石创新为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7.2%、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1.4%的双料第一,运动相机领域全球前二 [5] - ONE X系列营收占比50%,2024年贡献29.2亿元,独创"先拍摄后取景"功能降低使用门槛 [5] - ACE系列2023年营收9656.07万元,2024年增至5.8亿元,占比10.44% [9] - GO系列2024年营收9亿元,占比16.3% [10]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大疆计划7月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并研发对标GO系列的Osmo Nano [7][12] - 影石创新2025年Q1营收13.6亿元(同比+40.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5%-4.79%,主因研发与营销费用率分别上升3.21和3.18个百分点 [15] - 行业核心零部件摄像头模组成本占比58.5%,CMOS传感器和DSP芯片依赖欧美日韩供应 [17]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73.5%,占营收13.16% [18] - 拥有900项境内外专利(含189项发明专利),覆盖全景拼接、FlowState防抖、AI影像处理等技术 [18] - 创新功能包括隐形自拍杆、子弹时间、小行星视角等,通过AI剪辑降低全景拍摄难度 [19][20]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创始人将智能影像市场类比游戏市场,强调差异化创新而非价格战 [14][23] - 2022年后产品迭代加速,年均更新3-5款,快于大疆的2-3款 [10][11] - 未来竞争重点在于捕捉用户未满足需求,通过软硬件结合创造新玩法 [14][21]
又一U30完成上市敲钟,影石创新登上科创板市值7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1 14:41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于6月11日登陆科创板,首日开盘价18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85%,总市值一度突破700亿元 [1] - 公司IPO过程历经5年,2020年首次提交申请后因股东持股问题被多次问询,审核搁置三年,最终于2025年2月获证监会批准,成为今年科创板首家过会企业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360度全景智能相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技术体系包括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等 [1] - 2023年在消费级全景相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67.2%,全球市场连续六年第一 [1] - 运动相机领域已进入全球前三,与GoPro、大疆形成三足鼎立格局,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过GoPro成为全球第一 [1] 行业前景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4.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64.7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592亿元 [1] 创始人及融资历程 - 创始人刘靖康2014年在南京大学读大四时获得IDG资本和创业邦天使基金100万美元天使投资 [2] - 公司2015年7月成立于深圳,后续获得启明创投、迅雷网络、苏宁易购、招商局中国基金等投资机构融资 [2] - 2020年4月完成数千万美元D轮融资 [2] - 刘靖康2017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2024年进入该榜单十周年名人堂 [3] 企业使命 - 创始人刘靖康确立企业使命为"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 [2]
即将登陆科创板!成为全景相机市场第一后,影石创新继续打开市场想象力
第一财经· 2025-06-06 16:22
发行与上市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100万股新股,发行价47.27元/股,其中战略配售820万股,网上网下发行3280万股 [1] - 网上初步有效申购倍数达4220.7倍,战略配售方包括中信证券(3.1%)、淡马锡(4.28%)、腾讯子公司(2.46%)等知名机构 [1] - 公司预计6月中上旬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2025年科创板首家通过注册的企业 [1]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第一(2023年67.2%),打破GoPro垄断格局(GoPro市占率9.2%) [4] - 产品矩阵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全景相机、运动相机、Vlog相机等,应用于大众影像记录、VR看房等多元场景 [3] - 研发实力强劲: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研发人员占比57.68%,拥有国内外专利900项(含发明专利189项) [4]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65.25%:2022年20.41亿元→2024年55.74亿元 [8] - 净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4.07亿元→2024年9.95亿元 [8] - 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2024年52.2%),产销率超87%,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仅15.25% [8]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占比超75%:2024年境外收入42.23亿元,占76.35% [8] - 区域收入均衡:中国境内24%、美国23%、欧洲23%、日韩8%、其他地区22% [8] - 销售网络覆盖60+国家和地区,明星产品Insta360 X5在欧美多国登顶销售榜首 [7][8] 募资用途与未来规划 - 募资主要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预计年内完工)和深圳研发中心建设 [5]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月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3.21个百分点 [5] - 计划拓展西班牙、法国等欧洲新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9] 行业前景与技术布局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0亿元,2027年近600亿元(CAGR14.3%) [9] - AI技术已应用于80.78%的产品,涵盖AI剪辑、追踪等功能,推出AI手机稳定器等创新产品 [11] - 将持续投入光学影像、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拓展VR产业应用 [11]
影石创新(688775):全球全景相机龙头,有望卷起智能影像新潮流
东北证券· 2025-06-05 22: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建议关注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VR全景相机龙头,业绩高速增长,随着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增长,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3] - 公司产品研发设计能力雄厚,创新驱动成长,上市后资金充足有望拓展更多垂直行业 [4] 相关事件 - 5月29日,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确定发行价格为47.27元/股,公开发行41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40100万股 [2] 公司概况 - 公司2015年成立于深圳,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级全景相机、运动相机、专业级VR全景相机、配件及其他产品 [3] - 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前三为影石创新、日本理光、GoPro,占有率分别为67.2%/12.4%/9.2%;全球运动相机排名前三为GoPro、影石创新、大疆 [3] 财务数据 历史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74亿元,同比+53.29%;归母净利润为9.95亿元,同比+19.91% [3] - 2024年研发投入7.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3% [4] 预测数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6.10/99.82/146.37亿元,归母净利润12.46/15.61/21.87亿元 [5] 研发情况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以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共1031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55.94%,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800项,其中发明专利155项 [4] IPO情况 - 本次IPO拟发行普通股4100万股,募集项目投资规模合计4.64亿元 [4] - 募集资金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广东珠海,预计25年投产,扩充自有产能)和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升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把握企业端垂直行业发展机会) [4] 发行数据 - 发行价47.27元,发行规模41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0100万股 [2][6] - 网上申购日期为2025/05/30,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280/1497/3182/5733百万元等 [8][9]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172/1407/1833/2702百万元等 [8][9]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4/7610/9982/14637百万元等 [8][9] 财务与估值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3.3%/36.5%/31.2%/46.6%等 [8][9]
影石创新IPO,AI眼镜上新,通信设备成为新华出海指数本周最大亮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0 20:55
影石创新IPO及市场表现 - 影石创新开启科创板IPO申购 拟募资4 64亿元 发行价格47 27元/股 发行市盈率20 04倍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三连跳 分别为20 41亿元 36 36亿元 55 7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65%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 07亿元 8 30亿元 9 95亿元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75% 主要依赖美国(22 92%) 欧洲(24 23%)和日韩(7 66%)市场 [2] - 2023年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 2% 全球连续六年第一 运动相机领域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越GoPro成为全球第一 [2] AI智能眼镜行业动态 - 2025年被业内视为AI眼镜爆发元年 全球销量预计突破550万台 同比激增135% [3] - 蜂巢科技推出界环AI音频眼镜新品 集成多模态AI模型 支持语音交互 价格区间249-1299元 [3] - 致敬未知与宝岛眼镜母公司发布联名产品NSVEx BleeqUp AI运动拍摄眼镜 整合护目 拍摄 音频 智能剪辑等功能 [3] 消费电子行业趋势 - 智能影像设备和AI眼镜正从尝鲜玩具向实用工具演进 覆盖工作 生活 娱乐等多维度场景 [4] - 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凭借供应链整合 规模化生产及AI技术突破 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4] - 新华制造出海50和新华TMT出海50指数本周逆势上涨 通信设备 航空装备 游戏行业贡献显著 [4][5] 指数表现数据 - 新华制造出海50指数本周涨0 29% 通信设备 航空装备为主要贡献行业 近1年收益8 08% [5] - 新华TMT出海50指数本周涨0 17% 通信设备 游戏行业表现突出 近1年收益11 64% [5]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在即,一季度运营利润下滑,淡马锡等投资机构力挺
搜狐财经· 2025-05-30 15:44
公司上市申请 - Insta360影石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申请流程 股票代码为"688775" [1] - 计划发行4100万股 每股定价47.27元 预计募集资金19.38亿元 公司市值约170亿元 [1] - 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战略配售 总认购金额达3.88亿元 [1][2] 战略配售详情 - 中信证券投资认购5999.99万元 占比3.10% [2] - 中金公司两款员工资管计划分别认购6289.99万元和7410.40万元 [2] - 淡马锡富敦投资认购8291.55万元 占比4.28% [2] - 上海灏裕信息科技认购4765.25万元 立讯精密认购2192.01万元 [2] 公司发展历程 - 2021年9月提交招股书 2022年1月递交注册申请 历时近四年完成上市 [3] - 从消费级全景相机起步 扩展至专业VR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 [3] - 产品线包括Nano系列、ONE系列、GO系列等消费级设备 以及Pro系列、TITAN系列等专业级设备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和55.74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0亿元和9.95亿元 [4]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40.7%至13.55亿元 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5%至1.76亿元 [4][6] - 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12%-14%之间 [4] 法律风险 - 面临GoPro在美国的知识产权诉讼和337调查 [6] - 诉讼案件目前处于中止审理状态 [6]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IPO前可支配34.0043%表决权 间接持股29.8891% [7][9] - IPO后北京岚锋持股26.8767%为第二大股东 IDG旗下EARN ACE持股11.9616%为第三大股东 [7][9] - 香港迅雷持股7.8398% 启明创投旗下QM101持股8.439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