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船
搜索文档
620万美元天价运费戏剧性反转!美港口72小时慌忙降价70%,中国反制措施精准迅速
搜狐财经· 2025-10-15 21:48
事件概述 - 美国港口对中国船舶开出每净吨150美元的特别停泊费 [6] -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宣布对美资关联船舶实施对等收费措施,标准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约56美元),与美方新规同日生效 [8] - 中方政策公布后72小时内,美方将收费标准大幅下调70%至每净吨46美元 [1][8] 中国反制措施细节 - 对等收费措施适用于美资控股、美资参股超25%以及悬挂美国国旗的所有商用船舶 [8] - 以十万吨级油轮为例,单次停靠中国港口的额外费用将超过560万美元,二十万吨级巨型油轮费用将突破1100万美元 [8] - 收费机制采用渐进式方案,从2025年的每净吨400元逐步提高到2028年的1120元 [14] 行业影响分析 - 全球前十的集装箱港口中有七个在中国境内,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年吞吐量总和不及中国宁波舟山港单一码头规模 [12] - 今年上半年全球近半数新船由中国船厂建造,新接订单占比超过60%,美国去年全年商船建造数量不足十艘,建造成本是中国的3-5倍 [14] - 航运费用上涨10%会导致汽车价格上涨1.5%-3%,额外开支最终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 [14] - 中美航线每个集装箱运输成本平均上涨268美元,其中约60%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 [15] 博弈策略分析 - 美方针对中国发展迅猛的汽车运输船和液化天然气船领域 [11] - 中方采取对等反制策略,将冲突控制在有限范围内,未选择全面对抗 [1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液化天然气贸易增长迅速 [11]
这一市场,已到爆发前夜→
经济日报· 2025-10-03 12:43
继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超越燃油车后,新能源船舶或将接力成为下一个风口。纯电多用途船、液态甲醇船、液化天然气船……近期,不断有新能源、清 洁能源船舶新建、下水消息传来。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航行在我国水域。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2024年用电量达1.9亿千瓦时,是"十三五"时期最高年份用电量的4倍。新能源船舶快速发展,为航运业和能源绿色转型带来新机遇。 政策持续发力,激发了企业积极性,推动新能源船舶从研发走向应用,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发展。长江海事局透露,截至目前,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建成 投运新能源船舶132艘,预计今年辖区船厂拟建成新能源船舶406艘,未来5年新增建造意向966艘。长江干线新能源船舶发展呈现"井喷"趋势,长江绿色航 运时代加速到来。 从技术储备看,我国在新能源船舶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当前,我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技术正朝着多元化、智能 化、标准化方向快速发展。纯电池动力船舶在短途内河航线广泛应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适用于中长途运输,氢燃料电池船舶、甲醇动力船舶也在加速 研发试点,多种技术路线并行,船舶性能和续航能力持续 ...
新能源下个风口呼之欲出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2
行业现状与规模 - 中国水域已有超过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在航行 [2] - 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已建成投运新能源船舶132艘,预计2024年辖区船厂将建成新能源船舶406艘,未来5年新增建造意向达966艘,呈现井喷趋势 [3]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2024年用电量达1.9亿千瓦时,是"十三五"时期最高年份用电量的4倍 [2] - 中国作为航运大国,内河船舶中新能源船舶占比不足1%,且老旧船舶数量众多,船舶绿色化改造空间巨大 [5] 政策支持与驱动 - 国家发改委将纯电动船舶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并与财政部联合印发补贴措施,对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予以真金白银补贴 [3] - 交通运输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为新能源船舶制造业规划了发展蓝图 [3]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强化新能源船舶自主设计建造能力的目标 [3] 技术路线与发展 - 纯电池动力船舶在短途内河航线广泛应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适用于中长途运输,氢燃料电池船舶、甲醇动力船舶也在加速研发试点,多种技术路线并行 [4] - 新能源船舶与自动驾驶、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深度融合,能自动规划最优航线并精准控制能耗,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 - 电池能量密度低、充电效率低、安全技术待突破等问题限制了船舶续航里程和应用范围 [5] - 氢燃料电池成本高昂,锂电池价格较高,导致前期投入过大,资金回收期限长 [5] 应用场景与市场潜力 - 在客运方面,纯电动游轮以其安静、舒适、环保等特点受到市场欢迎 [4] - 在货运领域,电动集装箱船的应用可降低运输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4] - 在公务船领域,新能源船舶的使用提高了执法和服务效率 [4] - 内河航运由于船舶密度大、航线固定,是减排重点领域,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替代传统燃油船舶 [5] 配套设施与挑战 - 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码头充换电、加氢系统覆盖面不够广,设备不兼容,以及标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船舶发展 [5] - 行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内生发展的转折点,解决经济性、技术瓶颈和配套设施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 [5]
韩国进出口银行与卡塔尔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与签署谅解备忘录,为25艘韩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船提供资金。
快讯· 2025-07-27 20:07
行业合作 - 韩国进出口银行与卡塔尔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1] - 合作内容涉及为25艘韩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船提供资金 [1] 船舶制造 - 韩国将建造25艘液化天然气船 [1] - 液化天然气船建造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1] 能源运输 - 卡塔尔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参与液化天然气船项目 [1] - 项目涉及液化天然气的运输需求 [1]
特朗普的政策奏效了?中国造船业订单量减少,韩国捡漏成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7-16 11:57
特朗普对中国造船业的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由中国企业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停靠费",最初拟定为150万美元,后调整为浮动费率 [1] - 该政策导致国际船东对向中国造船厂下订单变得谨慎,许多客户转向韩国 [1] - 韩国在全球船舶订单中的市占率从去年的14%上升到30%,中国则出现下滑 [1] 美国造船业的现状 - 美国造船业长期萎缩,产能和技术无法承接大规模订单,未获得多少订单 [3] - 特朗普的政策未能重振美国本土制造业,反而让韩国受益 [3] - 日本和欧洲也获得部分订单 [3] 韩国造船业的优势与应对 - 韩国三大造船巨头(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在2025年上半年订单上涨 [3] - 韩国在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船舶领域长期占据技术制高点 [3] - 韩国政府扩大对造船业的金融支持,包括低息贷款和出口信用担保,并加速推进环保船舶技术研发 [5] 中国造船业的应对策略 - 中国造船业试图通过降价和延长付款周期留住客户,但美国政策仍让船东观望 [5] - 国内船厂转向军用船舶和高端特种船市场,例如中远海运集团承接多艘大型破冰船订单 [5] - 加大对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弥补欧美市场损失 [5] 全球造船业的长期趋势 - 全球经济增长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贡献,将带动航运船只需求 [7] - 中国加速推进绿色船舶和智能造船技术,试图以创新突破封锁 [7] - 韩国凭借先发优势巩固地位,美国若无法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制造业回流"恐难实现 [7] 政策博弈的市场影响 - 特朗普的政策导致中国受创,美国未直接受益,韩国意外捡漏 [9] - 单边制裁重塑市场格局,让第三方渔翁得利 [9] - 未来竞争取决于适应全球规则变化的能力,而非政策口号 [9]
美液化天然气行业警告:征收港口费将损害美国能源战略,我们无法遵守新规
搜狐财经· 2025-04-28 21:58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从10月中旬起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对中国船东及运营商收取每航次每净吨50美元的费用,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增加每净吨30美元的费用 [1][4] - 对于其他国家运营商使用的中国建造船舶,按照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收费,三年内费用也将逐步增加 [4] - 美国政府将在三年后启动第二阶段措施,限制使用外国船只运输液化天然气,以提振美国造船业 [4] 美国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反应 - 美国液化天然气行业警告称,目前美国没有能力建造液化天然气船,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将损害美国生产商在全球液化天然气行业的主导地位和美国的能源战略 [1] - 美国石油协会表示,美国液化天然气生产商无法遵守新规定,现在没有美国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船,美国造船厂也没有能力在2029年之前建造新的液化天然气船 [1] - 行业组织液化天然气中心执行董事表示,相关措施可能破坏长期合同的稳定性,提高全球买家的成本,并威胁美国作为主要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的地位 [3] 行业现状和数据 - 美国在2023年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去年每天出口约3.37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该行业每年为美国创造340亿美元出口 [4] - 目前中国制造的船舶约占全球在役液化天然气船队的7%,但中国造船厂约占到液化天然气船订单的28% [4]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认为,美国无法在2029年前建造出新的液化天然气船,造船厂现在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 [4] 政策影响 - 美国液化天然气行业要求特朗普政府免除汽油、液化石油气等原油及成品油产品的海运关税,认为此类费用将破坏供应链并打击行业竞争力 [3] - 液化天然气中心执行董事表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使用美国建造、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运输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要求根本不可行,建造这些船只需要几十年时间 [4] - 中国外交部表示,征收港口费等措施既推高了全球海运成本,扰乱了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4]
美LNG,无法遵守特朗普新规!
搜狐财经· 2025-04-28 11:42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政策 政策核心内容 - 从2023年10月中旬起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 中国船东及运营商每航次每净吨收费50美元 其他国家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收费 [1][3] - 计划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收费标准 最终目的是限制使用外国船只运输美国液化天然气 [3] 对美国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 直接导致液化天然气运输成本上升 削弱美国生产商在全球液化天然气行业的竞争力 [3] - 可能破坏现有长期合同稳定性 威胁美国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5] - 全球买家采购成本增加 供应链稳定性受影响 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 [5] 美国造船业现状 - 美国缺乏足够的液化天然气船建造能力 造船厂能力无法在2029年前满足需求 [3] - 美国造船厂缺乏足够技术和经验建造液化天然气船 短期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7] - 若要完成液化天然气船建造任务 美国造船厂需要几十年时间 [7] 中国造船业现状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船"传奇太阳号"标志中国在该领域日益崛起 [5] - 中国制造船舶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船队的7% 中国船厂占据液化天然气船订单的28% [5] 行业组织反应 - 美国石油协会(API)强烈反对该政策 指出政策无法促进美国造船业发展 反而增加运输成本 [3] - 液化天然气中心执行董事查理·里德尔认为政策将破坏供应链稳定性 影响美国出口竞争力 [5] 政策潜在后果 - 政策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 反而可能彻底破坏美国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领导地位 [7] -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法解决美国造船业困境 可能导致更严重经济后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