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贸易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关键时刻,阿根廷对美国大豆“挖起了墙脚”
搜狐财经· 2025-10-03 21:51
就在美国中西部农场主们开着联合收割机,满怀期待地驶入金色豆田时,一场来自南半球的"偷袭"正悄然上演——阿根廷政府一纸政令,取消大豆出口税, 一下子获得来自中国买家的100多万吨订单。 然而,阿根廷的这一决策彻底打破了这种"季节性的默契" 就在北美大豆刚刚收获、亟待出口的当下,本应是阿根廷大豆出口淡季的时刻,米莱却宣布取消出口税,瞬间降低了本国大豆的出口成本——这一政策使得 本应处于"清库存"尾声的阿根廷大豆。 时间点很微妙,精准地挖了美国大豆贸易的"墙角" 2025年9月22日,阿根廷政府出人意料地宣布临时取消大豆出口税,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外汇储备告警,不得不激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这一招看似是 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的常规操作,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国际贸易博弈。 意外获得了强大的价格竞争力,摇身一变成为"突发性的倾销商",给中国买家提供一个诱人的选择。多家媒体报道称,在很短的时间内"阿根廷各地农场主 就获得了总量高达130万吨的订单"。 要理解这一招的精妙之处,必须首先要看清全球大豆市场的产销节奏。北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大豆在9月至10月迎来集中收获,随后便是出口旺季。换言 之,当前正是美国农场主最忙碌的 ...
终于知道疼了,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望中国“高抬贵手”,取消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06
(开篇互动) 【深度解读】加拿大对华贸易博弈始末:一场跟风美国引发的经济困局 各位读者朋友,在展开今天的故事前,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小国盲目追随大国政策时,最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让我们通过加拿大近期的对华贸易案 例,一窥其中的深刻教训。本文所有观点均基于中国商务部、加拿大统计局等官方数据,文末附有详细信息来源供查证。 (事件回溯) 2025年9月下旬,彭博社一则消息引发国际关注:加拿大外长安妮塔·阿南德即将开启访华行程。表面上看,这是两国关系回暖的信号,但揭开外交辞令的面 纱,实则是加拿大在贸易战中陷入困境的无奈之举。这场危机的种子,早在一年前就已埋下。 (冲突起源) 2024年10月,加拿大政府突然宣布对华加征三重关税: 2. 钢铝产品:统一征收25%附加税 1. 电动车:在原有6.1%关税基础上追加100%惩罚性关税 3. 新能源产品:将电池、半导体等纳入加税清单 渥太华方面声称这是保护本土产业,但明眼人都看出这是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这个被国际社会广泛质疑的战略,本质是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发展。 (中方反制) 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3月打出精准反击组合拳: - 第一波:对加国菜籽油、豌豆征收100% ...
特朗普出面求情都没用,美国人终于明白,中方等待的时机已经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12 10:16
中美大豆贸易现状 - 美国大豆面临滞销困境,今年丰收季节中国作为往日的最大买家至今未下达任何订单[1] - 通常情况下中国采购商在此时节至少会预定美国大豆的10%,而当前订单量为零[1] 贸易关系演变背景 - 特朗普任期内中美贸易战导致中方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在短短几年内减少了一半[3] -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请求中国增加大豆采购,但中方并未接受[3] 市场格局变化与替代者 - 巴西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受益者,正迅速填补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缺[5] - 巴西同时瞄准美国的牛肉市场份额,在中国未续签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出口资质后,巴西准备成为中国优质牛肉的新供应方[5] 潜在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存在巴西进口美国大豆再转手卖给中国的可能性,这可能进一步压低美国大豆市场价格[7] - 中美大豆交易若想恢复,需要美国政府纠正错误并重建双方信任,但这将需要时间和诚意[7]
基本面暂陷供需两弱格局,铜价维持震荡
华泰期货· 2025-07-27 2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铜:谨慎偏多 [5] - 套利:暂缓 [5] - 期权:short put @77000 元/吨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宏观情绪持续恢复利于风险资产表现,但美国关税政策增加未来不确定性,市场对 50%铜关税事件消化较充分 [5] - 铜品种目前处于供需两弱格局,价格难有强劲表现,因矿端供应趋紧,铜价大幅回撤可能性有限,预计下周波动区间在 77,800 - 80,300 元/吨,操作建议逢低买入套保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 - 2025 - 07 - 26 当周,SMM1电解铜平均价格 79450 - 79795 元/吨,呈走高态势;SMM 升贴水报价 125 - 240 元/吨,呈震荡下行格局 [1] - 2025 - 07 - 26 当周,LME 库存 0.63 万吨至 12.85 万吨,上期所库存 - 1.11 万吨至 7.34 万吨,国内社会库存(不含保税区) - 0.44 万吨至 11.42 万吨,保税区库存 0.34 万吨至 8.22 万吨,Comex 库存 0.58 万吨至 24.86 万吨 [1] 观点 宏观方面 - 特朗普政府推出差异化关税方案,拟对多国进口商品征 15% - 50%阶梯式关税,对部分盟友有豁免可能,延续强硬谈判策略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与总统特朗普冲突,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利率路径分歧大 [2] - 国内反内卷行动使市场风险情绪滋生,风险资产表现强劲,有色金属受益 [2] 矿端方面 - 2025 - 07 - 26 当周,铜精矿现货市场交投清淡,贸易商观望 9 月装期货源,冶炼厂收到报价稀少,市场以金精矿报价为主 [2] - 某大型矿企 2 万吨 9 月装期标准矿以 TC - 40 美元/吨成交,贸易商 1 万吨 7 月装期 Grasberg 矿以 TC - 30 美元/吨售出 [2] 矿企动态方面 - Teck Resources 因尾矿储存问题将 2024 年铜产量目标从 23 - 27 万吨下调至 21 - 23 万吨,批准 21 - 24 亿加元投资计划延长 HVC 矿山寿命至 2040 年代中期 [3] - Newmont 旗下 Red Chris 矿事故致 3 名矿工被困,矿井暂停运营,事故进展待通报 [3] - 国内个别大型矿企因安全事件停产 [3] 冶炼及进口方面 - 2025 - 07 - 26 当周,洋山铜溢价小幅上行,8 月 QP 提单成交均价 66.2 美元/吨(周涨 1.2 美元),仓单均价 49.2 美元/吨(周涨 0.2 美元) [3] - 当前沪伦比值 8.0474,进口亏损约 800 元/吨 [3] 市场交投方面 - 市场交投清淡,原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使 7 月大量提单转口夏威夷、非洲某冶炼厂禁运令致 8 月到货预期减少、长单到港推迟造成短期供应“真空期”、下游需求疲软抑制买盘 [4] - 预计短期美金铜市场维持冷清态势,市场关注中美及智美关税谈判进展 [4] 消费方面 - 2025 - 07 - 26 当周,精铜杆行业开工率降至 69.37%,环比下滑 4.85 个百分点,企业原料库存 3.71 万吨(环比 + 1.64%),成品库存 7.09 万吨(环比 + 6.46%) [4] - 7 月铜线缆行业开工率降至 70.83%,环比下滑 2.07 个百分点,同比最大跌幅 15.28 个百分点,SMM 预计下周开工率续降至 70.3%,同比跌幅扩大至 21.2 个百分点 [4] 策略 - 铜价预计下周波动区间在 77,800 - 80,300 元/吨,操作建议逢低买入套保 [5] - 套利建议暂缓 [5] - 期权建议 short put @77000 元/吨 [5] 图表数据 表格数据 |项目|今日(2025 - 07 - 26)|昨日(2025 - 07 - 25)|上周(2025 - 07 - 19)|一个月(2025 - 06 - 26)| | ---- | ---- | ---- | ---- | ---- | |现货(升贴水) - SMM:1铜|125|145|175|30| |现货(升贴水) - 升水铜|165|180|225|50| |现货(升贴水) - 平水铜|85|110|125|10| |现货(升贴水) - 湿法铜|10|10|20|-35| |现货(升贴水) - 洋山溢价|67|66|65|66| |现货(升贴水) - LME(0 - 3)| - 54| - 50| - 54|101| |期货(主力) - SHFE|79250|79890|78410|78810| |期货(主力) - LME|9796|9855|9795|9727| |库存 - LME|128475|124775|122175|93475| |库存 - SHFE|73423| - |84556| - | |库存 - COMEX|224854|222721|219370|185352| |仓单 - SHFE 仓单|16133|16183|38239|21470| |仓单 - LME 注销仓单占比|14.67%|15.91%|11.52%|39.82%| |套利 - CU 连三 - 近月|70|50| - 50| - 540| |套利 - CU 主力 - 近月|80|60|0|0| |套利 - CU/Al 主力合约|3.82|3.85|3.82|3.87| |套利 - CU/Zn 主力合约|3.46|3.47|3.52|3.57| |套利 - 进口盈利| - 483| - 473| - 144| - 1736| |套利 - 沪伦比(主力)|8.09|8.11|8.01|8.10| [10][11] 图表 - 进口铜精矿指数(周) - 指数值 [6] - 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合计 [6] - 平水铜升贴水(单位:元/吨) [6] - 精废价差(单位:元/吨) [6] - LME 铜库存(单位:万吨) [6] - SHFE 铜库存(单位:万吨) [6] - Comex 铜库存(单位:万吨) [6] - 上海保税区库存(单位:万吨) [6]
中方出口管制后,美财长公开对华喊话,2国帮助下,关键矿产被绕道转运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04
中国对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 - 中国在2023年12月加强了对锑、镓、锗等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原则上禁止这些战略资源流向美国,这些矿物是电信、半导体和军事技术的命脉 [1] - 中方此举是对美方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回应,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1] - 管制措施导致全球供应链震荡,价格飙升,美企面临供应链紧张 [1][2] 美国市场的反应与困境 -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2024年7月1日公开喊话,期待中国放宽限制,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矿产的依赖和战略软肋 [1][2] -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数量在管制后远不及2023年4月前的水平 [2] - 美企通过第三国转运中国矿物,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几乎超过此前三年总和 [4] - 转运方式包括采购代理从中国获取矿物,货运公司改道转运,重新贴标为铁、锌或艺术用品以避开审查 [4] 矿物价格与市场影响 - 镓、锗、锑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海外市场供应紧张 [5] - 尽管管制措施实施,2025年前五个月美国对锑、镓、锗的进口量反超禁令前水平,显示需求刚性 [7] - 价格高企压缩了美企利润空间 [7] 中国的执法行动 - 2024年5月9日,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在深圳部署专项行动,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 [7] - 专项行动后口岸查验升级,违法成本陡增 [7] - 泰国和墨西哥在2024年跃居中国锑出口前三,而2023年它们未进前十,显示转运现象 [7] 法律风险与行业应对 - 美国法律未禁止采购中国矿物,但中方公告强调任何第三方协助转运将面临法律责任 [5] - 违法者可能面临罚款、出口禁令甚至走私罪指控,刑期五年以上 [5] - 企业如Gallant Metals每月从中国获取200公斤镓,但不敢大批量运输因风险太高 [4]
中国再施重拳!稀土困境还没缓解,中国又给钢铁加关税,期限5年
搜狐财经· 2025-07-10 19:52
稀土资源管控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对稀土出口管控逐步收紧,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1] - 稀土在军事领域及半导体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因供应紧张面临高科技产业受阻风险[1][3] - 中国将稀土作为战略筹码实施"以制裁对制裁"策略,影响日本、韩国半导体产业及印度新能源汽车领域[3][4] 钢铁反倾销关税 - 中国于2025年7月1日对欧盟、日本、韩国、印尼钢铁产品实施五年期反倾销关税,直接打击相关国家钢铁产业[4][6] - 该措施既是贸易保护手段,也是中国在全球贸易博弈中的战略反击,释放对西方制裁的强硬反制信号[8]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政策直接影响全球市场走势,此前长期被指责低价倾销[6][8] 南亚地缘战略 - 中国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推动新建区域合作机制,旨在替代印度主导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10][12] - 该合作压缩印度在南亚影响力,可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改变地缘格局,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寻求支持[12] - SAARC因印度单边主义陷入停滞,中国的新机制直接挑战印度区域霸主地位[12] 全球战略布局 - 中国通过稀土管控、钢铁关税、南亚合作三方面联动,系统性提升全球贸易与地缘政治话语权[13] - 经济手段与外交策略相结合,形成对西方国家及印度的多维度反制体系[4][8][12] - 战略突破体现为资源控制力(稀土)、产业话语权(钢铁)、区域影响力(南亚)三位一体[1][8][12]
不能低估对手!外媒:中国储备了10万吨镍,欧洲在囤积中国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7-09 05:57
资源战略储备 - 中国自去年12月起购买了10万吨镍作为国家储备,以应对供应链风险 [1] - 中国本土镍资源缺乏,此举旨在保障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 [1] - 美欧也在积极抢购中国稀土资源,欧盟计划建立稀土储备以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 [1] 稀土资源博弈 - 中国优化稀土出口政策,要求进口商提供使用范围、客户信息等机密数据 [2] - 欧盟提议联合建立稀土储备并推广替代材料,以制衡中国 [1] - 中国拒绝低价出售稀土,因稀土是制衡美欧日韩的关键手段 [2] 国际贸易摩擦 - 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征收惩罚性关税作为回应 [2] - 欧洲要求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交出动力电池配方技术 [2] - 中国认为欧洲试图通过技术分享要求获取不公平竞争优势 [2] 资源安全战略 - 中国近代历史教训促使加强战略资源自给自足 [5] - 10万吨镍储备被认为不足,中国将继续视情况增加战略资源储备 [5] - 稀土开发涉及生态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导向 [2] 地缘政治考量 - 西方储备过多稀土可能加速与中国摊牌,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 [2] - 中国将稀土视为国家安全问题,拒绝让其成为对手对抗中国的武器 [5] - 资源储备被视为应对中美博弈升级的重要战略手段 [1][5]
关税利刃割伤"鲜花丝路"沪银收跌
金投网· 2025-07-01 11:09
白银期货行情 - 白银期货当前交投于8707元/千克下方 开盘价8737元/千克 暂报8714元/千克 跌幅0.01% 日内最高8763元/千克 最低8706元/千克 短线走势偏空 [1] - 技术面显示关键阻力位在9045元(5日均线)和9060元关口 突破可能扭转下行趋势 重要支撑位为8563元(前低)和8690元(布林带中轨) [4] 哥伦比亚花卉产业贸易影响 - 哥伦比亚作为全球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80%鲜花销往美国市场 产业创造超20万个就业岗位 [2] - 特朗普政府2019年4月加征10%关税对产业链造成冲击 种植端土地租赁 种子化肥 人工运输等刚性成本已压缩利润空间 额外税负接近企业生存临界值 [2] - 美国进口商试图转嫁关税成本 但农业经营者难以承接 供应链通过数据可视化实现成本共担 物流商压缩运输损耗 进口商优化清关 批发商调整定价策略 [3]
美国欧盟日本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国的加税通知,即日起马上实施
搜狐财经· 2025-05-19 01:41
反倾销措施核心内容 - 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美国、欧盟、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最高税率达74.9% [1] - 反倾销调查历时一年 证实上述地区存在倾销行为且严重损害中国国内产业 [1]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措施在中美联合声明后发布 体现中国在经贸策略上的独立性和坚定性 [3] - 反倾销兼具经济保护与政治博弈功能 可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并作为谈判筹码 [3] - 中欧、中日经贸合作面临机遇与挑战 需警惕欧盟和日本可能对华示强 [3]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反倾销措施将保护中国国内共聚聚甲醛产业免受低价进口冲击 [3] - 此类措施或成常态化手段 体现"以斗争求和平"的长期策略 [4] - 事件反映国际贸易复杂博弈 涉及国际法依据及合理性等深层问题 [5][7] 数据与执行细节 - 未披露具体涉案金额及各国反应细节 需进一步分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