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科技ETF(159262)

搜索文档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规模持续创新高,突破20亿元!自上市以来区间涨幅近13%,较同类弹性更大
新浪财经· 2025-07-25 13:16
港股通科技ETF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午间收盘,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下修调整,但自7月7日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12.72%,弹性优于同类ETF产品 [1] - 半日成交1.43亿元,换手率6.86%,近1月日均成交3.23亿元 [1] - 最新规模达20.95亿元,份额18.99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11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50亿元 [1]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 指数聚焦TMT行业,剔除医药、汽车和家电,科技属性纯正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5.32%,包括快手-W(10.24%)、中芯国际(9.81%)、腾讯控股(7.00%)等 [2] - 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30%,叠加中芯国际等硬科技标的形成高浓度龙头组合 [2]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港股领跑全球,AI技术突破与科技重估推动开门红,4月关税风波后呈现结构性牛市格局 [2] - 机构认为下半年港股大方向看多,"结构性"牛市韧性较强 [2] - 近期港股科技板块受英伟达利好影响,算力板块整体走强 [3] 行业前景展望 - 英伟达恢复H20在华销售,AI资本开支加大将利好云计算基础设施板块 [3] - AI上游算力、服务器高景气度或延续至下半年,科技板块长期性价比突出 [3]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定位为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机遇的工具 [4]
热门ETF开盘: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涨1.05%,金融科技ETF(516860)跌0.21%
快讯· 2025-07-18 09:28
ETF市场表现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上涨1.05% [1] - 金融科技ETF(516860)下跌0.21% [1] - 香港证券ETF(513090)上涨0.43%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上涨0.44% [1]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上涨0.55% [1]
换手近20%!港股通科技ETF(159262)盘中上涨1.10%,跟踪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同类表现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7-11 11:47
港股通科技ETF表现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上涨1.10%,成分股商汤-W、东方甄选涨超5%,华虹半导体涨超3%,中国软件国际、阿里巴巴-W跟涨 [1]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盘中涨超1%,领跑港股通互联网、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恒生科技等指数 [1] - 港股通科技ETF盘中换手19.88%,成交2.62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68亿元,最新规模达13.00亿元 [1]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最新市盈率仅21.06倍,处于近1年0.75%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99.25%以上的时间 [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5.01%,包括快手-W、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 [2] - 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超30%,叠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核心"硬科技"标的 [2] - 指数剔除了医药、汽车和家电,聚焦TMT行业,科技属性更加纯正 [1] 行业分析与展望 -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正逢AI创新的浪潮之巅,历史上技术革命对应阶段纳斯达克指数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阶段 [2] - 港股科技板块涵盖了AI技术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互联网、消费电子、半导体、软件,显著受益于AI发展机遇 [2] - 2005年以来港股科技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显著,呈现高弹性与持续性 [3]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获得政策支持 [3] - 港股通科技ETF可一键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发展机遇 [4]
电力防守科技进攻 “哑铃策略”下两类ETF配置价值凸显
中证网· 2025-07-08 16:29
哑铃策略配置 - 当前市场环境下,兼顾防御与进攻的"哑铃策略"受到关注,一端是高股息红利资产,另一端是科技成长板块 [1] - 电力ETF(159611)作为低估值、高股息资产代表,备受资金追捧 [1]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今日盘中涨超2%,领跑同类产品,因其高锐度特性 [1] 港股科技板块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是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的品种 [1] - 该指数在三方面做了"提纯":专注港股通标的、科技成分更纯粹、个股权重上限提升至10% [1]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超75%,覆盖小米集团、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等科技巨头 [1] AI及半导体行业 - AI行业变革催化下,港股市场走势强劲,恒生指数近半年涨幅达20% [2]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特性,有望加快AI应用发展 [2] - 政策端持续加码对半导体行业的扶持,行业有望快速发展 [2] 电力行业 - 电力ETF(159611)近1月日均成交额达1.64亿元,居同类基金首位 [2] - 该ETF规模从年初的15亿元增长至32.29亿元,份额突破32亿份 [2] - 跟踪的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市盈率仅17.45倍,处于近3年22.2%分位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55.43%,涵盖长江电力、中国核电等龙头企业 [2]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今日重磅上市,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
新浪财经· 2025-07-07 09:08
港股通科技ETF上市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代码159262)正式登陆深交所 募集规模达13.37亿元 创近1年半港股相关ETF募集规模新高 [1] - 该ETF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聚焦TMT领域 严格剔除医药、家电、汽车等非科技行业 确保30家成份股均为纯科技企业 [1] - 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占比高达76% 其中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超30% 包含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硬科技标的 [1] 指数构成特点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成份股总市值超10.5万亿港元 约占港股总市值的13% [1] - 主要成份股包括:小米集团(11.02%)、腾讯控股(10.39%)、快手(10.23%)、美团(10.18%)、阿里巴巴(9.94%)、中芯国际(8.36%)等 [2] - 指数行业分布以资讯科技业为主 占比超过50% 非必需性消费占比约25% [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三年涨幅27.62%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9.40%)和恒生科技指数(+7.02%) [3]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7311.93亿港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仅次于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3] 行业观点 - 港股科技核心资产被类比为美股"科技七巨头" 包括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 [5] - 建议关注受益AI产业催化的科技巨头企业 特别是互联网板块 [5] - 港股通科技ETF可作为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发展机遇的投资工具 [5]
沪港携手助力创科企业发展!港股通科技ETF(159262)火热发行中,可通过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渠道认购
新浪财经· 2025-06-18 11:07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 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合作方向包括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绿色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合作[1] - 两地将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资产管理、保险及结算场景的广泛应用,并通过金融政策支持创科企业发展[1]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正在发售,募集截止日为6月20日,规模上限30亿元人民币,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1]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由30家港股通科技企业组成,总市值超10.7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13%),前十大成份股权重集中度超76%,包括小米、阿里、腾讯等[1] 科技产业投资机遇 - 中信建投证券建议2025年下半年关注科技领域技术突破,重点布局创新药、新材料、半导体设备及核心工业软件[2] - 广发证券认为中国科技产业溢价中枢长期呈上升趋势,资本市场将持续认可科技产业价值[2]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今日首发!聚焦TMT行业,小米、腾讯、阿里巴巴等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6%
新浪财经· 2025-06-09 11:48
基金发行信息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159262)将于2025年6月9日至20日公开发售,募集规模上限为30亿元人民币,提供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下现金认购两种方式 [1] - 该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覆盖30家纯科技领域港股公司,聚焦软件服务、半导体、专业零售等核心科技行业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小米、腾讯、阿里巴巴、快手、中芯国际、美团、联想、舜宇光学、理児壁座、商汤)合计占比76.07%,集中度高 [2] - 权重排名前三为小米集团-W(10.70%)、阿里巴巴-W(10.16%)、腾讯控股(9.86%) [2] - 行业分布以资讯科技业(小米、腾讯、中芯、联想、商汤合计39.35%)和非必需性消费(阿里、快手、美团、理児壁座合计32.97%)为主 [2] 历史表现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三年涨幅28.91%,显著跑赢恒生指数(+9.88%)和恒生科技指数(+14.88%) [2][3] - 超额收益显著,其中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化波动率8.99%,低于恒生科技指数的48% [3] 行业与市场分析 - 科技板块受益于资金从防御类资产切换,叠加6月科技产业链密集催化(232调查结束、陆家嘴论坛、消费电子/AI/算力/商业航天等边际变化) [3] - AI产业周期或成为港股新主导产业,类比历史地产、科创、新能源行情,港股科技板块因资本开支高增和稀缺资产汇聚更受益 [4] - 南下资金大幅流入强化定价权,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意愿改善,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下半年恒生科技板块结构性机会更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