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规模最大的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涨超1.5%,芯片股上涨引爆行情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51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东芯股份(688110)、 华虹公司(688347)、百济神州(688235)、博瑞医药(688166)、睿创微纳(688002)、翱捷科技(688220)、云 天励飞(688343)、中科飞测(688361)、安集科技(688019)、复旦微电(68838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 23.82%。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场外联接(A:019861;C:019862;I:022845) 国信证券指出,模拟芯片国产化空间较大,工业、A1、汽车是重点。根据WSTS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 据,2024年我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35%左右,是海外模拟芯片大厂收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TI/ADI/MPS 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分别约30/21/12亿美元,合计63亿美元,而A股模拟芯片龙头2024 年收入仅33.5亿元,潜在国产化空间较大。从下游来看,工业、汽车、A1是国际大厂布局的重点领域, 也是国产化的重点。 科创100ETF基金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市 ...
目前家电国产芯片的占比整体已达70~80%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13
9月1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家电芯片代理商、分析师和专家处获悉,目前家电用的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 已较高。据产业在线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家电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已达65%。 据西安理工大学可靠性研究院创院院长陈建民介绍,家电芯片涵盖数字芯片、模拟芯片和功率半导体器 件。数字芯片包括MCU(微控制单元)、EEP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模拟芯片包括 运算放大器芯片、比较器芯片、电源芯片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IPM、IGBT、FRD等。目前家电国 产芯片的占比整体已达70~80%,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约为90%,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 70%。 产业在线芯片分析师欧阳怀表示,近年在家电业,芯朋微、晶丰明源、圣邦股份、必易微、士兰微等的 模拟芯片加快国产替代进程。它们的AC-DC(交流-直流)、DC-DC(直流-直流)电源管理芯片,主要 用于节能的变频家电,市场份额已达65%,一颗芯片的价格约0.1~0.3元,一般比进口同类芯片便宜 15%~20%,性能差异不大。目前PI(美国电源管理技术公司)的份额超过10%。 "国内家电企业均在做芯片纯国产方案,反倾销调查预计将会加快家电用芯片的国产化进 ...
国产模拟芯片提速,“家电领域占65%”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02
2025.09. 17 本文字数:119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王珍 9月1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家电芯片代理商、分析师和专家处获悉,目前家电用的模拟芯片的国产化 率已较高。据产业在线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家电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已达65%。 产业在线芯片分析师欧阳怀表示,近年在家电业,芯朋微、晶丰明源、圣邦股份、必易微、士兰微等 的模拟芯片加快国产替代进程。它们的AC-DC(交流-直流)、DC-DC(直流-直流)电源管理芯 片,主要用于节能的变频家电,市场份额已达65%,一颗芯片的价格约0.1~0.3元,一般比进口同类 芯片便宜15%~20%,性能差异不大。目前PI(美国电源管理技术公司)的份额超过10%。 一位家电芯片代理商亦透露,国产芯片基本可以满足普通家电产品的需求,主流家电企业都已做好芯 片国产化的备份方案。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外机变频板要用模拟芯片,目前国产模拟芯片 占比不低于60%。小家电都用国产芯片。运算放大器芯片、电源类芯片,圣邦微、华润微、思瑞 浦、坤元微、芯朋微、必易微等都可以供应,仍有少量进口。"国产芯片的价格更优,性能可以满足 要求。技术的先进性方 ...
美模拟芯片倾销幅度300%以上,两大细分国产化空间巨大
选股宝· 2025-09-15 07:32
根据东吴证券中性测算,反倾销将使得中国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市场分别扩张至3.3、1.6倍。 | 反倾销影响测算 | | | | | --- | --- | --- | --- | | 2024年 | 合计 | 通用接口芯片 | 栅极驱动芯片 | | 中国自主产量(亿颗) | 11.8 | 5.2 | 6.6 | | 需求量(亿颗) | 35.4 | 24.8 | 10.6 | | 进口量(亿颗) | 23.6 | 19.6 | 3.9 | | 自美进口量(亿颗) | 15.9 | 12.1 | 3.8 | | 自美进口比例 | 67.5% | 61.4% | 97.8% | | 单价(元) | 1.6 | 1.5 | 1.7 | | 潜在反倾销产品金额(亿人民币) | 25.1 | 18.4 | 6.7 | | 弹性测算 | | | | | --- | --- | --- | --- | | 中性假设:假设反倾销落地后,市场扩容,价格不回升 | | | | | 合计 | | 通用接口芯片 | 栅极驱动芯片 | | 中国原自主生产市场规模(亿元) | 19.4 | 7.9 | 11.5 | | 单价(元) ...
辰至半导体亮相2025汽车芯片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展示国产汽车网关SOC革新方案
财经网· 2025-09-11 20:55
辰至半导体销售总监蔡永钢的演讲主题是 "汽车E/E架构下的高性能域控芯片应用"。他表示,传统的汽 车由几十甚至上百个分散的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不同功能,导致系统复杂、协同困难。而汽车 SoC将CPU、GPU、NPU、MCU和各种专用IP核集成于一体,成为了汽车的"超级大脑"。 目前,汽车SOC大致可以分为智能座舱域SoC、智能驾驶域SoC、车身控制和网关SoC三类,后者用于 车内多个网络间进行数据转发和传输,在异构车载网络之间提供无缝通信,同时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桥 梁,并解决数据带宽和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推动下,该类SOC发展迅 速。不过,当前这一市场主要被国际巨头所垄断。 2025年9月11日,第七届硬核芯生态大会暨2025汽车芯片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 举行。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辰至半导体受邀参与此次峰会,并与安谋科技、东芯股份、华微电子、海康 存储等知名半导体企业一道,发表主题演讲,以全球化视角探索产业未来,共同探讨如何把握芯⽚本⼟ 化的窗⼝期,抓住中国新兴市场的发展机会。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辰至半导体正持续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等 ...
西方傻眼了,限制中国芯片,结果是被白菜价横扫它们的后院
新浪财经· 2025-09-06 01:13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芯片行业通过大规模发展成熟工艺芯片 以低成本优势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对西方芯片企业造成冲击 [1][9] - 成熟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场份额高达七成 中国成熟芯片出口额突破万亿元 部分产品价格仅为美国同类芯片一半 [9] 芯片制造技术突破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国 依托成熟工艺积累技术和人才 完善芯片制造产业链 [3] - 国产存储芯片突破232层NAND flash限制 建立完全国产化生产线 工艺水平达到十几纳米 [3] - 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实现7纳米工艺代工 芯片制造达到相当先进水平 [5] 关键芯片领域进展 - 国产EDA工具快速发展实现替代 促使美国放开EDA工具对华限制 [5] - 射频芯片 模拟芯片取得突破 国产手机芯片占比持续提升 部分手机全面采用国产芯片设计和制造 [5] - 汽车芯片实现自主设计和制造 国内车企跻身全球前十 并大量向国内汽车企业供应芯片 [7] - 国产AI芯片性能超越NVIDIA H20 采用国产7纳米工艺生产 导致H20在华销售遇冷 [7] 国际市场影响 - 中国芯片制造成本仅为海外六成 凭借价格优势大举出口海外市场 [9] - 国产汽车芯片替代进口导致意法半导体2023年二季度亏损9700万美元 较上年同期盈利8.65亿美元大幅恶化 [7] - 中国成熟芯片以超低价出口 对德州仪器 博通等国际芯片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9]
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凤凰网· 2025-08-30 23: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1]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11.83亿元人民币 实现自2022年以来首次上半年正现金流 [2]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969.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04% 占营收比例达22.7%创历史新高 [1] - 研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民营企业500强首位 [1] - 超过1万人研发团队参与AI算力攻关项目 [6] 业务板块分析 - IC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收入3699.03亿元 占总营收42.9% 但面临运营商5G投资减速压力 [3] - 终端业务2024年收入3390.06亿元 占比39.3% 2025年二季度以18.1%市场份额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3]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在35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占有率53.2% [4] - 汽车业务2024年收入263.53亿元 仅占总营收3% [4] 芯片与器件业务 - 鲲鹏CPU服务器在国产芯片服务器市场份额超50% 2024年整体服务器市场份额突破20% [5] - 昇腾AI芯片2024年中国市场份额约23% 仅次于英伟达的70% [5] - 通过系统工程方案实现384张昇腾910芯片互联 训练出1350亿参数的盘古Ultra模型 [6] - 2023年鲲鹏昇腾生态产值达300-400亿元 [6] 行业前景 - 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预计从2023年17%提升至2027年55% [7] - 运营商资本开支显著下降:中国移动降9% 中国电信降28% 中国联通降15% [3] -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短期内难现大幅增长 [3]
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利润下降,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搜狐财经· 2025-08-30 1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 [2] - 净利润371.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11.83亿元,自2022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3]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达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收比例22.7%创历史新高 [2] - 研发投入规模位居全国民营企业首位,民企500强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2] - 超过1万人研发团队参与AI算力攻关,涉及华为云、海思等多部门 [8] 业务板块分析 - IC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收入3699.03亿元,占比42.9%,但面临运营商5G投资减缓压力 [4] - 终端业务2024年收入3390.06亿元,占比39.3%,2025年Q2以18.1%市场份额重登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5]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累计交付超90万辆,高端市场占有率53.2%,但2024年营收占比仅3% [5] - 芯片与器件业务由海思更名而来,涵盖麒麟、鲲鹏、昇腾三大产品线 [6][7] 芯片业务进展 - 鲲鹏CPU在国产服务器芯片市场份额超50%,整体服务器市场份额突破20% [7] - 昇腾AI芯片国内市场占比23%,英伟达占比70% [7] - 推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方案,实现384张昇腾910互联 [8] - 鲲鹏昇腾生态2023年产值300-400亿元 [8] 行业趋势 - 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将从2023年17%提升至2027年55% [9] -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同比下降9%-28% [4] -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 [5]
灿芯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75.69%,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52.56% [1] - 归母净利润-6088.23万元,同比下降175.6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43.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506.92万元,同比下降241.75% [1] - 毛利率18.49%,同比下降40.45% [1] - 净利率-21.6%,同比下降259.56% [1] - 每股收益-0.51元,同比下降163.75% [1] - 每股净资产10.73元,同比下降6.47%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4元,同比下降129.58% [1] 费用与现金流 - 三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计4113.09万元,占营收比14.6%,同比增幅108.53%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7.47% [4] - 货币资金8.35亿元,同比下降24.08% [1] - 应收账款3803.35万元,同比下降19.26% [1] - 有息负债412.14万元,同比下降14.62% [1] 投资回报与业务模式 - 去年ROIC为4.23%,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去年净利率为5.6%,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一般 [3] - 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7.12%,投资回报一般 [3] - 2019年ROIC为-62.28%,投资回报极差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3] 基金持仓与项目进展 -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持有62.00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5] - 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发起A持有52.31万股 [5] - 多个芯片定制项目进入设计阶段,预计2025年内流片 [5] - 充电桩电源主控芯片项目实现全部国产化设计,内嵌RISC-V核及自主研发模拟IP [5] - LED显示驱动芯片项目实现全部国产化设计,内嵌RISC-V核及PSRM IP,面积和成本大幅提升 [5] - MRM控制芯片项目实现国产MRM存储突破,成本优势明显,预计多次迭代 [5]
通富微电:上半年净利润4.12亿元 同比增长27.72%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0: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8亿元,同比增长17.67% [1] - 归母净利润达4.12亿元,同比增长27.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15元 [1] 业务发展 - 手机芯片与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推动公司市场份额提升 [1] - 在家电领域受益于国补政策持续利好 [1] - 在WiFi、蓝牙、MiniLed电视显示驱动等消费电子领域成为多家重要客户策略合作伙伴 [1] 战略布局 - 夯实与手机终端SOC客户合作基础并持续提升份额 [1] - 依托工控与车规领域技术优势加速全球化布局 [1] - 通过多应用领域扩张提升整体市场份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