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悉L
icon
搜索文档
本田大撤退,日系的崩溃
钛媒体APP· 2025-07-30 09:25
本田在华生产基地调整 - 东风本田于2022年1月接手神龙汽车二厂项目并改造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 - 2024年7月本田中国宣布将于11月关停武汉东风本田二厂产线 广汽本田也宣布10月关闭广州开发区工厂 [1] - 2025年7月消息显示停产不到一年的东风本田二厂将转为商业地产开发项目 已进入置业偏好调研阶段 [1] 本田新能源车型市场表现 - 本田新能源车型近一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在华累计销量不足2.4万台 月均不足2000台 [2] - 广汽本田e:NP1和e:NP2近一年销量分别为2062台和3312台 雅阁PHEV和皓影PHEV销量为7265台和3031台 [2] - 东风本田e:NS1和e:NS2销量仅1473台和940台 CR-V PHEV和英仕派PHEV销量为1378台和683台 [3] - 东风本田灵悉L上市9个月累计销量不足1000台 [3] 本田整体销量下滑情况 - 2025年6月东风本田销量2.70万台同比下降23.62% 上半年累计14.90万台同比下降37.40% [7] - 2025年6月广汽本田销量3.00万台同比下降12.61% 上半年累计15.46万台同比下降25.63% [7] - 东风本田2020年销量85.03万台 2024年降至42.82万台 累计降幅49.64% [9] - 广汽本田2020年销量80.58万台 2024年降至47.06万台 累计降幅41.60% [9] 日系三强在华销量对比 - 丰田在华销量拐点在2021年194.40万台 到2024年底累计降幅8.64% [12] - 日产拐点在2018年156.40万台 到2024年底累计降幅55.46% [13] - 本田在2020年达到162.70万台高峰 到2024年底累计降幅44.76% [13] 本田在华发展问题分析 - 新能源转型策略失误 早期依赖"油改电"车型 后续推出的e:N系列和独立品牌表现不佳 [16] - 对中国市场变化反应迟缓 未能及时应对自主品牌崛起和新能源趋势 [16] - 产品开发策略保守 采用"一次开发 两边押注"模式 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 [18][20] - 传统燃油车优势丧失 在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冲击下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1]
东风本田:穿越市场激流,以品质硬实力回应用户信赖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1:02
行业变革与政策影响 -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力度加大,行业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质"的发展 [1] - 市场变革加剧,行业加速聚焦品质发展,破局在即 [1]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东风本田以"稳"坚守燃油主力市场,以"质"护航新能源转型,以"融"推进新合资模式和本土化发展,满足中国用户多样化需求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15万用户,选择为长期主义价值买单 [1] - 公司累计收获超850万用户,品质是赢得信赖的核心,严格执行研发、采购、生产到售后的全环节品质控制标准 [4] - CR-V上半年终端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8.39%,平均每3分钟交付一辆,5月上险数据位列全品牌全级别燃油SUV销量第一 [8] - CR-V燃油、混动销量均同比上升,强电智混车型占比近18%,展现"一车三动力"发展路径潜力 [8] 产品实力与品质验证 - CR-V国内累计销量近320万辆,全球销量即将突破1500万辆,三年保值率60.71%位列合资紧凑型SUV第一 [4] - 第二代CR-V在拆车直播中展现20年28万公里良好状态,验证"二十年开不坏"口碑 [6] - CR-V在"安全"、"混动"、"底蕴"等维度多次获得同级别NO.1,形成6项NO.1支撑的全能实力 [6] - 第十一代新思域智趣上市,继承运动基因同时提升智能交互与安全配置 [8] - 英仕派推出"本田老友升值焕新计划",将购车从"短期消费"升级为"长期价值投资" [10] 新能源转型与技术积累 - 2025年3月推出S7、灵悉L、猎光e:NS2三款电动车型,构建新能源产品矩阵 [13] - 2024年启用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厂,实现全过程可追溯数字化管理和智能排产,提高生产效率与精度 [15] - S7通过5吨钢卷极限碰撞测试,乘员舱保持完好不变形 [15] - 开展"实不相瞒 实力不想瞒"电动科技体验营活动,让用户亲身体验电池安全与智能驾驶 [17] 本土化发展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宣布"技术嫁接+本土创新"战略,深化与DeepSeek、Momenta、宁德时代等本土供应商合作 [18] - 依托东风汽车资源与本田技术,结合造车硬实力与智能软实力,加速技术本土化落地 [18] - 确保本土创新成果经受严苛品质安全考验,延续本田"品质基因" [20] - 艾力绅、CR-V等车型将于下半年焕新升级,强化智能科技配置 [20] 品质基因与企业理念 - 品质不仅是参数与工艺,更是对用户承诺的温度和对安全敬畏的态度 [21] - 公司以品质为坚守,以用户为中心,持续精进超越,提供高价值产品与服务 [21]
揭秘安全密码—东风本田电动科技体验营点亮泉城济南
齐鲁晚报· 2025-06-29 15:06
产品展示 - 东风本田纯电家族全阵容亮相济南世茂广场,包括东风本田S7、猎光e:NS2、灵悉L三款车型,完整呈现品牌纯电产品体系 [2] - 东风本田S7采用"光影之刃"设计理念,打造极具辨识度的锋锐车身 [2] - 猎光e:NS2采用猎装轿跑造型,低趴车头与溜背式车顶勾勒运动姿态 [2] - 灵悉L以"数字座舱"为核心,配备多屏联动系统与智能语音助手 [2] 技术性能 - 东风本田S7具备50:50黄金车身配重比,提供流畅操控感 [4] - 配备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和"零晕感调校技术",提升驾驶舒适性 [4] - 采用电子外后视镜,有效解决传统后视镜眩光问题 [4] - 2930mm轴距提供宽敞座舱空间,配备零压感麂皮座椅和加热通风功能 [6] - 1.85㎡可调光天幕可智能调节透光度 [6] 安全性能 - 车身结构中1500MPa航空航天级热成型钢占比达25%,应用于AB柱、门槛梁等关键部位 [7] - 980MPa高强度钢应用占比超50% [7] - A柱采用5层钢板结构,车身扭转刚度达4万+N・m/deg [7] - 碰撞测试显示:正面100%碰撞仅使铝合金防撞梁形变,正面小偏置碰撞前舱纵梁不变形 [9] - 侧面碰撞后B柱无损伤,5吨钢卷砸向A柱未造成形变 [9] - 配备11个安全气囊,碰撞时自动弹开车门把手、切断高压电、接通SOS系统 [9] 市场活动 - "实不相瞒,实力不想瞒"电动科技体验营已先后在武汉、太原、济南三地举办 [11] - 活动通过解剖车展示、试驾体验等方式,向消费者直观展示产品技术实力 [11] - 未来将继续在其他城市开展该系列体验活动 [11]
东风本田系人事大调整大换防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4 22:56
东风本田人事调整与业务转型 核心观点 - 东风本田系在18天内完成高层人事调整,涉及董事长退休、执行副总经理调任及新营销负责人上任 [5][7][12] - 公司正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新能源"价值创造型企业"转型,但电动化进展尚未突破行业竞争困局 [12][23][27] - 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29.2%至45万辆,面临合资体制转型与价格战双重压力 [27][28] 人事变动细节 **郑纯楷退休** - 董事长郑纯楷到龄退休,结束近40年东风职业生涯,其中20年与本田业务相关 [5][12][14] - 曾领导东风乘用车销量从5万增至15万辆,东风本田从70万级提升至80万辆 [14] - 2023年提出合资车企需快速切换新能源赛道,突破"生死存亡"挑战 [12] **崔志锋接任** - 原党委书记崔志锋接任董事长,4年内经历三次晋升,从工厂厂长升至集团总部分管质量工作 [15][16][18] - 任期内推动发动机业务数字化与HEV竞争力提升,2025年目标为"压倒性QCD竞争力" [19] **营销体系调整** - 原副总经理勾天生调任发动机公司,曾主导灵悉品牌年轻化营销,化身"灵悉主理人"推广起售价13万元的新车型 [21][23] - 龚熙接任营销负责人,强调"最适合用户的产品"理念,2025年将聚焦电动化转型与营销模式创新 [25][28] 业务现状与挑战 **销量与产能** - 本田中国2024年销量85.2万辆(同比-30.9%),东风本田销量45万辆(同比-29.2%),较2021年巅峰85万辆腰斩 [27][28] - 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已关闭部分生产线应对市场收缩 [28] **新能源转型** - 2023年推出合资车企首个新能源品牌"灵悉",由90后团队主导开发,但电动化仍处"入局未破局"阶段 [23][28] - 2025年计划发布纯电车型烨S7,定位"强电智混"技术路线 [23][27] **组织战略** - 提出"坚定信心 变革破局 向新跃迁"口号,要求营销体系快速调整以支撑电动化战略 [25][27] - 历史成功经验包括"零部件-发动机-整车"三步走路径,累计为东风输送大量管理人才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