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质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39元、76元,厦门店多人打卡!网友:消费观被刷新
搜狐财经· 2025-11-05 00:09
39元的牛角包、76元的欧包…… "新奇贵"正成为 外来品牌面包店的新标签 近日 一家"沪籍"网红面包店在厦开业 尽管产品单价不低 仍吸引大批消费者前往打卡 顾客在网红面包店内排队买单。(本报记者 杨霞瑜 摄)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中高端面包品牌普遍主打"品质、健康与社交体验"概念。业内人士及市场专家指出,网红面包的高价主要源于原料、人力及租金 成本的上扬,并叠加了品牌溢价与营销策略。 外来烘焙品牌汇聚鹭岛 定价高成常态 在位于嘉禾路一家新开业的 "沪籍"网红面包店内 三色贝果、海盐奶油卷、 肉桂多拿滋等产品琳琅满目 店内顾客络绎不绝 店员正准备上架欧包。(本报记者 杨霞瑜 摄) "现在的面包价格越来越高,但一个欧包76元还是让我很惊讶。"市民朱女士表示,她尝过许多地方的面包,仍对这一品牌的定价感到意外。同样在店内选 购的小林感慨道:" 一个面包的价格相当于我一顿午餐,我的消费观都被刷新了。" 尽管高价面包引发部分消费者吐槽 仍有一些年轻人排队抢购 以湖滨东路一家法式网红面包店为例 开业初期曾出现 大排长龙、代排代购的现象 网红面包店内大排长队。(本报记者 杨霞瑜 摄) 10月28日上午 记者在这家法式网红 ...
“百元神话”到跌破一元 阳光玫瑰产业路向何方?
新京报· 2025-10-30 03:48
"阳光玫瑰,10元5斤!"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陕西咸阳一家水果市场里,摊主正卖力吆喝。他向新京报 记者介绍,这是自家种植的,"产量太多,拉到水果市场贱卖。" 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访水果市场发现,阳光玫瑰这个曾被称为"葡萄中的爱马仕"、零售价动辄百元每斤 的明星品种,如今已跌至几元一斤,部分地区地头收购价甚至跌破1元/斤。同时,大量消费者反映,阳 光玫瑰品质明显下降,口感、甜度、香气均不如以往。 据统计,2014年,国内开始流行种植阳光玫瑰,2015年前后,全国阳光玫瑰总种植面积尚不足15万亩; 到2025年,阳光玫瑰全国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实际种植面积可能超过200万亩。"盲目扩张"带来连锁 反应:价格下滑,亩产攀升,果粒风味尽失,谣言不断滋生……产业陷入"高产—低质—低价—更高 产"的恶性循环。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番阳光玫瑰价格"坍塌"后,行业将逐步淘汰低质生产者,为坚持品质的果农腾出空 间。专家指出,行业仍有潜力,关键在于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推动品种、品质、品牌协同发 展,实现阳光玫瑰的价值理性回归。 收购价跌破1元 "7月、8月,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区品质差的阳光玫瑰,收购价低至几毛钱至一块 ...
格力电器朱磊:创新、品质、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
经济网· 2025-10-17 17:00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致力于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名片,传承历史创新基因,通过优质产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3] - 公司出海的核心逻辑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无论其位于中国还是海外[11] - 公司战略核心围绕三个关键词:创新、品质与文化[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上下分布式送风”技术,将出风口隐藏于艺术面板后,解决传统空调直吹人体痛点,产品畅销全球[6] - 公司“零碳源”空调采用革命性光伏直驱技术,在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中从2000多件作品中胜出,获最高奖及50万美元奖金[6] - “零碳源”技术在沙特阿拉伯一家制衣厂应用后,月电费从8万元人民币降至2万元,若全球推广至2050年可助力地球降温0.5℃并减少碳排放1000亿吨[6] - 公司在吐鲁番火焰山85℃高温环境下通过48小时极端条件测试,全球媒体在线见证,最高百万人同时观看,印证产品可靠制冷能力[6] 品质保障与标准制定 - 公司内部建立1400个实验室,技术研发人员占8万名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2万人)[8] - 公司主导发布两项家用空调压缩机ISO国际标准[8] - 公司产品实行“反向虚标”,实际性能优于标注值,确保在不同环境下稳定满足消费者预期[8] 企业文化与海外拓展 - 公司以中国文化为深层力量,将诚信作为海外拓展准则,长期合作的海外伙伴信赖其可靠负责的态度[9] - 公司在沙特等高标准市场成为领导品牌,源于对品质和规则的敬畏[9]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即将召开,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新热点
第一财经· 2025-09-29 20:02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将于近期在湖北武汉举办,该论坛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 [1] - 本届论坛首次设置主宾国并邀请丹麦担任,论坛期间商务部和丹麦外交部将在武汉召开中丹经贸联委会第24次会议 [1] 双边经贸合作现状 - 2024年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531.7亿美元,增长8.5% [3] - 2025年1至8月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是同期中欧贸易的两倍多 [3] - 药品、精密机械是北欧国家对华出口主力军,电机电气设备、车辆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3] - 北欧五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瑞典、丹麦对华投资额均超过50亿美元,位居欧洲国家前列 [4] - 瑞典斯堪尼亚、挪威雅苒国际、芬兰芬欧汇川等北欧企业将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研发中心 [4] 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合作 -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进入北欧多国市场 [5] -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将目光投向北欧国家,例如星源材质在瑞典设立欧洲总部,当升科技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设在芬兰 [5] 未来合作潜力:绿色 - 绿色是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最鲜亮的底色,2023年中丹续签《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4年中挪建立绿色转型对话,2025年中瑞成立绿色转型投资工作组并召开首次会议 [6] - 未来将挖掘绿色贸易、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持续农业等领域合作潜力,用好绿色金融工具 [6] 未来合作潜力:创新 - 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瑞典、芬兰和丹麦三个北欧国家跻身前十位 [6] - 将加强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7] 未来合作潜力:品质 - 中国消费市场正向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转型,北欧国家的食品、服饰、家具、家电等优质商品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 [7] - 将推动瑞典蓝莓、挪威三文鱼、丹麦曲奇、芬兰伏特加、冰岛鱼油等更多北欧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7]
精品茅台品鉴会:解码三重“精”髓,品味东方雅韵
环球网· 2025-09-29 17:51
产品定位与品牌建设 - 公司于9月28日在北京举办"贵州茅台酒·精品礼宴东方品鉴会",以"物华天成·精至京来"为主题,结合京绣、皮影、景泰蓝等非遗文化强化东方美学定位 [1] - 精品茅台自2003年问世,坚持品质至高标准,体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企业价值观 [3] - 产品定位为文化使者,通过2023年苏州、青岛、北京、南京、杭州、成都、广州七城市品鉴之旅深化文化底蕴 [4][5] 产品特性与工艺升级 - 外部升级包括更美观设计、更实用功能、更绿色材质,内部保持醇和酒体与层次丰满香气,香气物质达1900多种 [3][8] - 采用更先进防伪体系和完善品饮配套提升消费体验 [3] - 酿造工艺严守时间法则,体现"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与景泰蓝上百道工序形成非遗技艺共鸣 [8] 品牌价值主张 - 三重核心价值:精诚(深化京黔合作)、精艺(坚守精益求精推动高质量发展)、精进(以北京为战略高地融入全球市场) [7] - 倡导品质至上、精益求精的生活方式,超越饮品范畴成为文化体验载体 [8][9] - 通过美酒与美食的文化交融,展现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强化东方美学诠释能力 [9]
有人上午下单、下午还没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又爆单了!外卖平台花式营销、多维度竞争暗流涌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22:33
行业促销策略转变 - 三大外卖平台美团、淘宝、京东宣布"规范促销"后首个大型促销节点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品质和服务[2][12][16] - 美团通过无人机配送实现10分钟送达长城订单 立秋当天长城门店订单暴增50%[13] - 淘宝推出"188元大券包"活动 饿了么宣布8月7-10日每天超百万杯奶茶免单[15] - 京东采取错位竞争策略 推出"1.68元整点限量抢秋天第一口炸鸡"活动[5][16] 平台投入规模 - 美团单日投入或达数千万元 包括赠送骑手奶茶券和大额神券[16] - 淘宝联合饿了么单日投入超过千万元[16] - 美团向全国270万骑手发放新品奶茶券 并向茶饮品牌赠送超万张休闲理疗券[12][13] - 霸王茶姬联合美团向12城市骑手赠送约10万张"伯牙绝弦"免单券[13] 销售表现数据 - 库迪咖啡立秋整体销量达去年同期2.5倍 流云茉莉轻乳茶同比增长628%[12] - 霸王茶姬单门店高峰期订单量超500单[3] - 喜茶门店系统显示前方订单量达200单 预计等待时间约1小时[9] - 多家奶茶店全天前方订单量持续保持在200单左右[12] 配送运力状况 - 骑手单日奶茶订单量较平日增加20-30单 收入增加400-500元[14] - 骑手在单一门店需领取12单奶茶 因商家出餐延迟导致部分订单取消[6] - 有订单超时5小时未送达 骑手与消费者协商取消订单[6] - 骑手因订单量过大无法领取平台赠送的免费奶茶[13] 技术应用创新 - 美团在八达岭长城采用无人机配送奶茶 实现10分钟送达[13] - 霸王茶姬八达岭长城店接入无人机配送系统 满足游客需求[13]
东风本田:穿越市场激流,以品质硬实力回应用户信赖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1:02
行业变革与政策影响 -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力度加大,行业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质"的发展 [1] - 市场变革加剧,行业加速聚焦品质发展,破局在即 [1]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东风本田以"稳"坚守燃油主力市场,以"质"护航新能源转型,以"融"推进新合资模式和本土化发展,满足中国用户多样化需求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15万用户,选择为长期主义价值买单 [1] - 公司累计收获超850万用户,品质是赢得信赖的核心,严格执行研发、采购、生产到售后的全环节品质控制标准 [4] - CR-V上半年终端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8.39%,平均每3分钟交付一辆,5月上险数据位列全品牌全级别燃油SUV销量第一 [8] - CR-V燃油、混动销量均同比上升,强电智混车型占比近18%,展现"一车三动力"发展路径潜力 [8] 产品实力与品质验证 - CR-V国内累计销量近320万辆,全球销量即将突破1500万辆,三年保值率60.71%位列合资紧凑型SUV第一 [4] - 第二代CR-V在拆车直播中展现20年28万公里良好状态,验证"二十年开不坏"口碑 [6] - CR-V在"安全"、"混动"、"底蕴"等维度多次获得同级别NO.1,形成6项NO.1支撑的全能实力 [6] - 第十一代新思域智趣上市,继承运动基因同时提升智能交互与安全配置 [8] - 英仕派推出"本田老友升值焕新计划",将购车从"短期消费"升级为"长期价值投资" [10] 新能源转型与技术积累 - 2025年3月推出S7、灵悉L、猎光e:NS2三款电动车型,构建新能源产品矩阵 [13] - 2024年启用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厂,实现全过程可追溯数字化管理和智能排产,提高生产效率与精度 [15] - S7通过5吨钢卷极限碰撞测试,乘员舱保持完好不变形 [15] - 开展"实不相瞒 实力不想瞒"电动科技体验营活动,让用户亲身体验电池安全与智能驾驶 [17] 本土化发展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宣布"技术嫁接+本土创新"战略,深化与DeepSeek、Momenta、宁德时代等本土供应商合作 [18] - 依托东风汽车资源与本田技术,结合造车硬实力与智能软实力,加速技术本土化落地 [18] - 确保本土创新成果经受严苛品质安全考验,延续本田"品质基因" [20] - 艾力绅、CR-V等车型将于下半年焕新升级,强化智能科技配置 [20] 品质基因与企业理念 - 品质不仅是参数与工艺,更是对用户承诺的温度和对安全敬畏的态度 [21] - 公司以品质为坚守,以用户为中心,持续精进超越,提供高价值产品与服务 [21]
营收1158亿元 利润115.39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伊利股份韧性筑基 多维赋能开启价值增长新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08:39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逆风期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增长12.2%,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1] - 公司通过品质基石叠加创新、数智化、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锚点,构建长期增长引擎,向全球乳业第一目标稳步迈进 [1] 经营质量 - 2024年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217.40亿元同比增长18.86% [3] - 2024年管理费用率降低23个基点至3.86%,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16.9%同比下降152个基点,降本增效显著 [3] - 2024年拟现金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创新高,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业第一 [3] 业务矩阵 - 第一梯队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常温白奶/酸奶市占率均居第一,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增长超30% [5]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稳居全国龙头 [5] - 第二梯队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双位数增长,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5] - 第三梯队非乳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成倍增长,海外业务冷饮营收增13%,婴幼儿奶粉营收增68% [5][6] 战略布局 - 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牵头建设中国乳业唯一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7] - 2025年与同仁堂合作推出"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奶酪智造基地三期将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问题 [7] - 新品收入占比达15.1%,数智化应用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 [7] - 可持续发展理念覆盖绿色减碳、乡村振兴等领域,构建长期发展底座 [7]
营收1158亿元 利润115.39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伊利股份韧性筑基 多维赋能开启价值增长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20: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 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 39亿元同比增长12 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 18亿元同比增长1 35% 扣非归母净利46 29亿元同比增长24 19% [1] - 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 03% 经营现金流净额217 40亿元同比增长18 86% [2] 经营质量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管理费用率降低23个基点至3 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 9% [2] - 拟现金分红77 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 4% 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 4% [3]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业第一 [3] 业务梯队结构 - 第一梯队液体乳营收750 03亿元 常温白奶/酸奶市占率第一 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 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增长超30% [5] - 冷饮业务营收87 21亿元连续30年行业第一 [5] - 第二梯队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 75亿元同比增长7 53% 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 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双位数增长 [5]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60% [6] - 奶酪业务2B端增长超20% 非乳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成倍增长 [7] - 海外业务冷饮增长13% 婴幼儿奶粉增长68% [8] 战略能力建设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唯一国家级平台 [10] - 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 奶酪智造基地三期将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1] - 新品收入占比达15 1% 数智化技术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 [11] - 可持续发展聚焦绿色减碳/乡村振兴/社会公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