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管理系统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002050):制冷汽零持续扩展,机器人领域蓄势待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4 0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增长良好,2024年制冷和汽零板块均实现优异增长,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4] - 2025年制冷板块将受益于国补政策,汽车零部件全年增长确定性强 [4] - 公司在制冷元器件和汽车热管理零部件有望保持全球领先,港股IPO募集资金有助于推进产能布局和机器人业务发展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90/1.05/1.22元,同比增长20%/17%/17%,给予2025年32xPE估值,对应目标价28.8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实现港股市场IPO上市,以每股22.53港元价格发售4.14亿H股,募集资金91.77亿港元,用于制冷和汽零产业产能扩建及机器人业务研发 [3] 点评 - 2024年制冷板块收入165.6亿元,同比增长13.1%,汽零板块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14.9% [4] - 2025Q1营收76.7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39.5% [4] - 2025年制冷板块受益于国补政策,汽车零部件在手订单充裕,增长确定强 [4] - 公司以热泵变频控制技术及热管理系统产品为核心,在制冷和汽车热管理领域有望保持全球领先 [4] - 港股IPO募集资金有助于推进产能全球化布局和扩充,推进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研发及生产,推进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4] 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90/1.05/1.22元,同比增长20%/17%/17% [5] - 给予公司2025年32xPE估值,对应目标价28.8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 列出盾安环境、拓普集团等多家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收盘价、市值、EPS、PE等估值数据 [8]
恒帅股份(3009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18
2025-06-18 17:14
公司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为清洗业务与电机业务,清洗业务收入占比 46.3%,电机业务收入占比 45.6%,其他业务收入占比 8.1% [3] 电机产品发展 - 继续执行现有产业拓源拓品战略,深入挖潜新兴赛道电机品类和流体产品开发,围绕四大业务单元布局产品 [3] - 过去电机拓品集中于车身领域,后续拓展车内及底盘领域电机品种,在大扭矩谐波无刷电机等多方面重点投入 [3] 市场竞争情况 - 传统清洗业务市场格局稳固,新进入者面临存量竞争和价格战,难盈利 [3] - 小电机细分市场格局紧凑,技术积累重要,研发门槛高,短期内未形成激烈竞争局面 [3] ADAS 主动感知清洗系统业务 - 取得 Waymo、美团、北美新能源客户等的批量定点项目,将配置气液混合式清洗系统 25 万套/年产能,部分在泰国生产,产能布局依客户需求调整 [3] - 清洁方式有液态、气态、气液混合清洗,气液混合清洗效果好但价格高,公司具备所有技术方案配套能力 [4] 热管理业务 - 热管理系统业务具备“电子循环泵、阀、歧管”等产品技术储备,冷却歧管产品配套北美新能源客户已量产且增速快,未来继续开发相关客户 [4] 非车用业务规划 - 积极拓展业务版图,除汽车行业应用,逐步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涉足人形机器人市场 [4]
亚普股份溢价并购赢双电机 未见业绩承诺 标的曾上市未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22:28
并购交易概况 - 亚普股份拟以5.78亿元收购赢双电机54.50%股份,交易完成后成为控股股东[1] - 赢双电机估值约10.6亿元,较净资产账面价值5.03亿元溢价139.62%[4] - 交易对手包括上海飞驰等机构及自然人,上海飞驰持股比例将从33.10%降至23.68%[3] - 广电电气子公司转让5.9088%股权获得6263.33万元,转让后持股2.9974%[3] 标的公司基本面 - 赢双电机主营旋转变压器及特种电机,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5.92亿元,净资产5.07亿元[4] - 2024年营收3.12亿元,净利润5472.41万元,一季度营收7443.89万元,净利润1410.10万元[7] - 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59亿元、3.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9亿元、0.57亿元、1.39亿元[7] 科创板上市失败背景 - 2023年6月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8.47亿元,2024年6月撤回申请[5][6] - 产品单一问题突出,旋转变压器收入占比超98%,客户集中度高[5] - 上交所曾问询市场拓展瓶颈及持续研发能力问题[5] - 两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审核,最终主动撤回申请[5][6] 战略协同性分析 - 亚普股份主营汽车储能系统及热管理系统,并购旨在强化汽车关键零部件布局[4] - 赢双电机产品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传感器,双方存在技术互补性[4] - 公告未披露业绩承诺条款,但强调投后股东赋能及协同效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