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系统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长单保供应 引爆股价2025年上市以来累涨18倍
长江商报· 2025-11-14 08:06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深度合作关系[1][3] - 协议约定2026年至2028年期间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1][3] - 合作采用滚动式更新机制,每年度末对未来3年合作目标进行确认并签署备忘录[1][3] - 公司承诺优先采购宁德时代电芯及系统产品,宁德时代确保供应并提供有竞争力价格[3] - 双方将共同设立储能项目产业基金,打造开发、投资、运营、运维一体化平台[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合作协议公告后公司股价单日上涨20%[2][5] - 自2025年1月上市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8倍,从发行价19.38元/股涨至378.16元/股[2][5] 公司行业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6] - 标普全球报告显示公司跻身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前三,功率规模统计位居第二,能量规模统计位居第三[6] - 在国内市场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排名中,无论功率还是容量单位计算均位列第一[6]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13亿元,同比增长52.23%,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98.65%[7]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42%,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幅分别为872.24%和1033.61%[7] 历史财务数据与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6.26亿元增长至82.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77亿元增长至6.48亿元[6]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从2022年0.94亿元增至2024年2.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24亿元,同比增长14.5%[7]
亚普股份跌2.03%,成交额3576.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0.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0: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下跌2.03%,报24.19元/股,总市值124.00亿元,成交额3576.82万元,换手率0.2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5.91%,近5个交易日上涨2.54%,近20日下跌3.05%,近60日上涨13.46% [2]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300.4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09.37万元,大单净买入191.04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6.16亿元,同比增长16.62%,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11.58%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92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主要为油箱(94.27%)、材料及售后件等(4.03%)、油管及尿素箱等(1.70%)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71万户,较上期减少10.56%,人均流通股30041股,较上期增加11.80%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周期精选混合A增持125.00万股至300.0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39.81万股至262.97万股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新进为第八大股东,持股191.45万股,国泰金鹰增长混合减持17.55万股至186.02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3年7月4日,于2018年5月9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储能系统产品、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汽车热管理、比亚迪概念等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8日 [2]
科大智能(300222.SZ):公司业务暂不涉及量子技术
格隆汇· 2025-10-31 15:23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以“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两大核心业务载体 [1] 主要产品与服务 - 公司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储能系统产品、智能机器人和整体综合解决方案 [1] - 公司业务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1] 技术澄清 - 公司业务暂不涉及量子技术 [1]
科大智能(300222.SZ):业务暂不涉及量子技术
格隆汇· 2025-10-31 15:09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以"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两大业务载体 [1] 主要产品与服务 - 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和储能系统产品 [1] - 提供智能机器人和整体综合解决方案 [1] - 提供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1] 技术领域澄清 - 公司业务暂不涉及量子技术 [1]
亿纬锂能(300014):计提影响Q3利润 看好未来量利齐升
新浪财经· 2025-10-24 18:35
财务业绩摘要 - 25Q3收入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9%,环比增长9.5% [1] - 25Q3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环比大幅增长140.2% [1] - 25Q3扣非净利润7.80亿元,同比下降22.0%,环比增长130.0%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等一次性影响后,25Q3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4.57亿元 [1] - 预测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4亿元、82.73亿元、97.14亿元,较前次预测调整-8%、+17%、+8% [4] 动力电池业务 - 25Q3动力电池出货量13.1GWh,环比增长16%,毛利率超过17% [1] - 商用车是动力领域增长最快的场景,预计26年有望继续实现翻倍增长 [1] - 乘用车领域,宝马大圆柱项目继续上量,明年有望导入新客户 [1] - 预计明年动力业务毛利率将达到20%,较今年显著改善,驱动因素包括产能利用率提升、优质客户交付起量及产品结构高端化 [1] 储能电池业务 - 25Q3储能电池出货量19.7GWh,环比增长23%,毛利率恢复到12%以上,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 [2] - 储能产能实现满产满销,供不应求,公司已引入合计30GWh外协产能以满足需求 [2] - 25Q3国内储能电池开始涨价,中小客户已执行新价格,大客户的价格调整效果预计在25Q4完整体现,Q4毛利率环比继续改善可期 [2] - 25Q3储能电池出口比例达18%,明年目标超过25% [2] - 公司于今年9月推出5年零衰减的储能系统产品,明年起系统交付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2] 固态电池布局 - 全固态电池方面,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于25年9月揭牌,一期预计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二期于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3] - “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3] - 公司计划布局半固态电池,目前正处于市场前期摸排与调查阶段 [3] 投资评级与估值 - 基于26年24倍PE估值(参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PE均值),给予公司目标价96.96元,维持“买入”评级 [4]
海博思创8个月狂飙12倍,牛散魏巍、启明创投“分羹”财富盛宴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4 20:59
公司股价表现 - 自2025年1月27日科创板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287.93% [1][2] - 9月24日收盘价报268.98元/股 单日上涨4.30% [2] - 总市值攀升至484.41亿元 [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22亿元 同比增长22.66% [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12.05% [1][4] - 2021至2024年营收从8.38亿元增长至82.70亿元 [3] - 2021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0.11亿元增长至6.48亿元 [3]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与亿纬动力签署50GWh电芯战略采购协议(2025-2027年) [3] - 与许继电气合作开发储能集装箱、液冷管路及EPC项目 [3] - 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储能行业发展 [3] - 通过参股合资公司布局半固态电池并已投入实际应用 [3] 技术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17.49% [8] - 2021至2024年研发费用从0.56亿元增至2.50亿元 [8] - 专注于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及全产业链条打通 [2] 市场地位与行业认可 - 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装机功率规模排名第二 能量规模排名第三 [11] - 2024年中国大陆市场累计装机与签约规模总和排名第一 [11] - 2024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首位 [7] - 客户涵盖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 [11] 资本运作与股东结构 - 上市前完成7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启明创投、清控银杏等知名机构 [6][7] - 游资魏巍二季度末持股485.80万股 持股市值达13.07亿元 [1][8] - 银杏天使、腾业创投、启明创投分别持股5.05%、5.05%、3.01% [9] - 创始人张剑辉夫妇合计持股23.93% 对应市值97.08亿元 [12] 政策环境与行业动向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2] - 政策明确推动高安全电池储能装备体系及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发展 [2] 国际化业务拓展 - 与美国Fluence、法国NW、澳大利亚Tesseract等国际企业建立合作 [8] - 海外项目包括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 [8]
西牛证券:维持中创新航(03931)“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9.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7 16:43
核心观点 - 西牛证券维持中创新航买入评级 目标价提高至每股29.50港元 基于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带动正面盈利预测[1] - 公司储能电池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产能释放后将带来更大贡献[1] - 动力电池新项目与储能电池需求为集团提供支撑[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财年收入同比增长31.7%至164.2亿元人民币[1] - 动力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9.7%至106.6亿元人民币[1] - 储能系统及其他产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109.7%至57.6亿元人民币[1] - 毛利率提升至17.5% 净利润同比增长80.4%至7.5亿元人民币[1] - 净利润率上升至4.6%[1] - 第二季度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17.7%[2] 市场地位 - 中国动力电池首七个月装车量同比增长45.1%达355.4GWh[2] - 公司首六个月装车量达21.8GWh 高于市场统计的19.5GWh[2] - 7月份单月市占率上升至8.4%[2] - 动力电池平均售价下跌约10.6% 与市场水平相当[2] 业务进展 - 商用车领域表现突出 2025年上半年国内装车量同比增长310%[2] - 全年销售量很可能超出年初10GWh目标[2] - 在新势力品牌渗透率提高 小米 小鹏 零跑 智界 现代等新平台项目取得积极进展[2] - 欧洲生产基地将于2027年开始交付 配合新势力欧洲本地化生产目标[2] 储能业务 - 上半年取得强劲成长 除国内多元化客户外 在欧洲获得新订单[3] - 预计实现全年45GWh出货目标 明年达到约70GWh水平[3] - 伴随产能释放 新客户增加和直供比例提升 业务将保持较高增速[3] - 利润率预计得到改善[3] 运营效率 - 投入产出比和良品率显著提升 抵消研发开支增加影响[1] - 销售量大幅提升带来规模效应[2]
西牛证券:维持中创新航“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9.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7 16:31
核心观点 - 西牛证券维持中创新航买入评级 目标价提高至每股29 50港元 基于规模效应 降本增效 储能需求支撑及盈利预测正面 [1] - 公司2025年上半财年收入同比增长31 7%至164 2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同比增长80 4%至7 5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提升至17 5% [1] - 动力电池行业首七个月装车量同比增长45 1%至355 4GWh 公司保持强劲增长 市占率升至8 4% 商用车领域表现突出 [2] - 储能业务高速成长 上半财年销售同比增长109 7%至57 6亿元人民币 供不应求 预计全年出货45GWh 明年达70GWh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财年收入164 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 7% [1] - 动力电池销售106 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 7% [1] - 储能系统及其他销售57 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9 7% [1] - 净利润7 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0 4% 净利润率4 6% [1] - 毛利率17 5% 第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7 7% [1][2] 业务运营 - 动力电池平均售价下跌约10 6% 与市场相若 [2] - 投入产出比及良品率显著提升 抵销研发开支增加影响 [1] - 商用车装车量同比增长310% 全年销售量可能超出10GWh目标 [2] - 新势力品牌渗透率提高 包括小米 小鹏 零跑 智界 现代等新平台项目进展积极 [2] - 欧洲生产基地2027年交付 配合新势力欧洲本地化生产目标 [2] 行业动态 -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首七个月355 4GWh 同比增长45 1% [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首八个月同比增长25 8% 增速放缓但单车平均装车量保持较高水平 [2] - 公司首六个月装车量21 8GWh 高于市场统计的19 5GWh [2] - 公司7月单月市占率8 4% [2] 储能业务 - 储能电池目前供不应求 产能释放后将带来更大贡献 [1] - 除国内多元化客户外 欧洲取得新订单 [3] - 伴随产能释放 新客户及直供比例增加 业务保持较高增速 [3] - 利润率预计改善 [3] 未来展望 - 维持正面盈利预测 提高目标价至29 50港元 [1] - 上调明年出货量预测 动力电池新项目与储能需求带来支撑 [1] - 储能业务全年出货目标45GWh 明年预计约70GWh [3]
电站开工及产品交付加速 科力远储能业务渐入佳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5:55
公司业务进展 - 9月14日公司完成博野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开工与保定基地200MWh储能系统产品交付两项任务[1] - 博野储能电站为河北省2025年独立电站示范项目 采用多元收益模式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40万吨[1] - 储能系统产品正式交付山东临沂罗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1] 技术优势 - 创新混合储能技术将高安全长循环镍氢电池与高能量密度锂电系统结合[2] - 混储技术满足储能市场对安全、寿命与经济性的多元化需求[2] 商业模式 - 通过牵头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整合产学研金服用等多方面资源[2] - 在河北建设的井陉、望都独立储能电站已顺利投入运营并收获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 正有序推进河北、山东、广东等多地的优质独立储能电站项目[2] 行业生态 - 中小企业通过联合体模式实现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2] - 联合体模式增强单个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及产业链上下游凝聚力[2] - 先进储能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2]
中创新航(03931.HK):动储电池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格隆汇· 2025-09-12 03:20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64.19亿元 同比增长32% [1]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4.66亿元 同比增长87% [1] - 毛利率17.53% 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 净利率4.59% 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 [1] 动力电池业务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06.62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动力电池装车量21.8GWh 同比增长23% [2]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排名第四 国内排名第三 [2] - 2025年7月国内乘用车市占率达8.25%创历史新高 [2] - 新能源商用车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超310% 单月排名进入前三 [2] - 与大众 现代 丰田 奥迪 小鹏 零跑 长安等头部企业深入合作 [2] 储能业务 - 储能系统及其他业务营收57.57亿元 同比增长110% [2] - 储能电芯出货量进入全球前四 [2] - 314Ah电芯实现大批量稳定交付 392Ah电芯已实现批量交付 [2] - 新一代600Ah+储能大电芯能量密度达440Wh/L以上 将于2025Q4量产 [2] - 与国家电投 中核汇能 中节能等国内客户深化战略合作 [2] 技术研发与全球化 - 泰国基地已建成投产 欧洲基地于2025Q1开工建设 [2] - 已完成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等核心材料自研开发 [2] - 全固态硅基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 已完成全固态电池产线建设 [2] - 与欧洲Volvo 奇瑞 吉利 徐工 三一等客户合作密切 [2]